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探微(B) |
送交者: stinger 2014年10月27日05:55:5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悟性探微(B)
悟性,在範例中,是發現範例本體的根據。所以,研究悟性,就是研究“絕對如何 回復到自身中去”的過程。 範例的根基是範例的本體,絕對。讓我重複一下,範例的本體包括:絕對,在,思 在,定在和存在,這五個範疇。 悟性,是思維的性質或功能。雖然悟性是被“囚禁”在個人這麼個狹小的範圍內, 但由於抽象的作用,它的本質卻和絕對絕無二至。如同我們俗語說,麻雀雖小五臟 具全,是一個道理。 悟性是如何運作的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必須先回答“悟性存在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 - 如此羅列- 問題前,我們又必須回答,“思維存在嗎?”,接下 來,我們又必須回答“絕對存在嗎?”。如此一串疑問,如同數學的回歸一樣,最 後到了質疑“絕對的存在”為止。 一段時間以前,我記得一個網友問我,“哲學能被科學證明嗎?”。我的回答大意 是,“問這個問題如同在問,父母的存在能被孩子的存在證明嗎?”。我這裡有兩 個潛台詞,一是說,哲學與科學的關係是怎樣的;二是說,如果不理解這種關係, 問這個問題就變得荒唐起來。同理,對絕對的質疑也是這樣。這樣看來,這一系列 回歸的問題,就構成了一個“基礎的連續”,實在是缺一不可。任何一環的缺失, 都會造成整個範例大廈的倒塌。反之,如果要駁倒範例,也必須駁倒整個大廈才行。 這就是我在宏觀世界的圖形中提到的“系統論”功能的重要。孤立的看待問題,是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簡單思考,是盲人模象(不過關於思維的“界限”在時空範圍的 限制,以後再談)。 讓我再轉回到範例本體上來。如果我們“cut the chase to the core”(只要不將 事情變得“過份簡單”),我可以說,第一,質問絕對的存在如同孩子質問父母的存 在一樣荒唐。第二,在,就是潛在。第三,思在是“微觀世界的現象界”。第四,定 在與存在,是“宏觀世界”的現象(如康德定義的,和所有其他或大多數哲學家理解 的那樣)。 這裡有幾個問題必須說明。一,什麼是絕對與在的關係?換句話說,絕對是如何 “變成“潛在”的“在”的?二,思在,作為微觀世界的“所有現象”的家,思維 是如何存在的,包括黑格爾所說的“精神”。細心的讀者讀到這,不難看出,我在 跟黑格爾同學所說的“絕對精神”開玩笑。因為“精神”的本質,在範例這裡,發 展為“絕對的絕對”,那麼,說“絕對精神”,不就成了“同義反覆”的廢話了嗎? 當然,黑同學是可以原諒的,因為我終究不可以說他不了解範例的思想 - 我希望我 永遠知道“界限在哪裡”,如愛因思坦所強調的。 那麼,思在的存在和定在的存在(為避免“存在的存在”一語),區別在哪裡呢?我 直接的回答是,前者是範例所謂“微觀世界”的存在,後者是“宏觀世界”的存在。 宏觀世界的存在,是經典物理的範圍,是科學的範圍。而微觀世界的存在,是理性 和邏輯的範圍 - 這就是根本的區別。當然這需要一籮筐的解釋才行。 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統一,在於“什麼東東發展的階段性”。我實在沒有詞來填 補“發展的階段性”的主語這句話中的位置。在他們的不同的發展階段,他們表現 出不同的性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存在”了。我們一般所說的存在,是古希臘哲 學家,康德,海德格爾等以降,最一般的存在。也就是在康德所說的“時空兩道門 內”的存在。但我們又有柏拉圖的“形式的存在”,又有黑格爾“絕對精神”的存 在,胡賽爾現象學的“思維形式”的存在。除了哲學家的這些自我陶醉的“思想玩 具”外,我們又有一般人所看見的“美”,“道德”等的“存在”。 很明顯,時空中的存在和頭腦中的存在,不是一個存在。所以為了區別清楚,範例 本體分別稱他們為“思在與定在”,這兩個不同的“存在”。或通俗地說,一個是 客觀的存在,在宏觀世界;一個是主觀的存在,在微觀世界。一個需要在“時空的 重複”來證明,如科學所要求的那樣。一個需要“集體的重複”來證明。也就是說, “美”,比如說,不是一個人個人“喝多了”所導致的結果。這個“集體的重複證 明”,就是思在的基礎。它是如此堅實,它等同與宏觀世界存在的時空重複性一樣 不可質疑。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名校情節是好是壞? | |
2013: | 範例的問題 - 從“第三張餅”吃起 | |
2012: | 水晶:77年恢復高考大事記 | |
2012: | 歷史解密 黃帝之族 | |
2011: | 其實最煎蛋的思路就是考慮:光子到底是 | |
2011: | 大家對於輻射的概念還是很模糊阿 | |
2010: | 若論造假肖傳國確實不如方舟子,有意賣 | |
2010: | 中國人的英語水平越來越高了。廣州亞運 | |
2009: | 美國學術圈也不乾淨 | |
2009: | 別太拿塗博士的死說事--也為浙大說幾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