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还是3?”-这是个问题
在哲学本体论的研究中,本体是“一”或来源于“一“,这一点历来基本没有争论。西方人称其为“上帝”,中国人称为“天”或“太极”,老子就称其为“一”。范例的研究发现这个“一”的想法是幻觉,因为“那个”不可能由“这个”产生。但仅仅为表达起见,范例可以称其为“绝对”,或“绝对之绝对”。而主要的问题是在下一步,既我们的世界是如何由这个来源而形成的。
从这个本体出发,发展出我们的世界。基督教认为是“三位一体”,既“圣父,圣子,圣灵”。中国的老子,认为是“一而二,二而三,三生万物”。西方哲学上有,“一而一,一而二,一而三,一而多”等等。我这里要强调讨论的是“一而二”,既“二元论”,笛卡尔的思想。
笛卡尔在其7卷《沉思录》中谈到,上帝创造了二类“物种(matter)”,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笛氏认为,两种东西互不联系,因为在创始者上帝那里,他们就不同。(顺便提及,中国大陆的共产党跟着马克思,也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世界的根本分歧,虽然他们批评笛氏的二元论。“自相矛盾”是这个感性文化的传统,不完全怪共产党。)
从笛氏的二元论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五个世纪了。今天的科学发展早远远超出了笛氏的时代,但笛氏的二元论,到今天仍然不能推翻。也就是,科学家至今为止根本无法“创造生命“。因为DNA,RNA的基因结构的复杂,看来除了上帝安排之外,人类根本无法复制。生命与物质,如果仅仅来源于上帝,既“一”,我在范例研究中发现了新的问题:“生命与人的区别”。
在我看来,生命包括人,如同包含动物和植物一样;但人远不止仅仅包含“生命”。人以外的其他生命的特点,如同物质的属性,是“循环”,既自身复制。这种循环,完全受制于周围的外在环境,是根本被动的对环境的反应,对周围环境没有丝毫的影响,人则不同了。人可以改变物质的“相对性”。也就是,人可以克服物质环境所强加的“条件限制”,而呈现自身的存在,既具有类似上帝的功能:创造性。这个人的创造性,代领我回到了问题的根本:人是哪里来的?人的生命究竟是不是生命的进化,既普通动物进化的结果?如我们普遍相信的达尔文学说那样?达氏“进化论”的学说,根据的是化石的发现而作出的结论,所以是科学的结论。科学的结论比宗教的“创世说”使人信服。但宗教的猜测不是没有意义,关键要提供一个猜测的根据:这就是哲学的任务了。
进化论的本质,是经验论或“外因论”。它只能解释逐渐的“量”的变化,而不能解释“质”的不同。所以,进化论的结论,超过了他的问题,既生命起源于何处?比如,人为什么不会生出马?猴子为什么不会生下香蕉?物种的产生为什么不会“穿邦”或“乱套”。为什么总是“龙生龙,凤生凤”?我认为这个“一而几”的问题也许是这样。
绝对之绝对,产生了“三”,既,1)相对的物质,2)相对的生命。两种都以循环为特征。3)相对加绝对,既部分相对,部分绝对。或者说,上帝将“自己掺入了生命中”:这就是人。人不是单纯的循环,因为上帝的“身体”是“绝对”,所以,上帝产生了世界,又将自己的一部分,既“人”,加入到世界中:所以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这也是历史验证的西方人历史观,而中国人的传统“循环的思想”是错误的:世界历史是在进步:今天胜于昨天,今人比古人聪明。仅仅不要忘记的是,今天来源于昨天,今人的成绩建造在古人之上即可。
结论:世界是“一而三”,既,“绝对之绝对”产生了:1)物质(相对);2)生命(相对);3)人(相对+绝对)。或者:循环,循环,进步-逐渐逼近绝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要逐渐逼近“真,善,美”。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是中国人将生命看来和猪没有区别(”食色,性也”),既“单纯的循环”。作人不要作猪吧?“Leave everything a little bit better than you found it.”- Anonymous 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