罗国杰: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送交者: 罗国杰 2006年10月28日16:36:17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访著名伦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 传统文化: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记者:在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究竟应当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也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有些问题的认识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著名的伦理学家,您是怎样看待传统文化的呢? 罗国杰:要想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一般来说,传统既包含着旧的、过时的、与新的时代精神相违背的糟粕;同时,也包含着优良的、人民的、与新时代精神相一致、能够在新时代发挥作用的精华。这就是说,传统既包括着过时的、偏狭的谬误,也包含着科学的、共同的、为全社会所需要的合理的因素;传统既有其特定的、历史的局限性,又有其能够在整个人类社会长期发挥作用的积极内容。关于文化,近代以来,中外学者曾经对它下了许许多多的定义,据西方人类学家的统计,到1952年,他们所收集到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164种之多。从1952年到现在,又过了将近50年,外国的学者对"文化"定义又有多少,已无法统计,而且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很多从事文化工作研究的学者,对什么是"文化"的定义,也提出了很多见仁见智的意见。我比较赞同把文化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来说,文化是指反映在观念形态上的一切意识的、精神的、心理的东西的总和,其中主要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教育、科学、宗教、艺术等等方面的内容。当然,从一定的意义上看,这个界说,可能是窄了一些,甚至会被一些人指责为片面性或忽视、割裂了文化的整体性。但我还是这样认为,因为如果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都包括在"文化"这一范畴之内,在有些情况下,"文化"的内涵就显得过于宽泛。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我想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从"文化"的狭义方面来说的)?传统文化是指整个人类所创造的、反映在观念形态上的一切意识的、精神的、心理的东西的总和,其中主要部分就是哲学、伦理、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的总和。不但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的地区文化等等。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延续,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和延续的精神支柱,每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和它的优秀的、灿烂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同我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思想盛极一时,认为西方的文化优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是我们今天应当坚决予以摒弃的。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文化传统,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我们也应当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或中国文化中心论的思想,要用正确的态度,兼采中西文化之长,以创造出更高的人类的精神文明。 总的原则:“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记者:在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能够在今天发挥积极作用的、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的部分,又有过时的、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阻碍我们前进的消极的部分。这两部分往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不可能机械地加以割裂。请问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呢? 罗国杰:传统文化既是一种社会前进的包袱,又是一种开拓进取的动力,既有着因循守旧的保守倾向,又包含着革故鼎新的进步趋向。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我认为应把握以下两点: 一个是在根本态度上,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这是毛泽东早就指出的,是我们到今天仍然应当坚持的一个正确的原则。"批判",就是要批判它的糟粕,批判它的过时的、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阻碍我们前进的消极的方面;"继承",就是要发展和弘扬它的优秀的,在今天能发挥作用的、能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方面。毛泽东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反对的是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即看不到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灿烂"的文化遗产,或者片面地认为,既然是封建社会中所创造的文化,就必然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今天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就应当统统加以摒弃。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是极其有害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这种虚无主义的思想,曾经影响着一部分人,使人们不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自从90年代以来,经过充分的讨论,我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要不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的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同样,对于一切外国的、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是不是还要吸收呢?无产阶级能不能吸收和继承资产阶级的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1月所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粮食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在一段时期内,这一十分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实行,相反,拒绝外来文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都不加分析地加以排斥的现象,妨碍了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继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识到吸收和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达到了新的共识。但是,又出现了另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就是无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西方的文化及其个人主义的政治、伦理的价值导向,这在实际上,就是要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是同社会主义的方向背道而驰的。正像毛泽东所指出的:"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元批判地吸收。"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在当时就是有针对性的,今天看来,仍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和体会。这里应当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和中国古代的文化,我们一定要如同"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一定要"送进唾液胃液肠液",进行认真的消化和吸收,决不能囫囵吞枣、各取所需,更不能不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是肤浅地、一知半解地从其中摘取某些片言只语,而是要把一切外国文化和中国古代的文化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一个是在继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综合创新"的原则,这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所提出的。他说:"我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也反对全盘西化论,主张兼取中西文化之长而创造新的中国文化。我这种主张可以称为'综合创新论'。"(张岱年:《文化与哲学·自序》)。根据我的体会和认识,这里的"综合",从大的方面看,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在中西文化的研究中,要审慎地加以研究和比较,要把握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的特点,认清两者的精华和糟粕,注意综合中国和西方文化思想的成果,并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的努力;一是说,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决不能从一派一家出发,也要综合各个时代、各个学派的思想,如儒、墨、道、法等,认真加以综合和研究,从而创造出适应今天要求的新思想。"综合"是一种全面的、比较的、分析的、鉴别的综合,是与创新紧密结合的一种综合。"创新"是一种在综合基础上的新的创造,是根据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和时代要求所进行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建设。 兼容并包,贵在应用 记者:在总的"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前提下,我们对继承外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应当有所区别吧? 罗国杰:是的。对于外国文化,我们应当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怎样对待外国的一切文化遗产,毛泽东曾经提出过"洋为中用"的思想,即一切外国的文化都以其能否为中国所用为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这里,江泽民提出了一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从根本上来说,"洋为中用"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两个原则,是相通的。分析起来,这两个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对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以继承,必须是以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要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就是说,要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二是要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全面进步;三是在继承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就和博采各国文化之长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注意防止封建思想的复活,高度警惕某些西方国家对我们的"西化"和"分化"。只有如此,我们才算是贯彻和执行了"洋为中用"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这里,总书记也鲜明地提出了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关于如何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问题,我觉得还应该提倡"以今为主、为今所用"的原则。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时,曾强调要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问题上,一定要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要重视中国的古代文化传统,决不是为了颂古非今,更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而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是为了发展民族新文化和提高民族自信心。"以今为主",就是说在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时,要从当前的需要出发,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为今所用"的原则,就是要经过我们的文化创新,赋予中国古代文化以新的时代的意义。总之,"以今为主、为今所用"的原则,决不能理解为庸俗的、肤浅的、实用主义的贴标签的简单做法,更不是牵强附会地生拉硬套,而是要经过消化和吸收,经过批判和继承,使这种综合创新,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服务。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GIRLMOM同样的问题 | |
2005: | 六六:请把你的牙齿给我,我是牙齿小仙 | |
2004: | 为天国和人间的母子3人祈祷! | |
2004: | 怎么养女儿---个人观点--开玩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