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刘亦婷11 |
送交者: bmgc 2004年04月26日15:36:00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 在结束全书之前,还有一些心里话想跟读者聊一聊。一是各种渠道的读者反馈,二是西 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本土原创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关注和报道,旁观者的看法,您也 许有兴趣听一听。 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 事实上,不论是匿名的网上留言、署名或匿名的读者来信,还是公开的报刊讨论,或面 对面的交流,读者都表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的特点。有人出于社会责任 感,善意地提醒读者“不要盲从或幻想克隆”,我们非常赞同。但若仅凭个别现象就断言“ 畅销=读者盲从或幻想克隆”,则有违“崇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由于我们了解《哈》书读者反馈的渠道和数量比旁人多,有义务提供真实情况,让“读 者反馈”这张“拼图”更为客观、完整。 网络书评,见仁见智 网络渠道的读者反馈,一向以无所顾忌为特点,可以视为读者最真实的心声。 读者发帖最多讨论时间最长的网站,是专营电子版图书的“博库”。自从2000年9月“ 博库”推出《哈佛女孩刘亦婷》电子版,点击数与下载数一直名列前茅,至2002年夏天“博 库”停业前,一直有新读者在“眉批”和“书评”里各抒己见。从这里和其他网站的自发性 讨论来看,读者既不盲从我们,也不盲从别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独 特的生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别人的成长经历和培养方法,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 也不可能复制。有人担心“全民都以一个人为范本,来制造天才”,显然是低估了中国人的 智商。 读者在网上对《哈佛女孩刘亦婷》畅所欲言,其中有深刻的理解,也有明显的误解(希 望这本回答读者提问的书能够消除这些误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赞扬≠理解,批评≠误 解。比如说,把刘亦婷称之为“天才”的赞扬,恰好是对早期教育理论的极大误解。又比如 ,有位读者在“博库”的书评栏中写道:“家有小儿,六岁——刚上学,正发愁,怎么样去 培养顽皮小家伙的学习兴趣。书中的方式似乎不太适合家中顽童。”这种批评就与误解无关 。因为这个6岁男孩和6岁时的婷儿基础不同,自然需要不同的引导方法。 总的说来,网络渠道的读者反馈,理解远远超过误解。如果您愿意分享这种被人读懂的 幸福,不妨看看这封由误解到理解的读者来信(电子邮件): 主题:About the book(关于这本书) 日期:Wed,15 Nov 2000 15:23:12+0800 ……早前在网络的论坛上有人推荐此书,当时还看到反面的意见,说读哈佛有什么了不 起。是啊,我也不赞同把考取什么学校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不过,为着三岁的女儿,我还 是买了一本,借鉴一下也好啊。 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激动,有些话似乎不吐不快。 第一,哈佛只不过是这本书的卖点吧,你们对孩子的培养实在是个系统工程,哈佛只不 过是这个工程的成果之一。看看婷婷访问美国前的面试,就知道成绩好、会读书的孩子多得 是,而她的胜出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决定的。现在,随着西方育儿理论的普及和年轻父母素质 的提高,你们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被许多父母认同(至少是理论上)。可你们早在80年 代就开始用先进科学的方法教养孩子,真的让人佩服。 第二,我更加佩服的是作为父母的你们,能够将做人的道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传授给孩 子。只有真正做过父母的才知道这需要多少智慧、远见、爱心和耐心!而且,在这样一个物 欲横流的年代,你们没有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狭隘的人、重物欲的人,也没有教孩子做 一个骄蛮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欣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你们教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交益友的方法 ,这些方法本身和你们将其传授给孩子的方法,对我殊有启发。说句不夸张的话,你们的这 本书对提高千千万万的父母的素质做了贡献,作为受益者之一,在此向你们表示感谢! 第三,婷婷真的是个可爱的孩子,我很喜欢她!祝她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负父母和 社会的厚望。 