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老子與粒子物理比較
送交者: maoxiaopu 2015年07月08日07:01:3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這是拙作《道德經新論》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節。有些內容需要結合該篇另外章節理解(網友如果快速閱讀,不清楚之處可以跳過。另外此節的“象”就是“道”)。



二、老子與粒子物理學比較

1,道(象)與真空、場、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況

1.2 象”與真空

1.3 “象”與場

1.4 “象”與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

2.1 形態與結構——象、物”與絲弦、點粒子

2.2 形態與結構——“一、二、三”與絲弦、點粒子

2.3 “一、二、三”與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徵

2.3.1 大小、穩定性、壽命

2.3.2 振盪、旋轉、移動、碰撞、運動的永恆性

2.3.3 產生、消亡、轉化、統一性

2.3.4 質量、能量、質能守恆、質能關係、連續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確定原理

3,“象”與四種相互作用、統一理論、統一場、波動與傳播

3.1 強、弱相互作用

3.2 電磁相互作用與電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與引力波

3.4 統一理論

4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對應關係探討

4.1 “一”與電子、電磁性

4.2 “物”與短命粒子

4.3 “三”與質子


二、老子與粒子物理學比較

1,道(“象”)與真空、場、以太

宇宙最開始只有兩大類存在,一是“象”和“物”,這是所有實物的始源和本根。二是“情”以及“情”所具有的“信”,這是所有生命的始源和本相。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況(參見前文有關分析)

永恆不易:“象”至始至終都存在着,是自我同一的存在。這就是說,在恆久的過去、現在、遙遠的未來,“象”保持同一、一直存在。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以下所述的幾個特性,也都是永恆不易的。

綿延均勻:“象”各處延伸,均勻分布,遍布於宇宙之中,貫穿於物體之內。

芒忽閃動:“象”永遠都在閃動不停,活力永恆。因其疾速閃爍,所以整個“象”呈現出隱約模糊的不定狀態,猶如疾速振盪的琴弦,高速運轉的車輪。

纖細輕柔:“象”是宇宙中最為纖細微弱、輕柔綿軟的存在,具有柔韌性、粘合性。“象”可以進入任何堅固緻密之物的內部而暢行無阻。所謂柔韌是指可以拉伸、彎曲、捲縮,但也可以恢復原狀。所謂粘合性是指在斷裂離散後可以再行結合粘接。

伸張收縮:“象”具有整體性的周期循環的特點,即脹縮循環。這實際上就是宇宙往復膨縮,更準確說就是空間脹縮循環。詳見“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節。

“象”的樣態:“象”是絲網或蛛網那樣的立體形態,即由宇宙間最纖細輕柔的線狀物結成的立體網狀結構。但因其高速閃爍,呈現出模糊不清、隱約不定的茫茫然狀態。

“象”的其他特性:“象”是聯結宇宙天體、宇宙萬物的紐帶(詳見下文四種相互作用);“象”在閃動中產生瞬間生滅的纖細實物(詳見下文基本粒子);“象”在擴張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穩定的纖細實物(詳見下文基本粒子);“象”具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作用(詳見“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的有關論述以及該節末尾對此段的簡要說明)

1.2 “象”與真空

1真空不空與“象”。物理學中早前的真空是絕對空無,但量子場論誕生後,真空概念發生了改變。目前普遍認為真空不空,充滿着各種“場”。這個看法與老子相通。老子雖未言及真空,但他的“無”(即“道”、“象”)卻與真空相近。老子的“無”絕非全然空無,而是指“道”處於沒有穩定纖細實物的狀態,即始源狀態和本根(“道”現今依然存在,本性不改)狀態。在老子這裡,宇宙間沒有絕對真空、沒有絕對之“無”。“道”亦即“象”到處存在,只是深隱不顯、不可以通常方式察知。

2,真空振盪與“象”。物理學認為,真空中的各種量子場無不處于振動之中,但基態周圍的振動不產生觀測效應。這個看法與老子一致。“象”就處於永恆的閃動之中,而且無法感知。不過老子這裡空間或者說真空中只有“象”,而物理學則有許多種場。

3,真空漲落與“象”。量子場論的真空漲落是指各量子場相互作用期間,會有瞬間生滅不可檢測的虛粒子出現。真空漲落和虛粒子起先是為了解釋粒子現象而提出的假設,後來慢慢認為虛粒子也是真實存在的(真空漲落是研究者的共識)。真空漲落與虛粒子與老子的“象”以及“象”在閃動中形成的倏忽不定、剎那生滅、非常纖細的“物”是相通的:

“象”處於永恆的晃動閃爍之中,這與真空漲落相近。區別在於,老子“象”的晃動實則就是物理學中的“場”的振動、振盪,而通常所謂的真空漲落並未指出是怎樣的漲落、沒有論及振動。若參照老子的“象”,就可以確定,真空漲落就是“象”的振動、也就是“場”的振動。

“象”在閃動中生出了“物”,此“物”瞬間生成、剎那消解(復歸於“象”)這與猜測中的虛粒子情形相同。不過,必須注意,虛粒子雖與老子的“物”相仿,但老子的“物”與後來產生的穩定纖細實物如“一、二、三”(這裡僅指其中的纖細實物,不涉及存在層面,下文除非另行指明,均放此)是不同的。假如依據老子,那麼虛粒子也應與實粒子不同,而且虛粒子也不能轉化為實粒子,這是因為“物”沒有轉化為“一、二、三”,比如,“一”是“象”擴張到一定程度直接生成的,而不是“物”轉變為“一”。

4,“象”與真空極化。量子場論的真空極化是指量子真空場與粒子具有相互作用,導致一些物理效應。這與老子雖然可通,但差異或許更大(要想說清楚,可能頗費筆墨,因為量子場的理論體系與老子具有根本性的不同,況且極化中產生的粒子只能對應老子的“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穩定的纖細實物。虛粒子倒不存在什麼障礙)

5,“象”與真空相變。量子場論的真空相變是指真空的對稱性發生突變導致真空態變異。真空相變主要是為了解釋科學假設諸如宇宙早期暴脹和夸克被幽禁而提出的猜想。這應該與老子沒有相通之處。因為對稱性是物理學中特殊的概念,整個五千文中未見對稱性意蘊。

6,“象”與真空對稱性破缺。與上文真空相變同樣,與老子沒有相通之處。

物理學中的真空其實還處於科學假設層面,這是因為無法觀測和確證。只是因為真空具有較強的解釋力並能間接證實(邏輯推理方面的證實而非觀測證實。一個現象的發生必有原因。現象是可觀測的——諸如各種效應。但引起現象的原因尚無法觀測,該原因雖未經實驗驗證,但完全可以推定其必然存在),所以多數研究者當成真實的存在。藉助於老子,我們倒可以說,物理學的真空是確實存在的,其關於真空的各種假設也有部分正確性,比如虛粒子就是真實存在的。另外,物理學的真空是量子場最低能態,這倒與老子不甚相合(或許可以這樣看,假如某區域中沒有穩定的纖細實物活動、也沒有另外的振動傳入,只是“象”及其“物”,倒是可以從能量角度說,此區域“象”的能量最低),主要是因為兩種體系難以通約、不大對應。更重要的是,真空是量子化的真空,這與老子大異。

1.3 “象”與場

1,空間分布。場被認為是分布於全空間之中,可延伸至無限遠。這與老子的“象”完全一致。

2,不可觀測。場無法直接觀測,只是從宏觀或微觀效應(如引力場、電磁場)推測出應該存在場。不可觀測的場與至為隱微的“象”也是完全一致的。

3,場與粒子。場比粒子更根本,粒子是場的激發態,當場退出激發態時,粒子就消失了。這與老子的“象、物”關係是一致的。“象”是“物”的根源、“象”在閃動中產生了 “物”,“物”又可復歸於“象”而隱沒。不過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區別。在老子這裡,“物”是“象”在閃動中生出,本就不穩定,具有復歸的本性。而在場論中,粒子被看成場的激發態。當然,場的激發與“象”的閃動與也大略相通(倒可以賦予場的振動性,物理學中似乎沒有討論過場的振動)。場退出激發也可以認為是“物”自行復歸。

這裡重要之處是,參照老子“象、物”關係,可以確證場確實比粒子更基本,場可以獨自存在,不是粒子產生場而是場產生粒子。另外,場與粒子可以相互轉化。

4,場之間相互作用。場論認為空間中充斥着各種場,場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這與老子迥異。若果用場論的觀念來看老子,則場只有一種,就是“象”,別無其他場,更無場之間的相互作用。之所以有這種巨大鴻溝,乃是因為老子的“象”功能效用比場豐富得多。

