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公校體會到: 教師觀察一個學生是從提高其綜合能力上為方向的。(特別在小學階段)。
每每觀察學生以發現優點為起點。拿優點鼓勵缺點的提高。特別在三年級之前。每個孩子發育非常不平衡。有些在K(5至六歲,女孩多)語言組織,邏輯思維發育期早(家庭重視或遺傳)無論在讀,寫,聽及社會能力上已相當超前。這時老師會注意學生在合作性及榮譽感,及公平意識等方面引導學生。(會有驕傲情緒及不合作情緒,認為自己太聰明伶俐等) 使這些學生意識到其它學生也有長處。每個學生皆不同特點。( 哈謙虛教育)
而另一部分各方面差好遠。在控制力(自己情感,身體等不能很好控制。多半是家長無育孩經驗,沒有重視行為教育及沒有信息孩子的發育階段各異等因素( 男孩多)這些學生表現出來的行為與那些發育或家庭做過工作的學生簡直天壤之別) 老師耐心加耐心,一點點,一件件事教學生控制自我情緒,自己行為及熔入集體。超標困難個體老師會向學校審請特教幫助觀察及幫助。
每個孩子在能力,發育及感興趣的方面及發育速度不盡相同。怎可橫向對比? 常聽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在能動上或某一方面不如他孩, 或另一些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很完美。與他孩相比式育孩方式不利健康育孩。
一女華人家長向老師及學校提出要求跳級的原因是: 鄰居另一華孩和她孩上的是一個私立幼兒園三年。成績還沒她孩好。怎麼就上數學跳了一級學。哈,跳不跳級學校做過綜合評估。由班主任加心理專家加行為教師加考試的綜合能力得出的結論。那跳級孩應具備比較強的學習能力,思維活躍,邏輯性強,心理成熟加分數在某一學科跳級也是有的。孩子那學科學習能力強不只是分高一因素。類似這樣的橫向對比育孩方式在華人家長中比比皆是。
小女(去年四年級) 有一華隊友( 去年六年級) 幾年來,俺平時觀察她(有時在校,有時在訓練時)在手工編織及藝術服飾設計上很有特色(幾次在校作品被學校選去參展)性格較內向。在學習方面不突出(班上中等)不喜歡游泳,彈鋼琴,跳舞,畫畫溜冰等。可老爸每日晚高兩級數學教導。老媽逼着一周七日不停穿梭於業餘活動之間且逼着去參加science Olympian 考試,各項文,理補習。孩子常在換洗室由於長距離運動量太大掉眼淚。小女一次問她有沒有可能向她父母說明自己不喜歡這些所學項目,想學設計。她哽咽道: 她父母又不是我女父母,怎有可能被她說服?
之後俺找了機會,拐彎抹角向那孩媽說明孩子能力不同,家長希望值需要降低。可以找孩子長項多發展。哈,她回: 華裔長項就是成績好,其它東西都不做數。還抱怨她女能力低,不爭氣,還是逼的不夠,不逼成績怎麼好起來? 唉,真是無言。
難怪我兩女經常對俺和先生謝聲不斷。謝謝俺們對她們的理解。俺從她們不到五歲就教導: 人無完人,多看他人優點。發展自我長項。不管優缺點與自己之前所學,所做相比。給自己改進缺點機會。哈,小女綜合能力(語言,社會性等)能力強些但還是鼓勵她多發現自己短處有利於今後有更多選擇學習各科機會。而大女綜合能力弱,也是鼓勵多克服各種困難,在缺點上有所進取。她二女從無自己和他人任何方面比的概念。如得知或觀察到誰在哪方面比自己好些總會分析一下自己哪裡有不足,還需提高。所以並沒有許多孩子那麼多的心理壓力。做的好是因為自己努力了且幸運有這個成績。做的不好,繼續努力,還有下次機會。
這種自信自足的心態不易培養,不是天生的。在校在家我都體會很深,是要有正能量環境的。如果家長們給自己孩子多一點點選擇,理解及耐心。看問題比較平衡。不驕不燥。正視缺點,正視困難,看輕優點。這種環境對育出自信自樂的孩子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