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以來中國大陸五大醫學發明 |
送交者: e 2015年06月28日19:47: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辛亥革命以來中國大陸五大醫學發明:AME-002調查結果<Quant Imaging Med Surg. 2015 Jun;5(3):453-66. doi: 10.3978/j.issn.2223-4292.2015.03.10.> 摘要目的:本次調查旨在選出調查辛亥革命(1911年)後中國大陸地區重要醫學發明。 材料和方法:由丁香園 (www.dxy.cn) 提供平台從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2月5日進行在線調查。用電子郵件邀請丁香園註冊用戶參加,提名0到4個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大陸的醫學發明。如參與者選擇“0”,意味着他/她認為沒有重要醫學發明,或者他/她不知道任何重要醫學發明。重要醫學發明指:1) 具有實用價值,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2)不只是引進西方的技術,但可以包括對於現有的西方技術進行重大改良; 3) 不應只是重要的理論發現而對提高醫療服務無直接效益。結果:1513 位丁香園註冊用戶參與調查。489(32.3%), 441(29.1%), 342 (22.6%),150(9.9%),91(6.0%) 位參與者分別提供了0、1、2、3、4項提名。1)青蒿素用於治療瘧疾(523項目團隊,1972年); 2)三氧化二砷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張庭棟及其同事,20世紀70年代); 3)斷肢再植 (陳中偉及其同事,1963年), 4)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王振義及其同事,1988年); 5)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伍連德, 1910年),分別獲275、96、91、53、8票提名,為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五大醫療創新發明。結論:通過投票提名產生五項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重要醫學發明。但只有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完成。 引言上個世紀的醫藥發展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Le Fanu[1] 提出 ,上個世紀重要的醫療創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項目:1935年:磺胺類藥物; 1941年:青黴素; 宮頸癌“巴氏”塗片檢查; 1944年:腎透析; 1946年:氯甲左箭毒全麻; 1947年:放療直線加速器; 1948年:人工晶體植入治療白內障; 1949年:可的松; 1950年: 確定吸煙為肺癌的原因之一; 鏈黴素和水楊酸製劑治療結核病; 1952年:哥本哈根脊髓灰質炎大流行和重症監護的誕生; 氯丙嗪在治療精神分裂症中的價值; 1954年:Zeiss顯微鏡; 1955年:開放式心臟手術; 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 1956年:心肺復甦技術; 1957年:血友病的VIII因子; 1959年:Hopkins內窺鏡; 1960年:口服避孕藥; 1961年: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 Charnley髖關節置換術; 1963年:腎移植; 1964年:預防中風; 冠狀動脈搭橋術; 1967年:第一個心臟移植; 1969:唐氏綜合症產前診斷; 1970年:新生兒重症監護; 認知療法; 1971年:兒童癌症的治療; 1973年:計算機斷層掃描儀; 1978年:第一例試管嬰兒; 1979年:冠狀動脈成形術; 1984年:確認幽門螺桿菌為胃潰瘍的原因; 1987:冠脈栓塞溶栓治療; 1996年:三聯療法治療艾滋病; 1998年:偉哥治療陽痿。本文作者並補充:磁共振技術 (1976年Sir Peter Mansfield,1973年Pauil Lauterbur,和1977年Raymond Damadian) ;介入放射學(1953年Sven Seldinger; 1963年Charles Dotter)。在1851至1900期間的重大醫學成就參見Charles Murray的列表 (附件1) [2]。 本次調查旨在選出調查辛亥革命(1911)後中國大陸地區重要醫學發明。辛亥革命標誌滿清統治結束,中國開始全面接觸西方文明。 材料和方法從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2月5日由丁香園(www.dxy.cn) 提供平台 進行在線調查。由電子郵件邀請丁香園註冊用戶參加此次調查。為了吸引用戶參與,完成調查後可獲得能用來下載丁香園資料的5個丁當幣。 調查問卷要求參與者填寫個人資料,包括地理位置、醫院等級、專業及其目前職位級別,並提名0到4個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大陸的原創醫學發明。如參與者選擇“0”,意味着他/她認為沒有大陸原創重要醫學發明,或者他/她不知道大陸原創重要醫學發明。