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刘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张欣武 刘卫华
说来您可能不信,这一章的开场白我们反复重写了十几稿,仍然不能满意。
因为我们一提“成功”,人们就会联想起婷儿被哈佛等4所名牌大学录取的事,甚至误认为我们把考上名校当作育儿的终极目的。为了避免误解,还是直接解释几句吧。
其实,我们培养婷儿的目的,是想让她成长为“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
幸福生活的人”。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我们曾三次提到这一终极目标(见初版第21、51、69页,增订本第25、55、72页)。每次提到这个目标,都是因为生活面临重大改变(婷儿诞生、父母离异、回到单亲之家),需要再次确认这一目标。但就像一粒瓜籽无法和一个西瓜争夺注意力一样,一个抽象的培养目标,也敌不过活生生的求学经历。加上婷儿的成长故事又是讲到上哈佛为止,有人忽略了我们看重的培养目标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们眼里,求学成功只是整体素质培养的成果之一。婷儿人格的健全和成熟则是比名校录取通知书更让我们重视的培养成果。因为名校也有劝退、犯罪、自杀的学生,而一个整体素质优秀的孩子却会主动避开许多人生陷阱,孩子离陷阱越远,离成功就越近。
题外话就说到这儿吧。本章旨在回答不少读者提到的三个问题:一是婷儿怎样看待求学成功和人生成功?二是哈佛看重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三是我们有意培养了哪些堪称“成功基础”的个人素质?希望我们的所思所想,对您有一点参考价值。
什么是刘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自从婷儿被哈佛等4所美国名校录取,就常有人把她的名字和“成功”联在一起。有人说考上名校就是成功!有人说考上名校算什么成功?也有人说现在成功不等于将来成功……婷儿说:“上哈佛只是考上了一所好大学而已,离成功还差得远呢!”这是她2000年大一暑假时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樱子的话。婷儿很清楚,“求学成功只是达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回想起婷儿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种种表现,我们相信她说的是心里话。1999年4月8日,婷儿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便向学校递交了“退出高考申请报告”。校方立即向成都市教委请示汇报,市教委中学处的官员随即把消息透露给了《成都商报》的记者,并建议他们报道。采访是在学校进行的,婷儿没觉得和以前的校园采访有什么不同,周末回家也忘了告诉我们。等12日的头版头条一出,我们的惊讶可想而知——我们原计划让婷儿悄悄地走,我们安安静静地写书,这下计划全打乱了!还没回过神儿来呢,学校领导就来了电话,通知我们明天和婷儿及一位校长一起到报社接热线电话。我们再三推辞,可领导说校方已经答应了报社,希望家长用行动报答学校……我们只好同意了,但要求校方帮忙推掉此后的所有采访和邀请。婷儿知道后,连说:“谢谢爸爸妈妈!”后来又向多次帮她“挡驾”的老师和校领导们表达了谢意和歉意(“挡驾”可是件费口舌又得罪人的事)。我们及时提醒婷儿:会不会被赞誉和名声冲昏头脑?婷儿却调皮地笑着说:“你看你看,对我没有信心了吧!”但我们仍要仔细观察,看婷儿是否会得意忘形停滞不前?——观察的结果令人满意,婷儿和过去一样“重实力、轻虚荣”,她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到新起点带来的新挑战上了。在准备赴美那几个月的忙碌里,除了去湖北和姥姥告别,婷儿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件事情上:一是跑了好几家快餐店去学着找工作,后来在“德客士”当上临时工,交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在企划组干得很投入;二是为适应全英语教学做准备,婷儿的办法是自学访美时带回来的高中化学教材,婷儿很欣赏其探索式的课程设计,常有惊喜的发现要讲给我们听;三是为适应美式作业做准备,婷儿请学校的英国外教出了10道论文题目来做练习,道道题目都大得“吓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国攻打伊拉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虽说因为当时缺乏搜集资料的起码条件和时间,只能理理思路列列提纲,但新奇的命题常把大人也吸引过来参加讨论。另外,还要看其他书;会一些朋友;跑很多商店去准备行装;不再住校后还要承担部分家务活;每天还要专门想想:今天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哪怕是倒杯开水,递双拖鞋……一个刚满18岁的孩子,面对足以把她淹没的赞誉和关注,能够如此淡静,不失本色,让我们深感欣慰。有记者问婷儿为什么不觉得骄傲?婷儿说:“因为从小养成了把已有的成绩归零的习惯。”