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五件事 |
送交者: 善良的小灰狼 2012年06月25日23:04:27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中国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五件事】1、成绩考不好时,不骂我,而是在我身边帮我找出错的原因;2、不随便在别人面前说我不好、不乖;3、不要求我像谁一样学习,我有我的特点,不需要模仿别人;4、尊重我的看法,听完我的意见再说话;5、在我面前不吵架、不撒谎。
我们讲过,成功的人生,幸福美满的人生,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那么,在考虑孩子的人生问题时,永远不能忘记他的健康。 目前的社会不仅对大人,特别是对孩子,在健康问题上有片面性,比较重视生理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在少年儿童的这个年龄段,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一项比较权威的调查表明,全国4—16岁的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 13.9%。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发现,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0%─30%,中学生为40%─50%。当然,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还有多种 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7%,多数人心理素质不完全合格。在不完全合格的人中,很多是有心理、行为障碍的。 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43%。其中小学生尤为严重。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3.2%,平均四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孩子心理上存在着不健康现象。最通常的表现是焦虑、忧郁等症状,不能够正常地与人交往,性格孤僻,还伴有多种精神上的紧张反应。 尽管许多有识之士发出呼吁,遗憾的是,仍然未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二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发生了问题,一般来说有这样三个层次。 最严重的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失常。比如精神分裂、精神病等。这种情况在孩子中间并不多见。 第二种,用现代心理学、医学的术语讲,是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忧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 举个例子,有的小孩老担心自己和父母的安全,害怕自己出事或者父母出事。又比如,有 的孩子老怀疑自己有这种病或那种病。有的孩子老觉得手没洗干净,反复洗,这是一种强迫观念。很大的孩子夜晚还不敢独自睡觉,老觉得有危险。这些都是精神上 的不健康现象,这种现象在孩子中间是比较多的。 第三种,一般的心理障碍、心理脆弱。例如学习紧张一点就出现反应,咳嗽,发烧,考试结束就好了。考试一来又开始咳嗽,剧烈咳嗽甚至呕吐。有的孩子一到星期一就感到紧张,疲劳,到周未了就松弛下来。 这都反映出精神上的某些不健康。这些问题的比例有可能比公开调查得到的数据还要大一些。即使不能说是典型的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也可以说是类神经症现象。至于承受能力差、脆弱等更是比较多的。 三 之所以和家长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他的心理健康,等他长大以后,问题就会累积得比较严重了。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现象及各种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大,知识界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人也很普遍,很多人有心理障碍。所以,做家长既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使他们今后避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孩子由于不能适应生活及学习的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像焦虑、抑郁、忧郁、孤僻,与同学交往困难,包括通常说的神经衰弱及由心理原因造成的官能症,像肠胃官能症、心动过速等等。很多大学生学习紧张时,会觉得身体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比如胸闷、消化不良、头痛,包括一些妇科的不良反应,好像是生理原因,其实是心理原因。这是因为各种压力到了大学阶段会累积得比较多。 希望引起家长注意的是,尽可能使孩子从小就能健康地走上未来的人生之路。 四 【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人格】1、父母像仆人一样代劳孩子一切;子女人格:无法担责、不抗压。2、父母有绝对权威;子女人格:服从、依赖、叛逆、敌意。3、父母是孩子好朋友;子女人格:独立、有主见、谦和、善解人意。4、暴力型专制父母,子女人格:自卑,懦弱;5、陌生少言的父母;子女性格:冷漠、消极。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主要是家庭原因,其中分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 特殊情况有三种,一种是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中有一方去世,对孩子造成精神刺激和创伤。第二种,个别家长对孩子施暴、虐待。第三种,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流氓的骚扰甚至性迫害,同学中被小霸王欺负。这些都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 除了这三种特殊情况外,使孩子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把孩子放在暖箱里,像小皇帝一样地溺爱。 第二,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爱到非常细致、非常全面,有种种的戒律,孩子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到,缺乏民主。让孩子在溺爱的同时又是在管制中生活。 第三,偏重智力教育,忽略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智商不切实际的高追求、高开发。 第四,希望孩子成材,但常常期望值过高,从而对孩子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和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被扭曲。 第五,孩子与父母关系过于紧密,由此产生畸形的恋父或恋母情结。 按照大家还能接受的心理学知识,一般来说,女孩子容易恋父,男孩子容易恋母。在目前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常常是母亲实施教养,对孩子无微不至,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对母亲的依恋心理往往会有些畸形。经常会在街上看到三四岁的小男孩对母亲呵斥 来呵斥去,就好像一个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很听话的妻子一样。