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体贴照顾亲人,习惯于分享和负责任。
相比之下,预防孩子自私可比预防孩子任性容易多了。我们的做法很简单,也很有效: 一是从小避免让婷儿吃独食;二是从小让婷儿分担家务活;三是从小让婷儿体贴亲人的特殊 需要。
据我们观察,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往往也是习惯吃独食的孩子。在一贯独享美味的过 程中,孩子学会了忽略他人的存在和需要,变成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我们的做法与此 相反。在经济不宽裕的时候,妈妈克制着心疼坚持和婷儿分享数量有限的糕点和水果。经济 宽裕一些了的时候,父母高高兴兴地和婷儿分享比较稀罕或昂贵的美味佳肴。分享美味的做 法让婷儿从小就认为:“分享是理所当然的事,独吞是可耻的反常的行为。”习惯于分享的 人,也习惯于考虑他人的权利和需要,喜欢追求双赢——不自私的孩子自然容易被伙伴拥戴 和欢迎。实践证明,在崇尚协作的现代社会,互利互惠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私的 结果往往是自损,而不是自利。
我们还观察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懒。他们习惯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经常需要为掩盖懒的后果而撒点小谎,最严重的则会发展到诈骗、偷窃或贪污。为了防止孩 子将来走邪路,我们坚持不让婷儿用不劳而获的方式得到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东西。凡是额 外的好处,我们都要婷儿用事先约定的某种好表现来换取,并坚持让她分担家务劳动。
其实懒不是天生的。那些小懒虫在2—3岁的时候也会抢着做家务活,但不少父母嫌小孩 帮忙是添乱,没有及时给予扶持。更常见的原因是,孩子的新鲜劲儿一过就对家务活没兴趣 了。有鉴于此,我们在婷儿抢着干活时鼓励她参与做家务,在婷儿已经厌烦时说服她继续分 担家务。我们的体会是,分担家务的习惯,能让孩子意识到“我对家庭负有责任”。这种分 工协作的行为习惯,也会迁移到孩子今后的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在时间安排上,我们 约定“先公后私”,即每个人都应该先做服务大家的事,不要让自己承担的部分妨碍家庭正 常运转。比如说,父母要保证按时开饭和及时维修家用电器,婷儿要保证地面和桌面是干净 的,并及时清空垃圾桶。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告诉婷儿:父母的主要责任是挣钱养家和教 导孩子,孩子的重要责任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体贴亲人的特殊需要,能让孩子懂得“人各不同”,并体验到为他人着想的快乐。婷儿 3岁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帮妈妈“消气”的责任,妈妈生气的时候,婷儿用唱歌、背诗、讲故 事等方法为妈妈消气,转眼间就能让妈妈笑逐颜开。婷儿上小学时,家里的一室一厅是个不 隔音的套间,假期里,为了照顾爸爸睡午觉的习惯,婷儿和妈妈总是“躲进”厨房,关上门 说悄悄话,或静悄悄地看书、画画、做作业。等到爸爸醒来发出召唤,妈妈和婷儿还要前去 关心一番:“爸爸你醒了?刚才眯着了吗?我们吵着你没有?”爸爸满意地微笑着说:“没 吵着,眯着了,乖女儿!”婷儿就会调皮地夸奖道:“爸爸好乖哟!”——这些亲子之间相 濡以沫的行为方式,也会迁移到孩子今后的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D:怎样捕捉“提前输入”的好时机?
提前输入有益信息,可在生活中随机进行。我们的体会是,只要父母心中有这根弦,就 能见缝插针,遇到什么点拨什么。比如说,遇到缺胳膊少腿的流浪乞讨儿童,就是培养同情 心和“预防孩子出走”的教育机会。婷儿快上小学时,和妈妈在路上遇到一个失去双臂的可 怜乞儿。妈妈在看得清又不太近的地方停下来告诉婷儿:“……知道他的胳膊到哪里去了吗 ?是被拐骗小孩的坏人故意砍掉了。这些坏人专门拐骗小孩,然后把小孩弄成残废来乞讨赚 钱。如果讨不到钱,坏人就不让他们吃饭,还要打他们。你想不想给他一点钱,好让他少挨 一点打呢?”“想……”婷儿又怜又怕地跑过去把钱丢进乞儿的讨钱罐,又跑回来问妈妈: “警察叔叔为什么不抓那些坏人呢?”这也是妈妈的困惑,妈妈只能回答说:“警察叔叔正 在抓这些坏人,但还没抓完。所以你要特别小心,千万别离家出走。离家出走的孩子最容易 遇到坏人,你说离家出走危不危险啊……”妈妈还告诉婷儿,政府为了保护孩子不落到坏人 手里,还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许爸爸妈妈把孩子赶出家门,谁让孩子从家里 滚出去,就是犯法!
