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儒家文化、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三大定海神針――三本微論
送交者: 余東海 2024年05月04日04:58:1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儒家文化、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三大定海神針――三本微論
余東海

【三本】儒家三本論就是三大定海神針。三本者,道德以仁為本,政治以民為本,世界以人為本。世界,包括宇宙萬物包括鬼神。三本又歸結於仁本。成仁,就是成為仁者,仁本主義者。仁是宇宙生命最大的根本,執此大本,就是允執厥中執大象。執此大本,個人可以成德成聖,身可以修,家可以齊;政治可以建設王道,國可以治,天下可以平。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憑仗的就是這個大本。東海曰,聽我的話給我九年時間,還你一個偉大的新中華,所憑仗的也是這個大本。只要大本確立,無論為人為政,無不大吉大利。

【仁本】儒家既非集體主義,亦非個人主義,但更接近個人主義。借用宋儒“楊盡墨遠論”,可謂集體主義遠而個人主義近。儒家文化和西方現代文明之所以既不相通又能相通,關鍵在此。貫通中西,首先要弄懂弄通儒家文化與個人主義思想體系之同異。天下以國為本,國以家為本,家以身為本,身以仁為本。個人主義止於個體之身,不明本性之仁。唯儒家圓證仁性,以仁為本。東海當年發明仁本主義這個概念,自視為對儒家的一大貢獻。此概念彰明之後,儒家與神本主義、君本主義、物本主義、黨本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國家主義、天下主義(國際主義)等等文化政治體系的區別一目了然。主義者,兼主體、本位、第一位、第一性義。本與主義近義。既稱主義又稱本,是一種加固,亦方便對應人本主義。仁本主義亦可稱為唯仁主義,以對峙唯物主義。

【仁本】把儒學說為人本主義,是一種文化貶低。人本主義立足於人道,不錯,可取;不明性天,很有限,於人道立足亦不穩。儒家以仁為本,是仁本主義。仁,於天為太極,於人為人極,於政治為皇極。明太極,立人極,建皇極,仁者有責焉。仁本主義足以取人本主義之精華而覆蓋和超越之。這個仁,與誠、中、天級別相同。元經學家吳澄說:“真實無妄曰誠,全體自然曰天,主宰造化曰帝,妙用不測曰神,付於萬物曰命,物受以生曰性,得此性曰德,具於心曰仁,天地萬物統會曰太極。道也、理也、誠也、天也、帝也、神也、命也、性也、德也、仁也、太極也,名雖不同,其實則一。”(《無極而太極說》)然也。另外,王陽明的良知也是本體的名號之一。注意,四書五經及程朱陸王的著作,論及這個本體,都有很多擬人化的話語,但是,不能以此來證成人格天論。一定要牢牢記住,本體可以現出人類和人格之象,但本體本身沒有形象也沒有人格。不明此理不知仁不知道,不足以盡心和上達。

【三本】儒家要義在三本。道德以仁為本,以仁義禮智信為五常道;政治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宇宙萬物以人為本,天地之性人為貴。三本堪稱儒家三大綱領,皆有經典依據,由吾總結出來。抓住三本就抓住了儒家思想的根本,就很容易理解儒家與古今中西所有思想體系的關鍵區別。其中民本是儒家政治第一原則,包括主權在民論。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接着一句話特別重要:“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雲,這就是主權在民的經典依據之一。關於主權在民,吾有多篇舊作詳說之,茲不贅。三本統歸於仁本,構成仁本主義體系。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就是仁。人本主義以人為萬物的尺度,仁本主義以仁為人和萬物的尺度。人類為萬物之最貴,仁者為人類之最貴。

【三本】仁為道德之本,不知仁則道德不堅實;民為政治之本,不愛民則政治不文明;人為萬物之本,不重人則世界失重心。三者之中,仁是貫徹一切的最大的根本,故儒家即仁本主義。分而言之,儒家文化即仁本主義文化,儒家道德即仁本主義道德,儒家政治即仁本主義政治,儒家制度即仁本主義制度,儒家社會即仁本主義社會,儒家文明即仁本主義文明,儒家道路即仁本主義道路,儒家事業即仁本主義事業,儒者即仁者,仁本主義者。仁本貫徹到政治為民本,以人民為中心;貫徹到宇宙為人本,以人類為中心,人為宇宙萬物之主和鬼神之主。

【三本】儒家以仁為本,落實到政治界為民本,在人民、社會、國家、天下、君主之序列中,民為貴;落實到宇宙界為人本,在人與神、人與萬物之關係中,人為貴。民本和人本皆下位法,同歸於仁本。本有主義、主體、本體、本質、本位、第一位、第一性諸義。故仁本可稱為仁主義,民本可稱為民主義,人本可稱為人主義。

