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學佛境界,學會喜舍 (3)
無瞋罣心去學佛,心常樂慈行。初地菩薩要沒有瞋罣心,就是永遠沒有恨人家的心和罣礙之心。你們可以做到沒有瞋恨心,但是很難做到無罣礙心。你們對父母、孩子、家人親人,以及名利全部都有罣礙。如果這些東西舍不掉,你就做不到菩薩,就與菩薩無緣了。只有什麼都舍了,境界提高了,才能修成正果。你們知道菩薩是有境界的,為了眾生可以下界來受苦救人,如果你們不能舍,放不下就是沒有境界。為了救度眾生,要捨去自己的利益,把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不要了,這才叫舍。
觀世音菩薩叫我們喜舍,歡喜捨去那些不該存留的東西。多少世人等到錢還沒賺夠,命已經沒了,你們說錢能買到身體嗎?如果真的有災難來時,誰能躲過?走時是否能做到無牽掛,不再輪迴?該你走時,捨得,要走;捨不得,也要走。所以菩薩讓我們要學會舍,舍到最後,你就不覺得苦了。比如平時不肯布施錢財的人,如果被罰幾百元款,他心裡會很難過,心裡會難過好幾天的,這就是平時不懂得舍的緣故。平時不懂得舍,等到災難來時,不舍也得舍,逃都逃不掉。想好好修心就要學會舍,不然是修不好的。如果什麼都不能舍的人,連初地菩薩都做不到。
要心常樂慈行,就是這心要經常快樂,而且,所有做的事情都是慈悲的行為,那才叫菩薩。幫助人家提高境界,要有慈悲心,慈愛心。在幫助別人時,你的境界會提得更高。
望徒兒們學佛時慎之,處處以菩薩要求自己,這樣境界會提升得快。真正的悟出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