仔细想想婷儿走过的路,的确是在不断地“把已有的成绩归零”。这也是婷儿能脚踏实地快速前进的原因之一。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个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传家宝。婷儿继承了它,真让人高兴。《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对婷儿的更多关注。婷儿仍是宠辱不惊,仍是一颗平常心。大二期间,有篇自由撰稿人的文章到处刊载,内容连抄带编,标题极其夸张,不是“让哈佛震惊的中国女孩”,就是“中国女孩让哈佛震惊”。婷儿知道后又好气又好笑地说:“哈佛不会为任何人感到震惊,除非你干了什么坏事!在哈佛,成功就像家常便饭,一点都不稀奇。”在哈佛,婷儿一直保持低调。尽管哈佛图书馆2001年就收藏了我们的书,但婷儿从不和人谈起这些。2001年暑假,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教授到中国访问时听说了这本书,恰好他随后就到婷儿参与筹办的“第10届亚洲与国际关系研讨会”担任讲演嘉宾,在新加坡认识了婷儿,校方这才有人知道了她的“秘密”。开学后,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多次指导婷儿所在的学生社团,发现婷儿的伙伴们都不知道她是中国畅销书的主人公,他还夸奖婷儿,说她谦虚。直到2002年4月《纽约时报》报道了我们的书,才有更多的同学知道了这个背景。2002年暑假,婷儿返校前途经广州、深圳,应邀参加和读者直接交流的活动(她把这看作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广州日报》的记者李桂文采访时问婷儿:“你说过上哈佛离成功还差得远呢,那你心目中的成功又是怎样的呢?”说实话,婷儿和我们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它不符合我们家的思考习惯。我们家的习惯是:近期目标要实,实到每一步怎么走,以确保完成任务;远期目标要虚,虚到只剩个大方向,以容纳各种变数。记者问的显然是婷儿不去多想的远期目标,我们也猜不到她会怎么回答。当时,婷儿认真想了想才说:“成功并不是一个人获得的名利可以定义的,我心目中的成功就是造福全人类,如果不行就造福自己的国家,再不行那就造福自己的家庭吧。”呵呵,这就是婷儿心目中的成功,真高兴她有如此豁达的人生观——既志存高远,又不钻牛角尖!不论以后顺与不顺、成就如何,只要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这也是我们对女儿的真心期盼。
哈佛看重的“优秀素质”究竟是什么?
张欣武 刘卫华
有人说,刘亦婷的父母不可能从小就瞄准哈佛要求的“优秀素质”培养孩子,然后等着 哈佛来验收。这话说得很对。这种常见的殊途同归的现象,恰好说明了素质培养是有规律可 循的。
在婷儿17岁之前,我们只是在按自己的研究心得优化对婷儿的教育,根本没考虑过高中 阶段申请全奖留美读本科,更不知道哈佛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如果不是拉瑞提出本科留美的
建议,如果《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提到过的刘莹(以前误译为“刘颖”了)不对婷儿说:“ 不报哈佛,你会后悔的。”婷儿也不会鼓起勇气向哈佛冲刺。高二暑假时,我们看到婷儿在 刘莹指导下选定的目标大学清单,简直难以判定它是狂妄还是合适?只能凭着对刘莹的信任 支持婷儿的选择。等看了哈佛等名校陆续寄来的一大堆申请表格之后,我们心里才踏实了。
我们发现,在招生方法上,中美两国大学是完全不同的,可在人的发展潜力的考查上, 中美两国社会重视的东西却基本相同。看看“校方报告”中“附加的个性评价(additional general ratings)”所涉及的15个方面,您就会发现,哈佛关注的这些东西,中国人一点 都不陌生:
1.Intellectual curiosity 好奇心(或求知欲)
2.Intellectual creativity创造性(或创造力)
3.Academic achievement学业成绩
4.Academic promise学业前景
5.Leadership领导能力
6.Sense of responsibility责任感
7.Self-confidence自信心
8.Warmth of personality为人的热忱
9.Sense of humor幽默感
10.Concern for others关心他人
11.Energy 活力
12.Maturity成熟
13.Initiative 主动性
14.Reaction to setbacks对挫折的反应
15.Respect accorded by faculty受老师们的重视程度
从其他美国名校“附加的个性评价”来看,各校关注的东西都大同小异,有些学校只列 出12个方面,有些学校更重视“独立性、自律能力、对他人的影响力”等。从媒体对2002年 7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报道来看,牛津、哈佛、斯坦福、清华、浙大、 南开等8位中外名校校长谈到如何评估一流学生时,基本上也没脱离这十几个方面。美国名 校精心设计的全套申请程序,包括用表格考察的方方面面、入围后的面谈和最后投票表决, 也是为了用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来评估申请者:此人各方面的状况和发展潜力如何?在同校 同届同地域的学生中有多突出?在优秀程度不相上下的竞争者中是否仍然突出?以此发现校 方最想要的学生。如果是外国学生,还要看你是否听得懂英语授课?托福成绩600分以上就 被认为是“听得懂”了,因此,单凭托福高分是很难被名校选中的。因为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差不多,所以每年都有一批拔尖的学生被几所名校同时录取。上述资料(包括哈佛等学校的 全套本科申请表格)现在都可在网上查阅或下载。