致礼! 深圳读者:×× 读者来信,热情而清醒 在我们收到的6000余封电子邮件中,像“深圳读者”这类单纯的读后感,约占10%,其 中学历较高的人居多,如各行各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读或已经工作的硕士博士、海内外的大 学教授等。更多的读者来信是既谈读后感,也咨询问题。 抽样分析的结果显示,咨询邮件中约有64%来自大、中、小学生,其中中学生约占36% ,大学生和小学生各占14%。学生读者最关心的是:怎样自己培养自己?怎样提高各方面的 能力?另外约有36%的咨询邮件来自各个年龄段的父母,其中大部分是0—12岁孩子的父母 。父母读者最关心的是:怎样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怎样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 来信的读者绝大多数都赞同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可以代表对我们高度认同和信任的读 者群。在这个群体中,我们至今尚未遇到一位想要“复制或克隆哈佛女孩”的人。 考虑到很多学校的老师建议学生们课外阅读《哈佛女孩刘亦婷》,加上读者来信也是学 生为主,很可能我们的读者一半都是学生,在此大致介绍一下学生读者的来信。 有些学生本身的基础非常好,他们从《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发现了直接申请全奖留学的 可能性,希望从我们这儿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些读者有的已经申请成功,但他们靠的是自身 的多年积累,绝非“克隆”而成。更多的学生来信是因为兴奋或苦闷——兴奋的是,他们从 婷儿身上看到了青少年拥有的巨大潜力,激起了更上层楼的干劲,希望得到更具体的指导; 苦闷的是,很多人勤奋不亚于刘亦婷,但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有的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曾经 拔尖,升学后成绩却大幅下滑,人际关系也今非昔比,自信心丧失殆尽,在痛苦和困惑中, 他们或想了解刘亦婷的学习方法,或想让我们指点迷津,或者只想倾诉一下而已。学生读者 普遍反映,我们的书(或回信)能使他们增强奋进的勇气,找回失去的自信心。 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学生虽然对父母的教育能力有些失望,但非常体谅和热爱自己的父 母,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还有些学生很想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看到他们 采纳了我们的建议,积极而有效地与父母沟通,特别让人高兴。 报刊讨论,幽默而尖锐 报刊渠道的读者反馈,最早最集中的是福建《海峡都市报》上的读者大讨论。特别有意 义的是,那会儿《哈佛女孩刘亦婷》刚上市不久,尚未形成带倾向性的社会舆论,加上该报 连载与讨论时我们和作家出版社都不知道,不存在促销图书的因素,最能看出读者自然而真 实的反映。 这场讨论的导火索是一位“老读者”给报社的信,标题是《别上“哈佛女孩”的“当” 》,主要是不赞成“父母执笔自卖自夸”和“凭个案论证早期教育理论有效”,并对该报连 载此书表示“反感”(见《海峡都市报》2000年11月5日)。当时该报连载《哈佛女孩刘亦 婷》已到24期,很多读者都在逐期搜集,书则一直脱销。该报编辑彭振东敏感地意识到这将 是一个热门话题,便在“教育周刊”上发表了这封信,并加了个意为“不知到底谁更对”的 编者按。结果有很多读者来信和“老读者”商榷,“教育周刊”因此热闹了好几期。连载和 讨论快结束时,该报和我们取得了联系,并安排了两场座谈会,现场回答读者的各种问题。 我们与读者面对面地交流育儿心得,就是从福州开始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福州读者的文章都颇有文采,不愧是冰心老人的家乡人。在此仅摘 引两篇最短的商榷文章,一个幽默机智,一个一针见血,很有代表性: 父母执笔写书无可厚非(《海峡都市报》2000年11月12日) 由父母执笔写书并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只要书中有值得我们学习与 借鉴的地方就应该推广。 提倡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们并不能因为有些成功的人士没有接受早 期教育就将其否定。就好像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个老烟鬼活到了九十多岁就否定吸烟有害的观 点吧? 我认为作者提倡的并不只是简单的理论,而是经过实践的理论。当然作者并不可能生出 一个连的孩子,然后将他们全部培养成“哈佛女孩”后再来出书。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想谁 都没有资格来出关于如何成功的书,因为他们都是个案。 一直关心《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读者 准备上《哈佛女孩》的“当”(《海峡都市报》2002年11月20日) 我还真没想到有人会告诉我“别上‘哈佛女孩’的当”!