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哈佛女孩刘亦婷5
送交者: bmgc 2004年04月26日15:36:00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各种各样的照料方式,会使婴儿和父母形成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美国儿童心理学 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发现,婴儿对父母大致表现 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在这些依恋类型中,只有 “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
  统计数字显示,形成安全型依恋并不难。只要照料婴儿的人心理健康,能及时而亲切地 照料婴儿,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就能自然形成安全型依恋。据玛丽?爱因斯沃斯观察统计 ,美国的1岁婴儿约有70%属于安全型依恋。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与梁兰芝200 0年的实验室观察统计,中国的2岁婴儿约有73%属于安全型依恋。婷儿1—2岁的表现也明显 具有安全型依恋的特点。
  B:营造爱的氛围,培植浓郁亲情。
  婷儿是在爱意浓浓的环境中长大的,这一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有很具体的描述。 婴儿时期,因为实行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婷儿享有大量与妈妈肌肤相亲、感情交流的机 会,建立了很好的亲情互动关系。加上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能让婴儿预知大人会怎样做,也有 利于婷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妈妈不在的时候,姥姥和保姆对婷儿发出的各种表情信号( 如哭、微笑、嗯嗯啊啊等)也像妈妈一样敏感,总是“及时而亲切”地做出反应,并像妈妈 一样经常带婷儿到户外活动,指认事物。这些富含爱心的行为也增加了婷儿的安全感和探索 环境的兴趣。
  尽管婷儿2岁之前两次和妈妈分开由姥姥照料,但由于姥姥、舅舅的照料方式与妈妈相 同,并在妈妈的遥控下继续进行早期教育,婷儿和诸位亲人都建立了强烈而深厚的感情联系 ,明显表现出“安全型依恋”的特点——只要有一位天天照料她的亲人在场,婷儿就感到足 够的安全,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饶有兴趣地玩陌生的玩具;只要看得见亲人就很安心,对陌 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不安全型依恋”则相反);当亲人离开时,婷儿会明显地表现出 苦恼和不安(“反抗型”会大哭大闹,“回避型”则无所谓);当亲人回来时,婷儿会非常 高兴地与亲人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不安全型依恋”则缺乏这种表现)。
  用拥抱的方式表达亲情,是我们家的老习惯。婷儿在需要父母抚爱的年龄(0岁—青春 期之前),除了寄放在私人幼儿园的那20天,几乎没尝过“皮肤饥饿”的滋味。我们不想让 婷儿成为羞于表达感情的人,从小就经常对婷儿说“我爱你”,并让婷儿习惯于把爱说出来 。“我爱你、谢谢、对不起”,是我们家说不烦、听不腻的口头禅。每一次爱的表白,每一 次轮流拥抱,都是滋生亲情的营养液。
  为了防止婷儿怕亲人失望而报喜不报忧,我们经常对婷儿说:“不论情况有多糟糕,父 母都会尽力帮助你。”婷儿很早就懂得:“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参谋,欺骗父母是愚蠢的。 ”即使在青春逆反期,婷儿对父母的爱也深信不疑,好事糗事都愿意讲给父母听,想不通的 问题也会执拗地跟我们平等辩论……我们用爱与民主赢得了婷儿的爱与信任,我们的逆耳忠 言婷儿也能听得进。