填寫1或以上的人需寫出創新發明的名稱,而參與發明的主要人員及時間則為選填項。建議參與者收到邀請郵件後思考幾天再填問卷。這份調查的最初目的是基於投票提名情況選出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的十大原創醫學發明。 重要原創醫學發明需為:1)具有實用價值,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2)不只是引進西方的技術,但可以包括對於現有的西方技術進行重大改良; 3)不應只是重要的理論發現而對提高醫療服務無直接效益; 4)不應只是以發表高分文章為目的; 5)通常不包括大規模的群眾運動。 通過參考中英文文獻及向同事諮詢,作者認真仔細核對了多於1票的的所有提名。 結果共有1513 位丁香園用戶參與了投票,與AME-001調查參與的人數大致相同(1,513 vs 1,663)。參與者的地區分布見圖1。參與者的專業包括內科(33.5%)、外科(26.2%)、腫瘤科(5.1%)、麻醉科(4.56%)、放射科(4.5%)、急診科(4.2%)、婦產科(3.0%)、兒科(2.6%)、研究機構(2.4%)、 檢驗科(2.3%)、藥學(2.0%)、耳鼻喉科(1.7%)、口腔科(1.2%)、皮膚科(1.1%)、病理科(0.9%)、康復科(0.9%)、初級衛生保健科(0.8%)、眼科(0.6%)、精神病科(0.5%)、及其他(1.6%)。醫院等級分布中來自三級醫院占75.9%,來自二級醫院占16.1%,來自一級醫院占2.6%,其他占5.4%。職稱分布中主任醫師占4.6%、副主任醫師占13.1%、主治醫師占30.5%、住院醫師占25.6%、其它臨床醫學或醫學科學的研究生、護士、醫院行政人員等占16.2%。 本次調查中489 位(32.3%)、 441位(29.1%)、 342位(22.6%)、 150位(9.9%)、91位(6.0%) 參與者分別提供了0、1、2、3、4項提名。卡方檢驗顯示職稱較高的參與者提名項目更多(P <0.001,圖2)。 作者認為由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三個單位合作完成的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1965年,473票)及湯飛凡教授用卵黃囊培養沙眼衣原體(1957年,39票)均屬科學成就,而不是醫學創新發明因其未能即時有利於醫療健康。針刺麻醉獲得7票,但因其效果有限未能在臨床廣泛使用,故亦未能計入重要原創醫學發明(圖3)。根據本次調查結果我們選出: 1)青蒿素用於治療瘧疾(523項目團隊,1972年); 2)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張庭棟及其同事,20世紀70年代); 3)斷肢再植 (陳中偉及其同事,1963年), 4)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王振義及其同事,1988年); 5)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伍連德,1910年),分別以375、96、91、53、8票(圖3)共計五項,成為本次投票產生的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的重要醫學創新發明。除了針刺麻醉,這些成就的時間節點如圖4所示。
圖1,參與者地區分布圖(不包括兩個海外參與者)。
圖2,職稱較高的參與者給出更多提名(卡方檢驗:P <0.001)。
圖3,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醫學創新發明調查提名。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票及使用卵黃囊培養沙眼衣原體均視為科學成就,而非醫學發明。因為針刺麻醉未能在臨床廣泛使用亦非計入。APL: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圖4,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的七項重要醫學成就,時間軸顯示如上圖 (A:投票數標註在x軸; B:不顯示投票數量)。 討論最初我們希望能提名出辛亥革命後中國大陸的10大醫學創新發明,但根據最終投票內容只提名五項。我們未能核對只有一票的提名,儘管這其中可能有重要發明。原因一是我們不能將只有一票的提名排序,二是不能排除自我提名的可能性。除了圖3中列出的,我們仔細考慮了所有其他投票大於1的提名,但它們都不符合我們的標準,即1) 1911年以後的中國大陸原創發明; 2)具有臨床實際價值; 3)至少在中國為同行廣泛採納使用。筆者對圖3中的七項提名詮釋如下。
1.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獲得最多投票 (473票)。然而這屬於科學成就的範疇並非醫學發明,因為這項成就並沒有直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合成方法不能產業化)。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由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三個單位於1965年協作完成[3,4]。 在國際層面,1922年Banting等人發現提純胰島素可適用於糖尿病患者[5]。此後製藥公司Eli Lilly迅速在提純工藝上取得了突破。在基因工程進步前,提純動物來源的胰島素一直是治療糖尿病的選擇。