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前面講了一大堆有和無之間的關係。這裡終於來到主題了:道。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所以他具有“夷、希、微”的特點 – 算是“無”的闡述。這3個特點不可細分,統一起來就是,道。這跟前面的那麼多“有無”,有什麼關係?前面的“有無”是來鋪墊的。道就是這麼一個並不具足色形音觸的東西,也不是明亮的光也不是暗昧的無光,它雖然這麼不可名狀,無有色聲香味觸,但它卻時時刻刻在“物”上面表現出來。“物”是“有”的。道則是物之性,物則是道之相/象。所以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就很好懂了嘛。道的特點,惚恍 --- 無形無色無音無觸,你抓不住它。非根識對境,因為它只是事物的性質。事物(佛教叫做:法)的性質是什麼?空性。萬法皆空。抓不住。空性無法見首見尾。平等空性無前後無左右無來去無人我。
為何古之道能御今之有?稻杆經里一句大實話: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在。古之道即今之道,無有任何差別。今人只能面對當下,總不能執古道去御古有吧?能夠作為的就是當下, 所以御今之有。道的規則,古始 – 法性常在,無古無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