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55.“理念”是个啥玩意儿? |
送交者: luis 2023年03月06日17:02:1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55.“理念”是个啥玩意儿?
“人是理念动物”的说法,是从“人是观念动物”的说法那里引申出来的,当然不算浅人的原创了。那俺老汉对此也有的贡献,又在神马地方呢?概括讲,第一点是,用“理念”取代了“观念”;第二点是,给出了论证,尤其解释了,它在什么意思上说的,对于我们理解人自身,有怎样的深刻意义。
先看第一点:“理念”和“观念”两个词,都来自西文的“idea”,首创者不用说是柏拉图了。当然喽,在他老先生那里,这个概念还没有多少主观心理之“念”的意思,反倒偏重于客观普遍的“形式”,所以像朱光潜那样子,译成“理式”更合适些。但不管怎么翻吧,有一点无可置疑:他不是停留在纯认知的维度上,而是加进了非认知的意蕴,所以才把“好(善)”的理式,说成最高的理式,世界上的每个东西,不仅仅是人,都应当去追求。
柏拉图这样子主张,肯定夸大其词,但已经给了浅人充分的理由,在本系列的语境里,把它理解成“理念”,而非“观念”了。为什么呢?“观念”的译法,在英国经验论的语境里,无疑是成立的,因为它看重的恰恰是,人们对各种东西的单纯认知,特别是通过感性“观照”得到的那种。
可是吧,这个意思上的“idea”,尽管也是属人的,却不足以拿来标示人,尤其不足以拿来标示,作为“价值性存在”的人。理由不复杂,单靠这样子的“观念”,人想维系自己的价值性存在,门儿也木有,不是?
现实生活里,你是靠怎样的“idea”,维系你的价值性存在的呀?前面描述了这么长的人性链条,足以表明,靠的是你对各种东西的好坏评判,主次权衡,以及根据这些评判权衡的结果,自以为是地做出的自决选择;要是这些选择做对了,你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存在,可要是搞错了呢,不好意西哟,亲,你想要的存在就会被否定,遭到不可接受之坏的伤害。
这个意思上的“idea”,译成“理念”就很贴切了。首先哈,其中的“理”字,不仅包括了,从感性的“观念”那里,发展而来的“理性”知识,而且还包括了,人们借助感性的“观念”和“理性”的知识,得出的一切有关好坏评判,主次权衡,自决选择的“自以为是”结论……
也因此,“理念”的“理”字,与其说偏重于“理性”的知识,不如说偏重于人们在“自以为是”的评判权衡中,认同的“理由”“理据”“道理”:正因为觉得自己的评判权衡,拥有这样那样的“理由”“理据”“道理”,人们才会“自以为是”,别人要是质疑他们,还会遭到反驳,有理有据的那种,嗯哼。
至于“理念”的“念”字,虽然是和“观念”共享的,虽然《说文解字》解释成了“常思”,貌似是指“恒久远的思维”,但“念兹在兹”“惟帝念功”这样子的语用,却暴露了它的原初重心,不是放在了纯认知的“思考”上,而是放在了非认知的“思念”上,甚至隐约带有“意念”“欲念”的印迹,不是?
所以喔,两个字这样子勾搭在一块,就让“理—念”这个词,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咧:人生在世,总是在各种有理有据,自以为是的欲念意念的主导效应下,评判各种东西的好坏对错,提出取此舍彼的选择诉求,成就自己想要的特定价值性存在,文言又叫“活法”,嗯哼。
比方说,看见一根烟点着了,冒出缕缕青烟,你心里蠢蠢欲动,发挥作用的,与其说是有关它的色香味,这些第二性的质的单纯认知观念,不如说是要么认为,它能让自己当会儿神仙的念头,要么觉得,它对健康有害的想法。只有这些浸润着欲望意志的价值理念,才会推着你采取行动,或者过一把瘾,或者离它远点,从而塑造出,你在这方面的特定存在:要么一烟鬼,要么惜命人,不是?
