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吃海参,才注意到海参的英文名叫sea cucumber ,嘿, 海黄瓜,还挺形象。
有着突起小刺的海参还真有点象带刺的黄瓜,不过不象顶花带刺的嫩黄瓜,海参黑
不溜求的,有点象腌黄瓜倒是真的。
据说海参在六亿年以前就存在了,但真正被人类发现却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这个黑
乎乎的东西因“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而被我国古人冠以“海参(海里的人参)”
这样响亮的名号。可见,海参的名字是沾了人参的光。与海参的中文名字相比,海
参的英文名字海黄瓜就显得木讷本分多了。
好象类似象海参沾人参光这样的事还不少。
比如属蛇的人一般不说自己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没有那么喜欢,对龙
却情有独钟,蛇毕竟只是自然间的凡物,而龙是神物,好象有点“攀龙”的味道啊。
同样,鸡爪子做成菜一般就不叫鸡爪子了,晋升为“凤爪”,这是不是“附凤”?
有一道叫做“赛螃蟹”的菜,其实就是鸡蛋加上葱、姜和醋等调料炒一炒而已。可
叫上这么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身价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我以前在一家法院实习的时候,法院的食堂有过一道菜叫“乌丝拌玉块”,听起来
是不是不错?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我在那里仅仅工作了很短一段时间,只是实习
吗,可这道菜的名字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足见起个叫得响的名儿还是很有作用的。
“乌丝拌玉块”的谜底揭晓可能会让你失望,就是海带炖豆腐,海带是乌丝,玉块
即豆腐。
大家知道,红烧狮子头就是猪肉大丸子,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不同的东西
进去,可红烧狮子头听起来就是比红烧猪肉丸气派、有分量,请客的话,红烧狮子
头也比红烧猪肉丸让主人更有面子吧。
我们中国人真是很讲究名头和名号的。
国内的大学,从很多年以前就一直改名的风头不减。学校改成学院,学院改成大学,
学院和大学前的名字也从城市改成地区,越改越大,有点象是升职以后,一定要从
一居室搬到两居室一样。比如北京钢铁学院改成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政法学院改
成了中国政法大学,辽宁财经学院改成了东北财经大学......让很多老校友都找不
着自己的母校。最近几年,好象是因为211工程,又兴起一股学校之间的合并风,务
求大。象北京医学院,后来也叫过北京医科大学,就又成了北京大学的医学院......这
名字牌子改了又换的,那些卖标牌的,这几年肯定发了财。
说到发财,让我想起来有一种颜色发黑,紧贴地面生长的菜,因其状似头发而取名
发菜,就是这么一种味道非常一般的菜,因和发财两个字谐音,好比是沾上了皇亲
国戚而身价倍增。
这是讲究名头之外,还讲究彩头的情形,还有很多啊。
比如数字八,也因和“发”谐音而倍受国人的亲睐,要得到一个带八的电话号码和
车号,要么得有些关系,要么得特别运气,要么得多花钱拍得这样的数字。国人到
了海外,可以过足这样的瘾头,因为其他国家人不说八和发,所以要取得这样的号
码,基本没有竞争,供给一般大於需求,判断是不是华人的电话号码和车号,这
“八”也可以做一个参考指标啊。
还比如桔,因为和吉利、吉庆里的吉谐音,桔子、桔树就成为人们春节家里喜庆的
装饰,为的是新年带来好运。春节的家宴上更少不了鱼,预兆着年年有鱼(余)啊。
名头彩头的讲究也算是一种对生活的投入和美好希冀吧,其中有些也很有意思,已
经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对於学校名字的频繁更换,还是有商榷的余地的,
毕竟学校的质量不是改名就能改变的,一所学校的历史也应该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历
史而不是改名的历史。再说,叫什么真的那么重要吗?西谚说,玫瑰不会因为她的
名字不叫玫瑰就不再芬芳,重要的还是实力吧。而且有些名字的改变,改掉了准确
性,传达的信息也少了很多,就拿北京政法学院来说,大家从这个名字至少可以看
出这所学校是在北京,可从它提升以后的名字“中国政法大学”,你连这所学校的
具体地理位置都不好判断,当然肯定是在中国了。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达特茅斯学院......都是在国际上也响当当的好大
学,也就是用具体的地名做校名,叫学院而不叫大学,和教学质量也一点关系都扯
不上,只是表明了它的性质,一般来说,学院大都是多科性和单科性的专业院校,
而大学一般是文、理、工科结合的综合性院校。如此而已。
原载“环球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