《海峡都市报》预告要连载《 哈佛女孩》的时候,正值我的女儿满两个月,我决定好好拜读一下。(我还没这么认真地对 待过其他连载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被今天学生的自私、畏惧困难,缺乏爱心与教养所困扰!在与他 们的父母接触中,更深刻地意识到家教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 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哈》文中刘亦婷的父母反复强调开发孩子的心 智,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性(原文“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无价之宝,教授知识是有价之物”;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的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 善待他人,把握好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等),不正是我们今天的孩子所需要的吗?只可 惜今天的父母爱心有余,耐心不足,更缺乏亦婷父母的恒心!我也即将面临着对孩子开始早 期教育,《哈佛女孩》给了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哈佛女孩》的忠实读者 假新闻出笼,误导舆论 《哈佛女孩刘亦婷》节节上升的发行量,很快引起了更多媒体的注意。媒体的反应和读 者一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哈佛女孩刘亦婷〉成家教“真经”》这样的正 面报道,也有《应该给“哈佛女孩热”泼点冷水》这样的负面报道。直到一条“官方表态” 的假新闻出笼,才打破了百家争鸣的正常格局。 这里提到的假新闻,刊登在2001年11月13日的《××晚报》要闻版上。这条假新闻把一 篇以讹传讹的网络杂文《大胆地对“哈佛女孩”说不》说成是: 北京消息 今天,《人民日报》在《人民时评》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人生道路千变万化 ,人的志向情趣更是千差万别,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出无数“哈佛女孩”,既不现实,也 无必要,既违反教育规律,又扼杀孩子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学学那个5岁青岛女 孩,大胆地对“哈佛女孩”说不!…… 这条假新闻冒用《人民日报》之名,造成了“官方号召抵制‘哈佛女孩’,反对早期教 育”的假象。这条假新闻出现在《××晚报》的兄弟媒体××网时,内文标题更加吓人:“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直斥‘制造天才’之举是在扼杀孩子天性”,大标题是《对“哈佛女 孩”说“不”!》 事实真相是怎样的呢?《人民日报》总编室的回答是:“本报没有发过这篇文章,也没 有《人民时评》这个栏目。”《××晚报》总编室的人则说:“我们不知道这个错误是怎样 造成的。”但这条假新闻却借助这家晚报的影响力飞遍全国,引来了一连串与“中央”保持 一致的跟风行为……对此,我们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以增进了解来消除误解,相信“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政府发展早期教育的既定方针。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国 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明文规定要发展0—6岁的早期教育;据《北京晚报》2002年11月 28日报道,北京市政府已经建成了20个“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活动基地”,随后还要建立100 个社区早教中心,到2005年,北京0至3岁孩子的受教育率要达到90%。——这就是当今的历 史潮流!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清这一事实:普及早期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 有效途径。 电视座谈,院士肯定 2002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当代教育”栏在策划大型谈话节目《哈佛女孩热, 热了谁?》时,力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担任嘉宾。何院士为了言之有据,事先特地读过 了编导陆辉送去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强调“特地读过”这一点,是因为有些人并不见得 比何院士更忙,也不见得学术造诣比何院士更高,却不屑于阅读自己决定公开批评的书—— 包括但不局限于我们的书。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先读书,后评书”这种正常行为也 变成了高尚行为)。