  婷儿也经历过20天无爱的生活,那种心灵的伤害对性格和智力的消极影响,让我们深信 “母爱丧失假设”不是危言耸听。读者也许还记得,婷儿3岁时,妈妈要到上海戏剧学院参 加考试,私人幼儿园的老师兼老板满口答应让婷儿全托20天,婷儿满怀着对老师的信任告别 了妈妈,没想到从此开始了忍饥挨饿的生活。20天后,婷儿饿成了一只小瘦猴,妈妈接她回 家时连笑都不会了,除了想填饱肚子,什么都忘了!什么都不关心!记忆的链条明显断裂, 从前的各种习惯和本领全部消失!调养了20多天,婷儿呆滞疑惧的眼神才彻底消失。又过了 两个月,被爱的幸福才重新唤醒了自信……这些年里,我们总想猜测又不忍猜测:“婷儿从 最初的惊恐到最后的麻木之间,有过多少次绝望的哭泣?”每次想起那些听不见的哭声,都 是锥心地痛!——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从反面提醒我们:顺应天性,首先要满足“孩子需要 爱”的天性。
  令人心疼的是,中国仍有将近30%的孩子没能得到恰当的爱,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 害。那些用错误照料方式造成的“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都需要先疗伤,再改进。对尚未 进入青春逆反期的小孩子宜多关注、多拥抱、多赞美,用热烈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对已 经和父母离心离德的大孩子,父母要放弃成见,多看孩子的优点,找机会向孩子反省道歉, 表白爱心,争取用真诚的忏悔溶化多年结成的冰……亲子关系改善之后,帮助孩子进步才使 得上劲。
  C:两次逆反期,调整关系渡过亲情危机。
  孩子一生要经历两次逆反期,一次是1岁半左右开始的婴儿逆反期(又称“第一反抗期 ”),另一次是13岁左右开始的青春逆反期(又称“第二反抗期”)。这两次逆反期都是孩 子身心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处理不好就会家庭冲突不断,亲子对抗升级,严重磨损亲子感情 。为了安然渡过两次亲情危机,我们提前了解逆反期的心理特点,预先思考对策,及时调整 亲子关系,在新的格局下保持和发展“亲情互动”的和谐关系。
  表面看来,这两次逆反期有不少相似之处,都表现为孩子坚持自作主张,喜欢“对父母 说不”,但分属不同的发展阶段,“说不”的意义完全不同。
  婴儿逆反期意味着孩子已经“从生理上发现自我”,热衷于探索和建立“我”与世间万 物的关系。这是动物水平的独立性,需要父母用社会规范积极引导,孩子才能学会做人。如 果依旧像对小奶娃儿那样诸事包办、百般迁就,就可能造就一个自我中心的“小皇帝”—— 既不知道心疼亲人,也不把亲人的期望和教导当回事。
  青春逆反期则意味着孩子已经“从心理上发现自我”,热衷于探索和建立自己独立存在 的价值,象征着孩子的独立人格开始觉醒。如果父母率先给孩子“成人式的尊重”,孩子就 可能把你当作来自成人世界的第一位知己。如果父母无视孩子“我都这么大了”的心理,继 续用“权威+保姆”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从此对父母关上心门,也许要等孩子也有了 孩子之后,才会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a:据我们观察,两次逆反期中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教育方法阶段性错位”——该 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硬管,以至于陷入“孩子越大越令人失望”的发展模式。
  独生子女家庭常见的情况是:1岁半前后,婴儿发现自己的身体独立于身边事物,便开 始探索自己的行为能引起什么结果,如把玩具东扔西扔、用笔乱画涂鸦、非要亲自做各种生 活上的事等等。婴儿对自己能有所作为感到好奇和欣喜,乐此不疲地尝试让身边事物服从自 己的意愿。当这种探索活动从父母允许的范围扩展到不允许的范围时,争夺控制权的“战争 ”便开始了。婴幼儿惟一的武器就是哭闹,但这个武器往往奏效。孩子屡闹屡胜,就会变成 为所欲为、任性自私的“小皇帝”(不少犯罪分子的人生歧路,实际上就起步于婴幼儿期的 “夺权”成功)。还有些父母心甘情愿地放弃领导权,事事请不懂事的孩子做主拍板,孩子 在家如鱼得水,出门却处处碰钉子。
