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 | 道德元理16. 義利之辨的視角看“權—益”
送交者: luis 2024年06月07日16:50: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 | 道德元理16.  義利之辨的視角看“權—益”

 

有趣的是,雖然普通人說不出來,好歹還能大概悟出,“正當”“權益”“正義”這些術語,大致是個什麼意思,可學者們圍繞它們,高談闊論的時候,卻免不了經常露出,一些低級失誤的破綻,結果把這些原本不複雜的概念,弄得越來越糊塗咧。No good sense oh親,許多情況下,學術進展似乎就集中表現在:把原本不該有的誤解,花了老鼻子的工夫,給糾正過來,同時還不見得一定能阻止,人們接下來又重蹈覆轍,再走若干遍回頭的老路。哀嘆。

 

儘管也許是徒勞白費力氣,身為學者,還是要盡到該盡的義務啊,所以這一篇作為起步,打算從義利之辨的視角,針對前一篇提到的,有關“rights譯名的那篇文章里,包含的某些常見誤解,先做點簡單的澄清工作。

 

首先呢,該文認為,“rights譯成“權利”不合適,理由是“利”與“right之間,木有一絲關係。這話明顯站不住,因為不僅前一篇的舉例中,健康或抽煙的“權益”(the "rights" of health or smoking),恰恰是想用劃底線的方式,確保這些狹義的“利(實利)”,而且該文接下來還指出:“如果占有這筆財產是你的right”,卻好像木有察覺到,至少人們的部分財產,屬於狹義的“利(實利)”。溫馨警示一句:同一個文本里,出現自相矛盾,相當致命,但不罕見,不是?

 

不用講,“權利”這個詞,的確有點兒窄,狹義理解的時候,不包括各種非實利的益好。此外哦,中文語境裡,它不僅有“爭權奪利”的負面味道,給人“就圖個利”的貶義聯想,發音也和“權力”一個樣,拼音輸入的時候,很容易搞混。

 

所以哈,俺老漢才把“rights,特意譯成了“權—益”,除了彌補這些缺陷,突出在認知、信仰、炫美等領域,遇到人倫衝突時,也會出現防止侵權之害的問題外,還打算彰顯一點:這種來自“權衡”的“正(當)”,目的是在人倫衝突中,確保各種重要的“好”,因此不是道義論鼓吹的,那種空洞沒內容、缺根又少源的形式玩意兒。

 

相比之下,把“rights譯成正權(權正)”或權義(義權)”,儘管能展現,它與“正當”“正義”相通的語義邏輯,卻同時也帶了點道義論的痕跡,無助於我們理解,“正當(正義)”與“好(善)”關聯的人性邏輯,嗯哼。

 

事實上,強調這種關聯,對於糾正下面的儒式道義論說法,特別有幫助:道德無關於利益,不然就是虛偽。理由蠻簡單:這樣子講,就等於把道德與其他價值領域,徹底隔斷了,讓它淪為一座,懸在半空中的孤島,不接一丟丟地氣。

 

前面曰過了,道德價值的基本內容,亦即人倫關係中的角色身份,包括但不限於:吃貨色鬼、父母子女、學者商人等,全都是人們在追求,非道德益好的過程中,產生形成的,因而壓根不可能擺脫,與這些非道德益好的密切關聯。既然如此,要求道德無關於其他益好,包括無關於實利,豈不是逼着它,揮刀自宮麼?搞笑。

 

嚴格講,不管應然立場如何,追求倫理德性,包括正義德性的同時,又追求各種非道德益好,本身一點也不虛偽或偽善,因為這恰恰是好對互動、義利相關的人性邏輯決定的。這個問題上,唯一偽善或虛偽的,是口中喊着道德無關於利益,眼裡緊盯着各種利益,尤其是盯着各種實利的做法,如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裡,一邊異口同聲地振臂高呼:君子喻義、小人喻利,一邊異曲同工地特別看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妥妥的嘴上都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那樣子,不是?

 

當然嘍,此外也要提防後果論,走向另一個極端的片面扭曲:即便在“權—益”的兩位一體中,道德包括正義,也不像效益主義宣稱的那樣子,只是為了實現人們意欲的更大益好,而首先是為了確保人們,免於遭受來自別個的嚴重侵害,如同有名的“財產權”,不是為了讓你,哪一天成為世界首富,只是為了讓你,擁有財產的正當資格,不被別個隨意剝奪那樣子。僅此而已,豈有他哉。

 

至於那種進一步鼓吹,道德沒啥意義、利益才是終極的見解,實然層面同樣成立不了:前面曰過了,由於道德價值的基本內容,亦即人倫關係中的角色身份,總是結晶着人們畢生追求的,人生意義和人格定位,因而進入人倫衝突後,它們也會具有,不僅相對獨立,甚至權重最高的分量,所以才會形成像嗟來之食、為國捐軀這樣子,不惜捨棄實利或生命,也要維繫尊嚴或德性的倫理現象。

 

嚴格講,現實生活中,某些人光想着,為自己謀利的做法,也木有全盤否定,倫理道德對於他們的重要意義:這些人儘管不關注益他的規範,卻特別看重益己的意向,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人都重要,努力讓自己成為,為自己不為別個的人倫角色,因此等於是以,後面要分析的“益己主義”,作為自己的道德理念滴。

 

