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基督教名詞轉寫方法初論
送交者: 比較政策 2023年09月08日23:03:2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在“《猶太古志》有關基督教記述的譯註”[1]等文章中,我很猶豫如何新譯基督教的名詞/概念,本文應用“中文表示里導入漢音元素的方案”[2] ,探討《新約》中一些主要名詞的轉寫(翻譯),希望拋磚引玉,確立準確轉寫基督教相關文獻中的名詞/概念的基本方法論。

新約koine Greek/來源於雅典[3]的“通用希臘語”寫成,因為它是東部羅馬帝國的通用語言,但也包含來自Hebrew/ㄏㄜㄅㄌㄨ/希伯來和Aramaic/ㄚㄌㄚㄇ/阿拉姆語的Semitic/ㄙㄜㄇㄧㄊ/閃米特語成分[4]ㄚㄌㄚㄇ是羅馬帝國行省Συρία/Syria/ㄙㄨㄌㄧㄚ/敘利亞管轄下的羅馬ㄚㄙㄚ住民(包括猶太人)的通用(口)語,用Syriac/ㄙㄨㄌㄧㄚ文書寫。

【一】一般名詞按通用希臘語發音的拉丁化轉寫。這是一般漢譯《聖經》的經驗:把已經不用的古代希臘語(因而很難確認其準確發音)拉丁化可以標準化、簡單化,因為拉丁詞母的發音單一對應,比英文等單純。從翻譯的歷史上看,主導《聖經》翻譯的天主教的正式用語至今仍然是拉丁文。