读者不难看出,名校一致看重的那些方面,样样都直击人的素质。所谓“人的素质”, 按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萧鸣政教授的定义,就是:“个体实施社会行为的 基本条件和潜在能力”。说得再通俗一点,人的素质就是“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和潜在能力 ”,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凡是爱动脑筋的人,都能认识到:哪些个人素质有助于生存 和发展?并把自己领悟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孩子。如果家庭教育得当,学校也够水准,孩子发 展得出类拔萃便很自然。比如说,婷儿的高中同学个个都很优秀。这样成长起来的高素质孩 子中国每年都有一大批……只不过,和13亿人口一比,这样的高素质孩子仍然是“稀有金属 ”。
我们夫妇长期从事“琢磨人”的工作(文艺创作和编辑),对各种类型的人和研究人的 书都看得多,也想得多。加上希望孩子幸福和希望中国多出人才的宿愿,我们一直把研究育 儿方法当作自己的“业余科研项目”,经过22年的努力,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培养了一个 健康发展的好孩子;写出了一本素质培养纪实的书;归纳了一套“0—18岁整体素质培养法 ”(详见本书第三章《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哈佛等名校对婷儿和其他中国 学生个人素质的欣赏,其实是验证了一个道理——只要按成长规律培养孩子,就能取得殊途 同归的效果。
我们有意培养的“十大必备素质”
张欣武 刘卫华
孩子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主张是:在健康合法的前提下,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心愿 。可谁知道小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心愿呢?童心多变没法猜呀!关爱孩子的父母只能全面激 发孩子的各项潜能,有意培养起“优秀+配套”的整体素质,让孩子有足够的实力逐步选择 自己最想走的路。
我们培养的整体素质与美国名校看重的能力和素质有不少重合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因
为招生考查具有某种“验收成果,选拔人才”的意味,我们培养孩子则是从零开始,让各种 能力和好品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需要更多“基本建设”性质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优秀+配套”的整体素质,可以分解为相辅相成的十个方面。为了易懂易 记,我们把这十大素质编成了“优秀素质30字诀”:
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
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
前5项是0—6岁培养重点,后5项是6—18岁培养重点(前期培养不足的,需在后期弥补 调整)。我们认为,只要拥有这十大素质,孩子就拥有了成功的基础。现将这十大素质的内 涵及其培养途径简介如下:
身体好:肢体灵活,精力充沛,免疫力强,很少生病等——培养途径:优生优育、科学 的生活方式、营养保健、体育锻炼等。
头脑灵:反应灵敏,观察细致,理解准确,记忆清晰,联想丰富,表达流畅,思维活跃 ,思考深入,善于综合,善于质疑,善于创新等——培养途径:1.适度胎教;2.早期开发多 元智能;3.从小见多识广;4.勤学习勤实践;5.单项智能训练及综合训练等。
性格优:开朗快乐,积极进取,诚实自信,勤劳独立,善良勇敢,负责守信,意志坚强 ,心态宽容,刚柔并济,动静有序等——培养途径:1.婴儿期及时而亲切的照料,形成良好 的亲子依恋,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2.条件反射成行为,行为训练成习惯,习惯积累成性格 ;3.环境耳濡目染,长辈言传身教等。
兴趣多: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爱观察,爱提问,爱学习,爱尝试,爱思考,爱操作 ,爱挑战,爱创新等——培养途径:丰富的信息刺激;大人的情绪感染和赏识激励;爱与成 功的快乐体验;造福社会的强烈动机等。
情感美: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爱艺术,爱创造,爱生命;爱亲友,爱和平,爱人 类等——培养途径:情绪感染、感情交流、行为体验、艺术实践、审美鉴赏、赏识激励等。