1923年,Frederick G. Banting和Jorn James Rickard Macleod因為對胰島素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但在1916年就職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醫科藥科大學的生理學教授Nicolae Paulescu研製出了一種胰島素提取物,該提取物注入糖尿病的狗模型體內時能使其血糖水平恢復正常[6]。有人認為Paulescu也應被授予諾貝爾獎 [7]。 胰島素分子結構由英國分子生物學家Frederick Sanger確定[8-11]。他因此獲得195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一般認為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的Helmut Zahn和美國匹茲堡大學的Panayotis Katsoyannis在1963年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島素[7,12,13]。 1978年貝克曼研究所的Arthur Riggs 及Keiichi Itakura與Genentech的Herbert Boyer 合作,成功使用基因工程使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 [14]。目前世界範圍內使用的胰島素都是生物合成的”人”胰島素或其衍生物 [15]。 2.青蒿素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快速治療惡性瘧原蟲瘧疾的作用。該藥物也越來越多地用在治療間日瘧原蟲瘧疾。 早在兩千年前中醫就有使用青蒿素治療瘧疾的記載。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在漢代馬王堆陵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約公元350年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也上記載了青蒿素作為抗瘧疾藥物的使用。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用茶沖泡青蒿可以治療瘧疾。 1967年中國開始了代號為523的治療瘧疾中草藥篩選研究計劃,代表人物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藥研究所的屠呦呦。1972年523項目團隊發現了黃花蒿的葉子含有青蒿素 [16-18]。當時中國科學家列出了近5000種可能治療瘧疾的中藥,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候選方案之一。在傳統中草理論的啟發下,屠呦呦還發現了低溫提取的過程可以保障青蒿療效。2011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中的重要貢獻而榮獲Lasker- DeBakey臨床醫學獎。 目前青蒿素的作用機制仍在進一步研究中。 Sanofi製藥公司在2013年宣布投入設備用基於生物合成的方式大批量生產青蒿酸。這種生物合成方式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Keasling與Amyris(加州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聯合開發[19]。 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青蒿素挽救了無數的生命[20 ]。 3.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400年前砷就已經用於治療一些疾病 [21]。三氧化二砷(As2O3)在中國古代傳統醫學稱砒霜,順勢療法也有砷劑作為藥物的傳統[22,23]。發現洋地黃的William Withering在15世紀也提倡砷劑治療[24]。 在18世紀Thomas Fowler提出了碳酸鉀混合砷劑的處方[25]。砷的抗白血病作用最早在19世紀後期報道。1878年Boston City Hospital報道了兩位正常人及一位‘白血病’患者使用Fowler’s處方後體內白細胞計數下降 [25,26]。隨後砷劑用作為抗白血病藥物,直至被放射療法取。20世紀30年代因砷劑在治療慢性白血病上功效再次受人關注[27]。在被現代化療取代前,放射療法後追加砷劑是白細胞的最有效療法。 20世紀70年代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張庭棟及其同事,更近一步研究了砷劑對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效果[28-31]。到1979年時張庭棟和他的團隊已經得出了 砷劑可以治療白血病,尤其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效果更佳,這一沿用至今的結論。 1998年Soignet等[32]用砷劑治療12例復發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11例有完全療效。Soignet等的文章使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獲得國際認可並推廣。饒毅和WY Au對此過程做了詳細描述[33,34]。 現在三氧化二砷的商品名為Trisenox,已經通過美國FDA認證用於治療對一線藥物即全反式維甲酸不敏感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003年香港大學研製了三氧化二砷的口服製劑[35-38]。