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8.哈耶克怎样曲解了“强制”的概念
送交者: luis 2024年05月20日16:50:3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8.哈耶克怎样曲解了“强制”的概念

 

其实呢,前一篇引用的,哈耶克亲自引用过的那句话:“自由的本质在于spontaneity”,后面还有半句:“和强制的不存在”,倒从否定视角出发,用弯弯绕的同义反复方式,触及到自由的本质:既然“自由”在于“随意任性”,它当然就意味着,“逆意反性”的“强制”不存在了。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哈大牛还花了不少篇幅,讨论自由与强制的对立,尽管没能自觉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从心所欲”与“违心背欲”,留下了一个大窟窿,可不仅宣布了“强制是恶”,而且还把自由归结为:“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少到,最小限度的状态”,宣布“自由政策的使命,必定是将强制或其有害后果,减少到最小限度,尽管不能将其完全消灭”,并打算由此出发,“说明前后一贯的自由概念,所凭借的全部哲学,……证明这个理念正当的终极依据是什么”。佩服。

 

特别对不住大师的是,由于俺老汉的深度有限,以及绝对肤浅,当年的一篇文章里,居然指责他,重蹈二元架构的覆辙,没看到与自由对立的,并非强制,而是不自由。现在回头反思,哈耶克的这个洞见,毋宁说是休谟之后,想要再次摆脱二元架构,回归自由真相的理论尝试,只不过与休谟不同,他仅仅彰显了,自由与强制的你死我活,却木有进一步质疑,柿油与必然的不共戴天。

 

至于浅人这边,因为脑子不大好使的缘故,不仅如同当年没看到,休谟的类似贡献那样子,没看到哈耶克这个洞见的深刻处,而且还犯下了,与卢梭和康德之流,混淆自律与自由差不多的,混淆强制与自由、强制与应当的低级失误,单凭冲突情况下,强制是达成自由的途径这一点,就把“一定得”的阻力式强制,等同于“一定要”的动力式必要了,居然断言强制本身也有,确保自由的肯定性效应。够傻。

 

不好意思哦,亲,谨此向哈耶克先生,表达最诚挚的歉意后,接下来该批的,还是要批的吔:他这个深刻之“见”,依然漏“洞”不少,尤其不像他自我标榜的那样子,能够说明“前后一贯”的自由概念,反倒由于他对“理性自负”的胡乱贬抑,包含种种“理智上的稀里糊涂”,特别是自相矛盾,嗯哼。

 

本来么,要想前后一贯地说明自由概念,下面几点是少不了滴:第一呢,一个人自觉从事的行为,正因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有计划的,也都是有设计、有安排、有控制的,二者两位一体,既不会截然分离,也不会相互抵触。

 

更重要的是,即便这些意图、目的、计划、设计、安排、控制,部分地聚焦在从心所欲的自由一面,部分地聚焦在违心背欲的自律(自我强制)一面,这两部分之间,依然有可能在冲突中达成统一,就像你设法通过戒烟,这种既有意图、又有设计的自我强制,实现你自己的健康自由那样子。

 

第二呢,人际行为的情况也差不多:一方面,它们都是既有意图、有目的、有计划的,又有设计、有安排、有控制的;另一方面,它们中既有一部分旨在促成对方,实现从心所欲的自由,也有一部分旨在妨碍对方,实现从心所欲的自由。不用讲,只有后面这部分人际行为,才是违心背欲的他律(人际强制),构成了对一个人自由的否定。

 

第三呢,在个体行为和人际行为中,所有的设计、安排、控制,如同所有的意图、目的、计划一个样,无论是促成自由的,还是妨碍自由的,都不仅包含着理性引导,这种工具性的因素,而且还包含着,意志启动和情感助推,这种更重要的动机—目的性因素。

 

有鉴于此,我们自然木有理由断言:理性的设计、安排、控制,一定会强制性地否定自由。倒不如说,如同理性的意图、目的、计划一个样,它们既可能促成人们的自由,也可能阻碍人们的自由。不管怎样,实然角度看,人们常说的,连哈大牛自己也承认的,“明智地运用理性”,恰恰等于要求:让理性发挥出,促成人们自由的正面作用,而别被理性误导了,一头栽进不自由的坑里。

 

说白了,就像前面反复论证的那样子,离开了与需要的关联,单凭认知层面的理性因素自身,如同单凭它在同一层面把握的,必然因素自身一个样,根本不可能否定,意志层面的自由,也不可能对任何人,产生他律的强制约束。

 

说穿了,即便西哲主流的“理性”精神,靠着所谓“自负”发挥出来的,主要限于认知领域的强制作用,依然离不开认知需要,特别是求晰欲,作为源头的动机效应;否则的话,它单凭自己的认知功能,如何“自负”呀?