知识广:基础宽厚,结构合理;文理皆优,一专多能;适应面宽,综合性强等——培养 途径:阅读起步早,动手实践多;博览群书+学业训练+大量实验+社会实践(含游历)等 。
品德正:懂法守法,不走邪路;尊重规则,崇尚双赢;理想远大,道德高尚;关心弱小 ,保护环境;热爱团队,亲和力强;自尊自爱,敬业守信等——培养途径:遵守约定,体验 奖惩,赏识激励;讲故事、树榜样、分析案例;讲解和学习法律法规等。
能力强:拥有相对完备的能力体系。1.适应能力类:模仿能力,自理能力,自律能力, 自学能力,反省能力,应试能力,抗干扰能力,拒诱惑能力,自立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 作能力等;2.创新能力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联想发挥能力,组 织领导能力,整体规划能力,自我调整能力,主动行动能力,深入研究能力等——培养途径 :明确目标,反复实践;化整为零,缺啥补啥;专项训练,化难为易;经常总结,赏识激励 等。
后劲足:视野开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意志坚定,会自我管理,善于计划,善于行 动,能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培养途径:重视整体素质培养,获得强大的自主发展内 驱力;经常寻找现有素质体系的“短板”(薄弱环节),扬长补短,提高整体水平,增强发 展后劲。
发挥佳:1.竞技状态良好:心理平衡,乐观自信,精神饱满,水平稳定;2.能在涉足其 间的实践活动中正常发挥,如:学习、竞赛、应试、研究、创造、制作、发明、发现、管理 、策划、推广、营销、领导、组织等;3.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具体体现在:积极补充和更新 知识;自我完善道德;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利用资源和挖掘资源;善于集思广益不断创 新;事业发达,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子女优秀等——培养途径:1.熟能生巧,艺高人胆大 ;2.勤于实践,敢于拼搏;3.习惯于主动出击;4.不自满,不停步;5.重视情感教育和教子 方法等。
婷儿0—18岁的素质培养,大体就是从上述十个方面进行的。
2001年10月,在为接受《文汇报》记者钮绎的采访“什么才是素质教育”做准备时,我 们查到一条资料: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学者为21世 纪的人才设计了由七个方面组成的素质结构:
一、积极进取,具有开拓精神;二、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三、在剧 烈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五、学会 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六、有个性,有多种多样特长;七、具有同他人合作和 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认为,专家提出的素质结构,代表着社会对21世纪人才的新要求。我们的整体素质 培养法(将在下一章详细介绍),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一种途径——不是惟一的途径,但是有 效的途径之一。我们坚信:素质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按规律办事,就可以殊途同归。
我们的思路和四个基本方法
张欣武 刘卫华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起点,也是优秀素质体系的培养基地。在0—18岁的成长过程中,家 庭通常不会像幼儿园和学校那样定期更换,而且具有“早期介入、全程跟随、单独教练、重 点培养”等诸多便利。父母(或代行父母职责的人,下同)只要满怀爱心、耐心和信心,适 时当好孩子的“导师、伙伴、啦啦队”,就能顺利培养出有助于成功(指实现正当心愿)的 优秀素质体系。
至于能优秀到什么程度,决定因素并不在于天赋高低,而在于孩子成长的小环境和大环 境。因为正常人的天赋潜能在早期不存在够不够用的问题,只存在被闲置、递减、浪费的问 题——有关研究认为,人脑尚有90%的潜能可挖;人类对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这些 数据是否准确尚待研究,但人的潜能未被充分利用却是公认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计较天 赋的高低呢?希望我们的“整体素质培养法”,能让更多孩子的成长小环境得到改善,顺利 成长为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的人。
我们的思路和四个基本方法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婷儿的成长过程和我们的育儿思路,可以浓缩成下面这句话:
从0岁开始,全面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素质。
