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分類和定義——中國傳統學術的一大弊端:沒有定義 |
送交者: 饞師五代 2024年10月06日14:58:5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1 給中國傳統學術,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很難。為了避免“誤傷”,姑且以時間劃分吧。 1840年之前,為傳統。之後,是現代。學術也如此劃分,1840年之前的,是傳統學術;之後是現代學術。 當然,事情沒那麼絕對;不要說1840年之後,就是今天,傳統學術的影子,在中國依然清晰可見。就像皇帝不在了,國人的帝王思想,依舊很頑固一樣。 從特徵上劃分的話,傳統學術是開門見山的,是不定義的;這一特點,諸子百家,幾無例外。《墨子》中有一點,有對“同”、“異”等抽象概念的定義,非常難得。 中國人不善於,或者說是不屑於去辨析概念,中國人對於概念的定義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國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個明晰、全面、準確、嚴格的定義?幾乎沒有。中國的哲學家極少下定義,儒家講仁?什麼是仁?眾說紛紜。 老莊講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然而,道不可道,道是什麼?也沒有定義。 中國化的禪宗,就更厲害了。“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連文字都不立了,還談什麼定義啊! 儒釋道三家,一家也不講定義,也不定義。這就是中國傳統學術的特點。 2 下面,跟蹤一下“仁”在儒家學說中的演變。 “仁”是儒學體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仁義禮智信”,“仁”排在第一位。 什麼是“仁”? 《論語》中,“仁”一共出現了66次,沒有兩個地方的解釋完全相同——這不是我的統計,我嫌麻煩,但熱愛儒學的人、研究儒學的人是不厭其煩的。我只是利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論語》是儒家經典,它忠實地記錄了孔子的言語、思想和行為,但是,它卻不能準確地定義什麼是“仁”。 《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前一個“仁”,是人與人之間的規範,後一個“仁”,扯得遠了,到了“天下”。 宋儒,不厭其繁,又在不斷發展和創新“仁”的概念。 “仁也者,盡人之聖也;禮也者,盡人之賢也;義也者,盡人之才也;智也者,盡人之術也。” 這是周敦頤說的。“仁義禮智”,都說道了,也都有“新意”——和“孔孟之道”比起來,味道大變了。 周敦頤的學生謝良佐,也不甘寂寞——他接着說: “仁者,天之理,非杜撰也”。如果,“仁”是天理,則按照朱熹的“理”,它是一種先驗的存在,“理”在氣先。天下萬事萬物莫不是一理。“理一分殊”,正如朱熹說:“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至此,“仁”又成了萬物的本源。 謝良佐進一步解釋: “心者何也?仁是已。 仁者何也?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今人身體麻痹,不知痛癢,謂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種而生者,謂之桃仁杏仁,言有生之意,推此仁可見矣。 “桃仁杏仁”,就是“仁”。這是從生命起源的角度解釋“仁”的,因為,甜桃和酸杏都是由“仁”長出來的。 從孔子“愛人”,到謝良佐的“麻木不仁”“桃仁杏仁”,其間之距離,何止天地之間。不過,不要認為謝良佐在和我們開玩笑。清末,譚嗣同對於“仁”的解釋,倒是和謝良佐相像,譚嗣同在《仁學界說》中指出:“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以我之力,要搞清楚“仁”的含義,實在是勉為其難。 我只不過是隨意從我看過的儒家文章中,摘錄了有限的幾則,已經感到大腦氧氣不足,思緒難以為繼了。可憐那些科舉的書生,要不呆不傻,真是奇蹟了。“仁”如此,儒學的其他概念,也都這樣,從來沒有一個穩定、持續、內涵清晰的唯一定義。 沒有清晰的定義,有兩方面壞處。 一方面,對同一個名詞,每一個學者使用不同的定義,就會造成“雞同鴨講”的混亂,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我說你的不對,你說我的不對,可是,誰也不能證明對方是如何不對。因為,原本,各自對同一個名詞都有不同的定義。 另一方面,概念不明晰,會造成學術中斷,即:後來者無法繼承前人的成果。每一個人都“從頭來過”,學術的發展自然陷於停滯。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哪國先提 | |
2023: | 中國大陸的政治前途:學朝鮮還是學台灣 | |
2022: | 量子密碼學:讓黑客無用 | |
2022: | 你的感覺很對但你的理性很差 | |
2021: | 外匯交易課程實戰例圖10-6 | |
2021: | Small molecules as catalysts | |
2020: | 毛澤東思想正在武裝美國 | |
2020: | 932 | |
2019: | 《閱兵式——豺狼野獸、爬蟲類的伎倆! | |
2019: | 827、帶領香港走出困境的偉人會出現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