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極端脆弱的一群生物,進化至今只能生存在穩定有序的環境中。假如從明年開始,地球的年平均溫度升高或降低15度以上,或天外飛來一塊幾平方公里大小的隕石與地球相撞,就足以導致全人類的巨大災難,甚或絕種。同樣,人類生存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有序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西方現代政治學將社會的穩定和秩序放在第一位。
為躲避寒冷或高溫,人們修建了房屋,發明了空調;為保持經濟的健康發展,人們干預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為政治穩定,人們試圖限定個人與政府之間各自的權利。冷和熱,供給與需求,個人權利與政府的權利等等,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機制。
事件的可控性與人為平衡
假設明天有一顆如1/4月亮大小的天體與地球相撞,人類生存下來的機會微乎其微,高喊任何政治口號都沒有用。但新的地球一定會在太陽系中找到它的位置,並與其它星體建立起新的平衡,地球本身也許會進化出一套新的,與我們目前社會不一樣的生物平衡系統。
上面一段是杞人憂天式的胡侃。說它是胡侃,因為事件具有不可控性質,人類目前面對此類大天體相互撞擊毀滅事件無能為力。但是對某一類事件,如上面提到的冷和熱,供給與需求,尤其是一些社會問題,給定一個範圍,則是相對可控的,並有能力製造人為的平衡。
社會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是解答和尋找一些最佳的平衡機制。
平衡原理
平衡就是穩定有序狀態的控制機制,它的原理是什麼?
任何一個看起來穩定有序的環境,它的內部實際藏有一些動盪或導致混亂的因素。經驗上看,這些動盪因素只有在成雙成對出現的情況下,如冷熱,美醜,高低,黑白,善惡等等,才是可控的。哲學上,有人把這種成對出現的關係之為對立。也許,稱之為互生會更恰當些,而對立關係只是互生關係中的一種特例。
這樣,我們看到平衡需要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共生的變量。它們既可以被稱作穩定變量,也可以被稱作動盪變量,本質上沒有區別。假設兩個變量分別為X和Y,可表示如下:
X=Y
進一步講, X=Y可以有下列抽象解釋:
-
從一定分析層面上看,X和Y本質上是同根共生的關係;
-
平衡可以用等式(=)來表示;
-
假設X=(x1+ x2+ x3,….+xi); Y=(y1+y2+y3,…..+yi)
-
則X(x1+ x2+ x3,….+xi)=Y (y1+y2+y3,…..+yi)
-
X和Y有恆定的數量關係:
-
X1的數量增減,當Y值不變的情況下,為保持與Y的數量恆等,必導致X2的減或增,出現零和的平衡關係;
-
X1的數量增減,當X2等值不變的情況下,必導致方程式Y方的同步增減,可稱作增長式平衡。
平衡鏈
社會科學研究的極致是平衡-中國文化里叫中庸,而非自然科學中的重複。平衡機制如果只涉及到兩個變量,所謂的社會科學將變得異常簡單。現實中,這些成對的可控變量是以動態鏈的形式出現的,此一變量影響彼一變量,此一平衡影響彼一平衡,這樣,各種平衡機制之間形成一個彼此相互影響和牽制的平衡鏈。
平衡鏈的研究涉及變量之間的數量關係和傳動的時間延遲,某些非可控或系統因素對變量的干擾和扭曲等。關鍵是數量的確定,沒有數量的確定,任何平衡機制等於無解,無法製造暫時的人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