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年夜飯】蟹之美味
送交者: 老鷹號 2006年01月28日00:37:53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秋風響,蟹腳癢” ,大閘蟹以膏質甘香,蟹肉甜嫩出眾。宋朝的傅肱寫過一本關於螃蟹的書,名曰《蟹譜》,書中詳細記載了螃蟹的生活習性及其名號的來源,說螃蟹這種動物“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空,則曰無腸”,記述之詳盡,的確讓人折服萬分。

現在不是“菊香蟹肥”的時節,說吃螃蟹顯得時令不對,只是七葷八素的吃壇開張幾天了,也看到很多烹調大師寫如何做菜的文章,長了不少學問,加上春節即將來臨,如果親朋好友能聚一起,煮點河蟹,湖蟹或海蟹,再來一瓶二鍋頭,實乃人間第一享受。今天我學着美食大師的模樣裝模作樣一把說說如何吃螃蟹。

吃螃蟹總是要配些姜醋,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區域不同,佐料也會有些變化,兩湖一川,當然喜歡加辣醬,江浙一帶的愛加點糖,北方的朋友一定得放點蔥蒜。還有放椒鹽,XO醬等等。。。當然如果你什麼都不加干吃也行,只是那螃蟹涼性大,吃多了跑廁所的機率將增大。

聽說一個上海人來北京 ,上火車前買一隻熟螃蟹,到一站就撕一條腿啃,下了北京車站,一隻螃蟹還剩下一條大腿。

以前,江南一帶姑娘出嫁,陪嫁的物品中少不了“蟹八件”,這是優良傳統。“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圓錘、小匙等,一般是銅鑄的,講究的用銀打。這“蟹八件”就是專門用於吃螃蟹。

吃蟹的人要分成幾個級別,“登峰造極” ,“快樂逍遙“,“猛虎下山” ,“埋頭苦幹” ,和“索手無策” 型。

“登峰造極” 型是吃螃蟹的最高境界,他們在吃完之後,可以把剩下的殼重新還原為一個蟹的形狀。吃完蟹後,要將破碎的蟹殼稱一稱,看誰的一份分量輕,這可表明誰吃得乾淨。“我勸天公重抖擻,不具一格降人才”

吃蟹是一件類似於繡花的技術,需要技巧、耐心、時間以及對蟹的熱情。雖然耗時,可是樂趣就在其中。這是所謂的“慢吃”,適合在一個秋天的中午,邀上幾為狐朋狗友“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嗜蟹至此,亦算人生一大享受,也算是一種風雅和浪漫,這是 “快樂逍遙” 型。“尋芳不覺醉流霞,依樹沉眠日已斜。”

再說說“猛虎下山” 型,許多朋友沒有閒人式的悠閒和耐性,不會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耗費在一隻螃蟹上,於是有了很多種省事的方法。風靡一時的香辣蟹就是把蟹切好之後再製作的,省去了很多麻煩;各種關於蟹的菜也有很多,從一道豆腐到一份火鍋,處處可以見到蟹的身影,吃到蟹的味道,但是都已經沒有太多繁瑣了,這是一種灑脫和豪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埋頭苦幹” 型的吃蟹人,話不多,主要都集中在對吃蟹的執着上。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圓頭剪刀逐一剪下大螯和蟹腳,將腰圓錘對着蟹殼四周輕輕敲打一圈,再以長柄斧劈開背殼和肚臍,之後拿釺、鑷、叉、錘,或剔或夾或叉或敲,取出金黃油亮的蟹黃或乳白膠黏的蟹膏,取出雪白鮮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輪番使用,一個個功能交替發揮。” 薄醉果真眠得穩,明朝台上又鏗鏘。“

“索手無策” 型的主一般都是洋人居多,當年尼克松做總統的時候訪華,周恩來總理在國宴上接待他,怕外國客人不知道怎麼吃蟹,國宴上一般都是把蟹肉拆下來,用麵粉做了一個殼,形狀顏色都和真的一模一樣,老尼一行吃後津津有味。他卸任後再一次來到北京,在餐廳里點了一道螃蟹,菜上來拿起刀叉就上,碰得火星亂冒。他還以為螃蟹殼可以吃呢。“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吃蟹的三要素,是我多年在革命道路上摸索出來的革命經驗,上不教父母,下不傳兒女。今天我打破傳統的清規戒律,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吃蟹,宜於月夜風高之時,於花街柳巷之畔,於人來人往之中,於推杯換盞之間,或搖頭晃腦,或袒胸露背,或揮汗如雨,或兩手腥膻,或雙臂打顫,或滿嘴油膩,或蓬頭垢面,不要形象,沒有友誼。邀幾個狐朋狗友同去最佳,飯前雲山,飯後霧罩,享受邊吃邊喝邊噴邊侃,嘴角吐白沫,眼角掛紅絲的附加樂趣。

第一盤螃蟹上桌,熱氣騰騰,誰拿着都燙手。這時你從從容容掏出石棉手套,如果沒有石棉手套就深吸一口氣,然後默念一句:“捨得一身剮,敢把螃蟹拿在手” ,即可。新出鍋的螃蟹味美香濃,這時要有炸碉堡的英雄氣概。

第三是技術。吃螃蟹,下手穩准狠,剝皮小快靈,先下大腿,後撕翅膀,脯肉如能墜入辣油,則可余香半日,雖辣得吸氣流淚而不輟,任燙到呵手摧眉而不放,此乃最高境界。切記!

總而言之,吃螃蟹的級別雖不同,技術,過程也不一樣,但達到的結果卻相同:蟹之美味。


最後,祝朋友們在狗年來到之際,意氣風發,心身愉快,萬事如意!

老鷹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