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國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區別(轉)
送交者: 朵而 2014年02月03日23:08:5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人缺少創造性,中國缺少一流的藝術家、哲學家與科學家?中國缺少著名的品牌、中國的產業升級很困難、中國很難向西方輸出儒家文化?中國與發達國家最根本的差距究竟在哪裡?請看我下面的解答。 ? 今天的西方社會已經形成了把“健康與快樂”作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普遍信念,從而為孩子與學生們創造了儘可能多的“自由探索的時間與自由探索的空間”;“而中國社會已經形成了把“分數與名校”作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普遍信念,從而從小就逼迫孩子與學生們學習更多知識與考高分讀名校,嚴重缺少“自由探索的時間與自由探索的空間”。這種信念的差別究竟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元素,都有其自己的獨特價值,要強調學生自由的探索而不是相互攀比分數的高低,使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受到尊重與培養。教育不是製造產品的工業,而更象是需要精耕細作的農業,是一門“慢”的藝術,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要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與尊重學生豐富的個性,教育要強調“慢”,強調“活動與快樂”,強調“體驗—理解—實踐”,強調“野性、清新、舒緩、浪漫與原始生命力的勃發”,“身、心、靈”的健康成長尤其忌諱強迫與壓力而需要很放鬆的外在條件,需要通過“慢”的節奏,通過“自由與自我選擇的探索才能逐漸走向自覺”,從而奠定好人生的根基。我已經從心理學的角度證明了,美是人的本質,人具有“自然屬性、審美屬性、社會屬性”這三重屬性。也就是說,人的成長要經過“自然人——審美人——社會人”這三個階段的發展才能算得上是健全的人。顯然,中國孩子的成長普遍缺少審美人的成長階段。 ? 據我觀察,中國與發達中國家最根本的差距就是教育的差距,是人的審美素質的差距。發達國家的教育普遍讓孩子由“自然人”經過“審美人”而走向“社會人”;而中國無論是儒家文化(倫理人)還是馬克思主義文化(政治人)的教育普遍讓孩子由“自然人”迅速地成為“社會人”,缺少玩耍、體育、勞動、音樂、文學、美術、公民與社會這種“審美人”的充分成長階段。要盡人之性,才能盡物之性,結果,中國人普遍缺少超越功利的維度,老成內向,思維呆板,缺少純粹的求知興趣,生活要求低,行為主要為謀生而展開,缺少理想主義,缺少浪漫,缺少個性,缺少創造性,既不野性,又不高貴,順民,聽話,利於官本位的統治。整個民族(包括大陸、台灣、香港、全世界的華人社會)的生活樣態與審美趣味主要還是農業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儒家文化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整體壓倒個體的注重群體主義與人際關係的鄉土文化,一種大一統的崇尚官本位的等級文化,一種既缺“民主”又缺“科學”的家長制的文化,一種喜歡大紅大綠、大富大貴的世俗味很濃的文化,缺少“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優雅”這樣的審美心胸,以善傷真缺少對“真理”的追求,缺少對高雅文化的嚮往與修煉。這就是中國文化軟實力難以走向西方、難以走向世界的最根本的原因。因為,只有民族高雅的,才是世界的。 ? 說到底,今天的中國文化與中國教育主要是實用主義主導下的“老而不死”的儒家文化(一種違背先秦禮樂精神的儒家文化,只講“禮”而不講“樂”,只講禮的規矩而不講樂的浪漫)與唯物主義主導下的“土裡土氣”的紅色文化和“又土又俗”的港台品味的大眾文化的混合物,嚴重缺少玩耍與體育的野性,缺少高雅文化的經典性與宗教淨化人心的超越性,缺少“自由、平等、博愛”的風尚,缺少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國家的文化缺少高雅品質的貴族精神,整個民族就像是一群浮游動物,好面子與好攀比,崇尚強者通吃,身價評定,嫁入豪門,搞笑喳鬧而又假大空,缺少公民的主體性與自律性,缺少人文教養,缺少理想主義與利他主義的心胸,缺少內心的精神生活。