【三高】儒家三本,也可以說成三高。道德仁本,可以說仁是道德元素中最高,高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等;政治民本,可以說民是政治領域中最高,高於國家、政府和帝王將相;世界人本,可以說人是宇宙萬物中最高,高於一切生命形式包括鬼神。三本歸根結底為仁本。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為仁。仁即性與天道,即昊天上帝。仁最高就是上帝最高,至高無上。上帝就是儒家也是中華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神。

【儒眼】德治植根於儒家外王學的民本原則,制度形態是禮制;法治植根於自由主義的人本哲學,制度形態是民主制。馬家政治植根於馬主義的物本哲學、黨本政治學和社會本位經濟學,制度形態是黨主制。黨主即權主,權力高於一切,一切圍繞着權力轉,包括道德和法律,也要圍着權力轉,為權力服務。這就是人治。不這也是古今中西所有極權主義的特徵。極權之下無法治,更無德治。

【儒眼】政治可分為德治、法治和人治三種模式。王道政治是德治,禮制至上,禮法並重。民主政治是法治,法律至上。極權政治是人治,權力至上,沒有邊界。同時,權大於法,其法又是背天逆理的惡法。注意,所有君本位、神本位、族本位、國本位、黨本位、社會本位的政治,所有非人本位、非民本位的政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極權性,都很容易滑向人治。

【皇權】儒家維護皇權是禮所當然的,無論家天下公天下,都要維護皇權。維護皇權就是維護秩序和民權。蓋道統之下,皇權必須以民為本,皇權的合法性建立在民權之上。當然,儒家維護皇權有條件。皇權敬天保民,則敬重之維護之;皇權背天逆理禍國殃民,則有批判、抗爭乃至革命的責任。注意,革命也是有條件的。湯武革命順天應人,獲得大多數諸侯和民眾熱烈支持。當然,家天下時代,民本原則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歷代皇權在維護民權方面做得很不夠,作為歷史的局限性,現代儒家自當引以為戒。家天下制度模式已一去不復返,未來公天下時代的皇權,必須也必然建立兩個合法性:一是權為民所授,通過選舉制度保證皇權民授;二是權為民所用,以維護民權為皇權之天職。凡沒有民意合法性的皇權和不能維護民權的皇權,都是非法的。

【不仁】中華文明是王道文明,植根於仁本主義文化,政治上以民為本;西方現代文明是自由主義文明,植根於人本主義哲學,政治上以人為本。兩種文明既有形式區別又有精神相通,有價值共性和文明共識。將兩者人為地矛盾起來,是無知也是不仁。浩然廳友言:“對現代文明不通,亦是不仁矣。”東海曰,此言甚是。

【西方】西人不明天道,其所有宗教、哲學和政治學皆不明天道。但是,也不反天道。而且,其人本主義哲學、自由主義政治學立足於人道,無意中有合於天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此之謂也。西人如百姓,不知天道而能日用。這就比較正常,與明顯背天逆道反自由的兩極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游龍廳友言:人本不能教條化。東海曰:恰恰相反,人本必須教條化。在人與國、人與君、人與神、人與萬物的關係中,必須以人為本。換言之,人權必須高於主權、君權、神權和物權。

【文化】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文化。就最根本處粗粗一分,就可分為人本主義、佛本主義、道本主義、神本主義、君本主義、國本主義、物本主義、黨本主義、集體主義、民粹主義等。儒家是仁本主義,對文化有特定定義,主要是人文化成和文治教化之意。只有以仁為本,方能進行最好的道德教化、情義感化、制度轉化,最後達到化成天下的終極目的。故狹義而言,唯有儒家,堪稱文化。廣義而言,文化有優劣正邪之別,儒家最優,佛道和人本主義次優,都是正義文化。

【人本】相對集體主義為個人主義,相對神本主義為人文主義,相對物本主義為人本主義。個人主義、人文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等,都有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為萬物尺度的共識。故皆可納入人本主義範疇。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及之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哲學,僅僅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人類,是西方人本主義歧出,一家之言,不足為訓。

【開蒙】德治本於王道,依託於王道主義政治學和中道主義、即仁本主義道德學;法治本於民主,依託於自由主義政治學和人本主義哲學。西方人文主義、人道主義、個人主義都屬於人本主義範疇。注意,其它學說包括神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開不出民主法治來。所謂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純屬自欺欺人。說民主法治本於耶教,也是流行已久的一種謬論和誤導。