这种情况要引起警惕。 孩子从小得不到充分的父爱和母爱是不会健康的,任何一种爱的缺乏都不能使孩子在心理上健全地发展。然而,爱超过了一定限度成为溺爱,也要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有些家长很骄傲地对人讲,他的儿子都七八岁、十来岁了,晚上睡不着觉还要她搂一搂才 能睡着,吃不下饭还要她喂一喂。当家长这么讲话的时候,好像很幸福,其实非常愚蠢,这是葬送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呀。一个男孩子十来岁了,对母亲还这样依 恋,离开母亲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这是一种病。家长怎么不知道这一点呢?你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是往疾病上培养还是往健康上培养呢?往强者方向培养还是往弱者方向培养呢? 第六,由恋母、恋父情结引伸出来的,我们从小缺乏不同年龄段应该有的正确的性教育。 中国过去是封建性的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又引进了西方的东西。对孩子的性教育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整个社会到家庭都缺乏正确的观念。很多心理的不健康,是由小时候性教育不到位造成的。一位大学生神经症非常严重,焦虑、抑郁。原因是他在初中时有过手淫。因为缺乏性教育,使他产生了深刻的犯罪感。这种犯罪感一直控制着他,觉得无脸见人。以至于不敢正视任何人的眼睛,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有困难。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就是因为小时候缺乏正确的性教育。 第七,家长之间不自觉地攀比,比如我的孩子穿得有没有其他孩子漂亮,别人的孩子有了钢琴,我是不是也给孩子买钢琴,等等。家长的攀比常常对孩子造生额外的刺激和压力。我的父母对我好还是别的小朋友的父母对他们好?可能我的家庭条件不如其他孩子;别的小朋友穿得比我漂亮,他有钢琴我没有,等等,这种刺激也会形成精神压力。 这七个原因造成目前家庭教育中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 希望家长们一条一条地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不正确、不妥当的倾向。 有些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孩子的来信做母亲的每封都要拆开来看,她觉得有这个权力。家 里的电话有分机,儿子在那边接电话,她这边还要用分机听一下,孩子很逆反。我曾与一群大学生座谈,其中一个孩子的父母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他从小和父母相处 的时间并不多,正是这个孩子对父母特别认同,为父母感到骄傲。所以,并不是成天把孩子拴在身边,孩子就一定能爱自己,理解自己。 五 以上讲到造成孩子心理疾病有七个方面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七种对孩子不良的教育方式呢? 第一,不懂得成功之外还需要健康,总觉得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行了。他们不知道,健康是孩子终生的重大问题。 第二,不懂得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个综合的结果。以为孩子长得壮,不发烧不拉肚子就完了。不知道心理健康是个关键性的问题。 第三,不了解子女的思想。很多报刊做过调查,其中一份调查表明,有76%的青少年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另一份调查显示,居然有30%的子女对父母不满。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家长对子女并不了解。 第四,不知道把孩子搂在怀里喂着饭、溺爱着是有害的,许多家长从来没有这个概念,所以理直气壮地这样做。 第五,特别值得警惕的是,许多父母自己的人生萎缩了,对未来没有追求了,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以为孩子成功了,自己就能得到一份安慰。 要改变这个观念。收缩自己的生活,认为大局已定,不会有什么作为了,结果不但牺牲了自己,而且对孩子不利。自己的生活比较成功,同时对孩子不溺爱,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才是最好的榜样。希望家长们一定不要萎缩自己的人生。 第六,不仅是家长人生的萎缩,还有精神生活、感情生活的萎缩。自己的精神空虚,夫妻感情平淡,得不到满足,所以把爱寄托在对孩子的照顾上。这样的父母在管理孩子的时候,与其说孩子需要这样,还不如说家长自己需要这样。因为我没什么事情干,只有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才有幸福感。因为我没有得到更好的爱情,只好用对孩子的爱来丰富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使家长们失去对孩子成长的理性判断。 对孩子溺爱,与孩子紧紧地拴在一起,由此产生各种病态的情结是可想而知的。 第七,孩子学习也好,消费也好,家长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心理是一种虚荣。他并不是为了孩子好而去买这买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别人家孩子有他也要有。很多家庭买钢琴只是个摆设,可是他宁肯牺牲其他的生活需要来购买这些。这样做并不一定对孩子有好处。 美国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说过,他从学校毕业的时候,爸爸给了他一枚硬币,让他去买一份报纸,从第一页一直读到最后一页,把广告都读完,然后根据报纸上的广告去找一份工作。这位演员说,他终生感谢父亲的这个安排。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做家长的虚荣,在攀比中腐蚀孩子。 第八,这一代家长可能各有自己人生的坎坷,有些在青少年时代没上过几年学,生活很艰苦,没有很好地享受过,现在有了条件,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 这一切深刻的精神原因、文化原因,使得家长不知不觉地、互相攀比地、社会成为氛围的、互相熏陶的、互相感染的、以对孩子有害的溺爱方式,只重视智商开发不重视心理素质培养,结果对孩子并不利。 希望家长们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找到这样一种感觉,在物质生活方面把我们的溺爱去掉,在孩子的生活自由度方面,对他们的自我活动、自主意识、独立精神给予必要的尊重。真正做到不溺爱又比较民主,我们的孩子反而会发育得更好。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对这种教育会有逆反。你对孩子曾经很溺爱,有一天你发现溺爱造成了不良结果,想稍微严厉一下、批评一下的时候,孩子产生逆反。 从小就要对孩子有正确的教育方针。如果现在已经因为一些不妥当的教育方法产生了某些不良结果,要逐步调整。调整的时候,希望家长的决心要下得快,做法要温和。不要说昨天还很溺爱,现在突然觉得溺爱有害,一百八十度,一下子对孩子很严酷,孩子接受不了。家长的决心下了,但是态度调整应该是温和的、渐进的,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转换期。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岭雾:我是这样和女儿明算帐的 | |
2010: | 高伐林: 一瓶牛奶的哲学 | |
2009: | 摧残民族幼苗的预防针 | |
2009: | 六岁小儿的两性观 | |
2008: | 少吃滋味多, 多吃滋味少. | |
2008: | 18岁当教授 美国天才女打破300年纪录 | |
2007: | 我为什么对父母感恩? | |
2007: |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