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7)----家長的一致性
送交者: 小悟空 2006年11月16日16:24:4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7)
-----家長的一致性


照例鏈接以前的文章。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1)----艱難的自我表達http://www2.bbsland.com/child/messages/91964.html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2)——不優秀的恥辱感 http://www2.bbsland.com/child/messages/92131.html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3)——關於贊同和尊重 http://www2.bbsland.com/child/messages/92251.html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4)-----Anxiety and managing http://www2.bbsland.com/child/messages/92662.html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5)-----Anxiety and managing 續 http://www2.bbsland.com/child/messages/93157.html

I'm so brought up to be Me (6)-----簡單的生活與長不大 http://www2.bbsland.com/child/messages/93877.html

這一篇說的是家長的一致性的問題,言行的一致還較容易做到,最難做到的是對人對己要求一致,標準一致。

最常見的對人對己要求不一致是,家長強調自己愛孩子的出發點,輕易的就原諒了自己的過於苛刻和嚴厲,原諒了自己在孩子不能達到要求時發脾氣,說刺痛人的話,原諒了自己不顧孩子意願的種種“為你好”的做法;卻要求孩子時刻對父母禮貌,要求孩子理智,要求孩子嚴格要求自己。

家長的用心可以理解,就是希望孩子優秀,希望孩子改掉缺點,希望孩子懂得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但問題是,在孩子的眼裡,為什麼家長可以只有好的用心就夠了,不用注重方式和效果了,而我卻不但要有好的用心和意願,更要有有效的方式和良好的效果?

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以用心做標準,對孩子的要求卻以效果做標準。實在是寬於律己,嚴於待人。前段時間“無後為大”發問道:“做父母的不能擇其善而只能執其一端,兒女卻不但要能擇其善而且還寬容體諒,有這樣的兒女,還要父母教育?” 話中帶氣,但道理不糙。

很多家長只想到孩子在高標準嚴要求下會成長得更優秀,卻忘了孩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我們的做法。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以後也自然會有寬於律己嚴於待人的心態。

前面文章有提到,小悟空的父親是會拿人撒氣的,母親年齡大了之後也會如此。父親常怪母親不寵着他,他發脾氣,撒氣,常常也不過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希望母親寬容他一下,寵着他一點。有時候也會和小悟空說,我發脾氣的時候自己控制不住,你不要頂我,你們都不頂我,我自己過一陣子能好起來。但是一但輪到母親心情不好,他就不會考慮母親是不是也希望他能寬容一下了。小悟空更是不能在家裡發脾氣了,那樣就是不禮貌,不尊重長輩,膽敢以下犯上了。

後來小悟空跟BF發脾氣,那都是有情可緣的;BF跟小悟空發脾氣,那就都是欺負人了。


小時候挨父親呵斥,有時候是真的做錯了事,有時候是冤枉的。挨了呵斥,肯定是難過的。母親這時候總會來安慰我,“別管你爸爸的方式好不好,他都是出於愛你,再說了,批評你都是為你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個邏輯,小悟空長大以後也學會了。不太在乎對待人的方式,總覺得只要自己是真心的為他人着想就夠了。於是在工作中,在與朋友相處的時候,當合作的不愉快,當有人抱怨我管得太多,當有人說我對人苛刻,我不會首先檢討自己的方式,而是會覺得他們不理解我的好心,覺得很受傷。而當我覺得別人的行為不妥時,卻會說,“你的用意是好的,但你意識不到你的做法不能為你的目的服務嗎?”有時候心裡還會悄悄的補上一句“你腦子不好用?” 別人不可以挑剔我的方式,要理解我的用心;而我則可以先忽略別人的用心,去挑剔他們的方式。想想真是好笑。而我很多受傷害的感覺,很多對別人的不滿,又是多麼的沒必要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教孩子每日一詩:《秋霽寄遠》(杜牧)
2005: tune: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