提前储存这类信息,有利于发展维权意识和自卫意识。从小到大,婷儿一直认为离家出 走是愚蠢的行为,还劝阻过别的孩子离家出走。那时候婷儿就十来岁,有个女同学跟父母闹 矛盾,告诉婷儿说准备离家出走吓一吓家里人,婷儿赶紧用离家出走的各种危险说服她打消 了出走的念头。我们真心希望每家父母都提前让孩子知道离家出走的各种危险,在开始矫正 孩子的不良习气之前,先预防孩子离家出走。
在青春逆反期,婷儿和别的孩子一样,本能地排斥父母的教导。爸爸便想出了一个“间 接输入”的办法:抄录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句,贴在大衣柜上,请婷儿每周回来独自看看 、想想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话。抄录的内容定期更换,效果非常好。我们还在假期里选一些 健康有趣的电视剧,和孩子一起同看同议,寓教于乐。记得是初二暑假,我们和婷儿一起观 看美国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有一集的情节是讲一个读高中的男孩去参加同学聚会, 有许多同学聚在一起吸毒,并邀请他也吸。这个男孩心里很矛盾,是从众和大家一起吸呢? 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吸?最后他硬着头皮选择了不吸。看到这里,我们由衷地赞赏道:“ 这个男孩真有勇气!其实很多学生都知道不能尝试吸毒,但往往因为害怕朋友和同学的嘲笑 而放弃了原则,不像这个男孩这么有主见,有头脑。”
这种评价剧中人的话,和孩子没有直接关系,不容易引发抗拒情绪,即使婷儿由于逆反 心理对父母的赞赏不以为然,也会心有所动,从而使这个情节和那男孩战胜从众心理压力的 榜样行为更加难忘。当孩子面对若不同流合污就可能陷入孤立的困境时,那些提前输入的观 念和榜样就会成为拒绝走邪路的心理依据。
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租到或买到各种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光碟,做父母的如能有意识地选择 一些,抽时间和孩子同看同议,可以趁机输送很多有益信息。更机动的办法是请孩子阅读父 母挑选的社会新闻,然后找时间一起分析讨论,这是我们更常用的提前输入法。
E:提前输入=预约成功,需要信心和耐心。
既然是“提前输入”,就意味着需要等待;既然是“预约成功”,就意味着成功在将来 。在漫长的等待中,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当你亲切地给只会吃奶的婴儿“输入词汇”的时候;当你抱着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微笑着 对陌生人说“你好,再见”的时候,心里不要嘀咕:“这孩子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而要 坚信——孩子的大脑正像数码相机一样摄取你提供的信息。
当你一本正经地跟小学生分析“为什么男老师让你一个人去他宿舍的时候要一律拒绝, 不要去验证‘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当你心平气和地跟中学生讨论“被判死刑 的贪污犯怎样才能避免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心里不要自嘲:“我的孩子怎么会遇到这 种事?”而要坚信——我正在给孩子打造终身有效的“护身符”:危险的地方不去(成年后 的职业需要除外,因为在择业时已经选择了承担特定的风险);非分的利益不要;见不得人 的事不做。
在日积月累等待飞跃的日子里,孩子心智发展的进度只需跟平均水平比,以便及时发现 孩子各方面是否正常?有没有需要医治的身心疾病?只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孩子开窍的时 间早点晚点都没关系。你只要坚信:提前输入的有益信息就像地里的种子一样,正在悄悄地 吸水、发芽、抽茎、长叶……然后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开花结果,而且一定是“种豆得豆,种 瓜得瓜”——因为这是规律,是规律就会起作用。如果老拿别人的长处比孩子的短处,难免 会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就会事与愿违。
“积极引导”之三:
高效利用教育资源
艺术大师罗丹有一句名言:“对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多年 来,我们一直在用“发现”的态度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让婷儿在有限的条件下获益 更多。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注意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的探索兴趣。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各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风土人情、自然环境、气候特点、风俗习惯,都可以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对象。如果 只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那就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如果能把每一样事物都当作一扇知识 的大门,即使身在穷乡僻壤,也能把它变成最生动的课堂。
