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与孩子一起成长(之八)
送交者: 黎昉 2004年02月10日20:28:22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孩子应该上名校吗?

我过去一直认为,能上名校的话,当然让孩子上名校啦,这还用问吗?

上名校的好处,自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诸如名校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学生优秀,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更上一层楼,将来找第一份工作时是十分有利的敲门砖,而且名校的文凭终身都是一个“金匾”,等等。。。

当然,现在有很多开明父母,已经认识到,名校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中外许多成功人士甚至没上过大学或大学都没毕业,最经典的代表莫过于比尔。盖茨(虽然他曾迈入名校哈佛)和麦可。戴尔了,两人都因在学期间忙于办公司而最终放弃学位。可是这毕竟是少数天才们走的路,并不值得大多数人效仿,大多数父母也不会因此就认为孩子不用念大学了,何况,这两位也是按照常规道路,高中毕业进入了大学的门,他们的父母当初也没打算让他们不读大学。

名校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进了名校也不一定成功。我在美国读书是在州里的大学,曾上过两门课是由讲师授课的。有意思的是这两位讲师都是名校毕业的博士,课也上的非常好,他们在该大学的不同系里任教多年,不带硕士博士生,也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不用找科研经费。以世俗的眼光看,他们在大学里不算成功,因为大学里讲师位置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系里可以一名讲师也没有。

进名校虽然不保正成功,但只有好处,绝没有坏处吧?不一定。

我读大学的时候,也算是当时国内的名校吧,反正不是省里的高校,无法和美国的名校比啦,小巫见大巫。我记得下一届有两个女生都得了精神病,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造成的,其中一人我印象特别深,据她同宿舍同学讲,她是南方某省的一个县里考来的,她是县里遥遥领先的第一名(其实当年考入我校的,如果不是大城市来的,地区县里都是第一二名才能进我们学校),进大学后,她的成绩并不算差,中上等吧,可她习惯了当第一名,怎么也无法接受中上游的现实,所以她从早到晚地学,不和同学一起参加任何活动,同学买好了电影票送给她看她也不看,最后在三年级时发病了。另一位女生则是在一年级下学期,成绩不好,拼命用功,失眠,上课无法集中精力,晚上又拼到半夜,恶性循环,最终也是得了精神病。

我本人在校时也不是优等生,充其量也就是中游,但由于同班女生个个厉害,在女生里我算最差的,又全住在一间寝室里,我在大学四年的感觉也不好,自信心也受到影响,心里虽然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但处在劣势总是不好受,承认自己不行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我也想过如果我上了省里的大学会怎样?

到了工作岗位后,我渐渐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虽然考进我们学校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好学生,但是进了学校后再按好坏顺序排一边队,还是有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这非常残酷,就象各国优秀的运动员代表着每个国家的最高水平,可是到了奥运会上,还是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之分。

大学毕业时虽然我也向往读研究生,但自知竞争不过,毕业那年就没有考。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又到另一所名气更大的大学读代培研究生(一了我的研究生情结),更是体会了竞争的残酷,一起的几位全是男生,没有一人“怜香惜玉”帮过我一下(孩子的爸爸当时是男友,即不是我的同行,也不在一个城市),好在我那时心理比较成熟,能体会他们也是泥像过河。总算连滚带爬拿到了硕士学位,发誓以后再不读书了。这所大学边上有一条铁路,听那里的师生说,以前年年都有自杀的学生,其中多数是选择在那条铁路上卧轨,但我在那读研的几年只听说一起自杀未遂的,不是卧轨。

后来我又到了美国,我不是自己考出来的,我是陪读太太。我真是不想再读书了,但那时中国的文凭没人承认,要想不在中餐馆里端一辈子盘子,就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学校去炒现饭(再读硕士),加上我的专业又是那好找工作的热门之一,不上学也说不过去,幸好只是在州里的大学混,没有象国内那么竞争激烈。

美国大学和中国的环境大不相同,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学生因压力大而神经或自杀却不是中国的大学独有的。几个月前,新闻周刊(NEWSWEEK)旧话重提,访问了一名美国母亲,她几年前因儿子自杀告了哈佛大学,他儿子在自杀前已有精神问题,在接受治疗,可是哈佛大学没有在意,她儿子死了校方也不知道,直到人体器官捐助机构打来电话她才得到消息。

