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博文的時效有點兒太短。接續討論一個話題的一個好辦法,就是不斷地“標新立異”。
【我同意“精英與普及”兼顧,可定下百分比這樣的均貧富,搞社會主義,也太違背我的價值觀了。應該也違背嘎兄的價值觀啊。在美國也不當搞“共產主義”革命的。】
------ 這次華裔對SCA-5 的看法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俺幾乎是一個人在戰鬥了。司馬兄有所不知,俺現在幾乎就是一位修正了的馬克思主義者。聽俺慢慢道來。西方民主社會除了否定和批判馬克思主義之外,也應當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世界會大規模地出現馬克思主義?簡單地說,這裡涉及到對‘公平競爭’的認知問題。我們知道,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成功地調動了人們勞動的積極性。但是,如果不對公平競爭加以任何限制,把公平競爭當成理所當然的絕對‘真理’來維護,就會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正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對贏家通吃不加以限制,讓公平競爭走到了極端,超越了某個臨界點,所以才會出現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主義可以被看作是對極端化的贏家通吃現象的另一種極端制衡力量,即平均主義。在這個意義上講,共產國際的大規模出現,具有某種客觀性。
到了這裡,我們就明白了。原來,民主制度只能夠為永久性消滅社會暴力革命提供一個必要條件,要想把民主制度變成消滅暴力革命的充分條件,就必須為公平競爭設限。問題在於,如何設限,設限的原則又應當是什麼?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合理的分配規則。但絕對存在可接受的分配規則。正確的公平競爭規則,既不是贏家通吃,也不是平均主義,而是平衡於兩者之間的某一點。平衡的原則,也是唯一正確的原則,就是把贏家通吃設定在讓窮人可接受但又不想造反的某個臨界點附近。
在民主社會的公民眼裡,公立大學就像一件高檔消費品,隨着經濟的好壞,人們對大學教育經費,自然也會從比較大方,變成比較吝嗇。極端情況下,如果必須在麵包和大學之間做出選擇,人們必然是寧願大學不辦,也要首先選擇麵包。其實在騙取納稅人甘願掏腰包培養別人的孩子方面,美國的精英們已經把“高等教育如何如何重要”的工作做到家了。在大學錄取上倡導公平競爭原則,確實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
--其餘的在評論里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