 

话说到这份上,前一篇指出的,哈大咖由于借用,稀里糊涂的“自生自发”概念,界定“自由”的本质,导致的种种讲不通,就能从他对强制概念的种种扭曲中,顺藤摸瓜地找到,理论上的活水源头,文言又叫“失足之处”了。

 

问题首先在于,他强调的其实只是,自由与人际强制的对立;像“自由意味着始终存在,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决定和计划,从事行为的可能性,这种状态与他只能屈从于,其他人意志的状态形成了对照”的说法,就把强制归结为,其他人对一个人的强制了,却相对忽视了一个人,也会寄己对寄己展开强制。

 

正因此,他才觉得单靠“自生自发”,这个说不清楚的晦涩术语,就能一举洞穿,自由“由乎自己”的本质,却忘了自由同时蕴含的,“随意任性”的核心语义,结果相对忽视了,一个人“自生自发”的自我强制,如同人际强制一个样,也会以“逆意反性”的方式,否定自己的自由。

 

问题其次在于,由于没能把人际强制的实质,归结为人际之间的逆意反性,他就将其他人针对一个人做出的,所有设计、安排、控制,全都笼统地说成是,否定这个人自由的强制,却相对忽视了,人际之间的许多设计、安排、控制,也可能促成各自的自由,达成无可否认的“人际合作”。

 

正因此,他才会泾渭分明地,把“自生自发”、不受控制的自由秩序,与“人为建构”、受到控制的强制秩序,截然对立起来,却又怎么说都说不清楚,旨在维护个体自由的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脱离,人们的自我设计、自我安排、自我控制——也就是自我建构,“自生自发”地形成起来。

 

无论如何,从这些概念的核心语义视角看,“自发”只与“自觉”对立,不与“强制”对立;“自由”只与“强制”对立,非但不与“自觉”对立,反倒要以“自觉”为前提。所以吧,非要把“不存在强制”的“自由”,与“自发”等同,而与“自觉”对立,一定会陷入,理智上的稀里糊涂,不是?

 

问题最后在于,由于没把自由与强制的对立,归结为从心所欲与违心背欲的对立,而是归结为自生自发与人为设计的对立,同时又被主流西哲倡导的,理性决定一切的基本精神误导了,他还在认知描述与意志诉求的混淆中,把否定个体自由的人际强制,一股脑地归咎于“理性自负”,却相对忽视了,非理性(不是理性)的意志情感,作为人际强制的动机源头,在这方面的首要责任。

 

浅人有个小注:正因为这种混淆,他抨击当年苏联的“计划经济”,损害个体自由的时候,才把矛头主要瞄准了,表面上的“理性计划”,却相对忽视了,隐藏在背后,起着更关键作用的“非理性指令”,话说得倒好像,那地场的文化传统里,原本有着怎样源远流长,多么博大精深的“理性基因”似滴。

 

进一步瞅,要是阁下还把咱们当年的“生育”,也理解成本来意思上的“计划”,然后再溯源到,“理性”的“自负”那里,俺老汉只好说:看来您对“计划”“理性”“自负”的理解,与浅人的理解,那是相当的不同,嗯哼。

 

正因此,他才会在承认,“理性是人的最珍贵禀赋”的同时,把“自生自发”的自由秩序,说成是“非理性的领域”,然后为了堵住这个漏洞,双隆重地宣布:只有在这个非理性的领域,理性才能有效地发展起来、发挥作用,却没察觉到,这样子的话,留下一个,怎么堵都堵不住的理论窟窿咧……

 

有趣的是,直到今天,不少人还喜欢拿,哈耶克的“理性自负”做文章,却不肯过过脑子,批判性地反思一下,他这样子的人为立法,是不是有道理,有的话又在哪里,只会鹦鹉学舌、照本宣科,一个劲儿重复他的原话,仿佛拿了热被窝奖,还和自己立场一致的大师,说的就全是金科玉律似滴。滑稽。

 

这样子反观呢,哈大牌主要是因为,没有按照语义分析,把自由界定成“从心所欲”,把强制界定成“违心背欲”,反倒把强制误解成,人际间的理性设计、安排、控制,这些扭曲性人为立法的缘故,才把“自由”说成是,他自己也讲不清个所以然的,不受理性设计、安排、控制的“自生自发”咧。搞笑。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搞情报:长平之战后被白起坑杀的20万俘
2023: 虽然吧,《魏公子列传》里“下棋”遇上
2022: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纪事【24】
2022: Forex Trading Chart 05-18
2021: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第2章
2021: 整体心意的母爱和父爱以及恋爱
2019: What we need, big data or big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