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開端應該是“虛無”
哲學的開端,邏輯的開端,本體的開端,語言的開端,或任何事物的開端,是哲學家都必須討論的題目。比如,巴門尼德在他的《論自然》詩歌中說,研究哲學要從“是”開始,不要從“無”開始。康德的範疇體系開始於“自在之物”,黑格爾的《邏輯學》開始於“是”,維特根斯坦的Tractatus開始於這句話,“The world is all that is the case”。海德格爾認為,相對於人的存在,“DaSein”,是世界的開始。
邏輯的盡頭是什麼?還是邏輯嗎?這顯然是邏輯上錯了。邏輯的盡頭必然是,也必須是,“非邏輯”,才講得通。下面的問題是,我們知道,凡是事物,從本體或客觀上,必然是邏輯的。所以,邏輯的盡頭,如果要尋找非邏輯,就只剩下一條路,“無”。
在以往的哲學大家頭腦里,無,總是從屬於“有”,或“存在”的。比如在巴門尼德,比如在黑格爾那裡。根據我們的常識,任何存在的東西,都會或可以有變成“無”的時候,例如財產,家人等。那為什麼我認為“無”是邏輯或哲學的開端呢?其實是這樣的,邏輯開端的“無”,和“存在”的屬性的“無”,是不一樣的。我稱邏輯開端的無為“虛無”,而稱存在的屬性無“實無”。虛無,是我們一切事物的開始,既我們平常所說的“從無到有”的大眾智慧俗語。而實無,是我們曾經有過,而“失掉”後的無。兩個無雖然都是沒有的意思,但是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是“經驗“夾”在其中。如同我已經講過的,邏輯開端的無,是要開始“無中生有”,在有之前。而作為有的屬性的無,是可以被恢復的,虛無則不可能被恢復。哲學家和人類一樣,首先發現了“有”,然後才發現了“無”。猶如人類首先發現的是“自然數”,然後才發現“零”一樣。
虛無和無,都是邏輯鏈條的部分,都是我們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抽象出這個過程,找出正確的認知,糾正以前的偏差,是本篇討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