5,粒子之間相互作用。場論認為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場,即量子化的場進行的,實則是各種媒介粒子的交換。這也與老子大異。老子沒有詳細闡述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但可以確定, “一、二、三”與道亦即“象”之間實有作用和影響,並且主要是後者作用於前者。如果從場論觀念考察,即將“象”當成場,那倒勉強可以認為,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場的。可場論是量子化的,其媒介粒子與老子也無對應。在交換中,媒介粒子是瞬間生滅的,這倒與老子的“物”相近。

綜言之:與真空一樣,場也沒有直接觀測到,仍屬科學假設。但從效應來看,場必然是存在的。根據老子,我們可以確證:場確實存在,且比粒子更根本,是粒子的來源和本相。然而,場論中的場是量子化的,且有各種場分布於空間中,其相互作用被假定為媒介粒子的交換,這都與老子不同。事實上老子的“象”遠比場的內涵豐富,涵攝了場而遠超出場,兩者沒有多少可比性。

1.4 “象”與以太

以太假說與“象”有相同相近之處,但差異更多更顯著。以太被認為是稀薄透明的流質,遍布空間、綿延不斷、深入物體內部,是傳播光波、電磁波甚至引力的媒質,這與老子的“象”相近(後文將表明,“象”也是波動的傳播媒介)。但老子的“象”乃是宇宙本根,產生了實物微粒,並且是引力的本質(見後文相互作用),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以太所不具備的。

2,道(“象、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


2.1 形態與結構——“象、物”與絲弦、點粒子

弦論之前,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都被當成點狀粒子。即使基本粒子具有更深一層的結構(比如夸克假說),那麼深層粒子仍然作為點狀粒子對待。點狀粒子是理想化的粒子模型,起源於日常經驗和古舊的原子論假設。目前最精密的顯微鏡,也只能直接看到原子級別的模糊輪廓,亞原子粒子是看不到的。

弦論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弦結構,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觀點。弦具有彈性,可以拉伸、扭曲,甚至可以斷裂和結合。弦的斷裂或彌合就是弦之間的相互作用。弦有開弦和閉弦兩種基本形體,處于振動狀態,不同的振動方式下呈現為不同的粒子。可以看出,弦論與老子的“象”、“物”很相似。

本書之所以能夠將“象、物”以及“一、二、三”確定為絲線結構,首先是受到弦論的啟發。點狀粒子深入人心,以致筆者在很長時間內從未設想過絲線、蛛網這樣的形態——雖然五千文中的相關表述本就意味着這樣的形象。在90年代後期首次曉得了弦論的觀點,促使筆者開始重新審視五千文的有關章節,從而趨向於絲線、蛛網樣式。其次,若干年後,筆者重新研究老子五千文時,閱讀了吠陀經典中的《無有歌》,其中就有“繩索”之類的表述(詳見本書第九篇“老子與吠陀”一節),這樣,筆者才毫無疑義地最終確定了“象”就是絲網、蛛網狀的立體網狀樣態

“象”是絲線或蛛絲那樣的聯結而成的網狀結構,在空間中綿延伸展,處於永恆的晃動之中。“象”在閃爍中生成了“物”,“物”必定是絲網破裂產生的纖細實物(“象” 因其疾速振動呈現為整體性的模糊隱約之狀,一如高速振動的琴弦,故老子謂之“象”。“象”與“物”對舉,那就表明“物”與“象”在表觀上不同,結合“物” 的文字含義,可以確定“物”是具有自身外沿和形狀,可以分辨、相互分離的結構。“象、物”的區別猶如清水與其中的氣泡),因此,“物”必定是線狀結構、線狀形態。

那麼“物”究竟是什麼樣的線狀結構?基本可以排除這種情況:即“物”是一小塊絲網圍成的網球樣態——也就是空心球網甚至是帶毛刺的空心球網(為何排除這種情況,本書也沒有確切理由。當然我們也不完全排除這一可能)。因此,“物”應該是絲線段形成的某種結構。我們知道,“象”具有柔韌性和粘合性,也就是具有可拉伸、可收縮;可捲曲、可扭轉、可恢復;可斷裂、可粘接的特性,所以,我們推測“物”應該是閉合的圈。當然,不排除是一小段絲線,甚至其他形態。

總之,“物”必定是絲線段結成的結構,並且很可能是圈狀結構。

“象”生成了無數的“物”,我們認為這些“物”都可能是圈狀結構,並且是相似的——假如不是全同的話。

“象” 所生成的“物”是不穩定的,瞬間生滅隱現。這種不穩定應該是“物”本身的結構造成的,也就是說不穩定是“物”自具的本性、是其與生俱來的天性(內稟特性)。因而“物”這種圈狀結構具有自我開散的特性,開散之後就與“象”彌合,成為“象”的一部分,這就是“物”的“復歸”、“物”的消失。這種不穩定的內稟特性應該與象網在擴張和收縮階段的張力(拉力)有關。在宇宙最初和最終階段,象網張力或拉力出於極端狀態,故其破裂後形成的“物”不可能長壽,只當擴張到一定程度後,破裂生成的“物”才會長壽,這就是“道生一”,“一”是穩定的纖細實物構成的存在層面,見後文。

除了不穩定特性造成的復歸、消解,還必定有“物”之間的碰撞、“物”與“象”的碰撞造成的復歸、消解。這是因為“物”處於“象”中,“象”在疾速閃動中必定會碰到“物”;“物”是散亂且迅疾運動的,必定也有碰撞之事。

“物”會不會有晃動搖擺現象呢?我們認為應該有。一方面,“象”本就在閃動,其破裂的絲段形成的“物”應該繼承了這種閃動。另一方面,“物”受到“象”閃動的影響,必然也會晃動搖擺。這就是說,無論是哪方面情況,“物”自出生起就在晃動搖擺。這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振動。

“物”會不會旋轉呢?我們認為應該有。一方面,“象”處於拉伸狀態,其斷裂之後形成的圈狀物大概會旋轉。另一方面,“物”受“象”晃動影響而旋轉。再一方面,“物”相互間碰撞造成旋轉。

“物”這樣的絲線圈狀結構會不會有內在的扭曲呢?這個不好推斷,很可能沒有。

“物”在碰撞中會不會有結合現象呢?這倒很有可能,因為“象”具有粘合性。不過即便結合也是不穩定的,依然瞬間生滅。

“物”有多大呢?構成“物”的絲段其直徑有多少呢?這無從知曉。不過老子講過,“象”是宇宙間最為細微和柔緩者,因此,目前所能觀測到的至微粒子,肯定不是“象”、“物”尺度,應該比“象”、“物”尺度大好多數量級。

綜上所述,“物”是絲線結構,很可能是圈狀,個別也可能是絲段樣。“物”並不是點狀粒子。“物”具有不穩定的本性,瞬間生滅。生成後在空間(亦即“象”中)疾速運動,並且還有搖擺、旋轉的現象。“物”之生,乃是“象”之破裂而捲曲閉合,“物”之滅,乃是開散而彌合於“象”。

弦論仍然是量子化的理論,因此與“象”的情況不合,倒是與“物”的情形相近。不過弦論認為,弦的不同振動態就是不同的粒子,這與老子是截然不同的。這首先是因為,老子的“物”都是瞬間生滅的,而弦論中有穩定粒子。其次是因為老子的“物”具有許多動態特徵,諸如疾速移動、旋轉、擺動(擺動大略相當於物理學的振動),而弦論只提到振動態。弦論認為弦有開、閉兩種,而我們推測老子的“物”很可能只有閉合一種,也許有個別的絲段樣即開弦樣態。弦論認為弦可以結合和斷裂,這倒與老子的“物”以及“象”的情形基本一致。弦論還認為弦的尺度是普朗克數量級,不知道這個尺度與老子的“象、物”尺寸是否相應。弦論認為弦的張力(拉伸時,物體內部任一截面兩側存在的相互牽引力)趨於無限時以過渡到點狀粒子,這與老子沒有對應。超弦理論中,弦還具有超對稱性,這也與老子沒有對應。

由於“物”瞬間生滅,這與物理學中共振態粒子以及一些壽命很短的粒子之情形相近(也許,場論中假設的虛粒子就是加速器中產生的共振態粒子。不管怎樣,“物”與它們相近)。我們推測,很可能“物”與加速器中的新粒子以及實驗室、自然界中剎那生滅的粒子有某種對應關係,具體分析見後文。