在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的时候,我们不是做居高临下的考官,而是用兴致勃勃的情绪和平 等的观察者身份吸引婷儿参与,这样就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婷儿小时候,我们更注重引导 孩子学习观察事物的顺序和观察事物的区别。例如,先远看整体像什么是什么,再近看局部 是什么像什么;或者先看最明显的特征,再看还有什么特征;或者比较这个和那个有什么相 同、有什么不同等等。婷儿大一些之后,则更注重引导她追根溯源,深入了解事物的来龙去 脉,以及对当时和后代各方面的影响。
与外出旅游相比,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时间成本更低,所需经费很少,还能培养孩子对 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增进对自然和历史的了解,何乐而不为?需要注意的是,以增进知识为 目的的出游,以小家庭为单位较好,若有需要应酬的人同行,孩子和大人都很难专心地观察 和讨论。如果是与单位同事和亲友一起出游,不如把出游的教育功能定位在培养人际交往能 力方面,大人想让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正好利用这种机会,给孩子做出可以模仿的榜样。
另外,与各年龄段孩子相关的教育机构和公用设施,也应该了解清楚。父母可在经济条 件允许的范围内,以“教育理念第一,硬件设备第二”的标准,去考察和选择早教机构和艺 体培训班,最重要的是看老师喜不喜欢鼓励学生。住家附近的公园和体育设施,更要充分加 以利用。
B:注意利用自家的教育资源,采用有自家特色的育儿方法。
自家的教育资源,包括可用于培养孩子的时间、金钱、活动空间、地理环境、父母学识 、职业、技艺、亲友的职业与教养等。这些资源不会自动转化为孩子的素质,父母的教育能 力也不与拥有的金钱成正比。父母不论贫富,均可充分挖掘自家的各种有利因素,统筹兼顾 ,因地制宜,想出切实可行的育儿办法。
以开发音乐智能为例。不论条件优越或简陋,只要培养起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节奏 、音调、旋律及音色的敏感性,都能达到开发音乐智能的目的。有钱的孩子可以选择去现场 看演出听音乐,没条件的孩子跟着收音机的歌声拍手、跳舞或哼唱也不错。有钱的孩子可以 选择学钢琴等昂贵的乐器,学不起钢琴的孩子可以买价钱较低的笛子、二胡、小阮或口琴, 甚至可以让孩子自制乐器,如用线把大小不一的玻璃瓶吊在架子上当编钟(婷儿试过把大小 不同的碗放在桌上当琴敲),用水把音调准确,一样可以演奏乐曲,而且更有特色,更富创 造性。跟着录音机学唱歌或跟老师学唱歌,更是丰简由人。
再以开发肢体动觉智能为例。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达到培养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就行。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学体操、跳芭蕾、打网球或高尔夫球,没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 子跳自编舞、跳绳、做操、跑步、游泳、打篮球、乒乓球等。经费多的孩子可以学习制作遥 控汽车、航空模型,没有经费的孩子可以采集制作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让孩子尝试烹饪、 种植、编织、刺绣、木刻、泥塑……都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好途径。婷儿小学阶段参加的正式 艺体项目不多,分工的家务活倒干得不错,她的动手能力和实施计划能力,至少有一半是得 益于不少父母不愿让孩子做的家务活。
家中老人和亲友,都是教育资源。热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是孩子的宝贵财富 ,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晚辈宜针对老人关心后代前途的心理,说服(或培训)老人接受先 进的教育观念。对不方便说服的老人,不妨先教孩子会说和会认老人的名字,老人会在惊喜 之余,减少对早教的排斥心理,赞同甚至参与开发孩子智力。
对实在争取不过来又不能分开住的老人(或配偶),可采取“避免谈论育儿方法”的策 略,以免因育儿观念不同而家庭失和,孩子损失更大。但可协商合理分担家务活,让负责教 育的人有可能吃完晚饭就把孩子带出去散步,在外面看到什么教什么(或带到另一个房间讲 故事或玩益智游戏等),哪怕只有一个小时,孩子就能大大受益。等教育的成果逐渐显现, 对方的态度就有可能转变,毕竟,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聪明懂事有出息呢?
