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创新 = 重组
送交者: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2015年03月05日05:09:3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创新 = 重组


网友中军总结了大家对“中国缺失创新”的讨论,我这里只想补充一点:即,悟性
和理性在创新中的关系,用中军的话说,“创新机制”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科学的创新是没有机制的,如爱因思坦所言。但我们看到,其实人人
都经常甚至每天都在创新。当然大的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一般属于专门思考这类
问题(如果原来不是科学家本身,如爱氏)的人的专利。


一般来说,这个创新的本质,按照范例的看法,是思维的绝对本性决定的。因为只
有思维才能时时突破有限事物和环境的制约,发现新的东西。那么具体的创新又有
什么“机制”呢?我这里强调的是,理性和悟性,或“纯粹悟性”,两者都不可缺
失。缺少任何一环,创新一般都不可能完成。


我们的世界是在“相对”中,我们的环境是在“相对”中。也就是决定我们周围的
环境或事物的因素是“有限”的。当然,这不等于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基本因素”
包括了自然界所有的因素。但在多数情况下- 强调“多数”- 其实“创新都是重组”。




想一想,我们自从发现了基本的微观例子,基本的化学元素,这些年来,每天都有
层出不穷的变化,新的发明创造出现,各种专利申请目不暇接,有多少是完全新的
事物呢,犹如发现一个新的化学元素,或新粒子一样?极少。而更多的的创新,是
“现有的组合的打破,然后重新组合”。从飞机,到汽车,从电视到英特网,等等,
都是这样。这就是笔者所谓“真正的创新,一定是继承前人的成果,然后再向前迈
出一步”的话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重组思想的“苗头”,也就是灵感,即,“纯粹的悟性”认识
能力,只能来源与对已经有的环境(组合)的熟悉。没有这种理性的认识经验,所产
生的想法多半是“胡思乱想”,不会有成就。所以理性的头脑,逻辑的认识,对已
经存在的境的逻辑分析是创新的前题。


当然,在前一条件下,由于“纯粹的悟性”作用,产生新的灵感,要想让这个新的
思想系统化,即成为真正有效的发明创造,则又必须依赖理性。即,依赖逻辑,依
赖分析,依赖经验的认识。所以悟性和理性的这种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是一切创
新的基础。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才可能对已经有的环境进行有效的重组。


中国人之所以缺失创新,往往在理性的应用的前后两个方面都缺乏。即使有了灵感,
也是极其微弱,不足以被紧紧抓住,形成成熟的系统,全面,完善的结构。所以重
组很难真正实现,多数处于一种“混”的状态。不用说中国过去的人了,现在中国
人搞计算机的和比尔盖茨,史蒂夫的工作态度的区别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人只有做自己睡不着觉的事,才是上帝赐予你的天赋。”,而只有真正应用你的
天赋的时候,你才“可能”创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唐诗和广韵之一:唐诗中大约有多少是合
2014: 崔永元考察转基因哪里出了问题?zt
2013: 奇珍异品排泄物皆取而用之
2013: 一个民族头人一定要旦夕全族命脉的无差
2012: 重庆与广东都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区
2012: 刘菊花是谁?
2011: 十位院士谈转基因: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
2011: 海归,海不归,这是一个个人的事情
2010: 如果基督教能救人,那希特勒算什么?
2010: Too Big For ur Boots: 和中国人谈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