2.2 形態與結構——“一、二、三”與絲弦、點粒子

先看“一”。

“一”是“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生成的穩定的纖細實物。之所以如此斷定,是因為,如果“象”從頭至尾都在生“一”,那就無法避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而宇宙沒有明顯的衍生階段,從而天地萬物是從頭至尾都存在的(宇宙成為穩恆態宇宙),這就與老子的表述不合。

“一”中的纖細實物是實物中最為穩定、壽命最長的,“一”在“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生成(道在脹縮循環中的擴張階段,即宇宙創生階段),在“象”收縮到一定程度時消解復歸(化為“象”。這是指道在脹縮循環階段中的收縮階段,即宇宙消亡階段)。“一”的壽命僅次於道(“象”)。當然,這未必是說“一”中的每一個纖細實物都是如此,推測在一定條件下(比如激烈碰撞,比如“象”在局部區域收縮到一定程度),“一”中的纖細實物或許會消解而復歸於道(“象”)。

“象”為何擴展到一定程度才生成穩定的“一”呢?我們推斷與“象”的柔韌性有關,用物理學的術語就是與張力(甚至扭力)有關。早前的“象”所生之“物”都是不穩定的,當“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象”因為拉伸而張力發生變化,此時的“象”在破裂之後產生的絲線結構能夠穩定存在,不會自行開散,一般也不會因為與“象”的碰撞、與“一”中其他粒子的碰撞、與道所生之“物”的碰撞而消解復歸。

“一”中纖細實物也是絲線結構(“一”與“物”一樣,必定也是“象”破裂而成),推測應該是閉合圈狀樣態(或許就是一個小圓圈)。可以肯定,“一”絕不是點狀粒子。與前文對“物”的闡述相仿,“一”也在疾速移動、具有一定的旋轉、搖擺特徵。此外,“一”的移動、旋轉、搖擺等特性或許比“物”要低一些,因為他們很可能比“物”大。“一”也會受到“象”的閃動的作用影響,也會在運動中與“物”、“一”中其他粒子碰撞(與“一”中其他纖細實物碰撞時可能會發生粘合聯結,但這種粘合應該不穩定,只當道繼續擴張到一定程度後,這種粘合才會穩定,這就是“一生二”),但“一”仍會保持自身,一般不會消解而復歸於“象”。“一”的移動、旋轉、搖擺並不固定,會在碰撞等作用中改變。

這個看法的理由是:“象、一、物”都是老子在虛極靜篤中直觀到的事實。老子用“象”這個詞,寓意其隱約模糊、不能分辨;用“物”這個詞,寓意其具有形體、可以分辨看清;用“一”這個詞寓意其穩定且是後來纖細實物和萬物的基元,更重要的是,用 “一”這個詞,寓意其輪廓清晰、結構明朗,是確定的、穩固的、清晰的纖細存在。當然,這是本書的推測,但我們認為老子原意基本如此。既然“一”具有這樣的特性,那麼與“物”相較,則其移動、旋轉、搖擺等不會如“物”那樣劇烈。

然則“一”中的纖細實物為何不是小球狀或近似點狀形態呢?“象”網不是有粘合性嗎,為何破裂後的絲段不能粘成一團呢?這是因為,首先,假如“一”中纖細實物可以凝縮成沒有空隙的球團,那就很難舒展開來,在宇宙的回縮階段,“一”很難復歸於 “象”。其次,“象”網是絲線樣存在,其破裂之後不會形成沒有空隙的球團,最多只能是近似網球表面那樣的空心球網,但這種結構恐怕不可能形成。最後,如果 “一”可以凝縮成球,那很難避免整個“象”網收縮成實心大球,從而宇宙不大可能演變了。

“一”中的纖細實物有多少種類呢?是唯一的一種嗎?有兩種情況。其一,只有一種。但分兩種情況。一是結構大小等相同,可以視為全同。二是結構相似,大小不一。第二種情況或許可能性稍大,因為無法確定“象”裂解後的小絲段長短一致(即便確實是第二種情況,也絕不會有許多個尺寸。因為太大的直徑,其穩定性必然差)。其二,不止一種,結構和大小均不等同。我們認為第一種可能性大,第二種要小一些,也就是說結構相同(或相似),大小一律(或不一)。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一”中的纖細實物必定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不可再分解)、形體最微細(除了“象”之外),是所有後來實物的基本組成單元。就此而言,“一”才是基本粒子。

“一”生“二”會不會是所有的“一”全部結合成無數的“二”呢?是不是就沒有“一”了呢?肯定不會。老子的“生”不是“變”,而是如母親生育子女那樣,自身依然存在的。下面的“二、三”也是如此。

關於“一”,另請參考前文有關討論。

另外,由於象絲具有彈性(柔性),而“一”又是象絲破裂後的閉合結構,可以推測,在“一”形成時,象段必有回縮現象,因而“一”的周長比破裂前的原象段要小。參見下文“三與質子”的末段。

綜上所述,“一”是絲線結構,很可能是閉合圈狀,並不是點狀粒子。“一”非常穩定,壽命僅次於“道”(象),在與“象”、“物”、“一”中其他纖細實物的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夠保持自身,一般不會消解。“一”在空間(亦即“象”中)運動,並且還有一定的搖擺、旋轉甚至振動現象。“一”中纖細實物結構最簡單、形體最微細,是所有實物的基元,可謂之基本粒子。“一”中纖細實物可能只有一種結構,即閉合線圈樣態,但直徑大小可能未必全同。但假如“一”具有不同結構,那每種結構必定是最為簡單的。

再看“二”。

“二”是“一”的生成物不是道(象)的生成物。“二”中的纖細實物必然是“一”中纖細實物聯結而成,因此也是絲線結構而不是點狀粒子。由於“一”是圈狀物,因而,“二”應是圈狀物的某種結構,很可能是8字那樣的結構形式(“象”絲有粘合性),當然也可能是套圈那樣的形態,或許還是管狀樣態(兩個或多個閉合線圈粘合在一起),甚至是其他結合態。

“道生一”之後,應該立刻開始“一生二”(下文“二生三”同此)。但是首先,“道生一”的速度不是非常快,也就是說“象”網的破裂不是隨時隨地疾速發生的,所以宇宙中 “一”的數量是緩慢增加的。其次,“一”在宇宙空間中的分布密度不夠高,是緩慢增加的,所以在一定階段,“一”在碰撞等作用中而結合成的“二”非常少。只是在後來,隨着“道生一”的持續進行,“一生二”的速度會加快。再次,也可能因為象網的張力和振動的原因,使得最初生成的“二”並不穩定,只在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之後,“二”才穩定下來、不再復歸於“一”。

當然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即“一生二”是在大道擴張到一定程度後才進行的,原因應是象網張力和振動。

“二”也在“象”中運動。大概也有旋轉、擺動等運動形式——如果有,其劇烈程度比起“物”、“一”來要小。“二”的移動、旋轉、搖擺也不固定,會在碰撞等作用中改變,但這種改變也必“物”、“一”要小一些。

“二”是穩定的纖細實物,其壽命僅次於“象”、“一”。“二”也會會受到“象”閃動的作用影響、也會與“一”中的纖細實物碰撞作用,還會與“二”中的其他纖細實物碰撞作用。但“二”在這些碰撞作用中,一般會保持自身(不排除在劇烈狀態下的分解),不會消解而復歸於“一”。

“二” 有多少種類?是兩種嗎?“二”僅僅是由兩個“一”中的纖細實物的結合態嗎?這些都不易斷言。假如“一”僅有一種結構、僅有一個種類,那我們推測“二”大概也只有一個種類、一種結構。但不排除有兩個以上的種類和結構,因為“一”中纖細實物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合方式,從而形成不同的結構、成為不同的種類。假如 “一”有多個種類、多個形態,那麼“二”必定是多個種類、多種結構形態。

那麼“象”在“一生二”中就不起作用了?顯然不是。“象”到處存在、連綿不斷、振動不止,對所有的生成物都有作用,包括“一”。所以“一生二”必有象網的作用在內,至於起到什麼作用,倒很難揣測。