這樣子瞅,義利之辨視角下的“權—益”,既木有把道德正義與實利益好割裂開,也木有在二者之間直接劃等號,而是既肯定了“益”對“權”的時間在先性,又彰顯了“權”對“益”的實質優先性,從而嚴謹地維護了,道德元理與人性邏輯的前後自洽、內在一貫,嗯哼。

 

其次呢,該文也反對把“rights譯成“權義(義權)”,理由則是“‘義’的道德色彩過重……right不是道德。如果占有這筆財產是你的right,那麼你用之做高尚還是低下的事情,都不影響你的right。‘義權’會讓人聯想到高尚的追求,而不是底線的保障。”

 

這說法不如剛才那說法常見,卻也折射出了,將“道德”等同於高尚的“德性”,而把作為底線的“正義”,不知發配哪去了的流行誤解,尤其遮住了“正義”和“正當”之間,通過“正”字直接相關的語義邏輯,所以同樣有必要懟回去。

 

第一哦,要是“rights既與“利”木有關係,又不是“道德”,那它屬於哪個價值領域呢?認知,信仰,還是炫美?或者是黑格爾和哈貝馬斯,專門從“道德”中,分離出來的那個“倫理”?好像更說不通哈。由此可見,把人生在世的價值領域,分成五種類型,有多重要了,不然很難看出,這個說法是怎樣的荒唐無稽,快讓“rights死無葬身之地咧……

 

第二哦,斷言“‘義權’會讓人聯想到高尚的追求,而不是底線的保障”,儘管明確指出了,right”的功能在於保障底線,卻又木有看到,它因此擁有的“正當”,這種“最重要的含義”,與“正義”之間的根本一致,結果同樣沒能回答,一個類似的問題:人倫衝突中,為人們提供底線保障的,要不是道德領域的正義,還能是神馬領域的神馬玩意兒呀?

 

不錯喔,西方學界早有說法,主張權益只與法律相關,卻與道德無關,俗話或曰“法權”,影響也很大,以致有學者還專門寫過,以“道德權益”為主題的論著,考察權益與道德的內在關聯。淺人有個瞎猜:剛才那篇文章,斷言‘義’的道德色彩過重……‘義權’會讓人聯想到高尚的追求,而不是底線的保障”,或許也是因為受到西學見解的引導,以為只有旨在維護權益的法律條文,才能為社會成員,提供底線的保障。

 

然而吧,有木有一種可能,法律在維護權益方面,為社會中的人們,提供的那些保障,恰恰全都源於“正義”,這條據說道德色彩過重的底線呢?不然的話,難道說“道德正義”,文言又叫“道義”之外,還有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法律正義”麼?要是不可能有的話,乾脆承認道德色彩過重的正義,也能在法律層面,為人們提供維護權益的底線保障,豈不是避免了,畫蛇添足的多一道子?

 

說白了,2009年轉過來琢磨,西方的道德政治哲學後,讓俺老漢大吃了好些斤的,一個事實就是:號稱注重邏輯法則、理性思維、語義分析的主流西學,在眾多最基本的概念術語上,包括但不限於:客觀、主觀、邏輯、理性、實然、應然、正當、應當、自由意志、必然、偶然、自律、道德、政治、法律等,充斥着大量違反同一律的,混淆偷換、張冠李戴、暗度陳倉、明着掉包,以及由此造成的,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無可理喻、匪夷所思,害的淺人都年過花甲了,還不得不在隨筆系列裡,做點幼稚園小兒科的活兒,幫他們一個個澄清。累(lui)呀。

 

說穿了,造成剛才那種誤解的源頭,就是西哲既把“道德”混同於“德性”,又與“政治”和“法律”斷開的亂點鴛鴦譜,木有看到:後面三個東西,統統是人倫關係,亦即道德領域的組成板塊,彼此間的差異主要在於:“德性”板塊里,人們以“自律自為”的方式,履行各種義務(德性義務);“政治”和“法律“板塊里,人們以“他律強力”的方式,履行各種義務(政治和法律義務),下面還會分析。

 

明白了個中的貓膩,就知道前面引的那段話,到底錯哪兒啦:尊重權益的應然視角看,無論你用自己的財產,去追求德性高尚的慈善事業,還是沉溺於德性低下的吃喝玩樂,的確都不會影響到,你擁有它們的正當資格;可要是你用它們,幹了些坑人害人的邪惡之事,嚴重侵犯了別個的“義權”,根據道德正義的底線保障,它們就會被正當地加以剝奪,用來補償受害者了。

 

所以吧,任何“義權”都是“底線的保障”,不是“高尚的追求”。不管怎樣,除非有誰嚴重妨礙了,你從事純潔善良的慈善事業,否則的話,你在那裡向世人鄭重宣布:你有做慈善的“高尚義權”,豈非貽笑大方,讓人忍俊不禁?

 

話又說回來咧:儘管如此,照本篇前半部分的分析,俺老漢還是把rights,譯成了“權益”,而不是“權義(義權)”,因為這樣子的譯法,更能幫我們從義利之辨的視角,理解“rights中的好對互動,不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你們這班屌人,真覺得中華人民不懂“造
2023: 外匯交易實戰圖例06-07
2022: 意義 – 一切表達方式的本質
2022: 集體主義害集體,社會主義反社會(微論
2021: 希望他們不是受了我的啟發搞出廣州疫情
2021: 古風八
2020: 借用托克維爾的眼光來觀察中國的舊制度
2019: 佛典故事:放下
2019: 清晨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