口服製劑對門診病人及長期治療的患者帶來很大方便。 4.斷肢再植 斷肢再植有悠久的歷史。1814年William Balfour發表了第一篇關於手指再植的報道。Balfour的兒子食指和中指中節指骨處被絞斷,Balfour將其成功修復 [39]。隨後Thomas Hunter第一次完成拇指再植手術。但這些斷肢再植均未實行血管吻合。Douglas 和Foster 在1964年發表了關於斷肢再植後自主功能恢復的報道[40]。 Halsted, Hopfner和Carrel在19世紀80年代同時開展了很多關於斷肢再植及血管吻合的實驗,為血管外科奠定了基礎 [41]。Carrel博士因為其在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和開展腎移植的領頭作用,獲191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隨着縫合材料和手術器械的逐漸進步發展,尤其是手術室顯微鏡的發展,斷肢再植技術更加完善。Harry Buncke發明了第一套手術顯微鏡儀器[42]。Jacobson和Suarez 在1960年完成了顯微鏡下血管吻合[43,44]。 1962年美國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Ronald Malt其團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修復肱動脈的斷肢再植手術。修復的是一個12歲小孩的手臂,術後孩子的手臂得以保全[45]。 中國首例斷肢再植於1963年完成,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陳中偉帶領 [46-47]。此次手術成功再接了一個機械工的前臂遠端。在此之後,陳中偉還開創了很多顯微外科的研究,包括再植手指,保留切斷的末端,重建修復肌肉、神經及血管等[48-53]。 Kleinert等在1963年進行了第一次拇指部分截斷後動脈吻合術[54]。1965年Shigeo Kmatsu和Susumu Tamai首次運用微血管吻合技術完成了斷指再植 [55]。 5.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發現過程已有詳細記載 [33,56],Breitman等[57]在1980年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及順式維甲酸均能誘導HL-60分化為成熟細胞。1981年Breitman等[58]用兩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外周血觀察白細胞對全反式維甲酸的敏感性,發現細胞可以被誘導分化。1983年Honma等[59]報道全反式維甲酸可以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白細胞的分化。1983年Koeffler [60] 總結了體外研究,認為全反式維甲酸及順式維甲酸對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白細胞分化作用相同。1983, 1984, 1986年均有關於順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個案報道[61-64]。 1987年上海第二醫學院王振義報道了使用全反式維甲酸(單獨或聯合其他藥物) 治療六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65]。隨後在1988年王振義研究小組在Blood上發表了他們使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24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案例 [66]。 1989年Chomienne等[67]比較了兩個病人分別使用全反式維甲酸和順式維甲酸的效果,結論認為全反式維甲酸更有效。1990年法國的同一研究小組報道全反式維甲酸比順式維甲酸的更有效[68]。隨後全反式維甲酸的作用也得到中國醫生證實[69]。1991年Warrell等[70]證實了王振義和法國Degos研究小組的結論。1997年Tallman等[71]報道了在346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結果,他們比較了全反式維甲酸和之前柔紅黴素加阿糖胞苷的標準療法,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在誘導治療和維持治療上都更有效。 全反式維甲酸配合化療藥物是目前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首選方案。近期一個3期臨床多中心試驗比較全反式維甲酸配合化療藥物和全反式維甲酸配合三氧化二砷治療低危和中危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加三氧化二砷療效更佳[72]。另一隨機臨床試驗比較了全反式維甲酸配合化療藥物及全反式維甲酸加三氧化二砷在療效及毒性的差異,結論發現病人生活質量結果支持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砷對於低危和中危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作為首選方案[73]。 6.卵黃囊培育沙眼衣原體 1904年Waelsch描述了一種症狀輕微的非淋球菌感染尿道炎。膀胱尿道鏡檢查發現這種尿道炎症所致的粘膜結節樣改變與沙眼十分相似[74, 75]。