關於“二”,另請參考前文有關討論。

綜上所述,“二”中纖細實物也是絲線結構,是“一”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粘結態,不是點狀粒子。“二”的壽命沒有“一”、“象”長,也不如“一”穩定,應該會在特殊的劇烈狀態下分解而變成“一”。但一般而言,“二”是穩定的,在普通的運動、碰撞中保持自身,不易分解。“二”的種類和結構形態很可能是一種,當然也可能是兩種以上。

再看“三”

“三”是“二”所生(原因見前面對“一”、“二”的分析)。“三”的基本情況與前文介紹的“二”相仿。這裡分析三個問題。

其一,“三”中纖細實物的結構和種類。假如“二”是單一結構、單一種類,那麼“三”可能也是單一結構、單一種類(不排除“二”以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的結合態,如此,就不是單一結構和種類了)。假如“二”是多種多結構,“三”必定也是多種多結構。與前文推測的相應,我們認為,“三”可能只有一種結構、一個種類。

其二,“象”和“一”在“三”生成中的作用。“象”必定起到作用,原因如前述對“二”的討論。“一”在“三”的生成中是否起到作用以及起到何種作用尚難以斷言。有一種可能,即“三”中的纖細實物也有“一”和“二”中纖細實物的結合態。也就是說,除了“二生三”之外,還有“一、二”生“三”。

其三,“三”可能是立體結構。這是因為,“三”是天地萬物等具體實物的基本組成單元(“一”當然是所有纖細實物的基元、根基,但“三”卻是後續生成物的基本組成單位,猶如質子那樣)。至於“一”,應該是平面結構,而“二”可能是平面結構、也可能是立體結構。

“三” 之後,是否還有“四、五、六”之類,就無法確知了,老子原文是從“三”直接到萬物。很可能是這樣,“一、二、三”代表着非常深隱微細的存在層面,並且是各自穩定的、具有自身明確結構和形態、自身獨特性質的纖細實物。此後的實物——包括纖細不顯、難以察知的實物——都是“一、二、三”以不同的方式結合聚集而成,他們可能比較穩定也可能不太穩定,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容易分解為“三、二、一”。若果這個看法屬實(我們認為基本真實),那麼“一、二、三”就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粒子,當然“一”是最基本的,是基元、是所有實物性存在的基礎。而“三”應該是具體實物(包括各種顯現實物)的基本構成單位(由原文“三生萬物”得出的推論)

這樣,宇宙中存在着基本構成單元,分別是“一、二、三”,再加上“象”以及“物”,共同形成了深隱不顯的存在層面。其中“象”及“物”可以稱為“又玄”層面或“無”層面或“道”層面,這個層面是始源、本根。而“一、二、三”則可以稱為“玄”層面或“有”層面,這個層面是基礎、元質。

就在如今,這些層面依然存在且自性不改,道(象)依然在芒忽不定,閃爍不停,“物”忽隱忽現、瞬間生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仍在不斷進行。現今的宇宙中,道(象、物)、“一、二、三”同時存在,但因為過於細微,人們無法感知。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深隱層面的情形。“象”在閃動、“物”在生滅,一片芒忽景象。在這隱約模糊的景象中,有各種具體明晰、結構穩定、大小形狀不一的纖細實物在散亂而急速的移動、旋轉、搖擺,他們在凌亂的碰撞中改變方向、速度,結合聯接又隨即分解。


2.3 “一、二、三”與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徵

2.3.1 大小、穩定性、壽命

從前述分析可知,由“象”開始,到“一”、“二”、“三”,形狀逐漸增大、結構漸趨複雜。

“象”是宇宙間最纖細微弱者,以老子虛極靜篤的心境去直觀遠視,尚不能確切分辨,只看到疾速振盪中的茫然隱約、模糊朦朧景象。那麼“象”中的絲線,其直徑大約是多大呢?這無從推斷。我們認為,絲線的直徑,比我們今日所能觀測到的最細最小的粒子尺寸要小許多倍。

“象”雖然有破裂之事,但在整體上卻是永恆長存的,是宇宙間最長壽的不生也不滅的存在,也是宇宙中最穩定的存在。

“物”也是極端微細的實物,它是有確切邊界和形態的可以分辨的瞬間存在,其整體尺寸肯定比“象”的絲線直徑要大許多。但可能比“一”中的纖細實物小(也可能更大。或許是這樣,有的大有的小,不是一律的)

“物”的壽命是最短的,是最不穩定的,瞬間生滅、剎那隱現。這與粒子物理學中假設的虛粒子、高能加速器中觀測到的共振態粒子相近。

“一”應該比今日所觀測到的基本粒子尺寸還要小許多,由“二”到“三”,或許逐漸接近已知的基本粒子尺寸。

“一”是除了“象”之外最長壽和穩定的纖細實物。在宇宙衍生的最初階段生成,一直到宇宙消亡的最後階段才全部復歸於“象”。當然不排除劇烈情形下“一”的復歸和消解。

“二”的壽命和穩定性比“象”、“一”要短,“三”則比“二”更短更不穩定。“二、三”壽命雖然短一些,穩定性也差一些,但比人們已知的恆星之類的天體、星雲要長得多、穩定得多。

“象”、“物”、“一”、“二”、“三”都是隱微不顯的存在,在通常情況下,人們無法感知到。

2.3.2 振盪、旋轉、移動、碰撞、運動的永恆性

振動:“象”的閃爍、閃動其實就是物理學所謂的振動、振盪。套用場論觀點,則可謂之場的振動、真空場的振盪。

由於“象”具有柔韌性、彈性(猶如蛛絲、橡皮筋),且可視為固體,所以“象”的振動就成為波動,就是彈性波、橫波(光波和電磁波就是橫波,引力波也被當成橫波),估計也有偏振。如果有一個細微的小手,能夠象甩繩子那樣去甩“象”,就會看到波動及其向四面八方的傳播。

“象”除了這種永恆的振動,還有整體性的伸張收縮,在這種脹縮循環中,宇宙生生滅滅。這種整體性的脹縮,是縱波。

前文述及的“一、二、三”的搖擺或許可以視為物理學中粒子振動,隨着尺度增加,劇烈程度或者說頻率逐漸降低。

旋轉:“象”可能沒有整體性的旋轉,但在後來天地萬物的形成過程中(比如星雲、恆星、星系),應該會有局域性的旋轉。這種旋轉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一、二、三”因為擾動而分布不均,影響到局域內的“象”,使得局域內的“象”逐漸旋轉。二是整體性的“象”除了擴展延伸之外,本就具有局域內的緩慢旋轉。我們認為前者更有可能,後者雖然不能排除,但沒有原文支持。

“物”、“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肯定有自旋運動,其旋轉速度依次逐漸降低,因為他們的尺寸越來越大。自旋的方向都是不固定的,因為有頻繁的碰撞(“象”、“物”、“一、二、三”之間的碰撞)作用。

粒子物理學有自旋概念,但並不是真的指粒子在繞着自己的軸心旋轉,乃是為了闡述粒子現象而提出的抽象參數,自旋是指在抽象空間的旋轉。

移動:“象” 充滿了宇宙空間,只有整體性的擴張收縮,沒有整體性的移動。當然,在極小區域去觀測,肯定會有空間位置的變化,亦即移動。“物”、“一、二、三”則在 “象”中飄動飛行,速度應該非常快,尤其是“物”的移動速度當更快些。移動的速度方向是變化無章的,隨着碰撞等相互作用而改變。

這些現象與粒子物理學的理論以及觀測事實也是相符的。

碰撞:“象”、“物”、“一、二、三”必然有大量的碰撞發生,但除了“物”之外,“一、二、三”在碰撞中一般保持自身形態和結構不變,不會因為碰撞而分解化歸,但其速度方向等會改變(當然,不排除在劇烈情形下有分解消散之事發生)。“一、二、三”的這種碰撞或許是完美的彈性碰撞,不過在生成階段,這種碰撞也是“二”、“三”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一”具有電性或磁性,見後文),也就是說,在碰撞中聯結粘合,形成了穩定結構。此時就不是彈性碰撞了(或許,“一”、“二”、“三”之間的碰撞是彈性碰撞,碰後各自離開。而“一”、“二”、“三”內部發生的碰撞主要是聯結粘合)

碰撞最頻繁的是“物”、“一、二、三”與“象”之間的碰撞。至於纖細實物之間的碰撞,其頻繁程度要小很多。

這些與粒子物理學的理論以及觀測事實也有相合之處。

纖細實物或基本粒子的這些特點,也證實了所有物質都在運動之中,沒有恆定不動的存在。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演化之中。