正是在这个意思上讲,理念上的“自以为是”,总会通过付诸实施,变成人们的“存在之是”,以致我们有理由断言,你的理念就决定了你的存在:你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存在。
也是在这个意思上讲,与其说“人是观念的动物”,不如说“人是理念的动物”:并非单纯的认知观念,而是有理有据,自以为是的意念欲念,生成了林鸟效应下,人们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存在,俗话或曰“此在”。
还是在这个意思上讲,现在人们常说的“三观”,严格意思上只有“价值”这一个“观”。首先呢,所谓的“世界观”,要是注意力仅仅放在了,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运动还是静止的,这类宏大叙事的问题上,却和人的需要没啥关系,就还是些单纯的抽象知识,没法实质性地影响到,人生在世的具体内容。
其次呢,所谓的“人生观”,要是只包含了有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描述分析,同样属于单纯的认知观念,和人的需要没啥关系,哪怕再具体细致,仍旧难以干预人们的好坏评判,主次权衡,自决选择。说穿了,就连本系列讨论的“人性逻辑”,尽管能在实然维度上,帮你获得较大程度的“自知之明”,以及较小程度的“知他之明”,同样没法直接塑造出,你的价值性“存在之是”,嗯哼。
最后呢,唯有“价值观”,也就是有关各种东西的好坏评判,主次权衡,自决选择,责任承担等等的理念总合,才对人们的“存在之是”,起着决定性的效应。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任何内容,只有和人的需要形成关联,成了价值观的一部分,才会影响到人们从“自以为是”向“存在之是”的转型:既然世界是物质的,我们就要注重衣食住行,经济发展了;考虑到权衡比较的重要作用,下一次遇到好好冲突的局面,你就得特别小心了,别再像以前那样子,稀里糊涂马大哈咧……
当然喽,这样子看,人们同样常说的“三观一致”,亦即严格意思上的“价值观一致”,其实也只是个大而化之的笼统描述,因为考虑到林子大了的鸟效应,肯定不会有两个价值观完全一致的人,最多也不过是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尤其在所谓的“正义感”方面,保持了高度相似而已。曾记否,有个金句说了,世上木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子,不是?
至于价值观方面的争论,很难形成共识的谜底,也就连带着暴露出来啦:价值观中的所有理念,统统打有“自以为是”的烙印,木有例外;不然的话,人们就会失去“存在之是”,连自己是个神马玩意儿,都快拎不清咧。既然如此,你想靠着唾沫星子飞它几下,就让别人“自以为非”,甚至“痛改前非”,和他们坚挺了那么久的活法彻底决裂,浪子回头金不换,来达成让你满意的大一统效果,谈何容易哟,嗯哼。
末了澄清一点,刚才说“理念决定存在”,岂不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idealism)”么?不好意西哦,亲,你非要说它是,俺老汉也木有法子,只能这样子解释了:不仅这篇帖子,而且整个系列,压根不涉及“世界观”的宏大叙事;即便在“人生观”领域,也从不否认人的质料肉身,实然层面上有在先性;“道德元理”的系列里,甚至还会谈到,许多含有客观因素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物质生产,社会制度,历史进程等等,对人们理念的形成演变,会有决定性的效应。刚才说的“理念决定存在”,只是在这些前提下,试图如其所是地描述指认,人们的价值观理念,对于塑造他们的价值性存在,直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前面提到,本系列虽然破除了,西哲用客观压主观的二元对立,却没有采取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方式,又立起用主观压客观的对立二元,反倒承认,许多情况下,主观心理确实会受到,客观对象的决定性影响,也是这个意思:不管学界以前有着怎样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说法,浅人统统不受它们摆布,直接面朝事实自身,尽可能如实描述它们的本来面目,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也因此,本系列一方面肯定,理念的形成演变,会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主张,理念的自以为是,直接决定了人们的存在之是。凭什么呀?理由很简单,事实就如此:世界到处都是质料,人们受到理念主导,就像活在同一个质料世界中,普京非要攻打乌克兰,泽连斯基非要抗到底,约翰逊非要帮着抗,马克龙非要搞调停那样子,不是?
无论如何,下面这一点,恐怕谁都没法否认:只要你还有自觉的心理,既不是植物人,也没像圣人曰过的那样子“无欲则刚”,就一定是意志启动着,认知引导着,情感助推着你的种种行为,却不可能是你的质料肉身,或是社会的物质生产,直接决定了你成为,比行尸走肉多了些什么东西的价值性存在,嗯哼。
所以吧,一旦跳出了西哲史上,绵延了好些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直接面朝事实自身,我们或许更容易,如同面朝大海那样子,走进春暖花开,没事发呆,本质显现,清楚明白的状态,同时也少了,很多无聊而又无果的理论烦恼。不然的话,西方那帮人脑筋不转弯,弄出来的二元对立一大堆,不管掉进了哪一个,都够你喝几壶的了,不是?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朱雨心: 乌克兰之争—为什么说俄罗斯是 | |
2022: | 中国人心的博大精深意涵 | |
2021: | 彻底消除对亚裔学生歧视,请签署AACE就 | |
2021: | ZT:改写教科书!找到证据 地球内部有“ | |
2020: | 对佛教的简单质疑 | |
2020: | 《神学大全》第二部第二部分译注简要 | |
2019: | 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 | |
2019: | 618、儿孙送美国;高速运动的质量;天 | |
2018: | 395 太白•会运•逆兆• | |
2018: | 彭运生谈艺录(1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