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家傳】肥而不膩的怪味大方肉(組圖)
送交者: 宇慶 2013年01月05日14:40:14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說起這道菜,那就得說到“家傳”。我的所謂的家傳菜,其實都沒有誰傳給我,大多是大人燒菜我打下手時偷師而得。不過哪怕如此,您也別以為看了會辱沒了“家傳”二字。老古人那啥曰過“以假亂真,假作真時真亦假。”說的大概就是我這些“大作”。大鍋飯可不就是“大作”?再說我這哪裡是以假亂真啊?那就是一個假的比真的還要好看好吃。吼吼。

說是說沒有得到真傳。其實這道菜倒是得到過“真傳”的。得到過我家燒菜燒的一級棒的姨媽的傳授。對了這也還是功夫菜。

我說的功夫菜,就是指燒菜的火候和時長。與作料配料等無關。其實一道上好的功夫菜是不講究配菜的(配菜都是花樣,破壞了原汁原味,老食客不稀罕~)而是專攻那個傳神的原汁原味。


原料一大塊帶肋骨5花肉約1200克(家裡就剩這麼多。)

嚴格說選料大小隨意,不過這跟大肉元有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寧可大了也不要小了。大的燒起來口味口感都比小塊的美味。)。燒這樣的大方肉,5花肉的選料比較講究。肥不得瘦不得。要真正的肥瘦間隔的5花。我這塊不是很正宗,但也比較說得過去了。遺憾的是沒有皮。如果有皮,那口感和味道一定能夠上升到“妙不可言”。

佐料
1,少許鹽巴(調味)
2,冰糖一塊大約100克(具體的真不知道就是大概有二隻乒乓球大小的樣子,用於調味和鬆散肉質和起到勾芡之功效。)
3,老抽少許(上色)
4,大個洋蔥一隻(爆香、上色)
5,白胡椒粉少少(去味)
6,一小把大蒜葉(假冒紅燒羊肉味道的關鍵)

製作
起個6分熱油鍋,將大方肉二面撒上鹽巴和胡椒粉隨即下鍋煎黃,正面肉皮生煎到起泡即可。把握不好的話隨便生煎一下問題也不大。

二面合計生煎個3,5分鐘後加入洋蔥絲繼續爆香一下,之後,轉放進一隻比較深一點的鍋中加水適量,大概沒到肉的肩部即可。多少不是很嚴格。

蓋鍋蓋後轉文火慢燉個3、4個小時(我用時4小時出頭~中途不開蓋。。。)可謂十足的“功夫菜”。

【加注,對於燒煮中途不能掀蓋加水的菜,燒煮過程中水又確實少了怎麼辦?這裡有個小訣竅傳給你,水放少了燜煮過程中不能掀蓋加水時,你只要不時的去動動鍋子,鍋蓋上的汽水就會滑落下來補充水分。前提是文火(鍋中主料基本不見波動)。這也是功夫菜功夫之一。】

我個人有個燒肉的經驗,久試不爽,那就是燒紅燒肉基本不放水,大火燒開後就轉最小火燜燒,這樣燒煮出來的紅燒肉那叫一個香糯可口。





下圖,成品是這樣的。成品出鍋上桌前撒上一把香蒜葉子,稍微的澆汁一下(收汁的動作,將汁料不斷地澆在放肉上)。如此燒出來的大方肉,那味道不是純味冰糖方肉,而是“怪味”--鮮美紅燒羊肉的味道。燒的好的話,可以亂真紅燒羊肉,跟紅燒羊肉媲美。不好羊肉味道的這一環節省去(不加綠色調味例如大小香蔥等。)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冰糖大方肉(冰糖蹄膀也可以這樣去燒)。





最後將大方肉中的肋骨抽掉,再用刀劃開成片裝盤一人一份(我家基本就是多乎者不多也一人一份~),這樣做成的大方肉中間去掉肋骨的空間會灌滿汁水,吃口純味(技巧之一。技術活講究的就是技巧。。。吼吼)

因為我選的肉比較精瘦,整個大方肉燒煮成功後基本看不到油膩。。。有圖為證。

一周一次或一月吃個2次這樣的大肉不算“垃圾”更不算不健康(放在周末的中午吃比較科學~最好不做晚餐主打~)。所以,無論您是高血脂高血壓,這樣的大菜,這樣的燒煮都是可選的。也希望您喜歡。





此菜特色,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部分入口即化,口齒間餘下部分的精肉您如果細嚼慢咽,那可就知道這道菜的美妙之處了。親們不妨試試。

友情提示,男親們儘管甩開腮幫子大嚼。女親們也別多有顧忌,別看這道菜又是大肉,實質不油膩。人到中年,為了防止心血管老化硬化等毛病,這樣的含有動物脂肪油的大肉還是要時不時吃吃的。大不了吃完了多吃幾餐水果多喝幾杯自來水就是。。。

謝謝親們捧場~~~~順致美加的兄弟姐妹們節日快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送你一道鮮美可口、絕對綠色的豆芽菜
2012: 電影大餐
2011: 幸福劇團:饅頭的N個簡單好吃法
2011: 獨家披露家傳三代的熏魚做法
2010: 一道可以快速完成的酸甜排骨
2010: 教你做鮮香美味的咖喱雞(圖)
2009: 史上十一道最殘忍的名菜
2009: 三十種涼拌菜拌法
2008: 老禿筆:新年聚會,老友重逢---蔥花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