2.3.3 產生、消亡、轉化、統一性

產生:在物理學中,所有粒子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大爆炸後的不同階段形成了不同的物理化學反應,分階段生成了不同的粒子、元素(參見“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而在老子這裡,所有的實物都是大道的衍生物。在最初階段,只有“象、物”,此時沒有任何穩定的纖細實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擴張,進入“道生一”階段,穩定的形態分明、結構至簡的閉合絲線樣纖細實物生成了,這就是“一”。 “一”生成後,就開始緩慢地“一生二”,於是,穩定的形態分明、結構簡單的纖細實物生成了,這就是“一”以某種方式聯結而形成的“二”。“二”中的纖細實物又以某種方式聯結粘合,形成了形態分明、結構也相對簡單的纖細實物,這就是“二生三”(“象”、“一”大概也已某種方式參與了“三”的生成)。“三”生成後,生育天體萬物的基本單元也就具備了,在“象”、“物”、“一”、“二”的協助下、間接甚至直接的參與下,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構造單元,星雲、恆星、天地萬物就逐漸生成了,隱微世界中誕生出了可見宇宙。

可以看出,物質粒子的產生,老子與物理學相差遠甚。

消亡:物理學中,對實物和粒子的消亡是有不同看法的,目前一般傾向於大爆炸的開模型。若此,則所有實物的最後結局都是消亡,全部轉變為輻射波動,亦即電磁波,此後宇宙全無生機,永遠保持這種狀態(這種景象是黑洞理論的宇宙結局。否則將是長壽粒子——電子、質子、中微子——和電磁波充斥的景象)。如果是閉模型,則所有實物最後坍縮為奇點,也是全部消亡毀滅。奇點是否再次爆炸,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老子的纖細實物最終也要消亡,全部復歸於“象”,這發生在大道(象)收縮的末期。此時所有的生命也都結束輪迴、回歸本真,成為道境之“情”。但“象”收縮到一定程度會變為拒斥,故無法凝聚一團,形成類似於奇點那樣的物理學神話。

轉化:除了上述總體性的產生消亡之外,物理學和老子都涉及衍生過程中的產生消亡——就物理學而言,準確講是相互轉換,就老子而言,準確講是消解復歸。

物理學中,有正反粒子的產生和碰撞後的湮滅。產生一般是在實驗室中製造的,湮滅也基本是在實驗室中發生的。高能粒子碰撞後產生正反粒子對,這實質上是粒子間的轉化。正反粒子湮滅後變為輻射亦即電磁波(帶能量的光子甚或電子)。強子中的奇異粒子也是成對出現(不是正反粒子對),只是衰變時各自行動。

老子這裡,“一、二、三”是穩定纖細實物,但可能在特殊處境中會因為碰撞等作用而消解復歸。“三”解構而復歸為“二”、“二”解構復歸於“一”、“一”解構開散而復歸於道(“象”)。至於“物”的復歸和產生則是一直進行的。當然,老子的“一二三”與基本粒子不在一個層面,也許,“三”之後的生成物具有實驗物理學的觀測事實,但在湮滅機制上仍然是不同的。從老子來看是大的實物粒子分解為更小的實物粒子,物理學則認為是相互轉化。

老子這裡也看不到關於正反粒子的直接或隱含的表述。

物理學中還有元素的放射衰變,一個重元素自發放射出粒子,自身變為更輕的元素。在老子這裡未見此等情況。但必須注意,原子核或元素的衰變,表明其很不穩定,所以這個層面的粒子與老子的“一、二、三”毫無對應關係,只能對應“三”之後的生成物。從老子的表述分析,“三”之後的生產物——無論是纖細實物還是天地 ——都不如“三”穩定長壽,當然就更比不上“一、二”和“象”了。所以自發衰變與老子沒有衝突,反倒證實了“三”之後的生成物具有不穩定性。

物理學中還有粒子間的相互轉化。一個粒子吸收或發射能量(光子、電子等),轉化為別的粒子,粒子間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也可轉為別的粒子。這個現象與老子或可有一定的對應關係。比如在劇烈情境下,“三、二、一”可以分別消解、轉化(復歸),變為“二、一、象”;比如在大道收縮宇宙消亡階段,“三、二、一”必定分別逐次消解復歸,變為“二、一、象”,但老子這裡與物理學的解釋大相徑庭。尤須注意者,物理學中的粒子轉化,大部分與老子的“一、二、三”不在一個存在層次上,應與“三”之後的生成物對應,參見下文有關討論。

統一性:這裡的統一性僅指實物的統一性。統一性本是物理學的假設前提,更是一種哲學信念。在早前,人們以為基本粒子各有其性,相互間不能轉化,這些不能轉化的實物粒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單元。但是隨着觀測實驗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基本粒子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支持了往舊的哲學猜想: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相互作用,處於運動之中,且可以相互轉化。不過,物理學不會停留於哲學信念,所以物理學家一直在尋找最為基本的粒子,其他粒子都是這種粒子的嬗變體,據稱希格斯粒子就充當了這樣的角色,但在目前,尚未發現其蹤跡。

在老子這裡,整個宇宙是統一的(這裡不涉及生命。但我們應該清楚,構成生命機體的實物,本是道(象)所衍生),統一於大道。一方面大道是所有實物的始源和本根,各種實物追根刨底都是大道的衍生物,而最終,所有實物都會復歸大道。另一方面,大道將整個宇宙連接為一體,是有機整體性、相互關聯性的宇宙。再一方面,大道一直養護着宇宙萬有,宇宙萬有也歸依於大道(包括消解、復歸)

在纖細實物層面,“一”是所有纖細實物的基元,所有纖細實物都是由“一”構成的(“三”雖然由“二”結合而成,但其基本結構形態可以分解為“一”)。“三”則是所有具體實物的基本構造單元。“一、二、三”可以互轉。“三”所構成的具體實物也可復歸於“三”。如此等等。

2.3.4 質量、能量、質能守恆、質能關係、連續性、量子化

質量:質量是物理學基本概念,在物理學史中曾有不同的區分和定義,比如牛頓力學中就有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說法,後來的精密實驗證實,引力質量(衡量物體吸引其他物體或被其他物體吸引的物理量與慣性質量(衡量物體對任何改變其運動狀態的外來作用的阻抗的物理量幾乎等同,到了廣義相對論中,這兩個質量就被當成一個了。無論是經典力學還是相對論力學,質量的定義都着眼於運動,是從動力學角度作出的界定。但在通常的觀念中,質量都是指物體含物質的多少。

老子五千文中沒有質量意蘊,但是根據涵有物質的多少這個定義來看,完全可以將質量移植到老子這裡。前文指出,“一”是所有實物的基質、基元,“二、三”以及後來的生成物,實際上都是“一”的某種聚合聯結。所以,老子的質量可以這樣準確定義:涵有“一”(指單個的纖細實物,非存在層面)的多少。當然,“象”肯定具有質量,但一方面這個質量無法確定,另一方面,我們這裡只涉及實物或者說物質的質量,而“象”不應歸於實物概念之下。

此外,可以肯定,宇宙間所有的質量都源自大道,整個宇宙的質量是守恆的。

從老子的道象和生演過程來看,不存在質量、能量為零的纖細實物。這也就是說,目前粒子物理學中光子、中微子等質量為零的假說,在老子這裡是不成立的、不存在的。

能量:能量也是物理學基本概念,但在物理學史上一直比質量要複雜得多、抽象得多。人們對能量的認識和分類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到現在則成為高度抽象並且模糊的概念,只能在具體學科的具體語境中相對確切地說明。目前,能量是指度量物質運動的物理量,在不同的物理學分支中又有不同叫法。如機械能(機械運動中的能量如動能)、內能(分子熱運動的能力)、電能(電做功的能力)、化學能(化學反應時釋放的能量)、原子能(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等等。

老子五千文也無能量意蘊,雖然存在大量的與“動、能”有關的描述,但實無物理學中能量概念。這其實毫無足怪。物理學的能量以及質量等,都是從測量和計數出發的,都是可以定量計算的物理量。而老子僅僅是定性說明、狀態描繪。

