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一个海归家庭的忧心家事
送交者: 个案而已 2004年04月05日22:27:52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一个海归家庭的忧心家事,仅管这是个案,一个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还是会让人心酸。。。

一个海归家庭的忧心家事

【万维读者网】在生活中或在网上,我们时而会看到或听说一些海外华人子女因患心理疾病,选择逃避现实甚至轻生的真实故事。不久前发生在纽约的惨剧,让无数华人记住了那个因情而困跳楼自杀的华裔女孩。 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有许多渴望知识渴望致富的国人走出了家门,开始了在异国他乡艰难创业的过程。在美国,为了立足,第一代移民总是要付出格外多的辛苦。特别是那些刚出国时年纪就偏大的老“洋插队们” ,他们常常要和家人孩子分离一段时间,他们也可能会在美国不断地飘来飘去,寻找最佳的机会和归宿。在走南闯北的求职中,和大人们一起颠簸的还有那些尚未成年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要承受经常搬迁和转学所造成的不适和压力。因为过分忙碌的生活和濒繁的搬迁,有些家长确实没时间也没心思陪孩子玩,更没时间和成长期的孩子做些有益的交流。心理素质好一些的孩子可能不会因此受什么影响,但心理发育尚不稳定的孩子,可能会受到大人们意识不到的心理伤害。 老王是近期从美国回国任职的一名科研人员。他为人真诚,爱家敬业,也特别能吃苦。美中不足的是他有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儿子。他这个在中国出生,美国长大的儿子,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老王最初在国内读博士时,儿子亮亮刚四岁。因为他就读的城市不在家乡,老王不得不和妻儿两地分居了四年。老王博士毕业后,很幸运留校任职。刚刚上小学的儿子就这样从家乡转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家人团聚安顿没多久,老王就飘洋过海到了美国。于是,老王一家人再次两地分居,隔海相望。当他们一家人终于在大洋彼岸再次团聚时,九岁的亮亮经历了跨国转学。面对全新的文化和国度,学龄期的孩子感受到了CULTURE SHOCK。 亮亮刚来美国时,英文水平几乎是零。因为老王工作特别忙,没太多时间辅导他英文,英文不太好的王太太也在忙著打工。这两位家长的过度忙碌,无瑕顾及孩子,导致了亮亮的英文水平一直进步不快。亮亮在学校里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感觉很压抑。为了节省开支,当时他们住的是一个黑人较多的便宜学区。学校里的黑学生经常欺负英文还没过关的亮亮。因为父母都在忙,亮亮的委屈和不适无处宣泄,他的性格慢慢变得孤僻起来。后来,老王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了,他们搬到了好一点儿的学区。这时的亮亮,开始用不安而警觉的眼光看待他周围的环境和同学。他过分小心和有点儿自卑的性格常被班上的PEERS讥笑。亮亮变得越发孤僻了,言行也开始有些怪异。 当时,亮亮所在学校的医生曾提醒老王要带亮亮看看心理医生,帮他渡过这段心理不适期。可能是咱们中国人比较忌讳心理疾病,老王一直不肯带孩子就医。就这样,一向安静的亮亮慢慢变得时而大喊大叫,时而摔东西发泄。这时候的老王,只好把孩子带到了心理医生面前,但好像有些晚了。在药物控制下的亮亮,病情时好时坏。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亮亮的身体也胖得变了形。这个变化常常让亮亮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人也变得更加自卑起来。 在飘泊的岁月中,亮亮终于长大了,现在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而这时的老王却觉得自己年纪偏大,在美国很难再有发展,无奈中,他选择了回国。 老王终于停止了漂泊,他唯一的儿子却留在了美国。现在的亮亮,除了偶尔和同龄人外出散散心,大部分的时间他还是把自己关闭起来。美国大学,还离他太远。已经二十岁的他,只能靠自己在麦当劳打工,来挣些小钱。本不富裕的老王,也几乎把自己在美国所有的积蓄留给了亮亮。“我欠孩子太多了” ,一说到这些,老王总是尽量不让自己的泪流出来。 亮亮一个人以后在美国该怎么生存?成了老王心中永远的痛。 在异国他乡打拼,确实有一些一直在奋斗的朋友们。为人父母者,不管多忙多累,请多花些时间,陪孩子玩,做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微妙心事和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同时鼓励他们有多种爱好和广交朋友,也一定会有益处。千万别忽视了身边正在成长的孩子和他们的正常心理需求,因为孩子的心是幼嫩的,他们需要大人的呵护。 有一句话说得好,“HAPPY CHILDHOOD LASTS LIFE TIME ” 。是的,幸福快乐的童年是家长们能送给子女最好的人生礼物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