  从小为所欲为的孩子只会“按自己的主意办”,谁的教导也听不进去。这样子长到青春 逆反期,多半都发展得不如人意(因为人的天性是利弊共存,有不少阻碍发展的因素,让孩 子的素质和能力受损),期望中的创造力不见踪影,学习成绩也让人叹气。父母又失望又不 甘心,本该“放权”的青春期,反倒开始限制孩子的种种嗜好,强求孩子“成绩大跃进”。 父母威逼利诱的效果只有一个:骨肉亲情岌岌可危。严重时还可能酿成亲子反目、出走、自 杀或杀亲的家庭悲剧。
  另一个极端是父母始终把孩子当婴儿来照料,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有人是用温柔的方 式,有人是用强硬的方式。结果都是“过度保护”,害得孩子除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别的什 么都不会,在孩子堆中常因无能而被忽视或被欺辱,严重阻碍孩子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这些 失误常让人想起歌里唱的:“有一种爱叫伤害……”
  b:我们汲取了这些教训,采取了与此相反的应对措施:在婴儿逆反期,既发展孩子的 独立性,又坚持父母的领导权;在青春逆反期,既扩大孩子的自主权,又维护父母的法定监 护责任。
  由于亲子依恋良好,婷儿1岁左右就表现出主动探索环境的兴趣,两岁左右就表现出生 活自理的兴趣,大人对此都尽量支持和配合,并常让小婷儿给大人当助手,多管齐下地满足 她发展独立性的身心需要。与此同时,大人把起居时间、饮食安排、卫生习惯、安全措施和 购物预算等“家庭生活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里。当婷儿尝试用哭闹指挥大人时(如两岁多 在姥姥家非要做那些有可能被烧伤、烫伤的家务事),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试过几次以后 ,小婷儿就懂得了家里的规矩是必须遵守的,哭闹是没有用的,此后再没有用哭要挟过大人 。
  这种兼顾发展独立性和学会守规矩的引导方法,使婷儿的独立能力和自律能力都发展得 很好。比如说,婷儿1岁多点儿就会自己吃饭喝汤;两岁起就开始自己洗脸穿衣,模仿做家 务;3岁起便负责收拾果皮果壳;4岁起夏天便自己洗澡;6岁便自学电子琴;8岁起便独立制 定周末的时间安排表;10岁便独自上街四处帮爸爸采购治疖子的中药;12岁半起便开始独立 制定学习计划,并自主参与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16岁出国访美时,从准备签证到办理上飞 机前的所有手续,婷儿都是用“只当父母不在场”的方式独立完成的;17岁在准备高考的同 时申请本科直接留学,婷儿也是在和父母充分讨论了利弊得失之后,自己拍板决定的。我们 所做的只是免除她的后顾之忧:“万一两头落空,我们能接受你复读或上一个较差的大学, 但是你得无怨无悔地面对自我选择的后果。”
  c:在发展独立性的同时,我们从不忽略监护人的责任。
  比如说,3—15岁,婷儿每年夏天去公众游泳池游泳一般都有大人同去。初一到高二的 寒暑假,婷儿每周2、5晚上8—10点半到锦江桥头英语角练口语,都有大人远远地跟着当“ 保镖”,让她能尽兴地练习到很晚。其间曾数次遇到混在学生堆里的形迹可疑者,他们有的 会止步于“保镖”的注视,有的则需要“保镖”现身给婷儿送水喝,才肯悄然离去。婷儿能 痛快地接受“保镖”,是因为我们早就明确地告诉过她:法律规定监护人必须教导孩子并保 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另外,婷儿也清楚女生夜间单独外出潜藏的各种危险,很赞同我们的安 全措施:危险的地方不去,夜间不单独外出。
  在青春逆反期,除了在具体事务方面尽量放权和履行法定的监护责任,我们还做了一件 很重要的事——
  d:改用“模拟同事相处”的方式和婷儿打交道,让婷儿得到成人式的尊重和平等。
  “模拟同事相处”的方式能明显满足孩子“我长大了”的感觉,减轻对成人的反抗和排 斥,使父母有机会在原则问题上继续为孩子理性导航。当孩子的整体素质基本成龙配套,能 自觉进行“自我理性导航”,父母就大体上完成了监护人的任务,可以放心地让孩子放单飞 了。这样度过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从“同事模式”进化为知心朋友,就像婷儿 和我们一样。
  D:亲子共读,最易增进亲情。
  从小到大,亲子共读(包括读书和讲故事)始终是婷儿和亲人“亲情互动”的重要形式 。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让婷儿和亲人灵魂共鸣,感情交融。