物理學的能量概念很難移植到老子這裡。這是因為無法確切地說明和分析。“象”一直振動不休,這種振動所含有的能,乃是所有運動能量的來源。但是“象”還具有柔韌性粘合性,處於永恆的擴張和收縮循環中,因此“象”還具有除了振動之外的機械能甚至化學能。“一”具有移動、搖擺、自旋等運動形式,其能力源自“象” 的振動,但“一”作為絲線閉合結構,還應有一定的張力甚至粘結力(源自“象”的柔韌性粘合性),這又是另外的能。我們認為,“象”的能可分為兩類,一是振動和運動的能,一是結合的能。與此相應,“一、二、三”乃至後續的生成物的能都按此區分。但看起來似乎有些生硬,也不能完全涵蓋物理學中不同的能(我們這裡所說的能量,包含了物理學中的動量。比如“一、二、三”的自旋、搖擺等,應該屬於動量,以下除非特別指明,能量均包含了動量。另外,若將動量與能量分開,則老子這裡的動量也具有守恆性,其論證與下文對能量的論證一樣)。然不管怎樣,所有的能都源出“象”亦即大道,整個宇宙的總能量是守恆的,這卻毫無疑問。

在老子生命論一章,我們還提到了生命本真具有驅動一中纖細實物的能力(或許還能夠驅動“二、三”中的纖細實物,但“三”之上就無法驅動了),這也應該屬於能量,這似乎導致總能量不守恆,準確說是總能量不穩定,因為生命本真的驅動能力,時隱時現、時用時不用

質能守恆:質能守恆是經過概念進深和反覆實驗才確證了的。

首先確定的是質量守恆定律,是指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體系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也就是說不能憑空創造物質,也不能消滅物質,故又稱物質不滅定律。這個定律的確定也與人們發現物質相互轉化有關。

在老子這裡,整個宇宙的總質量必定是守恆的。這是因為,所有的實物都是“象”的“碎片”,這些碎片在“象”的循環往復(宇宙生滅)中最終要復歸於“象”(參見本書對“復歸”的辨析)。假如不守恆,那麼“象”在無窮的循環過程中早就塞滿了(除非有人發明出古怪的機制,比如始末守恆,過程中不守恆)。所以從質量概念審視,必定具有守恆性。“象”是宇宙本根,沒有憑空創造任何實物,也沒有隨意消減實物,那麼可以推斷,在局域內也是這樣的情況,更可推測,在衍生過程中以及在“隔絕”系統中,質量守恆是一直存在的。

能量守恆思想則要晚得多,因為不同分支學科的能量概念發展不一。目前通常的定義是,在任何與外界隔絕的系統中,無論發生什麼變化,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說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能量不變。早前物理學中分支學科的能量概念是不同的,計量方法和單位也不同。但人們逐漸發現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在各種精密實驗以及在能量單位的統一中,最後確證了所有的能量都可相互轉化,而總能量不變。

在老子這裡,能量守恆也是必然的。大道處於永恆的運作活動中,已經經歷了無窮個脹縮循環,假如能量不守恆,那麼“象”的振動運動之能和張力之能(結合之能)要麼早就消失、要麼趨於無限,於是宇宙早就不成體統、無法循環衍生了。大道是宇宙的本根,既然大道的能是守恆的,可以推測在局域、在過程中,能量必應守恆。

假如老子的大道不是循環脹縮過程,假如沒有“復歸”事實,那是推不出來質量、能量等守恆性的,完全可以不守恆。

由於物理學界接受了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因此,在一個孤立系統內,質量、能量不一定單獨守恆,但質能兩者的加和則是守恆的。所以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被合稱為質能守恆。在今日的量子場論中,因為測不準關係,在許多假設性的理論和解釋里,一個物理狀態的始和終,其質能是守恆的,但在變化的過程中,質能不再守恆。

質能關係:經典力學中質量和能量是無關的物理量,雖然在實驗中發現高速運動粒子質量增加,但人們以為是其他物質附着在了運動粒子上。愛因斯坦在其狹義相對論中,明確了質能關係(此前也曾有人提出),於是質量和能量之間就不是無法逾越的鴻溝了,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質能關係也很難引入老子體系,這主要是因為能量概念高度抽象和隱晦,在不同的物理領域,各有說法,很難統一到老子這裡來。但是我們卻可以藉助於老子來審視質能關係。

“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所有的實物無非是象的絲網破裂之後的聚合態,質量(實物的總量)是守恆的。“象”也是所有運動能力的根源,“象”具有振動和張力(結合力),所有後續生成者的能力(運動、旋轉、振動等運動形式的能力)都源出於“象”,能量(運動的能力)是守恆的。然則在老子這裡,質量和能量能夠相互轉化嗎?答案是否定的。

老子的質量可以歸結於“象”的絲段,老子的能量可以歸結於“象”的振動脹縮和柔性(張力、粘合力、彈力等)。那麼絲段能夠轉化為振動和柔性嗎?振動和柔性能夠轉變為絲段嗎?這毫無可能,而且五千文從未有這樣表述和隱含意蘊。絲段和振動柔性是截然不同的,絕不可能是絲段消失了轉化為純粹的振動柔性,也絕不可能是振動柔性消失了,變成絲段。我們只能說,振動柔性是絲段的振動柔性,是絲段具有的特性、樣態,沒有單純存在的振動柔性。我們只能說絲段具有振動柔韌的天性本能,這天性本能是與生俱來永恆不易的,不存在沒有振動柔韌的絲段。

這也就是說,從老子這裡審視質量和能量,則二者截然有別。質量是物質多少,能量是物質運動和結合能力的度量,兩者不可能相互轉化。於是,質能關係亦即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在老子這裡是不存在的,也是絕不可能的事。

那麼在“一、二、三”以及天體萬物存在層面,會不會有質能互轉呢?我們認為在老子這裡依然是:絕對不會。

可是,實驗不是表明運動粒子的質量增加了嗎?這是一個難以說清的問題,我們只指出這幾點。首先,老子的體系與物理學是不同的,概念、存在、現象、性質等等,他們之間沒有通約性,很難甚至是不可能對應起來,更何況對等呢。其次,即使從物理學來考慮,運動粒子的質量是否真實地增加了,似乎還有疑問。即使是真實增加了(不是觀測效應),那麼早前的解釋比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更好,即有其他東西附着在了粒子上(如果藉助老子,就應考慮“象”的作用以及“物”和“一”等纖細實物的作用)。再次,物理學中的物理量是觀測量,而依據狹義相對論,就不是(至少不全是)真實的物理量變化,而是不同參照系中的觀測效應。最後,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高速運動中的粒子必定與“象”發生作用,首先體現為“象”對運動的阻滯牽拉,其次體現為電磁作用(後文將表明,“象”具有電性或磁性),這樣一來,可能就造成了觀測中粒子質量增加的現象,甚至也可能是粒子的質量真的增加了。

可是,原子彈爆炸不是證實了質能互轉嗎?不是成為愛因斯坦理論的堅實證據嗎?漫說這種“證實”尚待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和狹義相對論,固然有一些值得採納的有益思想,但在本質上還是成問題的。他的相對論效應,之所以還在大行其道,恐怕是因為其理論預言的物理現象很難觀測到。所以否定性的或者說不利於相對論的觀測實驗,不易達到需要的精度。而目前所謂的各種實驗證實,大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證實,也就是說應該另作解釋),僅僅從其他理論也能解釋核裂變的巨大能量釋放。就老子體系而言,核裂變的啟示是,“三”以後的生成物,其結合能(粘合力、彈力等)是非常大的,如果碎裂他們並形成另一種實物,就會有巨大的振動出現,就會釋放出巨能(纖細實物極高的振動和運動。這期間是否有協同、激發、共振等物理效應,是值得進一步分析的),核聚變也同樣如此實際上如果考慮上博簡《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成結”——見後文“三與質子” 末段——可以確定,當老子的“三”生成時,必然有相當的縮聚現象,以“三”為基本結構單位的後續粒子在生成時可能也有縮聚現象。這樣微細粒子中本就蘊藏着巨大能量。故核聚變、核裂變必定伴隨強大能量,目前看來主要是能量釋放

狹義相對論是在假定光速不變並且光波是因果關係的保證的前提下,進行參照系變換的,從而得出不同參照系中物理量的相對性。相對性觀念早已有之,無須狹義相對論來指明。但是,光速在任何參照系下不變,光信號是因果聯繫的保證(同時性界定),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也得出了許多奇談怪論,至今仍爭辯不休。廣義相對論是幾何化的引力理論,充斥着大量幾何與數學運算,非專業人士所能搞懂。下文將會表明,引力實則是“象”的牽拉,所以不需要傳播,更無須光速傳播,而光速不變是否確實如此,還待驗證。至於光速是否宇宙最高速度,更無法確證,已經有一些超光速的觀測結果,但都被解釋為視效應。另外,纖細實物的運動速度或許有限制,但生命本相的活動大概不會有此限制。