当今中国,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差别较大,各地拥有的教育资源差别也较大,各个 家庭拥有的财力差别更大。亲友之间互相走动,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城市和行业,参观不同的 工作场所,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孩子来说,这可比仅仅和亲友在一起吃饭、客套 有价值多了。
C:注意了解政府的教育政策,为顺利求学早做准备。
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底子薄,教育设施不足,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十分紧缺。在现有条件下 ,凭实力竞争入学机会是惟一公平的资源分配法。这一点说起来让人心酸——求学竞争来得 太早了,孩子还没有成熟到适合参与生存竞争的地步,就要提前面临无情的选拔和淘汰!
面对普通老百姓无力改变的现实,我们的主张是积极适应。富裕的家庭通常是用钱帮孩 子一把,财力薄弱的家庭可以像我们一样,用认准方向勤学苦练的办法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 足。为了减少盲目性,婷儿上学前我们便考查了远近合适的中小学有哪些?质地(教育理念 、教学方式、师资水平、校风校纪、学生出路)如何?特别想读的好学校入学条件是什么? 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何?竞争的方式和规则是什么?可以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以便提前创造 条件,争取求学成功。
婷儿上小学时,竞争比现在来得更早,小学毕业时只有成绩最好的几个尖子生有机会保 送重点初中。我们了解到,当时小升初主要靠数学拉开考生差距,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得奖还 可以加分,便把提高数学能力列为突破方向。我们把求学的途径告诉婷儿,激起她接受挑战 的学习热情,同时又通过转学为她提供了争取插班上数学奥校的条件。后来在报考成都外国 语学校的激烈竞争中,婷儿的数学能力帮助她通过了笔试关,得到了在面试中展现综合素质 的机会,顺利考取了她最想读的学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能上重点学校当然好,上不了重点学校也用不着悲观,想想每年都 有农家子弟从穷山沟里考上清华、北大、人大、复旦……还是应该相信“事在人为”这句话 。如有可能让孩子到穷乡僻壤去看一看比一比,有助于孩子产生珍惜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并感悟“穷则思变”的强大动力——自家也许不穷,但帮助同胞摆脱贫困的愿望,也能激 起孩子发奋努力的决心。孩子如睡狮,一旦觉醒,完成目标合理的求学计划应该不在话下。
D:注意了解学校的长处和短处,与学校互动互补。
孩子一上小学,与家庭的关系就进入了半独立状态。但孩子的优秀素质体系尚未形成, 父母只有与学校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才能顺利培养起要在6—18岁重点培养的五大素质: “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
为了与学校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先要了解孩子的学校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我们一直通 过参加家长会、了解教学大纲、主动和老师交换意见等方法,了解学校对学生和家长有什么 要求和希望,以便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孩子前进。另一方面,我们提前培养起孩子与 父母的交流习惯,始终关注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婷儿是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读的中小学,因为她学习能力强,没吃那种在考试中反复体 验失败的亏,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有鉴于此,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降低应 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学校偏重于德育智育,家里就补上体育、美育、劳动和各种课 外活动;学校重视灌输知识,家里就补充探索性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学校实行分数挂帅, 家里就强调“平时要努力,考试允许得0分”;学校缺乏性教育,家里就主动提前进行;学 校的某些观念和我们有冲突,我们就让孩子学会“既要有主见,又要与外界保持协调”;孩 子和老师发生矛盾,家里就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遇上老师过量布置作业或惩罚过界(以“能否维持孩子的正常生活”为界),我们会用 维护教师威信的方式,既改变老师的指令,又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说:婷儿转到商业 场小学之前,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前夜,班主任居然要学生把本学期的语文课文全部抄一 遍!如此不合理的命令,我们当然不会让婷儿执行。但我们对婷儿解释的时候,既不作评价 又不带感情色彩,只是公事公办地说:“我们会给老师写个条子,说明是家长安排你不抄课 文而听写生字,因为你生字的问题更大,老师一定会同意的。”
——说到这儿,想起2001年东北有位小学生被罚每个生字抄1000遍的事,那孩子的家长 和邻居只想到帮孩子一起抄,没想到找校方投诉,结果孩子因绝望而自杀,让人心痛不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的学校正在大力改革,与时俱进。现在的家 长与学校的关系,比我们当年更加多样化,但“家庭与学校互动互补”的关系,仍然适用于 每个渴望爱与优秀的孩子。
基本方法之三:我们怎样实施“个性化培养”?