这里所说的“整体素质”,就是第二章里介绍过的“十大必备素质”:身体好,头脑灵 ,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我们看重的优秀 素质体系,就由这相辅相成的十个方面所构成。
整体素质是否优秀,有一个简单的评估方法:如果孩子的基本素质优秀、配套,就会同 时凸显出三个鲜明特征:能适应,有理想,会创新。(“创新”的含义详见第四章《怎样培 养创造力?》)
众所周知,能适应就能生存,有理想就有动力,会创新就会发展。我们的整体素质培养 法,特别重视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地培养出让孩子“能适应,有理想,会创新”的各种优秀 素质。
整体素质培养最好从0岁开始。因为0—6岁既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 奠基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可塑性特别强,只要引导得法,大人花较少的气力就能为6—1 8岁的后继教育(家庭+学校)打下一个好基础。如果大人的教育理念一致,又能坚持不懈 ,很容易培养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早慧孩子。这一点,正在实施早教的父母和众多早教机 构都深有体会——这些21世纪的早慧儿童们,从成长环境中得到的良性刺激比婷儿更多,智 力也发展得比婷儿当年更快。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早期教育并不具备一劳永逸的功能。如果后继教育的性格培养和学 业训练跟不上,早期发展的智力优势也可能在初中前后逐渐消失(有不少读者来信惋惜自己 的这种经历)。古代“神童”方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原因。为了防止早 慧儿童变成“现代版的方仲永”,我们特别重视性格培养和学习能力一起抓,把孩子“好奇 、爱玩、好胜”的天性,升华为好学上进的动力和能力,形成可靠的发展后劲(详见本章的 《优化三大天性,培养成才的内驱力》)。
遗憾自己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孩子,也不必灰心。只要早期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必然会 享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早期教育。即使某些潜能开发不足,也可设法弥补。因为人类既存在“ 潜能递减”现象,也存在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改善大脑功能,更可以通 过顽强的意志改变行为方式。虽说“补短教育”的成本(时间、精力、经费)比早期教育要 高,但效果也十分显著。别说是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孩子,就是染上了某些恶习的孩子,只要 萌发了强烈持久的改进愿望,也能提高或弥补自己缺失的一些素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 不是找准了自己的“短板”?能不能坚决而有效地跟惰性与惯性抗争?只要能坚持不懈地改 进,就有可能后来居上,积小胜为大胜。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里,我们写了很多具体的培养过程和操作方法 ,归纳起来,都可以追溯到四个基本方法上,即:“顺应天性,积极引导,个性化培养,自 主发展”。这四个基本方法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顺应天性——
按成长规律培养孩子;用爱赢得孩子信任;用理性完善天性。
积极引导——
全面激发有益兴趣;主动预防人生缺憾;高效利用教育资源。
个性化培养——
三管齐下,促成最有发展潜力的个性;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自主发展——
养成良好习惯,从自理走向自立;培养独立能力,从自学走向自强。
下面依次介绍我们实施这四个基本培养方法的心得体会,供读者参考。
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怎样做到“顺应天性”?
张欣武 刘卫华
“顺应天性”的核心,是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孩 子。
在操作方法上,一是要认真读书,认识了解人类天性和成长规律,用专家科研成果和前 人的经验教训指导育儿实践;二是要优先培植亲情,用爱赢得孩子的信任,获得顺利施教的 前提;三是要完善利弊共存的天性,把孩子“好奇、爱玩、好胜”的原始本能优化为成才
的 内驱力。
“顺应天性”之一:
对我们启发较大的三类书
为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避免走弯路,我们认真读了很多书,努力汲取东西方教育思 想的精华;了解现当代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科研成果;关注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哪些 新发现;分析导致人生成败的各种原因,从中透视“人类有哪些天性?人的成长有哪些客观 规律需要遵循?”
