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平隨筆|劉派正經8.“市場競爭”語境下的商場如戰場 |
送交者: luis 2024年09月03日16:44:2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劉清平隨筆|劉派正經8.“市場競爭”語境下的商場如戰場
有人起疑心咧:你把市場經濟,吹得這樣子天花亂墜,又是正義自由,又是平等誠信,又是雙贏互益,那怎麼解釋,“商場如戰場”之類,充滿殺機的說法呀?恭喜閣下了喔,親,這問題提得好,不過答案不在,前面討論的商品交換中,而在接着要談的市場競爭中。
如同廣義的“合作”,囊括了人際間的所有和諧那樣子,廣義的“競爭”,可以說囊括了,人際間的所有衝突,特點在於:每個個體或團體,都想在同一個目的好,沒法被所有團體或個體,全都獲得的情況下,通過種種壓倒對方的途徑,最終讓自己而非對方,獲得這個屬於稀缺資源的目的好;具體例證麼,包括但不限於:進托幼拼高考,搞對象提職稱,當區長選總統,奪領土掀戰爭等,文言又叫“卷”,嗯哼。
至於本系列關注的,“市場競爭”則是指:商品的經營者(包括生產者、流通者和銷售者等,亦即廣義的“賣家”或“企業家”),為了爭奪屬於稀缺資源的,同一些目標客戶(商品的消費者,亦即“買家”),在市場氛圍下形成的人際衝突,力求讓這些目標客戶,購買自己而非對方經營的商品(包括各自服務,下同),最終讓自己而非對方,獲取作為收益的利潤。
正因此,儘管同樣處在,市場經濟的語境中,商品交換與市場競爭,在行為主體方面,區別很大,通常不是一撥人:商品交換主要發生在,想要得到對方商品的,兩個交易者之間;市場競爭主要發生在,想把同類商品提供給,數量有限的消費者的,眾多經營者之間。
無需說,如同其他領域一個樣,這個領域裡,彼此競爭的經營者之間,也會形成相互合作的和諧一面,尤其在他們打算聯手對付,摳門刁鑽的消費者的時候,就像咱們的汽車銷售商、房地產商、加油商等,約好了一起漲價那樣子。
可是呢,套對俗詞來講:就經營者們自身而言,很不幸,相互合作的一面,只是非本質的;彼此競爭的一面,才是本質性的,以致可以說,哪怕相互合作的時候,彼此競爭的一面,依然潛伏在那裡,蠢蠢欲動,伺機待發,不是?
“商場如戰場”的口頭禪,就涉及這個本質性的一面,有時還確實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冷血地步,所以說充滿殺機,並不過分,倒很形象:誰要是在商場中,競爭不過別個,處於弱勢下風,客戶就會越來越少,利潤也會越來越小,直到經營不下去,最終破產倒閉哦。默哀。
所以曰,儘管同樣處在,市場經濟的語境中,商品交換與市場競爭,在倫理意蘊方面,也有某些差異,需要細細辨析:一方面,商品交換是一種,受到自身通義的直接約束,打算通過自律地履行德性義務,化解潛在人倫衝突的行為,所以才對交易雙方來說,有着正義、自由、平等、誠信、互益等正面品格。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自身就構成了,現實的人際衝突,除了為消費者,提供值得意欲的商品服務,這個使它成為市場競爭的共同目的外,不再有別的神馬通義,直接作為底線,約束着競爭各方,以致他們會採取種種措施,努力讓自己而不是對手,實現爭取更多目標客戶、占有更大市場份額的特定目的。
說得更具體些:一方面,由於行為主體的特定身份,商品交換本身,就有自己的正義規範,亦即斯密揭示的那條通義,作為底線約束,要求雙方以自由、平等、誠信、互益的方式,向對方提供對方意欲的商品,來換取自己意欲的商品;否則的話,倘若違反了這條通義,它在實然層面,就不再是商品交換了,而在應然層面,還會受到對方以及別個的他律責罰。
另一方面,由於行為主體的特定角色,市場競爭本身,除了接着要指出的,交換通義的間接約束外,並木有自己的固有底線,因而各方為了達成目的,可以通過種種途徑,打壓甚至擊垮對手,所以參與者才經常抱怨,商場如戰場的冷血殘酷。結果哈,與交換雙方截然有別,競爭各方之間,很難形成互益的雙贏德性,反倒清晰地呈現出,益己不益他的單向意欲,嗯哼。
不過呢,區別歸區別,由於同樣處在,市場經濟的語境中,商品交換與市場競爭,下面一點上,又親密地纏一塊了,難分難捨:眾多經營者之間,展開冷血競爭的根本動機,歸根結底還是準備,遵循交換通義,通過為消費者提供,值得意欲的商品,實現賺取利潤的目的。
也因此,商場中的競爭,雖然激烈的程度,貌似戰場上的鬥爭,但有一點不同:競爭各方儘管都想把對手“整死”,以便自己“維生”,卻不會把消費者也給“整死”了,相反還會按照交換通義,設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然的話,他們怎麼滿足,自己的盈利需要啊?