张欣武 刘卫华
实施“个性化培养”,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庭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与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培 养是不是一回事儿?我们的体会是,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弄清两者的区别,才有可能 完成家庭个性化培养的特殊使命。
个性化培养之一:
家里的个性化培养,任务与学校不同
小学和中学的个性化培养,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提供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大学本科的个性化培养,主要是指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自由选课。显而 易见,学校实行个性化培养,是对学生入校之前“已经形成的个性”表示尊重,并按学生已 有的个性因材施教。
那么,学生入校之前的个性是在哪里形成的呢?答案只能是在原来的学校和家庭。学校 难免会换来换去的,父母和家庭却要全程参与孩子的个性成长。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个性 化培养承担着两项任务:一是培养好个性,这是目的;二是因材施教,这是方法。
与学校的因材施教相比,家庭的因材施教个性化程度更高,可以做到“用量体裁衣式的 方法培养孩子”。至于培养好个性与学校的关系,传统的说法是:“父母要为学校提供可教 之材、易教之材。”这种说法虽然点明了家庭教育的任务,但不能揭示学校应为学生服务的 关系,不如换成更实在的说法:“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最有发展潜力的好个性,争取在每个 教育阶段,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已经被人们说滥了的“个性”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帮助孩子形 成最有发展潜力的好个性?
“个性”究竟是什么?简而言之,“个性”就是个人在气质、性格、智能结构、兴趣爱 好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的倾向性和稳定特征。那么,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让孩子区 别于其他人的个性特征,究竟来自先天遗传?还是来自后天环境呢?
据纽约大学20世纪中期一项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人的气质特点——如“活动量、 节律性、趋避性(对新刺激是趋近还是回避)、适应性、反应阈(什么程度的刺激量才能引 起反应)、反应强度、情绪本质(通常是愉快友善的还是相反)、注意力分散度、坚持性” 等,主要受先天因素影响,从出生到成年变化不大。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发现,一些被 认为是先天遗传的气质特点,可以从胎儿期的母体影响得到解释。比如说,孕妇恐惧或过于 激动会引起大量释放神经介质儿茶酚胺,导致胎儿缺血缺氧窘迫惊惧,经常如此就会妨碍孩 子形成“安乐型”气质。与此相反,孕妇安详的情绪;愉快地说话和唱歌;轻柔的抚摸胎儿 ;适当且未被污染的饮食……却有助于孩子形成“安乐型”气质。
这些发现给我们的启发是:先天的概念应分为“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环境”两部分 ,单从孕妇的心情对胎儿气质的影响来看,胎教就值得尝试——但需要非常慎重,应尽量采 用天然的、非器具的方式,以确保胎儿的安全。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除了先天形成的气质,个性的其他方面,如性格、智能结构、兴趣 爱好和行为方式等,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更大。
这些研究成果,说明孩子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塑的——不是被父母有意塑造,就是 被环境无意塑造。与其把跟孩子命运相关的个性塑造交给祸福难测的偶然性,不如用科学方 法和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
个性化培养之二:
形成理想个性的三个途径
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归纳出帮助孩子形成理想个性的三个途径——A:利用母 体对胎儿气质的影响,孕育一个安乐型气质的孩子。B:利用环境对孩子兴趣的影响,熏陶 孩子的情趣、胸怀和理想。C:利用有益活动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形成建设性的个性特征 。
