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的高中生 (八) 初初結識的同學
每期前言:
亦琳和泰樂分別是高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1998年夏天,他們從中國鄭州市來
到美國新澤西州就讀高中十年級和十一年級。他們和我們吃住一起。我想用自己的
筆記錄下他們在美國最初一年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一來讓他們在中國的父母親朋和
中學老師同學們了解到他們初入美國的掙扎,適應和成功;二來也讓有興趣的讀者
在這個層次上了解美國的一面。
(八) 初初結識的同學
亦琳愛笑,容易交朋友。不幾天,就認識了幾位學生,有趣的是大都是和她一樣的
“老外”。也許大家都是身在異鄉為異客,相比之下有共同點。不過,共同的只是
感受罷了,並不是什麼“共同語言”。亦琳結交的第一個學友是位瑞士女孩,十分
漂亮十分酷,很是搶眼,走到那裡都有一堆的男生。亦琳和她的接識從上學的第一
天就開始了。因為找不到回家的校車,瑞士女孩慷慨幫忙,跑東跑西幫他們問。後
來又高興地發現她們同選了美國歷史課。這樣每天課前課後聊一聊。亦琳得知瑞士
女孩會講四國語言,英文能聽能說不費勁,但就是不會寫,有次做作業,瑞士女孩
還請亦琳捉刀呢。
最有趣的是這個瑞士女孩也是與叔叔一家子同住。可她很不高興,抱怨叔叔嬸嬸管
得太嚴。有位男生到她家裡來玩,他嬸嬸就坐在她和那位男生的中間!她大叫:
“我想回家。”乖乖!聽了亦琳繪聲繪色的講述,我心裡暗想:若亦琳現在領個男
孩子來家裡,我是不是也是嬸嬸這麼個角色?不過,我信奉“疏導勝於堵截”。對
孩子們的朋友,不出格的完全不必大驚小怪。聽亦琳說,她國內的男同學們依然不
敢把她的信帶回家,讓父母看到。我很奇怪:這種普通同學們之間的通信,尤其是
國內外的通信會對孩子們產生多大不良的影響呢?亦琳每次給同學們寫信都是給他
們加油,希望他們在國內能考上好大學。要是我是亦琳同學的家長,我該寫信感謝
亦琳才對。
後來,亦琳發現瑞士女孩兒其實就在我們一個街區。但因亦琳忙於學習而瑞士女孩
兒忙於男朋友,兩人來往不多。
當然了,對初到美國不久的泰勒和亦琳來說,若有共同語言就再好不過了。泰勒在
課下真正和同學接觸就是從兩位中國學生開始的。一位台灣女孩來美國三年了,一
位大陸女孩來美一年,她們和他一起選修英語做為第二外語(ESL)課。
亦琳和一位來美國兩年的中國女孩一起選修一門英文,亦琳告訴我們那個女孩不是
在課堂上睡覺就是拿出化裝盒描眉塗唇。我們猜想她一定是移民來的,而且家庭背
景比較複雜,與我們這種新移民不太一樣。果然,第二天放學回來,亦琳就帶回新
發現:那女孩有綠卡,原來在紐約市呆了兩年。上的學校是雙語教學,結果英文幾
乎沒有什麼長進。她的一個叔叔是中國城裡什麼幫派團體的,有次打架還出了人
命。那女孩根本不在意學業,她驕傲地告訴亦琳:她已經有過三個男朋友,不過都
吹掉了。
事隔兩個月,那女孩子就從班上消失無蹤,據說,是離家出走,到紐約去了。果真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亦琳淡淡地說,我們不是一種人。我們聽了,很是欣慰。意識到亦琳和泰勒在某種
程度上比同齡的孩子較為成熟,他們幾乎可以面對各種膚色各種面孔各種思想的人
了。
去上班的路上,聽到一則廣告:你的孩子面臨性的困惑,毒品的誘惑和同學的壓
力,做為學生的家長,你該怎麼做?請打免費電話,我們將免費提供一本簡易讀
物,回答你關心的問題。
美國的環境真的和中國不太一樣吧,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文化”,是交換學生到
美國來要了解體會的一大方面呢?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地方和完美的文化,亦琳和泰
勒會學到那些好的東西又會學到那些不好的東西呢?我們,他們的臨時父母,和他
們在國內的父母一樣,睜大了眼睛關注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