可惜我们事先不知道有这个节目,等读者看到了通知我们的亲戚、亲戚 又来电话通知我们时,已经是节目重播时的结尾了。幸运的是,我们恰好赶上了何院士归纳 调和争论双方的看法,并坦率地谈了他的读后感和对我们的肯定。 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在假新闻误导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仍能听到正直无私的声音! 在此,要特别感谢当负面报道满天飞的时候来信支持我们的各位读者,还有那些在各个 网站对此进行理性分析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坚定了我们信念: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既不会盲从我们,也不会盲从任何人。 从2001年11月起,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注意力便陆续被《哈佛女孩刘亦婷》罕见的畅销 程度所吸引。有关此书的一连串报道,过程曲折而有趣。 最先注意到《哈佛女孩刘亦婷》销量超百万,并带动了一波素质教育类图书出版热潮的 ,是美国《亚洲新闻》周刊的驻北京记者夏雷(Shai Oster)。夏雷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 独生子女政策促使中国家长更加重视子女教育。他用电子邮件向我们和婷儿提出了采访要 接到采访约请后,我们都很犹豫。婷儿既想在英语世界继续保持低调以便专心学习,又 想为改善中国形象做点事,一时下不了决心。 婷儿的犹豫与她在美国的一个强烈感受有关。婷儿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港台的自我宣 传活动搞得很巧妙,给美国人留下非常亲切友善美好的印象,相比之下,祖国大陆的宣传活 动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让人着急。这种感觉在主张多元文化的哈佛校园还不明显。一旦走 出哈佛,稍微深入一下美国社会和家庭,就发现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冷战 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期,误以为“愚昧、落后、好斗、 好战”才是中国的特点。2001年春天,婷儿得知一位哈佛的美国同学计划在暑假里到一个发 展中国家教孤儿学英语,便建议他到中国来实施他的慈善计划,并承诺可以帮忙联系愿意接 待他的孤儿院。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谁知道,他的亲友听说他要到中国来,吓得够戗,反 复劝他不要到中国来冒险,生怕他被中国人扣留小命难保。这位同学出于对婷儿的信任,还 是勇敢地来到了中国。他在成都SOS国际儿童村与四川孤儿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返校后还 设法向哈佛的一个学生社团申请了1000美元慈善捐款,为一百多个孤儿一人买了一套过冬的 新衣服。他的经历第n次验证了婷儿的看法:凡是亲眼看到中国和平建设新景象的人,不论 地位高低,都更容易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这种一对一的努力,可以说是寄希望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没有效率更高的迅 速改善中国形象的办法呢?对此想了很多的婷儿说:“应该建议政府主动出击,说服美国各 界有影响力的人士到中国来考察。这些人有机会在美国主流媒体上说话,对政府和民众的影 响力都很大。”只不过,这个建议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只能在越洋电话里说一说而已。 如今,“在美国主流媒体上说话”的机会找上门来了,接不接招呢?婷儿在网上查阅了 夏雷写的一些文章,发现他是一位很正派的记者,《亚洲新闻》也是一家颇有影响的严肃杂 志,婷儿动心了。但促使我们下决心的,却是另一个原因:既然我们不可能让西方媒体不报 道,那么,与其让洋记者根据道听途说乱写一气(当时,国内的不少媒体正在纷纷转载和配 合前面提到的假新闻),还不如接受采访,争取正面报道。 讨论到这一步,婷儿说,可以请夏雷把采访提纲发来看看,再答复。夏雷的提纲证实了 婷儿的判断,这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青年,的确是位正派的记者,他提的都是与素 质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说: 你们如此教育女儿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想启发她的创造力,开发她的智力,还是为了让 她上个好的学校,以便有个稳定的未来? 你们是否认为所有的父母都可以采用你们的方法? 你们认为你们的方法和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区别? ………… 于是,我们决定接受《亚洲新闻》的专访。 夏雷飞到成都之前,先电话采访了婷儿,双方谈得很愉快。夏雷和我们的谈话也很愉快 。他汉语很好,只有少量艰深的词汇需要用英语来确定含义。