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三千世界都是汝个自己
送交者: 和颜清心 2016年11月01日02:19:5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图片转载】心语者新浪博客《再说“身见”》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的著作。

全书凡一百卷,八十余万字,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

并删去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

目标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宗镜录》的书名即由此而来。《[PDF] 释延寿_百度百科



性境不随心


《宗镜录》六十八解释到:


“性境者,性是‘实’义。


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


言不随心者。


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


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


独影唯从见者。


影为影像。是相分异名。……”


以上是对延寿大师的《宗镜录》


有关‘性境’的原文节录,


延寿大师的论说是没有错的,


但是在接下来的后人解释中,


可悲的故事就要发生了:


因为几乎所有的辞典或解说中,


在引用这些延寿大师的话后,


就做了自己的发挥,


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说,


延寿大师的《宗镜录》这段话的意思是:


性境不藉心识能缘的分别力,


而由自己的种子、由因缘力任运而生。


因为心识的分别计度,有善有恶,


而性境是如其本质而被觉知——


为前五识及第八识所觉知


(编者注:说到这儿,还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犹如霹雳一声响,


紧接着引录者的话锋来了个急转弯,


陡然一转,接着就说——


“外境无善无恶,只是无记,


这就是性境不随心。”


天啊,这前后话是如何接上的呢?


我们要问这是如何接上的——只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引录发挥者


在他的内心是将‘外境’与‘性境’等同看待了。


果真如此,那就需要纠正或厘清了。


请看一位网友是如何说的吧,


这位网友写到:


性境 - 指前五识‘内相分’,


而不是指‘外相分’,


以前,‘后学’以为,性境指‘外相分’,


这是错误的。”

 

我这里要说的是,


倘若我们将‘相分’分为‘内’,‘外’,


或许是不妥的,


但至少这位高明的网友,


可以从大量的‘误导’中,冲出重围,


他没有在雾霭中,把‘性境’和‘外境’相混淆,


这已经是令人赞叹的了。


【以上参见www.mxzjnet.org 萧平实导师著作研读论坛 法义交流辨正】



(未完待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卖了两把修真钥匙(14), 穷人信有钱人不
2015: 中军:火红的正义
2014: 悟性探微(G)
2014: 神对教会的定旨是什么_09
2012: 习若不能新官上任将温案办成铁案,他所
2012: 河清:中国文明重返世界的中心
2011: 中国人民银行倒欠外国一万八千億。
2011: 刘瑛:德国:优秀的年轻人到企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