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 非存在(範例解釋) |
送交者: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 2015年01月25日10:05: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存在 - 非存在(範例解釋) “存在”的概念被首先提出是古希臘的哲學,具體的說,尤其是被巴門尼德提出。 到了蘇格拉底時代,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也討論過存在概念。但他們三人的意見 是,既然討論存在沒有新的結果和發展,不如研究具體的問題如“存在着什麼?” 的問題。這就是著名的哲學史上的“蘇格拉底轉彎”。 這個轉彎的意義是非同尋常,非同小可的。因為它孕育了後來自然科學的誕生,和 科學的繼續發展直到我們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但存在的問題,畢竟是一個大問題。 它的根本意義在於,存在是"value-laden",即給人類的存在找到一個永恆的意義, 使人的生活區別於豬的生活,不是整天除了為吃還是為吃。 哲學史上這個“賦予價值(value-laden)”的使命,後來也被“分析哲學”,“實證 主義”,“科學主義”,“語言分析”,等哲學派所拋棄。從孔德哲學“三階段” (神學,形而上,科學)的“實證主義”哲學,後來發展起來的所有分析哲學派別, 基本都拋棄了哲學的道德學價值傾向,將哲學降為同科學一樣的“value-neutral” 的地位。從此後,發展到維特根思坦語言分析時代,根本就否定了哲學的任何“賦 予人生價值”的意義,如道德哲學。乾脆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僅僅為保證“語言清 晰”,將哲學完全置於“科學助手”的地位。康德和黑格爾是後來分析哲學產生的 鼻祖。從德國古典哲學中分出的另一派,大陸哲學,則重返了古希臘的“存在”意 義的討論,也就是後來演變成“存在主義”。“大陸派”嚴格說來,是從黑格爾時 代就開始了。這個系列的代表人物如克爾郭凱爾,叔本華,尼采,及以胡賽爾現象 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存在主義先驅,如海德格爾和薩特。現代哲學派別如(後)現代 派,(後)結構派等,無不是源於前面這兩大派的基礎,在語言分析和社會學中應用 以前的哲學成果(如哈貝馬思,福科,德里達)等。而分析哲學一派後來又發展出美 國的實用主義派(皮爾迅,詹姆士和杜威)。今天在英語國家也存在用分析哲學思想 來看待歐洲的形而上哲學,如美國現象學派等的哲學派別。 哲學,是不是要科學化?這個問題一直是“分析派和大陸派分裂”的爭論焦點:分 析派說是,大陸派說不。海德格爾,是企圖實現人類“價值理念”再次轉彎的第一 人 - 重新提出了“存在”意義的問題。在他之後,薩特又前進了一步:在海德格爾 的基礎“存在(Dasein)”之上,又提出了“虛無”的概念:“Being-In-Itself and Being-For-Itself”。我原聽到過德理達評價薩特“不是主要哲學家”的觀點且半 信半疑。待我重讀了他的“Being and Nothingness”的主要部分,就覺得完全不是 那麼回事:薩特又在海德格爾的基礎上邁出了一大步。 我們知道在黑格爾體系的核心思想,邏輯學,中有一個邏輯發展的“大三角”: “Being-Nothing-Becoming”。我想,如果我們將海德格爾的“存在”看成這個黑氏 大三角的“Being”,那麼,順理成章,接下來關於存在的發展,必然要走到自己的 “疑問”,即“否定”,“Being-For-Itself”(Nothingness)。所以說,薩特提出 的“Nothingness”,絕不是海德格爾“Dasein”的補充,而是在哲學史上單獨建立 了自己的價值和地位。 下面的思維邏輯發展階段,你也許猜到了:“Becoming”,用範例哲學的語言,就 是“動”,即“範例”。一個正在變化中的事物是不能確定其“質”的,也就是 “還不是事物”自身,還沒有“名字”。有點像老子說的“(有無相生)此兩 者同出 而 異 名 同 謂 之 玄玄 之 又 玄眾 妙 之 門 。”。質的確定,即名字的出現, 在宏觀世界,也就是西方哲學的“存在”概念。沒有質的形成,就沒有存在存在。 所以,從範例的角度看,“存在,其實是不存在的”:世界的本質不是“存在”, 也不是“非存在”,而是在兩者間的“變動功能”,即“範例”。 這個“存在”也是柏拉圖的“形式”。根據柏拉圖的觀點,形式是永恆的,而亞里 士多德否認。柏拉圖認為世界的具體存在,如“藍天”,是“藍的形式”的特例。 那麼,範例哲學的拮問是,“恐龍如何?”,“恐龍的形式還存在嗎?”。如果我 們認為,這麼說是亞里士多德對了?問題不是如此簡單,因為亞氏真正關心的是范 例所謂“宏觀世界”的“物理存在”。範例哲學將這些回答全部用“微觀世界和宏 觀世界”來概括,用“‘相對的絕對‘和‘相對的相對’”來解釋。這樣我們就解 決了海德格爾,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薩特的所以有關“存在方面”的問題。 思想就是世界:無論我們遇到多麼陌生的事物,只要想一想,我們就會有似曾相識 的感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80%家長都後悔太晚讀到此文! | |
2014: | 事實與原則(4) - 事實 = 改變 | |
2013: | 祖國排華升溫大討論系列評論之五 | |
2013: | mingcheng99:也談何謂獨立人格 | |
2012: | 柏楊是滿族人,寫醜陋的漢族人,一心向 | |
2012: | 台灣和大陸,中國文化陰陽兩極 | |
2011: | "夜晚“高加索人,“白天”高加索 | |
2011: | 郎郎撒謊了嗎? | |
2010: | 在中國懷念丘田之爭 | |
2010: | 為“基甸恩蒂”補補課:如何正確思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