采访结束的时候,夏雷告诉我 们,其实他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我们很相似。怪不得我们沟通起来那么容易呢! 遗憾的是,夏雷还没把稿件写出来,《亚洲新闻》就因被收购而停刊了。虽然这次采访 只开花未结果,但《哈佛女孩刘亦婷》能以正面价值引起西方媒体的注意,仍然令人高兴。 此外,关于接不接受西方媒体采访的讨论,也为接踵而来的采访做好了思想准备。 不久,有家以深度报道为特点的美国报纸的记者也提出采访。事后从他的文章结构来看 ,这篇赞扬美国中学生的文章,原先也许想用中国培养的刘亦婷做反衬。但这位记者跟婷儿 直接通话后,对她的聪慧友善印象深刻,和我们通话时仍对婷儿赞不绝口。结果,“反衬” 的可能变成了由婷儿正面答疑——该记者忠实于事实的职业道德令人钦佩!可惜此报的网站 页面内容只保留7天,已无法查阅。 2002年3月,在美国影响力极大的《纽约时报》及哈佛大学校方主办的《哈佛杂志》, 也注意到了中国本土原创的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他们都直接向婷儿提出了采访要求 。 《哈佛杂志》的记者是来自费城的哈佛学生尤吉尼娅?莱文森(Eugenia V.Levenson) 。这篇专访真实地传达了我们的写书动机、书的构成特点、中国读者对此书的欢迎情况、婷 儿与此书的关系,以及她在哈佛的课外活动与忙碌的学习……标题是《哈佛女孩》。《哈佛 杂志》在图片说明中把婷儿称之为“哈佛的焦点学生”。我们是在《哈佛杂志》网站看到这 篇文章的,对我们而言,这个网页是婷儿在哈佛校园的珍贵纪念。点击这个网址,可以看到 《哈佛杂志》2002年7—8月合刊上的这篇专访和照片:http://www.harvard-magazine.com /on-line/0702109.html 《纽约时报》的记者联系采访的时候,婷儿正在紧张地考试,希望延期。记者说只是一 个很短的报道,通十分钟电话就够了。婷儿便同意了。不久,该记者给我们发来一封英文邮 件,大意是:“请你们承诺不把《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用于书籍的商业促销。”不知这是 《纽约时报》的例行规定还是额外的担心?——也许是身为华人记者正面报道一本中国图书 如何畅销需要避嫌?我们猜不出答案,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邮件:“谢谢你的提醒。幸运的 是,我们不需要这样做。” 事实上,如果不是《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 )注意到这篇报道并加以引用,我们连该记者究竟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婷儿也没看到这篇 报道。尽管如此,仍然要感谢该记者给大名鼎鼎的弗里德曼提供了论据,使他有理由在其举 世瞩目的中东问题评论里,为中国说了令人信服的好话——知道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惯常态 度的人、看过《中国有多坏》和《在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等书的人,更能体会这件事的来之 不易。 记得4月24日,婷儿的哈佛同学彼得一大早就给她发了个邮件:“知道吗,你出现在弗 里德曼的文章里了,在今天的《纽约时报》上。”婷儿没时间查阅这篇文章,顺手把邮件转 给了我们。我们好奇地登录《纽约时报》网站进行搜索,先是通过查作者名找到了弗里德曼 荣获2001年“普利策最佳评论奖”的报道——这是他第三次获得美国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 最高荣誉了,随后又找到了彼得说的那篇文章。 从弗里德曼的《那是什么日子?》里,我们才看到了《纽约时报》前一篇报道的部分内 容: ……《纽约时报》教育与生活增刊报道说:在中国,过去16个月来最畅销的书是《哈佛 女孩刘亦婷》,内容是父母与读者分享培养孩子进入哈佛的“科学方法”,卖了超过110万 册,并由此引来了很多模仿者,如怎样进哥大、剑桥、牛津等,多达15种…… 弗里德曼对此的看法是: 督促孩子进入哈佛的书成为畅销书的社会,最后一定会建立自己的哈佛…… 因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与预测中东和平进程有关,所以被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报刊转载 。但在《纽约时报》网站需要付费才能看到它了。 弗里德曼的独特见解让我们想起了一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一些中国人为《 哈佛女孩刘亦婷》该不该畅销争来辩去的时候,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现象传递给外界 的却是强烈的和平昌盛的信息。与此相印证的是,不少香港和台湾的读者来信都谈道:《哈 佛女孩刘亦婷》使他们看到了祖国大陆的新面貌,增强了对大陆的好感和信心。 托马斯文章见报的第二天(4月25日),一位美联社驻京记者在另一篇报道《成功学热 中国》里,也介绍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为何畅销。