當代中國這種生活樣態與文化品質只是地方性的,不具備文明的影響力與世界的傳播性。(我推崇原始的“禮、樂、射、御、書、數”的儒家文化與心學的儒家文化,推崇道家哲學與佛教禪學以及藏傳佛教的修煉體系,這裡面有一種超越功利的“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的貴族精神)。 ? 事實上,發達的美感是一個人、一個民族與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誌。一個人美感的強弱與生命衝動和創造性成正比。就全面培養人來說,美感的培養永遠是教育的邏輯起點;美感由內而外地激發人們對學習、工作與生活的熱愛並使人心領神會地享受其中;美感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終點,教育說到底就是對人的自我意識、對美感的喚醒。而當代中國“以掌握知識為中心的教育體系”,總是從“課程、教材、教法”三位一體的角度千方百計與絞盡腦汁地消滅人的自我意識、消滅人的美感,成了反文明與反教育。其實,審美素質構成人格的核心,審美素質與其它素質的關係是水漲船高的關係。 ? 發達國家主要就是自覺與不自覺地把“教育為立國之本,美育為立教之本,審美為立人之本”這三句話用得較好的國家,這是從古希臘開始就形成的教育傳統,如歐洲、美國、日本、以色列、加拿大、澳洲與新西蘭等,這些國家的型態接近“審美國家”。看看這些國家的產品、社會環境與社會秩序、人民的生活方式、詩歌小說與電影電視,大多充滿了美感,有一種“野性而又高貴”的氣質,樸素、單純而又個性鮮明,人民普遍喜歡學習而又追求真理。是教育的品質造就了人的品質,人的品質又造就了產品的品質與社會方方面面的品質。(這裡,我僅舉一個關於教材的實例。在我看來,中國的大中小學的教材實在是太差了,可能是全世界最落後的教材之一。同樣的學科,如歷史,數學,化學,科學、物理、市場營銷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美國的教科書,要比中國的教材厚3—5倍左右,語言敘述優美而有個性,情景與故事性強,利於閱讀與激發興趣,而且是大開本、案例豐富,圖文並茂,統計圖表,照片非常漂亮,實際上發達國家的教材是美學,歷史美學,數學美學,化學美學,科學美學、物理學美學,市場營銷學美學、經濟學美學、哲學美學,心理學美學。 ? 中國的教材是為考試而編寫的,多數為條條框框,語言呆板,缺少個性與生命的體驗,枯澡乏味。我說過,唯物主義已經從“根部”把中國的學術體系與教育體系徹底摧毀,形成了大一統的“以高考定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一個模樣,學校一個模樣,課程一個模樣,教材一個模樣,教師一個模樣,教學一個模樣,考試一個模樣,學生一個模樣,言說一個模樣,個性一個模樣,行為一個模樣。是一堆堆無精神、無靈魂的僵化物。)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國家的發展從古到今,主要經歷了“自然國家(原始社會,靠力量統治,道德無序)、道德國家(封建社會,靠等級倫理統治,道德他律)、審美國家(憲政民主社會,靠“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倫理統治,道德自律)這樣三種型態。歐洲經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技革命”這四百多年的發展,已經由“道德國家”逐漸演化成了“審美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普遍還沒有完成這一轉變。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發達國家“以美立國”大都相似,發展中國家“以德治國”各各不同。發達國家讓孩子普遍有“審美人”的成長階段,發展中國家讓孩子普遍缺少“審美人”的成長階段,這就是最根本的差距。 ? 發展中國家其共同的特點是,不重視體育與美育。個體生命普遍缺少公民訓練與體能意志訓練和高雅美的升華。