Ιησούς[iesous] :日語新譯イエス、俄語Иисус和表意漢字現譯“耶穌”都與希臘語發音接近,英語Jesus拼寫來自拉丁語(j發音,u發音)但發音不同,不宜模仿。應轉寫為ㄧㄜㄙㄛㄨㄙ;ㄧㄜㄙㄛㄨㄙ和他的直接門徒們是沒有羅馬公民權的猶太人,講ㄚㄌㄚㄇ語,不會希臘語。
Χριστός[Christós]:英譯Christ比日譯キリスト接近希臘語,表意漢字現譯“基督”與希臘語發音較遠,應譯為ㄎㄌㄧㄙㄊㄛㄙ;幾乎所有的希臘、拉丁語表示男/陽性的名詞的詞尾s在英譯、日譯、表意漢字翻譯中都被不當省略了,應該保留。
Ιωάννης[ioannes]:英譯John拼寫來自拉丁語但發音不同,日譯ヨハネ和表意漢字現譯“約翰”接近希臘語前半部發音,應轉寫為ㄧㄛㄢㄋㄜㄙ;
Ἀνδρέας[Andreas]:英譯Andrew和表意漢字現譯安德魯、安得烈、安德安德、安德列,應轉寫為ㄢㄉㄌㄜㄚㄙ;
Ἰάκωβος[Iákōbos]:日譯ヤコブ和表意漢字現譯“雅各”比英譯James接近希臘語,應轉寫為ㄧㄚㄎㄛㄅㄛㄙ;
Ἰωσήφ[Iōsēph]:日譯ヨセフ、表意漢字現譯“約瑟”比英譯Joseph接近希臘語,應轉寫為ㄧㄛㄙㄜㄈ;
Ἰούδας [Ioúdas]:Judas/猶大/ㄧㄡㄉㄚㄙ;
Λουκᾶ[Louka]:日譯ルカ比英譯Luke 、表意漢字現譯“路加”接近希臘語,應轉寫為ㄌㄡㄎㄚ;ㄌㄡㄎㄚ不是ㄧㄜㄙㄛㄨㄙ的直接門徒,他的母語是通用希臘語。
Μᾶρκο [Marko]:日譯マルコ、表意漢字現譯“馬可”比英譯Mark接近希臘語,應轉寫為ㄇㄚㄦㄎㄛ;
Ματθαῖος[Matthaios]:英譯Matthew比日譯マタイ、表意漢字現譯“馬太”接近希臘語,應轉寫為ㄇㄚ_ㄊㄙㄞㄛㄙ;
Παῦλος[Paũlus]:拉丁語同、日譯パウロ和表意漢字現譯“保羅”都接近希臘語,英譯Paul變化較大,應轉寫為ㄆㄚㄨㄌㄨㄙ;ㄆㄚㄨㄌㄨㄙ有羅馬公民權,他的母語是通用希臘語。
Πέτρος[Petros]:日譯ペトロ比英譯Peter、比表意漢字現譯“彼得”更接近希臘語,應轉寫為ㄆㄜㄊㄌㄛㄙ;
Θωμάς:英譯Thomas與希臘語拉丁化同音,日譯トマス、表意漢字現譯“多馬”是源於ㄙㄨㄌㄧㄚ文Toma,應轉寫為ㄙㄛㄇㄚㄙ;
Τιμόθεος[Timótheos]:英譯Timothy和日譯テモテ都比較接近、表意漢字現譯“提摩太”,應轉寫為ㄊㄧㄇㄛㄙㄜㄛㄙ。ㄊㄧㄇㄛㄙㄜㄛㄙ的母語是通用希臘語。
【二】《舊約》中的名詞按ㄏㄜㄅㄌㄨ語發音轉寫,如:מֹשֶׁה‎[moshe]/(日語)モーセ、モーゼ、モイセイ/Μωυσής/Moses/(天主教譯)梅瑟/(景教譯)牟世/(基督教譯)摩西,應該準確地轉寫為ㄇㄛㄒㄝ[5]。
【三】羅馬帝國、天主教會相關的名詞、概念儘量按拉丁發音翻譯。
Caesar/ㄎㄚㄜㄙㄚㄦ/凱撒/皇帝,Herod/ㄏㄜㄌㄛㄉ/希律,Pilate/ㄆㄧㄌㄚㄊㄜ/彼拉多,Titus/ㄊㄧㄊㄨㄙ/提圖斯[6]。
Catholica/Catholic/カトリック/ㄎㄚㄊㄛㄌㄧㄎㄚ/普遍/至公/天主教會, Trinitas/ㄊㄌㄧㄋㄧㄊㄚㄙ/Trinity/三位一體。
【四】鑑於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地位,有些常用名詞概念按照英語發音轉寫。
אלוהים/Θεός[theos]/Deus/Deum/God/ㄍㄚㄉ/至高神/天主,sin/ㄙㄣ/原罪。
【五】有些名詞根據具體情況按ㄏㄜㄅㄌㄨ、ㄚㄌㄚㄇ、拉丁或英語轉寫[7]。
希伯來מרים‎‎[Miriam,Miryam]/ㄚㄌㄚㄇ[Maryām]/Μαριάμ[mariam]/Mary,拉丁Maria/日語マリア/表意漢字現譯[瑪利亞、馬利亞][8]發音都接近,轉寫為ㄇㄚㄌㄧㄚ;希臘、拉丁語表示女/陰性的詞尾a在英譯中幾乎都被不當省略了,應該保留。
Mary Magdalene/ㄇㄚㄌㄧㄚ·ㄇㄚㄍㄜㄉㄚㄌㄜㄋㄜ/抹大拉的馬利亞。雖然後一詞原意指明她的來處地名Magdala/ㄇㄚㄍㄉㄚㄌㄚ,但普通情況下讀者把這兩個詞作為她的全名,有時只用後一個詞ㄇㄚㄍㄉㄚㄌㄜㄋㄜ。
漢音元素按照希臘語的拉丁表述發音轉寫(翻譯),正確準確簡潔[9]。近來的新日語譯法也改變以前從英語轉寫翻譯的方法,接近希臘/拉丁語。這個原則也可以推廣到轉寫別的外語,而不是只按照英文發音翻譯。
最後,我們來嘗試轉寫翻譯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新約》第四書Ιωάννης[ioannes]/John/ㄧㄛㄢㄋㄜㄙ/約翰福音的開首是[10]:
Ἐν ἀρχῇ ἦν ὁ λόγος, καὶ ὁ λόγος ἦ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καὶ θεὸς ἦν ὁ λόγος.
拉丁詞母轉寫:En archē ēn ho Lógos, kai ho Lógos ēn pros ton Theón, kai Theós ēn ho Lógos.
拉丁文譯文:In principio erat Verbum et Verbum erat apud Deum et Deus erat Verbum.
英譯: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新教譯本: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天主教譯本: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
λόγος一詞含義豐富,包括“理性”等哲學含義(表意漢字譯為“邏各斯”等),特別是Πλάτων[Plátōn]/ㄆㄌㄚㄊㄛㄣ/プラトン/Plato/柏拉圖學派認為ㄍㄚㄉ創造世界後就不再干預世界(第一動力說),世界從本質上是理性的,而管理世界的理性之神或神聖理性就是λόγος。殉教者Ιουστίνος[Iustinus]/Justin Martyr/ㄧㄨㄙㄊㄧㄋㄨㄙ/ユスティノス/游斯丁(約100年-165年)首次把這個概念運用到基督教,直接講ㄧㄜㄙㄛㄨㄙ就是λόγος,正是2世紀的λόγος哲學-神學論爭引申出3-4世紀的基督教核心概念ㄊㄌㄧㄋㄧㄊㄚㄙ[11]。拉丁詞Verbum(以及按照拉丁譯法的英譯Word)只是一種譯法,後來的啟蒙思想家們正是回到λόγος的“神聖理性”含義才“創新”或恢復了ㄍㄚㄉ的概念,解放了人的思維[12]。但是,拉丁文和英譯畢竟還是抽象範疇概念,漢譯“道”作為抽象概念卻具有特定的道教等定義,而“聖言”則是指具體的聖者的說教,完全拋棄了《新約》的希臘文明背景,不當不妥[13]。1995年聖誕期間,我參加美國中西部13個州華人基督徒聚會,當時的一個號稱“當代保羅”的有名華人牧師來講道,無知無恥地攻擊希臘哲學,除了筆者竟然沒有人反應[14],說明基於《聖經》漢譯本的華人教會對希臘-羅馬文明知識的普遍斷絕。對於這種漢文明中沒有的概念,只能用漢音元素轉寫為ㄌㄛㄍㄛㄙ。
過去讀啟蒙思想家們的著作,嘆服不已,也艱深難解。現在逐步理解到:理性其實就孕育在對ㄍㄚㄉ的信仰里。
簡練的拉丁語很難表達深刻的希臘語原意,英文在宗教上的表達不比拉丁語豐富,漢文翻譯就更牽強附會了。正確的譯法是:在起初已有ㄌㄛㄍㄛㄙ,ㄌㄛㄍㄛㄙ與ㄍㄚㄉ同在,ㄌㄛㄍㄛㄙ就是ㄍㄚㄉ。
懂希臘文的哲學者很容易進一步理解/譯為:“在起初已有理性,理性與ㄍㄚㄉ同在,理性就是ㄍㄚㄉ。”就接近啟蒙運動的源頭了,也就是說:相信世界自始自終是有理性的,理性與信仰互不可缺。
ㄌㄛㄍㄛㄙ還出現在《新約》啟示錄19:13καὶ κέκληται τὸ ὄνομα αὐτοῦ Ὁ Λόγος τοῦ Θεοῦ/(新教譯本)他的名稱為神之道,可以譯為:“他被稱為ㄍㄚㄉ的ㄌㄛㄍㄛㄙ”。此處ㄌㄛㄍㄛㄙ還帶有“誠信”、“正義”、“審判”等含義。
進一步,《聖經》漢譯的性質、價值和意義可以與印度古典與佛教的漢譯[15]相比,而漢音元素詞母的轉寫方案比表意漢字翻譯正確、準確地解決了翻譯阻礙,帶來中文思維的極大解放。