事實上,物理學中能量非常抽象也非常隱晦模糊,或許需要重新界定。

這就是說,在老子這裡,質量和能量絕不可能相互轉化,因而也不存在質能的共同守恆,只分別存在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這是與目前物理學的重大分歧之一。

連續性:

連續性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如水流、運動、時間、空間等等,連續性符合人們的日常經驗,因而也成為通常觀念。但自然界也存在大量的分立性、離散性,如具體的物品、水果、動物等等。當物理學真正成為科學(經典力學,含運動學和動力學),時間、空間(位置、坐標)就成為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參數,用以描述和計算物體的運動和力,而他們都是連續量。再加上幾何學(圖形是連續變化的)與數學(微積分和小數,使得整個數學量漸趨連續性)聯姻而成為物理定律的基本表達式,連續性成為天然正確的觀念。隨後,質量、能量、以太、場等等也成為基本概念,他們也被順理成章、不假思索地當成連續變化的物理量。

老子這裡,“象”肯定是連續的(指整體性的連續,與極小區域的破裂無關),因而空間也是連續的(在“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我們表明,“象”的擴張就是空間的擴張,“象”可以與通常所謂的空間在方位意義上等同。牛頓的絕對空間只須改成膨脹性的絕對空間即可)。大道的脹縮循環是連續的,因而時間也是連續的。至於質量、能量等則是不連續的——準確講,在纖細實物和顯相的宏觀層面,質量、能量不連續;在“道”層面:質量是連續的,能量中的振動能不連續,但柔性能(張力、彈力等)應該是連續的(緣由見下文)。

量子化

物理量的連續性在物理學中根深蒂固,以至於熱力學中紫外災難在很長時間無法解決。普朗克迫不得已提出了“作用量子”假設,以便解釋熱輻射現象,不料不僅在熱力學中獲得成功,還引起了物理學觀念的深刻變革。人們普遍認為,宏觀領域的連續性,在微觀領域不適用。微觀世界中,如果不是全部那也是絕大多數物理量都是離散的、是量子化的。這些物理量不能連續變化,只能是跳躍性的階梯性改變、都要取一定的分立值。

在量子場論中,所有的物理量全都變成了離散化的量。場、真空、質量、能量、相互作用(媒介粒子是量子化的作用場)、時間、空間、自旋、半徑等等都取分立值。誠所謂破碎虛空、支離大道,一片沙漠化景象。

在老子這裡,質量是不連續的,這是因為,實物的基元是“一”,即結構最簡單、自身很穩定的纖細實物,所以質量只能取“一”的整數倍(如前所述,這裡的質量只是指實物的質量。如果考慮“象”,那麼,可以認為,質量既具有連續性,也具有不連續性。在“象”那裡是連續的,在“象”的生成物中是不連續的)

能量的情況比較複雜,但應該也是離散量。首先,依據物理學中能量的定義,老子這裡的能量有兩種形式,一是運動包含振動和脹縮,二是柔性(粘合、張力、彈力等)

振動的能與頻率和振幅有關,但我們無法確定“象”的振動頻率和振幅。假如說,在宇宙最初和最末階段,即沒有實物的階段,“象”在整體上是同一振幅同一頻率(猶如簡諧振動),如果是這樣,區域總能量就是個固定值(“象”在整體上是無限大,所以總能量是無限的),此時是否離散或是否量子化就無意義,事實上這種假設中的統一振幅和同一頻率是完全可以排除的(比如“物”的生成與復歸,必定會對振動產生影響)。所以,無論在宇宙衍生的何種階段,“象”的振動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但是其頻率是否會從零到無窮呢,是否會連續變化呢?(不考慮振幅,因為老子的空間是連續的)這當然要考慮單位如何選取,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單位,連續變化的可能性應該可以排除。這就是說,僅從振動來說,能量是不連續的。

至於柔性能(粘合、張力、彈力等),不好確定其是否連續。但若仔細分析,應該可以視為分散的。從纖細實物來說,首先是粘合。粘合發生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二”是“一”結合起來的絲線結構。“一”是結構最簡單的穩定的纖細實物,不論“一”有幾種結構,他們聯結而成的“二”是有限的結構。而“二”的每一種結構,其結合力或結合能是確定的、分立的。其次是捲曲形成的張力彈力。無論“一”的結構有幾種,每一種“一”的張力彈力也是確定的、分立的。“二、三”乃至更大的纖細實物同樣如此。但從“象”本身來說,其柔性(僅指拉伸和收縮過程中的張力、彈力)應該是連續的。

至於脹縮的能量則是連續的。

因而,能量在老子這裡確有不連續性,儘管不是所有實在的能量都不連續。更準確講,在纖細實物領域以及由纖細實物構成的物質領域,能量是不連續的。

如前所述,作為存在的“象”以及老子體系中的時間、空間,是連續的。當然,研究者為了研究方便,可以取分立值、進行量子化,可以運用量子化假設,但他們本質上是連續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2.3.5 波粒二象性、不確定原理

波粒二象性

自從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假想以來,人們在實驗中觀測到粒子都具有波和粒子的兩重性,在一定條件下表現為波動,在另一種條件下表現為粒子。這種奇怪的現象有許多針鋒相對的解釋。有不少人認為,是實驗設置改變了粒子的呈現方式。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取決於人們想觀測到什麼(具體的實驗設置蘊涵着觀測的向度)。又有一些人認為,微觀粒子本就具有粒子和波兩種情形,我們之所以不能理解,我們之所以認為那個東西具有波和粒子兩種屬性,乃是因為我們的宏觀經驗中波動和物質是分立的,如果拋開宏觀經驗以及故有觀念,如果我們能直接看到那個東西,我們會發現它是一團模糊的東西,既像經驗世界的波動,又像經驗世界的粒子。而在今日的量子場論中,場(類似于波)則比粒子更根本,粒子只是場的激發態。

那麼老子的微觀世界中是否也有波粒二象性?回答是否定的。從我們前文對“物”、“一、二、三”的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纖細實物都是具有自己外形邊界的絲線結構,儘管他們也在搖擺(振動)、移動、旋轉,但毫無波動的存在形式,他們是實物而不是波動,他們也沒有波動的屬性。

那麼老子的微觀世界就沒有波動嗎?回答也是否定的。絲網或蛛網那樣的“象”,其振動就是一種波動。但是這種波動不是纖細實物的運動形式,不是纖細實物的波動,乃是“象”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永恆運動形式,是“象”自身在波動,與纖細實物沒有瓜葛。

可是,這樣一來,老子的微觀世界不就與大量的實驗觀測相違背了嗎?事實上,沒有什麼衝突。這涉及兩者在微觀領域認知方面的根本性差異,也涉及到實驗觀測的手段和設計。我們在下文“波動與傳播”、“老子與四種相互作用”兩節再論。

筆者最初閱讀老子五千文時,認為21章的數段文字就是在講微觀粒子的波粒兩重性,並將“物”當成粒子,“象”當成波動,一會兒呈現為“象”,一會兒呈現為“物”,一會兒呈現“象物”共存態。若沒有這種陰差陽錯的誤讀,筆者或許不會生起研究老子五千文的興趣。在研讀的最初一段時間內,21章一直被筆者認為是波粒兩重性的絕好說明。隨着研讀的進深,這種誤讀逐漸消除,最後則徹底拋棄了這種解讀

不確定原理

針對波粒二象性,薛定諤和海森堡分別寫出了描述這種情形的數學形式。薛定諤方程的蘊涵之一乃是在某一位置找到粒子的幾率。海森堡則結合康普頓效應提出了測不準關係,亦即不確定原理。該原理說,粒子的位置(坐標)和它的動量(速度)不可被同時測定,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的不確定程度就越大,但他們誤差的乘積有一個限制,即不小於某一數值。不僅如此,粒子的時間(時間坐標)和能量,粒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角度也都具有測不準關係。

不確定原理提出後,爭論異常激烈。有人認為是測量手段和儀器的限制,隨着儀器的改進,可以消除不確定性。也有人認為即使儀器再改良、再精密,但總有一個限度,所以測不準永遠都存在。更有人認為是粒子的本性如此。最後一個看法現在是主流觀點,因為波粒二象性被認為是微觀世界的本性、真相。