  说到亲子共读,想起了一件让人纳闷的事:有人把“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 ”说成是“刘亦婷的培养模式”——不知是根据什么归纳出来的?特地提到这件事,是因为 总有一些不看书就评书的人,引用这个无中生有的培养模式,误导读者。事实上,《哈佛女 孩刘亦婷》从头至尾根本没有“追着孩子念名著”的情景,只有婷儿识字之前缠着大人念书 给她听的描述,还有妈妈给婷儿“录故事做奖品”的记述,以及婷儿在日记里多处流露的对 书籍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和其他兴趣一样,决不可能来自“追着读书、逼着学习”的错误 方式。
  婷儿读书的兴趣,可以说是祖孙三代“亲情互动”的结果。婷儿1岁多就开始和妈妈一 起翻书听故事。婷儿两岁前后寄居在姥姥家,妈妈千里之外寄来的十几本彩色图书,被姥姥 和舅舅作为“妈妈喜欢你”的证明,每天都要读给婷儿听。对小婷儿来说,读书就意味着享 受妈妈的爱,爱书就意味着爱妈妈。姥爷在信中描述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婷儿两岁时 的心理:
  有时,她拿一本书,正经八股地坐在椅子上,嘴里嘀嘀咕咕,我问她:“婷儿,你哼什 么?”她说:“我爱妈妈,妈妈爱我……”反复嘀咕这两句。
  婷儿上小学之前,最愉快的时光就是每天晚上被妈妈抱在怀里读书录故事;婷儿7—12 岁,最娇气的表现就是临睡之前请爸爸坐在床边“再讲一个书上看来的故事”……多少自然 的奥秘、人生的追求、做人的道理,就这样温馨甜蜜地潜入孩子纯洁的心田,滋润着求真、 向善、爱美的种子。
  俗话说:“读书明理。”孩子从小爱读书,很容易诱发各种美好理想。孩子的理想幼稚 、多变、“狂妄”都没关系,关键是要“美好”。婷儿幼年朦胧而美好的理想——“长大要 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也是在亲子共读时有意诱导的结果。实践证明,美好 理想能激励孩子主动学习,积极进取,逐步形成强大的发展后劲。
  我们在培养婷儿读书兴趣的同时,也不忘“理性导航”,即一起选择好书;及时交流读 书心得——或者是复述情节要点和中心思想;或者是谈论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 。这些活动能促使孩子较早形成是非观念和分析能力。具体表现为:爱读好书;喜欢做好事 ;不肯做坏事;对不好的书和消极的社会现象也能较早具备批判能力。
  婷儿的接受能力和批判能力都特别强,与“亲情互动+理性导航”密不可分。有父母理 性导航的孩子,很难发展成问题儿童。因为重视长远发展的父母不会随心所欲地溺爱或苛求 孩子,也不会让孩子的潜能像野草一样自生自灭。一个“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的孩子 ,既容易顺利施教,又能够亲情日增。
  E:教育孩子的时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尽管我们非常爱婷儿,但并没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孩子上。因为双职工家庭的育儿 时间十分有限,这正是我们摸索“高效低耗”育儿法的动力之一。再说,孩子也更佩服具有 敬业精神和专业特长的父母。事实上,培养婷儿在我们的业余时间里大约占1/3的比重,另 外2/3用于学习和其他事务,只不过《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一本分享育儿心得的书,我们生 活的其他方面没有写到育儿书里去。
  婷儿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我们上班期间每天有1—2小时直接用在婷儿的教育上,有时还 包括做饭和吃饭时的交流在内。婷儿12岁住校后,周末回家的时间通常不足24小时,还要洗 澡、补觉、学习,全靠周六晚上挤出时间和父母交流1—3小时不等……只不过,我们和婷儿 相处的每一分钟都非常有效,即使是我们和婷儿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对女儿 的爱与期望也仍在婷儿心间,激励着婷儿自觉地奋发向上——这种“爱是动力”的现象远不 止我们一家呢!