在1907年,將一位男性沙眼患者眼刮片感染給猩猩後,Ludwig Halberstaedter和Stanislaus von Prowazek在猩猩眼結膜刮片上發現一種細胞內包涵體[76]。 因為他們發現這種細胞內的包涵體可以透過濾膜,並且只在動物上進行培養,學者們認為這種病原體是一種病毒,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這種觀念都被廣泛採納。1909年Halberstaedter和von Prowazek首次描述了在新生兒發現類似沙眼致病體的病原體[77]。第二年Frietsch和Heyman發表了個案報道了新生兒結膜炎患者的結膜刮片及其母親的宮頸刮片中發現這種類似沙眼致病體的包涵體。 1907年Halbersaedter和von Prowazek首次給予定義次後沙眼病原體的命名修改了好幾次。 1935年Busacca稱其為沙眼立克次體,用來表達在形態學上沙眼病原體及立克次體相似性[80]。1945年Jones等人引入術語‘衣原體’[81]。Rake在1957年首次命名‘沙眼衣原體’。後來Page和Storz給出了更細緻的分類 [82, 83]。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學者證實了這些致病原實際上屬於細菌而非病毒[84]。 1930年Castaneda 提出在組織樣本中利用不同的着色觀察立克次體和衣原體[85]。這種方法也從形態學上區分了細胞內這些衣原體包涵體及病毒包涵體。直到1970年代初,這些着色法是檢出及診斷衣原體感染的直接方法。 1931-1935年Woodruff和Goodpasture使用受精的雞蛋成功培育了痘病毒[86]。20世紀30年代Burnet等人用同樣方法成功地應用於其他病毒[87]。1935年Burnet和Rountree首次使用雞胚絨毛尿囊膜成功培育了鸚鵡熱致病體[87]。同年Miyagawa等人使用同樣的方法成功培育了腹股溝淋巴肉芽腫致病體[88]。1940年Rake等人用雞胚卵黃囊成功地重複了這個實驗[89]。 長期以來各方學者嘗試用雞胚培育沙眼衣原體都沒有成功。1957年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湯飛凡等人使用卵黃囊成功培育沙眼衣原體[90,91]。1958年Collier 和Sowa成功地重複了湯飛凡等人的研究[92]。最後1959年Jones等人成功分離出了沙眼結膜炎包涵體,即沙眼衣原體 [93]。 MacCallum和Findlay 在1938年發現淋巴肉芽腫的致病體 (衣原體)對磺胺類藥物敏感[94]。Thygeson報道了磺胺類藥物成功治療成人及新生兒的(沙眼)結膜炎[95]。學者之後發現四環素類藥物治療衣原體比其他抗生素更敏感[96]。目前多西環素是治療衣原體最有效的廣譜抗生素之一[74]。 7.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 伍連德於1879年3月10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他是劍橋大學第一位華人醫學生,1902年畢業之後在德國、法國繼續深造,學習細菌學。之後伍連德回到馬來西亞在吉隆坡醫學研究所繼續工作。一年後他回到檳城做了一名醫生,付出時間精力和自己的錢財幫助那些鴉片成癮的人戒掉鴉片。1908年他接受袁世凱邀請出任位於天津的清帝國軍醫學院副院長。1910年他被派去東北,控制當時震驚全世界的肺鼠疫。在四個月的時間內伍連德領導同事們戰勝了這可怕的疾病,並詳細且科學地記錄了整個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伍連德發明的”伍氏口罩”以及他提出的火葬病患屍體及檢疫措施戰勝了鼠疫。1911年4月3日他在瀋陽召集並主持了第一屆國際鼠疫防治大會。伍連德還幫助中國醫學走向現代化,成立了哈爾濱及北京醫科大學,建造了20多所現代化的公立醫院、實驗室及研究所。他號召成立了中華醫學會,並建立了第一個國家檢疫所。 伍連德結束在中國大陸的傑出生涯後回到馬來西亞生活。這可能也是他現在較少在大陸被熟知的原因。 8.針刺麻醉 現已明確手術不能只依賴針刺麻醉[100-104]。Madsen等分析了涉及3025位病人的13次臨床試驗[105]。試驗中用針灸治療多種情況的疼痛,針灸的效果被認為很小[106]。Vickers等人做了一個薈萃分析 [107],包括29組隨機對照試驗17922例病人。結果與Madse等的結論基本一致,針灸止痛的效果很小[108]。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討論的8項提名(包括3項科研成果) 中只有王振義等使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完成的。 本研究有一些局限性。我們要求參與者投票提名重要創新發明,然而“重要”是主觀的判斷。我們沒能仔細研究只有一個提名的項目。還有些重要發明可能有待於中國醫學行業的進一步確認。另外是參與調查的總數人數還是較少,而且主任醫師與副主任醫師的比例只占總數的4.6%及13.1%。 青蒿素治療瘧疾和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等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傑出貢獻,但就中國的人口基數及經濟規模而言,中國總體成就相比歐美國家並不出眾。回顧歷史,董潔林等在“從統計視角探討中國歷史上的科技發展特點”一文[109]中總結道: 1)中國歷史累計技術創新項目約占世界總量的5.8%,相比北美和歐洲差距甚遠,也遜於中東的一些國家; 2)中國歷史科學活動和成就少於人類總累計數的1%; 3)中國歷史上的技術創新,時間上從春秋戰國到宋朝期間較活躍,宋朝之後(1300AD至今),技術創新幾乎完全停滯; 4)歐洲地區自公元前500年開始,科技活動就較活躍,科技成果一直超越中國。