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启发较大的有以下三类书:
A:介绍科学育儿方法的书——如前苏联的《教育子女的艺术》,日本的《早期教育和天 才》(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我们误把书名中的“和”字写成了“与”字,特此更正并 深感抱歉)、《从0岁开始的教育》等等。前者让我们认识到父母理性的育儿心态对子女成 长的积极影响。后两者让我们认识到儿童潜能递减法则、婴幼儿大脑的可塑性,及人类在婴 儿期的特殊认知方式和早教方法。早教先驱主张把“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放在首位, 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
这方面的研读心得,在婷儿0—6岁的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据此 确立了长远的培养目标——“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并对婷儿进行 了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通过“刺激五官,促进大脑发育”及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重点 培养“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这五大素质,为学校和家庭的后继教育 打下良好基础。这部分内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介绍得比较详细,在此不再赘述。
B:古人总结育儿经验和做人经验的书——如中国传统的家教典籍《颜氏家训》、《朱子 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菜根谭》等等。这些古籍的精华部分对优良性格和高尚品 质的形成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与美国的《EQ之门: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提供的现代观念 和培养方法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这些古籍中的封建糟粕需要批判和剔除,也可用于了解中 国人特有的一些弱点和局限性。
这方面的研读心得对婷儿的社会化进程意义较大,有助于培养“性格优、品德正、能力 强、后劲足、发挥佳”这五大素质。这些内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多处提及,在本章的 《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里有更具体的介绍。此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是我们对婷儿进行个性化培养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在本章的《我们怎样实施个性化培养》 一节里也会有更具体的介绍,容后再述。
C: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的书——由于兴趣和职业的原因,我们家 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著作较多,有些是研究大脑的工作机制的;有些是研究婴幼儿心理和青春 期心理的;有些是研究女性心理、老年心理、社会心理、婚恋心理、犯罪心理的;还有些是 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这些书大都不是为育儿而买而读的,但对我们认识人的天性和成长规 律都有所帮助。英国的生物人类学名著《裸猿》,则让我们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此书通过比较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异同,如觅食、择偶、育儿、探 索、修饰、睡眠、争斗等,在很多方面揭示了人类纷繁复杂的本性(《裸猿》原著1967年出 版,我们看的是1987年出版的中文删节本)。此外,在互联网接通之前,我们经常从《科学 画报》杂志和《参考消息》报上了解相关科研领域的新进展,有些育儿方法的灵感就来自专 家们辛勤研究的新成果。
这方面的研读心得,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使我们在培养婷儿的过程 中很少走弯路,并顺利渡过了婴儿逆反期和青春逆反期。我们和婷儿讨论问题时,常从心理 学、社会学或人类本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婷儿透过事物的表象审视其实质,培养科学理 性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内容在本章的《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里有 更具体的介绍。
除了读书学习,我们还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对照有关的检测资料,以便对孩子的自然 发育进程心中有数。父母知道孩子此时此刻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就不容易犯操之过急 的错误。我们使用的检测资料主要是《丹佛小儿智能发育测量表》(很多读者来信索要此表 ,现作为本书附录之一提供给大家)。此表是丹佛学者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 A.L 1880—1961)与同事合作的《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详细说明请见 《附录一》。
无庸讳言,在了解人的天性和成长规律方面,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做不到尽善尽美。因 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也不可能读到所有该读的书。但想到德国牧师卡尔?威 特尝试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尚未问世,老卡尔连“猴子变人”的常识都 不具备,不也把孩子培养得那么出色吗?相比之下,我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就多多了(现在的 父母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则更多)。我们相信,只要对孩子满怀爱心、耐心和信心,坚持“顺 应天性、因势利导”,就能培养出整体素质优秀的孩子。