 

趙京,中日美比較政策研究所,2018年6月17日第一稿,8月22日第二稿以“《新約》主要名詞新譯初探”發表,2023年9月8日略微修訂並改標題為“基督教名詞轉寫方法初論”。



[1]趙京,2018428日第一稿。

[2]趙京,201675日初稿, 2023617日第10稿。

[3] 為了逐步推廣漢音元素方案,本文對著名的地名(如羅馬、希臘、雅典)暫用現有的表意漢字翻譯。

[4] 後來英語的轉寫(翻譯)希臘名詞時按照拉丁語的拼寫發音Greek proper names are spelled and pronounced in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Roman system of transliteration: Ασία/Asia ㄚㄙㄚ/亞洲)。

[5] 趙京,對猶太教創始人ㄇㄛㄒㄝ/摩西傳奇的注釋,2021422日。

[6] 趙京“Josephus《猶太戰爭》譯註”,2018513日第一稿。

[7] The vast majority of proper nouns in the New Testament are Semitic. The Greek form is often not a completely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Hebrew or Aramaic. The English version is often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e Greek because it goes back to the original.所以也不能都按照希臘語轉寫。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馬利亞_(耶穌的母親) (本文的日譯、表意漢字譯法基本上都參考引用https://www.wikipedia.org 。它們不是所有的譯法,但代表了日譯和中譯的重要譯法。)

[9]其中一個重要區別是:西語中只有“詞”、沒有“字”,因而不存在“字母”而只有“詞母”如a,b,c,α,π(日語既有詞和詞母ぁ,ぃ,ァ,ィ也有漢字)。所謂“英文字母”、“希臘字母”等都導致錯亂的起始。因為詞是概念,字只是組成詞/概念的組成元素/詞母,是思維的多餘人為中介環節,阻礙了自然思維的展開。中文的“字母”有兩種:不發音的偏旁筆畫、發音的拼音字母。漢音元素作為“詞母”,除去了思維阻礙的中介環節,直接組成詞/概念。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約翰福音第1章第1節

[11] Jonathan Hill, Christianity: How a Despised Sect from a Minority Religion Came to Dominate the Roman Empire. Fortress Press, Minneapolis, 2011, pp.132-134.

[12] 如趙京“笛卡爾主義的神髓”,2014821日。

[13] 有些日譯直接譯為キリスト(ㄎㄌㄧㄙㄊㄛㄙ),過於主觀。

[14] 趙京,“海外華人神學政治隨感”,1996 -2001年。

[15] 趙京《印度(及佛教)經典新譯嘗試》,ISBN 國際書號: 5 800120 11769620161216日第1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the US Internet 2022
2022: 真不要譏笑習近平是“小學生”
2021: 淺談“什麼是政治?”
2021: “戰疫”是一場中共發動的與西方爭奪制
2020: 皇姑屯謀殺內奸分析
2019: 香港抗爭和貿易戰的當今發展-對中國和
2019: 815、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沒有一番寒
2018: 二十四史令一切西方偽史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