實然看,正是由於消費者,作為交換行為的一方,插足到了經營者的市場競爭中,才讓後者間接受到了,交換通義的底線約束:通過提供更美更廉價的商品,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自為途徑,而不是訴諸,刺刀見紅、炸彈亂扔的另類手段,戰勝甚至壓倒對手;否則的話,他們的競爭,就沒資格叫“市場競爭”了,倒不如改叫“鬥爭”,甚至“戰爭”,更為貼切,不是?
說白了,既然就市場經濟的有機體而言,商品交換才是原初的細胞,市場競爭則是為了,給這樣子的原初細胞,提供豐盛的營養,才衍生出來滴,按照先來後到、目的工具,等等之間的邏輯關係,它顯然就應當服從,商品交換也得服從的,那條通義的底線約束;不然的話,它如何發揮自身的功能,為商品交換服務,並因此讓人們,能給它貼上“市場”,而非“考場”“球場”“情場”“賭場”,乃至“戰場”的標籤呢?
說穿了,眼下的市場競爭中,常見的那個西式口號:“顧客是上帝”,儘管嚇人地流露出,把消費者當神供的,“亂拜人教”意向,下面的限定意思上,倒也真能成立:要是賣家經營的商品,難以滿足買家的需求,沒法吸引顧客,他們不就要面臨,生死攸關的危機麼?那個能夠決定,你的生死存亡的東西,不就是你的上帝,或者某種類上帝的存在麼?
照這樣子推吧,另一個儒味頗濃的命題:“顧客是衣食父母”,雖然委屈地管涌着,到處瞎認爹媽的,“有奶即娘”精神,下面的限定意思上,不也能站住麼:要是顧客不肯惠顧,閣下的經營場所,您怎麼支付,下個月的米麵油鹽賬單啊,嗯哼。
由於左均的蠱惑,不少人似乎忘掉了,自己的消費者身份,抨擊市場經濟的時候,常常給出下面的論據:市場競爭充滿了勾心鬥角,哪哪都爾虞我詐。不過哈,暫且放下那些,突破自由主義底線的現象不談,照剛才的實然描述,市場競爭的過程,無論多麼冷酷,從消費者這邊看,豈不是依然可以接受,甚至值得意欲麼:它能讓消費者,從市場競爭的後果中,扎紮實實地得到好處……
否則的話,市場競爭的氛圍下,大搞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和稀泥,一邊不許勝出的經營者發展,一邊給敗北的經營者輸血,努力讓它們維繫“均等”,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大傢伙的生活嗎?說破了,要是真有個強制性的他律規定,逼着閣下自己付款,只准買敗北者的差勁商品,您願意麼?倘若閣下不願意的話,您覺得誰會願意呢?挺捉急以及招急滴,在線等。焦心。
所以呢,服從交換通義的底線約束,這個少不了的前提下(不好意思哦,親,許多市場經濟的捍衛者,相對忽視了這個前提),我們的確有理由,從實然視角宣布,就像商品交換一個樣,對消費者來講,市場競爭也有資格,名之曰“自由”或“好”的:如果說商品交換,是讓買家面對一個賣家時,能夠隨意任性地滿足自己需求的話,市場競爭則提供了更多的賣家,讓買家能從中選出一個,從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個意思上講,商品交換與市場競爭,基於交換通義的內在結合,就搭起了市場經濟,這個有機體的基本架構:自由交換成了它的細胞,自由競爭成了它的血管,從而為所有的消費者,其中也包括了:敗北的經營者等,以節約的方式,獲得各種商品,打造出一個自由的平台……
這樣子曰,不是對敗北者的冷嘲熱諷:按照人性邏輯的要害情結,而非豐滿圓潤的白日做夢,好好衝突的氛圍下,再自由的平台,也不可能確保,所有人統統成功的完美自由。毋寧講,既然有人成功,就會有人失敗;問題僅僅在於,導致了成敗之別的市場競爭,會受到怎樣的應然底線約束,不是?
好玩的是,當代經濟學理論,無論專著,還是教科書,對市場競爭的關注,遠遠超出了商品交換,往往把大量的精力篇幅,花在了經營者如何經營企業,處理成本與收益的關係,在競爭中擊敗對手等問題上;哪怕談到商品交換、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也不肯多拿幾句話,稍微分析一下,斯密闡發的交換通義,是怎麼個意思,更不用說像本系列這樣子,如實描述它對整個市場經濟,包括市場競爭在內,所發揮的底線約束效應了。
有鑑於此,本系列將把這種現象,叫做“經濟學的異化”:輕視在先的原初細胞,偏重後起的營養血管,尤其木有看到,支配着商品交換的通義底線,同樣對市場競爭,起到了間接的約束作用。至於這種異化的扭曲後果嘛,包括但不限於:經濟人被自私化了,市場經濟被污名化了,後面會一個個討論,嗯哼。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中秋節到了,經濟不好,失業路瑟太多, | |
2023: | 哲學的屬性 | |
2022: | 想起那年“反三俗” | |
2022: | 人權和自由將往何處去?- 孟晚舟採花釀 | |
2021: | 新冠RBD5個關鍵氨基酸抄襲、修改自rs33 | |
2021: | 若云:真實人生 十:我的恩師 (2) | |
2020: | 海外華人必讀.美國歷史百科全書一 | |
2020: | 海外華人必讀.美國歷史百科全書二 | |
2019: | 黃俄習種出來面對香港年輕人吧。不要再 | |
2019: | 全球變暖、臭氧層及宇宙射線之間的關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