(顺便说一下,由于我们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转述了《早期教育和天才》里介绍的 德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随后便有人伪造了一本中文假译著《卡尔?威特的教育》, “译者”署名为刘恒新,京华社出版。这本假译著大量剽窃《早期教育和天才》,并成段抄 袭《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内容。造假者还盗用我们的名义向读者推荐假译著。除了侵权之外 ,这本东拼西凑的假译著存在很多科学常识上的错误,比如说,经常让19世纪初的老卡尔? 威特运用他死后才问世的各种科研成果。这本假译著谎称是“从原著翻译”的,却连原著书 名——那是一句长长的德文——都不知道,只好用英文杜撰了一个假书名《Garl Weter's E ducation Law》放在封面上欺骗读者。用这个假书名在网上查不到任何出版记录,可见是造 假者杜撰的。如果用哈佛图书馆收藏的原著英译本书名《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在网上搜索,则可查到多次再版的信息。英国心理学家迈克尔?J?A?豪教授1999年在剑桥 大学出版的学术著作《解读天才》里——见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中译本,也提到了卡尔?威特 的早教方法,并在参考书目里列出了原著英译本《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郑宗海和陈鹤琴都看过卡尔?威特原著的英译本,且评价 很高——见《陶行知全集》第一卷579页。这些中外专家和老卡尔?威特有一个共识,那就 是:“教育比天赋更重要”。读者若想更多地了解卡尔?威特的早教方法,请直接参阅河北 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早期教育和天才》。此书浓缩了1818—1914年好几本早教文献的精 华呢。
另外,《0岁方案》的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的《0—6岁优教工程方案》和早教专家区慕洁 的《中国儿童智力方程》0—3岁分册和3—7岁分册,给中国父母提供了比《早期教育和天才 》更全面、更实用的早教指导。很多读者向我们咨询的胎、婴、幼儿培育问题,如果在我们 的书里没找到答案,一般都能在这两位专家的两套书里得到详细而具体的解答。)
“顺应天性”之二:
从0岁开始,用爱培植亲情
确定了培养孩子的思路之后,如何顺利施教?也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我们对婷儿 的教育进行得较为顺利,主要得益于这种教育模式:
亲情互动+理性导航=顺利施教+健康成长
所谓“亲情互动”,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互敬互爱,彼此都尽量做让对方高兴、受益的事 。比如说,父母疼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讲究教育方法;孩子依恋父母,重视亲人 的期望,努力好学上进。可以说,《哈佛女孩刘亦婷》描绘的就是“亲情互动+理性导航= 顺利施教+健康成长”的具体过程。
在通常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亲情总是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但孩子对父母的亲情却是 有的爱、有的烦、有的恨……所以会有这句亘古之叹:“养儿才知父母恩!”这种现象提醒 我们,孩子对父母的亲情不是天生的,需要有意培植。我们深信,只有让孩子爱父母,而不 是怕父母,孩子才会看重父母的情绪和期望。为了赢得婷儿发自内心的爱,也为了让婷儿成 长为“可爱又会爱”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不忘用爱培植亲情。
A:“及时而亲切”的照料,让婴儿信任父母。
婴儿出生的时候,脑力和体力都远未发育成熟,只会用情绪表达和身体接触与成人进行 交流,如饿了难受就哭,饱了舒服就笑。父母(或其他照料婴儿的人)对婴儿哭与笑的反应 ,是婴儿与这个陌生世界最初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方式会伴随着大脑和情感系统的发育进 程,逐渐内化为孩子的情感交流模式,成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个性特征之一,如是否乐 观开朗,是否关心对方的感受等等。
如果照料者对婴儿发出的信息很敏感,总是“及时而亲切”地帮婴儿满足生理需要或消 除恐惧心理,婴儿就会信任为自己带来舒适感的照料者,并把这种基本的信任感延伸到其他 人身上,形成发展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的心理基础。如果照料者不能“及时而亲切”地帮婴 儿满足生理需要或消除恐惧心理,则会妨碍婴儿建立对成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对智力发 育和性格培养都有不利影响。因此,自从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20世 纪60年代提出“母爱丧失假设”开始,当代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 程与健全人格的关系。
注:前两段的观点主要依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列瑟顿(Dr.Inge Bretherton)的研究 成果。“及时而亲切”是我们用通俗的语言归纳的最佳照料方式。
专家们发现,如果婴儿在0—1岁缺乏“及时而亲切的照料”,其后果跟婴儿逆反期的“ 过度保护”或娇纵溺爱一样,都能妨碍孩子形成优良性格。例如:
有些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对婴儿不太关注,也不够亲切,对婴儿难得笑一笑,抱一抱,婴 儿不哭到一定程度就没人理。久哭才来人的婴儿,就会把哭闹不休当作吸引大人注意、满足 自己欲望的基本方式,这种令父母头疼的互动模式显然不利于增进亲情。久哭也不来人的婴 儿更惨——在需要帮助或渴望交流的时候不被理睬,婴儿经常体验的不是爱,而是冷漠无情 ,就会把冷漠麻木当正常,对父母的感情浅而淡,既不相信父母会帮助我,也不会把父母的 教导和期望放在心里。
有些父母虽然能及时照料婴儿,但总是大惊小怪、或毛手毛脚、或怨气冲天,搞得婴儿 更加害怕或更不舒服,婴儿就会本能地想回避照料者,信任感和依恋感都无从谈起。还有些 父母不注意自我调控情绪,态度喜怒无常,标准忽宽忽严,对孩子忽爱忽嫌(或是因为对孩 子要求过高、或是因为自身心理不成熟)。这些孩子无法预测父母的行为,无从建立基本的 信任感,常为猜妒有人“夺爱”而生气哭闹,对新环境和新事物都充满戒心。还有些孩子在 陌生的亲友面前胆怯退缩或挑衅攻击,不是因为没礼貌,而是因为安全感不足,如果父母不 安抚孩子,反而斥责和胁迫孩子“听话”,亲子关系便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