这篇报道的大意是:中国的白领阶层热 衷于阅读西方企业管理者的成功经验,期望以此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但销量最大的 仍是一对中国父母写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家长们把阅读教育类图书看作帮助孩子成功的 途径。 美国《新闻周刊》的资深记者马一龙(Mahlon Meyer)在2002年12月29日发表在《波士 顿环球报》的深度报道《Crimson China》一文中,注意到我们写作《哈佛女孩刘亦婷》的 目的是:“为了与众多想让孩子出色的人们分享我们的经验,我们也希望他们能重视家庭教 育对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马一龙为了探讨《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的原因,还就 此书采访了哈佛学院院长、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威廉?柯尔比教授(William Kirby,中文名 “柯伟林”),以及哈佛教育学院“零岁项目”的儿童早教专家本?马代尔(Ben Mardell )。马代尔说:“与只注重孩子智力的过去相比,《哈佛女孩》一书接近于表现出一种真正 的突变。”柯伟林教授说:“与上个世纪不同之处在于,年轻的中国人和他们的父母正在寻 求最好的教育,无论它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被找到,如今尤其是这样。” 随后则是《时代周刊》亚洲版及《美国高等教育报》的专访…… 西方媒体的这些报道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极其关注《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读者群。因 为这个读者群实在是太大了。按保守的估计平均每本书有三个人阅读来计算,165万册简体 字版的读者人数已经高达495万。这还没算电子版和数十种盗版的读者。据人民网《2001本 网年终专稿图书篇》报道:“作家出版社估计,《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各种盗版书至少已有 200万册。”2003年秋,婷儿陪妈妈到哈佛拜访哈佛学院院长柯伟林教授时,柯教授拿出来 请母女俩签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竟然也是一本盗版书!(当时,柯教授好奇地问:“这 本书真的是盗版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婷儿妈妈的提包里正好有一本正版书,拿出来与那 本盗版书一对比,柯教授很容易就看清了两者的区别:正版书的封面纸摸起来有凸凹感,书 里的照片图像较清晰;盗版书的封面纸是平滑的,书里的照片图像很模糊。我们把正版书送 给了柯教授,他高兴地说:“太好了,以后讲盗版问题,我就有实例可以对比了。”) 据《中国图书商报》介绍,拥有700万忠实观众的美国“脱口秀”明星奥普拉,主持着 美国书业界影响力最大的“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从1996—2002年4月,这个俱乐部“推荐 图书销量榜”榜首是《飞行员的妻子》280万册;第6名是《我们是穆凡尼家的》160万册。 《哈佛女孩刘亦婷》正版销量超过此榜第6名,若加上盗版,《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实际销 量大概超过350万册(超过此榜第一名)。了解了这些数据,就不难理解,西方媒体为什么 会反复提到《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罕见销量了。 西方媒体习惯于关注民意动向,他们从《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巨大销量里悟出来的民意 是:中国人重视的是通过教育拓宽发展空间(而不是通过暴力、掠夺、扩张),开始走向富 裕的中国青少年和父母,正在国内或国外寻找最好的教育。 能和千百万读者一起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与发展”的一个侧面,我们深感荣幸。更何 况,有那么多的读者来信说:因为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而受益…… 停笔之前,我们想要感谢很多人: ——感谢所有喜欢这本书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大大小小的男孩女孩们! ——感谢所有推荐过这本书的各校老师、各界专家、各级领导及各家媒体的编辑和记者 们! ——感谢所有客观报道过这本书和中国素质教育热的各家海外媒体! ——感谢责任编辑杨葵和作家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及出版发行网络的全体人员! ——感谢所有坚持销售正版书的书店老板和员工们! 最好的感谢方式,就是献上我们精心写作的第二本书《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衷心希望它对您或您孩子的成长或多或少有所帮助。 真诚地为您和您的孩子祝福!欢迎您给我们的读者信箱来信。 我们的e-mail地址是:tingfm@2911.net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