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認識”的本質-“無中生有”
哲學史上關於認識論的研究,起於英國哲學家洛克,起源於他的心靈“白板說”。英國哲學家的三傑,還有休謨和伯克利,一般在哲學家歸類中屬於“經驗主義”一派。經驗主義者根據自己的直觀,感覺來判斷認識事物,如許多常人一樣,都是通過經驗而學習。與經驗主義認識渠道不同的另一派,被稱為“理性”或“唯理”主義者。他們認為感官經驗是不可靠的,正確的認識來源應該是通過理性分析或邏輯道路來達到。理性派的代表以德國哲學家為代表,特別是康德提出的範疇推導,二率悖反等論述為代表。這樣,直觀感覺,邏輯理性,就成為哲學認識論中兩個不同階段的認識方法。特別是現代科學發展到今天,如在物理學,數學等領域,足以證明,二種認識都不可缺少。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否包括了人的一切認知活動呢?有沒有其他方式的認知活動,哲學認識論在歷史上沒有包括呢?範例體系對傳統的哲學認識論提出了挑戰,提出了“悟性認識”的方法。
雖然樸素的悟性認識,在東方的思想和宗教中早已被提出,但範例提出的悟性認識與樸素的悟性認識最大的區別在於二點。一,範例悟性基於邏輯完備的考察和窮盡之後。二,範例悟性的核心是,“無中生有”。第一點很清楚,我重點解釋第二點。
在日常生活中,“無中生有”,是一個貶義詞。多是指責造謠,撒謊,無事生非之類的言行。嚴格地說,範例悟性所指的“無中生有”的“無”,並非我們通常所說的無中生有的無。這是因為,我們常用的“無”,其實是“有”的屬性。既,第一性是“有”,第二性才是“無”,無從屬於有。在巴門尼德的《論自然》詩中和黑格爾的《邏輯學》開端,都講的十分清楚。範例悟性的特徵表述,只是用“無”來代表絕對,完全是為了方便理解,借代而已。因為我已經說過,絕對是超越語言的,不可描述,不可指代的。
再讓我們想想平常的“無中生有”的例子。一個從來守規矩的人,突然變成罪犯。一個學習成績普普通通的人,突然完成了一件天才的發明創造,等等。其實,任何一個系列的事件,其“邏輯開端”,都必然是“無中生有”。你的明天的新想法,新主意,新念頭等等,都是在你頭腦中出現的無中生有。需要說明的是,無中生有,必須,也只能一次性地,出現一次。一旦事件發生了,邏輯一旦展開,就不可能再有無中生有的情形出現。
這樣看來,宇宙的來源是“大爆炸”。物質的出現是“無中生有”,就容易理解了- 不過,用範例的語言,叫做,物質產生於“絕對之絕對”,既“大絕對”;而精神產生於“小絕對”。你將二者都理解為“無中生有”也可以,距離真理足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