  “亲情互动+理性导航”的影响力让我们深信:父母用来教育孩子的时间,质量比数量 更重要,只要亲情浓,方向对,能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1小时就比10小时还顶用。
  “顺应天性”之三:
  优化三大天性,培养成才的内驱力
  孩子是否好学上进?能否自主发展(包括很多父母所关心的能否自觉专心学习)?“成 人”之后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有没有强大的内驱力。
  除了“利益驱动”的本能之外,青年和成人的内驱力主要来自理想、志向和责任感,孩 子的内驱力主要来自人类的三大天性:好奇心、爱玩心和好胜心。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孩子 的原始天性引入好学上进的轨道,促使孩子形成有益于社会的理想、志向和责任感,获得自 主发展的内驱力。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相当于给汽车安装发动机,对成功培养整体素质十分重要。培养内 驱力的过程,就是优化原始天性的过程。因为“好奇、爱玩、好胜”的天性既有促进发展的 一面,但也有妨碍发展的一面,需要扬长补短,兴利除弊,才能持久推动孩子前进。下面具 体介绍我们对“好奇心、爱玩心、好胜心”的利弊分析和引导方法,供读者参考。
  好奇的天性,需扬长补短
  怎样顺应好奇的天性?我们的做法是:认清好奇心的利与弊,通过“激发求知欲”和“ 磨练耐烦心”,既培养广泛深入的探索兴趣,也培养不单凭兴趣做事的习惯与能力。
  好奇心的利弊分析:
  利——好奇心来自人类本能的探索冲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和观察环境是否安 全(引自《裸猿》)。好奇心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始动力,它让人天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 有利于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发现新事物、新规律,促成发明创造,丰富人类文明。好 奇心的驱动力十分强大,为了满足由此而来的精神需求,不少科学家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弊——好奇心使人类喜新厌旧,喜新厌旧使人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如果放任自流,求知 的兴趣就会停留在原始状态,样样浅尝辄止,难以形成锲而不舍深入研究的能力。中国人对 此早有认识,祖祖辈辈都在告诫孩子:“不要学猴子掰苞谷,边掰边丢。”好奇心还驱使人 类单凭兴趣做事,任性往往冲垮理性,这也是“聪明的人不少,成功的人不多”的重要原因 。
  好奇心的引导方法:
  A:激发求知欲——把身边的每件事物都变成知识宝库的入口,吸引孩子深入探寻。
  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不论是探索未知领域,还是学习现有知识,这句话 都适用。可有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有的孩子好奇心弱,求知欲淡漠。造成这种差 别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身边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父母把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变成知识宝 库的入口,经常带孩子进去寻宝探秘,孩子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好奇心也越来越敏锐。 如果父母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比如说,不少人不知道天天走过的林荫道上长着些什么 花草树木,也很少教孩子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在熟视无睹中麻木消退。
  我们的做法是,从0岁开始教婷儿认识身边事物的名称,并逐渐扩展到用途、属性、特 点和来龙去脉,通过“层层揭秘”的办法,把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变成相关知识的大门。比 如说,一个普通的玻璃杯,就可以引出:玻璃杯和陶瓷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玻璃透明陶瓷 不透明?人类是怎样发现玻璃的?玻璃还有什么用?为什么普通玻璃易碎钢化玻璃不易碎? 玻璃制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有关玻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引起孩子对玻璃杯新的好 奇心。这些引向纵深的提问不是为了考婷儿,而是为了吸引注意和启发思考。随着认识的事 物越来越多,凡是叫不出名称的东西婷儿都感到好奇,知道名称之后还想知道更多的相关知 识。只要是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的事物,婷儿都要探究一番,总想搞清楚这事物“是什 么?像什么?有什么不同?怎么来的?有什么用?会怎么样……”。经常这样问来答去,孩 子就会养成探究和讨论的习惯。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还带婷儿做过不少小实验,如水的三态;酸碱中和;盐的溶解与 结晶等等,激发婷儿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心。我们曾买来显微镜,让6岁的婷儿开眼界,用肉 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激发她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我们常带婷儿外出游玩,有意用一连串的 “你知道为什么……吗?”激发婷儿对世间万物刨根问底深入探求的兴趣。上中学时,婷儿 对知识疑点穷追不舍的劲头,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初中数学老师曾经反映她“不知为 何总是追问一些旮旮角角的问题,不问主要的知识点”。婷儿解释说:“不问是因为懂了呀 ,不懂的地方才问嘛!”高中英语老师王绍洪则说她是“追根溯源,决不随便放过一个疑点 !”这些表现很自然地让我们回忆起婷儿小时候的一个习惯:每见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至 少要查出它的名称。
  在激发求知欲的过程中,科普读物始终是婷儿的好朋友。从两岁起,姥姥和舅舅就开始 给婷儿读彩色的低幼科普书。可以想象,《小水滴旅行记》和《美丽的四季》之类的小画册 ,让寻常事物在婷儿心目中变得多么神奇。上学后,奶奶送的《十万个为什么》和爸爸的《 辞海》分册成了婷儿常用的工具书,还有5份月刊1份周报:《幼儿画报》、《少年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现代新科技》、《青年文摘》、《南方周末》,像接力赛一样不断满 足和引发婷儿的求知欲。
  就这样,婷儿的求知欲从关注事物的名称起步,发展到关注事物的特点、功能、属性和 来龙去脉;从渴望了解身边的世界是怎样构成、怎样运转的,发展到渴望探索自然界和人类 社会的种种奥秘……我们深信,不老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将长期推动孩子与时俱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