【擊蒙】黃玉順《唯天為大:孔子“天教”略論》一文摘要:“在孔子心目中,天具有神格性,即具有智能、情感與意志;天具有終極創生性,人與萬物都是“天生”的,創生的方式就是“天命”。因此,天是萬有之有、眾神之神。聖人就是溝通天人的中介,但聖人仍是有限的人,而不是全能的天。孔子指出“唯天為大”,意在強調天是生成並統攝、高於並優於一切存在者的唯一超凡者。人的理性或德性可以超越經驗,卻永遠無法超越這個凡俗世界;因此,“人”永遠不能取代“天”。人對天的態度,應當是敬畏。所以,孔子的思想絕非“人本主義”,而是以天為本的“天本主義”;作為“儒教”,孔子的教義乃是“天教”。”東海曰:稱孔子思想為天本主義沒問題,稱天為萬有之有、眾神之神也沒問題,只是這個天道作為最高信仰,具有超越一切的特徵,包括超人格。天本主義不是人本主義,可以覆蓋人本主義,在政治上以民為本,在宇宙萬物中以人為本。

【擊蒙】有一個馬雲的視頻,將耶教視為民主法治和西方文明的價值基石。馬眼看美西,看朱成碧矣。西方文明可分為古代和現代兩種形態。西方古代文明才是耶教文明,即神本主義文明;現代文明則是自由主義文明,是人本主義突破神本主義歷史性壓制的偉大成果。現代文明的制度支柱是民主法治,政治學說是自由主義,哲學背景是人本主義。人文主義、人道主義、個人主義等學說都屬於人本主義範疇,可簡稱為人學。政教分離就是政治與宗教的分離。神學退出政治領域,由人學取代神學成為意識形態和價值基石。中國要自由化,並不需要耶教化。百年來無數蒙啟派犯了很多思想錯誤,最大的錯誤有三:一是以為儒家是自由之敵,二是以為通過馬路可以實現自由,三是以為耶教是民主自由的價值基石。蠢矣哉,蒙啟派也。這方面馬雲也是蠢材之一。其人名聲影響大,其謬論也誤導了無數國人。2024/4/16

【擊蒙】西方現代文明有兩個文化和文明源頭:一是古希臘文明,一是儒家文明。前者影影綽綽,真實性頗為可疑,可以置而不論。後者對西方現代文明即人本主義文明的影響則是切切實實的。18 世紀歐洲流行中國風,對孔子的認知相當深入,並以孔子為中國文化的最高代表。這是啟蒙運動的共識。啟蒙運動有兩個重要理念與孔學一脈相承,一是性善論,相信人性本善;二是重視道德,相信道德理性可以通過政治權威達成社會公正和幸福。或者說,這兩個理念本就源於孔學。對此東海已有《啟蒙西方》等等多篇舊作論述,茲不贅。有人認為現代文明是儒家文明的歧出,未免高估,但西方現代文明深受儒家文化和文明的滋養這個結論沒有問題。拜中西雙昧的五四蒙啟派所賜,多數學者和國人以為西方民主自由建基於性惡論或基督教。儒家和有識之士有責任作出思想澄清。

【文明】自由價值最高,高於其它,自由主義也,導出來的是自由政治、民主制度和西方文明;道統地位最高,高於政統,道統主義也,導出來的是王道政治、禮樂制度和中華文明。現代西方文明植根於自由主義政治學和人本主義哲學,可稱為人本主義文明。中華文明植根於中道文化、即仁本主義,可稱為中道文明和仁本主義文明。仁本主義文明有傳統和未來之別。傳統文明是小康文明,天下為家,權力世襲;未來文明是大同文明,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東海律】政治上必須堅持民本位或人本位。再高明的學說,再崇高的道德,如果在政治上不能落實為民本或人本,就導不出良制良法,就不宜主導政治,就必須遠離政治。古今中外所有學說中,唯有儒家和自由主義可以主導政治,此外任何學說都不行。 原因很簡單,唯有儒家外王學以民為本,唯自由主義以人為本。故吾嘗言,除了外王學,個人主義是最好的政治哲學,自由主義是最好的政治學。注意,只有堅持三本,才是真正的儒家。三本指道德仁本,政治民本,宇宙萬物人本。凡有君本、族本、黨本、國本、神本思想者,都是對儒家原則的偏離或違背。

【東海律】作為政治學,古今中外只有兩家具有正義性:一家是王道學說,一家是自由主義。王道學說以民為本,植根於仁本主義;自由主義以人為本,植根於人本主義(個人主義、人道主義、人文主義都屬於人本主義)。比較而言,王道學說正義性更高,道德資源更為雄厚。論文化品質,仁本主義高於人本主義;論制度品質,新禮制高於民主制。要吸取民主制度和西方文明的精華,並對其自由人權平等之價值作出最適當的安置,必須立足於儒,實行王道政治。2024/4/23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中國文化基金會公眾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搞情報:什麼才是一把好刀
2023: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101
2022: The perfect storm of the First
2022: 一句話回答美國博士湖南真漢人岳東曉的
2021: ZT區塊鏈中國先走一步
2021: 從印度疫情談用大數據看世界
2020: 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2020: 宋詩解(7)
2019: 數學:關於北歐歐高福利
2019: 感性極端泛濫和理性包容缺失-五四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