Charles Murray的書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 [2] 也明確表述了類似的結論。他指出,“人類發展至今天這樣,多歸功於歐亞大陸西北部的一小部分人在數個世紀所內創造的輝煌 ”[2,第264頁]。 一位倫敦經濟學院的學者在2006年發表觀點稱:“有些人認為亞洲語繫結構遏制了亞洲人的抽象思維和創造力。另外一些研究指出亞洲的文化、宗教信仰和教育體制不鼓勵邏輯思維。科學...需要與生俱來的天資。一個擁有龐大人口基數的民族並不一定能領先科學......上世紀的亞洲好像沒有原創的科學突破”。如我們以前提出,雖然日本和韓國擁有一流的汽車製造業和電子企業,製藥企業及生物技術卻不突出[110]。而日本從20世紀初一直是地緣政治及經濟強國,至今已有7位諾貝爾化學獎及10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但2013年世界十大製藥公司沒有一個日本或韓國的; 25個頂級的生物技術公司中也沒有日本或韓國的公司[111,112]。日本最大的製藥企業為武田 (Takeda),但很多中國人可能並不熟悉。儘管中國目前發表了越來越多的文章,但印度在創新製藥和生物工程領先於中國[113]。 儘可能認清中國的相對優勢和相對弱勢十分重要。這將有助於中國做出正確定位並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從而彌補和克服中國相對的弱勢。Charles Murray指出,“歷史已經說明,一個出巨人的年代,也是出“亞巨人”及其它人才輩出的年代” [2,249頁]。圖4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個規律。因此,雖然可能有例外情況,在寫本文時作者悲觀地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也不太可能在醫學上作出一連串的原創性巨大貢獻,也不太可能會產生許多生理醫學的諾貝爾獎得主。如果有可能,也許同日本一樣,會先有物理學及化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參照之前日本及韓國的經驗,中國的公司可能會在機械製造和電子工業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創新製藥及生物技術。當然作者承認預測將來是非常困難的。未來的發展只有在實現的那一刻,才會知道最後結果。 鳴謝 感謝本次調查的每一位參與者,也感謝來自朋友和同事的諸多寶貴意見。 本次調查的設計及結果解釋均獨立於丁香園及AME出版公司。 披露: 1.本次研究主要目的並非精確記錄近代中國的醫藥發展史,而是記錄本次投票提名。因此各個項目的參考文獻引用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均衡。 4.本文中文版從英文版翻譯而來,如與英文版有歧義,以英文版為正確解釋。
參考文獻請參見英文原版。 Wáng YX, Xiao F. Top five medical innovations in China mainland since Xinhai revolution (1911): results of AME survey-002. Quant Imaging Med Surg 2015;5(3):459?73
附件1,1851-1900年間世界醫學重要發明 (Murray C,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 Page212-213)
1851年:德國,Hermann Helmholtz發明了眼底鏡。 1863年:德國,Johann Baeyer首次發現巴比妥酸。 1865年:法國,Claude Bernard發表了à l’Etude de la Médecine Expérimental,使醫學成為一門觀察、假設、驗證的科學。 1874年:美國,Andrew Still提出椎體移位是脊柱病的原因之一, 創立了骨病學。 1876年:德國,Robert Koch證明炭疽的致病菌是桿菌。 1881年:奧地利,Christian Billroth成功切除幽門癌,標誌着胃腸道手術的開始,也是現代外科新紀元的開始。 1881年:德國,Robert Koch提出蒸氣滅菌法。 1881年:美國,William Halsted首次開展了患者輸血。 1885年:法國,Louis Pasteur發明了狂犬疫苗。 1890年:德國,Emil von Behring研製了抗破傷風毒素。 1891年:德國,日本,法國,Emil von Behring, Kitasato Shibasaburo, 和 émile Roux研製了抗白喉桿菌毒素的製劑。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stinger:從認識的過程談範例 | |
2014: | 老幾:辨析“君子不器”的意義 | |
2013: | 華人家長口中孩子的領導才能! | |
2013: | 高考零分作文賞析:小鳥飛越太平洋 | |
2012: | 英懸賞1000英鎊求解:為何熱水結冰比冷 | |
2012: | 每日衛星照:太平洋上空彩光環奇景 | |
2011: | 楊振寧的早期論文,正好說明了他早期不 | |
2011: | 魏樹人傳楊式太極拳老六路三十七勢(拳 | |
2010: | ZT: 中國量子態隱形傳輸技術獲突破 超 | |
2010: | 1006回國記事(一):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