發展中國家的國家型態主要屬於“道德國家”,有的是集權型的道德國家,有的是民主型的道德國家,有的是宗教型的道德國家,由於文化傳統深層價值觀的包袱與人口眾多資源有限和財力不足,或者是社會制度的落後和教育思想的落後,教育出於使社會穩定與謀生的需要重視“語文、數學、科學、英語”的學習與條條框框的道德的教化,輕視法制建設與公民訓練,輕視自由玩耍,輕視體育與藝術,輕視“美感與愛心”的陶冶,輕視自由選擇與獨立人格的培養,這種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審美趣味普遍低下,缺少人文教養與精神深度,知識單一,能力單向度,人民還普遍生活在”制度“與”文化“以及社會現實的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壓抑之中,個體的自主性、能動性與創造性消失在群體的整體性之中,失去了能悠閒地享受“體育、音樂、文學、美術、哲學、美學、宗教、科學、技術”等精神文化生活的能力,使得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處於較低層次的運作狀態。普遍是功利人格,缺少快樂,缺少個性與創造性,缺少野性與健康的體魄,缺少高雅審美趣味的能力,缺少“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類價值,缺少藝術化的浪漫與求知的愛好,缺少樸素與古典的優雅和生活的恬靜,缺少一種由內而外的“貴氣”,也就是精神貴族氣(相信精神高於物質的一種氣質)。主要由於“審美趣味與審美素質”造成了人與人的差距,國與國的差距。 ? 人格決定國格,發展中國家的出路是“去意識形態化,回歸普世價值,建立以審美教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今天的中國,有太多功利的因素在主導着教育的發展,整個社會缺少“童心”的兒童,也缺少“童心”的兒童體育、兒童文學、兒童音樂與兒童美術,我們的教育在高考指揮棒的主導下,以“語文、數學、英語”這三科為中心進行系統訓練,培養的是缺少“童心”的小大人。所以,我們可以稱今天中國的教育依然是一種“吃人”的教育,魯迅先生的“救救孩子”在今天仍然有效。世界上有早熟的兒童,有晚熟的兒童,有正常的兒童。在我看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兒童是正常的兒童,他們很幸運地有“審美人”的成長階段,而中國的兒童是早熟的兒童,過早地成為讀經人,成為政治人,成為意識形態人,成為分數人,成為語文人,成為數學人,成為英語人,成為紅領巾人,成為又紅又專的人,成為唱同一首歌、穿同樣校服、秀同一種髮型的男人和女人,成為被分數、被名校、被排名壓來喘不過氣來的人,成為缺少自我、缺少自我意識、六神無主而又偏偏倒倒行走在大地上的人。 ? 當代中國還需要從《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種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的災難中解放出來,從僵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主導的“課程、教材、教法”中解放出來,放棄“政治是統帥,政治是靈魂”這種“以德治國”的落後的價值觀,倡導“以美立國,以法治國”的價值,倡導多元的唯心主義,倡導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統一,讓教育以美為本,讓孩子有“審美人”的充分成長階段,努力培養“美、德、智、體、勞”全面發展的人。“制度轉型——教育升級——人的創造性升級——文化升級——產業升級——中國製造升級——文化輸出”這是一個因果性的鏈條。在我看來,由於社會制度的落後與整個社會價值觀的落後和教育體系的落後,當代中國大約只用了自己潛能的30%,還有70%的潛能有待開發。所以,今天的中國還需要實現憲政民主制度的轉型與以“美育”為中心的教育文化的轉型。我想問的是,中國能夠實現這種轉型嗎? ? 柯領 2013年1月15日於美國舊金山(柯領,美籍華人,教育學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大陸黨官的【學位】是對世界學子的侮辱
2013: 兄弟,請不要生氣
2012: 關於郭應煥發表在中國航空報的超光速文
2012: 申時行在這裡的兩句話足夠世界學習一百
2011: 各位新年快樂!
2011: ZT 日本人喜歡的中國經典修身名言100句
2010: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人心也未曾想到
2010: 和pzzdm談信仰真空
2009: 學術造假被國際期刊撤銷 院士課題組深
2009: 你喜歡研究漢語嗎? 為什麼“黨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