当了母亲之后,也常常会想到女儿大了干什么的话题,虽然女儿还小,将来干什么还看不出来,她到时也未必听我的话,正确地说,是由她来选择,做为母亲我只能提参考意见。可是我能给她什么忠告呢?我当年内心的苦脑我母亲也没留意。他们那一代人经历了文革的动乱,庆幸孩子进了大学都来不及,哪里还能想那么多呢?我来了美国这些年,思想开明了许多,我希望等我女儿面临抉择的那一天之前,我把我的经历以及我看到听到的都已逐步地讲给她听了。

朋友在美国一个州里的大学做助理教授(ASSITANT PROFESSOR),曾先后招过两名毕业于名校的亚裔女孩,这位朋友现在自己也是青春期孩子(TEENAGER)的妈妈,所以她和两名女学生的交流比老板更多了一分母性的细致。这两位父母来自不同地方的亚裔女孩,都是被父母一手推进(PUSH)进名校的,大学四年是她们生活中不愉快的四年。因为进名校后她们没有太多潜力了,感觉很吃力,到了朋友的实验室她们也是表现平平的那类。起先朋友以为她们来自名校,到了州里的大学会觉得心应手呢。

亚裔父母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很深,从正面看,亚裔子女在美国受教育水平平均最高,好学校里亚裔学生的比例远高与亚裔人口在美国的比例,这些统计结果,我作为亚裔人,每每为之骄傲;但从负面看,多次看到诸如此类的报道:亚裔家庭因逼迫孩子功课太多而闹的与父母不和,孩子心理负面表现(孤独无朋友),上父母期望的学校,学父母指定的专业。。。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时,我就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还有一位女孩的爸爸告诉我,他女儿在高中毕业时排名第四(那是一个上了NEWSWEEK前百名的高中),按成绩她也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是这家爸爸按女儿的兴趣特点推荐女儿选则了州里的大学(也是很好的州立大学),那女孩觉得虽然她成绩很好,但她很明白,她是用功型的,班上男同学有些排名虽然落后一点,但非常聪明,只要多用一点力,就会成绩比她好。她爸爸也觉得女儿没有一门课因特别爱好而非常突出,所以选专业就按女儿的特点来选。去年这女孩大学毕业了,在工作那么不好找的情况下,她得到五份聘书(OFFER),全是有名的大公司,她挑了一份最具挑战性的工作。真为她高兴,也羡慕她有一个开明的好爸爸,这也是我要学着做的。

我想,让我的孩子一生幸福是我的最终目标。能够上名校,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固然是会让孩子有幸福感的,但这不是唯一的途径,也不是必需的途径。

首先,孩子自己感到一生快乐才是他(她)的快乐,而不是要让我(父母)感到快乐,孩子是为他(她)自己活着,不是为父母活着。如果我的孩子在成年的时候,告诉我,她不想上名校,甚至不想上大学,她觉得到理发店给人做头发(或者当厨师做饭,等等)是她最大的快乐,我想我可能做不到马上就爽口答应,但我一定会认真考虑她的选择,她也许会因为爱好而成大器,比如开个连锁店什么的,也许只是想过个没有太大压力的小日子,无论是哪一种,我都会和和她好好反复谈一谈,而最终尊重她的选择,当然也准备她选择错误,走了弯路而吃苦。

其次,上什么样的学校,要看孩子的能力而定,就是分数够了而被名校录取也不一定说明孩子就适合上名校。如果孩子十分努力,用尽了所有的潜力被名校录取,也许这样的孩子还是不上名校的好,因为孩子很可能到了学校很吃力,年轻人心理不够成熟,处于被动局面而自信心受到打击,神经失常,甚至走上绝路都是不奇怪的,但这样的孩子并非一定没有大出息,知道努力的孩子反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这样的孩子上压力小一点的学校可能更合适,没准大学毕业后再去名校读硕士博士也不迟,那时孩子也许心理更成熟自信了。

再次,培养孩子高情商比什么都重要,真有出息的孩子去哪里都不会被埋没的。

最后,作父母的要对自己的孩子很了解,在孩子困难时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以防孩子走进死胡同。千万不要为上名校而上名校,把孩子送进名校就高枕无忧,光记得得意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