A:利用母体对胎儿的影响,孕育一个安乐型气质的孩子。
孕妇要做“理想型母亲”。只要你没选择终止怀孕,就应满怀欣喜地期待小生命的孕育 和降生。婷儿的妈妈是从孕前就开始学习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有意给胎儿创造理想的生长 环境。孕妇通过合理的营养;安详的情绪;愉快的歌声、笑声、说话声;轻柔的抚摸等自然 的胎教方法,有助于胎儿形成“安乐型”气质。
丈夫要想方设法让孕妇保持好心情。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以后会很麻烦。韩国有位儿童 心理科医生,小儿子是好养育的“安乐型”气质,大儿子却是典型的“磨娘精”,敏感、多 疑、退缩、挑剔……为什么同父同母的孩子天生气质却截然相反呢?因为母亲两次怀孕时的 处境和心情完全不同。第一次怀孕时,准妈妈正在繁忙劳累的实习期,她从上司和丈夫那里 得不到任何照顾,整个孕期多次陷于绝望、焦虑、愤怒和失望的情绪之中,多年后写到当时 的情景,还忍不住激动和愤怒。这些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引起血管收缩,让当年的胎儿反复陷 入缺血缺氧的窘迫惊惶之中。一有新信息就让胎儿陷入难受,自然会形成敏感、多疑、退缩 、挑剔的反应模式。后来这个妈妈想了很多办法,才让这个“磨娘精”变成了快乐的小学生 。另外,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列瑟顿研究发现,婴儿的情绪类型在1岁前有很大的变动空 间。天生的“磨娘精”也有可能被“及时而亲切的照料”改变成一个“安乐型”的孩子。
气质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品质问题。父母可以细心观察,寻找孩子容易接受的引 导方式,慢慢调理。比如说,孩子抗拒陌生的新衣物,那位韩国妈妈就先把新衣物在孩子熟 悉的旧玩具堆里放几天,等孩子看熟了,“脱敏”了,再给孩子用……不过,为了避免这份 麻烦,还是从孕期保持好心情更省事。孩子在娘肚子里不遭罪,出生后就会让父母少遭罪,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会少遭很多罪,有利于形成富有亲和力的好个性。
B:利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熏陶孩子的情趣、胸怀和理想。
提到成长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在前两 次搬家之后发现:家在坟地旁,孩子就喜欢模仿送葬仪式;家在集市中,孩子就喜欢模仿做 买卖。她本能地意识到,环境对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影响很大,为了让孟子喜欢读书上进,她 决定把家搬到学者聚集的学宫(书院)附近。结果,这个谈书论礼的环境引发了孟子读书报 国的兴趣,这个兴趣最终促使孟子成为了提出“仁政”学说的“亚圣”。
孟母用改变成长环境的办法,成功地调整了孟子儿时的兴趣爱好,是家庭个性化培养的 典型范例。(顺便说一说,我们认为,引导孩子胸怀大志与教育孩子热爱劳动人民并不矛盾 。比如说,孟子虽然脱离了劳动阶层,但他提出的“仁政”学说就包含着对劳苦大众的爱护 与体恤。在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方面,古人给后人提供了极好的处理方案:“达则兼 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知识分子的这一生存策略和精神守则,我们是在高一的一个 星期天告诉婷儿的,有趣的是,当晚的语文测验就有一道题是“补齐这句话”,全班惟有婷 儿填上了空缺的那半句。这个巧合也增加了刚渡过逆反期的婷儿跟父母交谈的兴趣。)
在环境影响孩子个性方面,更常见的例子是:爱说笑的父母孩子也爱说笑,善交际的父 母孩子也善交际,父母做事马虎孩子更马虎,画家的孩子更容易爱美术……这一类在父母和 子女之间传递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而成的,甚至连父母的表 情、腔调和走路的姿态,也会通过耳濡目染成为孩子的印记。
由此可见,父母想让孩子形成什么样的个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孩子做个活榜样” 。内向的父母若想让孩子具有外向的特点,最佳选择就是:在家里带头倾吐内心感受;在外 面主动与人问候交谈,让孩子有机会模仿这些外向的行为模式——有些内向的父母就这样培 养出了活泼外向的孩子。如果父母在孩子缺乏模仿对象的情况下强迫孩子表现懂礼仪、爱交 际之类的优点和能力,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