由於老子這裡不存在波粒二象性,粒子就是粒子,波動就是波動,所以測不準原理就不可能在老子體系中有其位置。而按照老子體系審查,測不準關係只是測量問題,是儀器精度和實驗設置問題。不過可以斷定,儀器精度必定有一個發展限度,因此,測不準在微觀世界必定存在(是否符合海森堡的測不準關係?我們認為大概不會),觀測必定有一個極限。

事實上,老子自己在虛極靜篤中,也有類似於測不準的情形,但準確說是整體或遠距觀感上的“看”不清、“觀”不明:宇宙本根呈現出隱隱約約、茫茫然然、模糊朦朧的景象。當然,在細節或近距直觀中,老子“看”到,這種情形乃是因為絲網樣的“象”在疾速振盪、高速振動。這也表明,“象”的振動頻率是非常高的。

再者,由“道、無、象、物”到“一、二、三、萬物”也是由不確定到確定的過程,由混沌無序到有序組織的過程。只是老子的不確定性存在於“道、無、象、物”層面,而不是纖細實物層面。也許有人認為,“道、無、象、物”與“一、二、三”等纖細實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一、二、三”的運作活動也具有不確定性。但我們必須分清“一、二、三”自身性狀與活動運作狀態,從自身性徵形態來說是穩固確定的,從運作活動來說存在不確定性——但這是因為象網振動的無序性,影響到“一二三”中纖細實物運動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象網的作用,其運動軌跡是確定的。


3,“象”與四種相互作用、統一理論、統一場、波動與傳播

四種相互作用是指強、電磁、弱、引力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是發生在強子間的作用力,在模型中,其媒介粒子被稱為膠子。原子核之所以穩固,就是強相互作用之果。強力是一種短程力,只有吸引效用。弱相互作用是發生在除光子之外的粒子間的作用力,是導致粒子衰變的力,其媒介粒子稱為中間玻色子,弱力也是短程力。電磁相互作用是帶電粒子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有吸引和拒斥兩種,其媒介粒子是光子,光波就是電磁波的一種。電磁力是一種長程力,可以延伸到無限遠,但其傳播速度只是光速。引力相互作用是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吸引效用,引力也是遠程力,延伸到無限遠,以光速傳播。

在今日通行的量子場論中,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實現的。而在場被量子化以前即經典場論中,一般認為相互作用是通過場(一種瀰漫分布於粒子周圍的非粒子狀的存在)的傳遞才能實現。

波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其表現與實物運動有很大差異。波也是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下面結合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闡述兩種波,即電磁波、引力波。

3.1 強、弱相互作用

強、弱相互作用都是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物理學的基本粒子與老子的“一、二、三”無法確切對應(推測中的對應關係見下文)。所以,這裡只從結構來比較相互作用。

老子的“一”是結構至簡的絲線閉合結構,可能有多個種類的“一”,但更可能的情況是只有一種結構的“一”。我們這裡只涉及單一結構的“一”。由於“象”具有粘合性,因此“一”也具有粘合性。“一”中的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粘合甚至是套合在一起(此前可能也有粘合套合,但不穩定。這與象的張力甚至振動等都有關係,即“象”伸展到一定程度後,其張力甚至振動發生了變化,對“一”的粘合不再構成威脅,無力使其解構了),形成了具有穩定性的結構,這就是“二”。“三”以及其後纖細實物的形成與“二”相同。這就是說,老子這裡的纖細實物之所以能結合在一起,是因為本身具有粘合性、聯結力(也可以這樣設想,粘合不是纖細實物直接粘接,而是由破裂的短小“象”段聯結在一起,這雖然有可能,但我們以為可能性不大,參見前文)

物理學中的強相互作用是將強子結合在一起的作用力(比如中子、質子結合成原子核),但這種相互作用乃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即膠子實現的。以質子為例,質子被認為是三個夸克組成,一個夸克發射一個膠子,自身的色荷發生了變化,膠子被另一個夸克吸收同時其色荷也發生了變化(變成發射膠子的夸克)。這種交換和變化是瞬間發生的,質子內隨時發生着這樣的交換和變化,於是,夸克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質子也就十分穩定沒有裂解。

可以看出,物理學中的強相互作用與老子沒有什麼相似、相近、相通之處。一個是直接聯結,一個是通過假想的交換粒子來結合。

弦理論中有一種對強相互作用的解釋,倒與老子有點相近。它認為強相互作用不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實現的,而是有一種類似橡皮筋的弦,將夸克連接在一起。假如夸克之間距離增大,橡皮筋拉力增強,夸克又結合在一起,質子穩定了;假如夸克之間距離趨近,橡皮筋拉力降低,同時夸克間的電斥力增大,質子仍是穩定的。

物理學中的弱相互作用是促成粒子衰變的作用力。以中子(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衰變成質子(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為例,中子裡一個下夸克通過釋放一個W−玻色子轉變成一個上夸克,W−玻色子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反電子中微子,於是中子就成了質子。

弱相互作用模式也與老子沒有什麼相似、相近、相通之處。

3.2 電磁相互作用與電磁波

在量子場論中,電磁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光子實現的。在量子化之前的經典物理學中,人們普遍認為是通過電磁場傳遞的。可以看出,前者與老子體系毫無共通之處,後者則有一些接近。電磁相互作用是遠程力,恰好與“象”在空間伸張和綿延有共通之處。現在人們能夠接收到遠在百億光年之外的電磁波,人類從地球發射的電磁波也已經到了太陽系之外。在經典物理學來看,這麼遠的傳播是通過瀰漫於空間的“場”(在量子場論中,電磁波的傳播實則是光子運動),但在老子這裡必然是通過“象”。這是因為,大量觀察證實,太空中只有稀稀落落的基本粒子和一些原子、分子,他們不可能充當傳播媒介。經典物理學中或以場(以太)來解釋這種傳播,或認為不需要傳播媒介,而在老子這裡,由於“象” 綿延伸展於宇宙之中,所以完全有理由認為,這種遠距離的傳播是通過“象”的。

五千文第4、第56章描述大道的功用,有“和其光”之句,這個光在宇宙自然領域必指光明、光亮,亦即可見光,而可見光現在被認為是電磁波的一種。所以,“象”必然與電磁波有關係。這個解釋看起來有些生硬牽強,但在後文我們將證明,“象”和“一”具有今日所稱的“電”性或“磁”性。不過,這裡我們還是通過邏輯和今日觀測事實結合的方式,推定“象”是電磁波的傳播媒介。

那麼“象”能否承擔這種傳播媒介呢?完全可以。“象”是宇宙間最細微、最柔韌的蛛網或絲網那樣的存在,綿延伸展、遍布空間,貫穿天體萬物之內,沒有什麼可以阻截遮擋“象”。外太空電磁波源發出電磁波,這種波動通過“象”在宇宙空間中四處傳播,到了我們地球這裡,這情形猶如水波的傳播。

按照今日的認識,波的傳播速度與波源無關,只與介質有關,“象”在今日宇宙空間的分布是均勻的,可能只在星體周圍略微稠密一些,這樣,電磁波的傳播是勻速的,至於速度是多少,應該通過實驗測定。目前的測定結果是每秒鐘30萬公里,這應該就是電磁波的真實速度(測量都是在地球上進行的,是否代表了真實的在“象”中的傳播速度還待進一步的測定。我們不妨假定如此)。以前人們定義的電磁波速是指在真空中的速度,然在老子這裡,可以定義為在“象”中的傳播速度,更準確講是在純“象”(這只是理想化的假定,從來不存在純象狀態。但因為太空中的實物粒子很少,可以視為純“象”,當然“象”一直振動不休,在振動中會有瞬間生滅的“物”,但這似乎不會對電磁波的傳播有多少影響)中的傳播速度,這速度是本徵或本然速度。不過,“象”一直在擴張(擴張速度見下文對引力的討論,也可參考本書“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的有關分析),甚至在生育階段很可能有大區域的彎曲旋轉(這種很可能存在的彎曲旋轉,不會對整體性的“象”的均勻分布和脹縮產生重要影響)。彎曲旋轉應該不會對速度(速率)造成什麼影響,擴張則可能有影響,因為擴張(包括生育)後“密度”變低,而按照今日物理學,波速與媒質的密度有關。擴張對傳播速度的影響有多大,這就不清楚了。至少,我們可以將現在測定的速度當成宇宙衍生過程中一個階段的穩定速度。這就是說,在理想化的純“象”中,電磁波的速度是恆定的(僅僅根據目前的觀測實驗而言)

那麼光速(即電磁波速)是不是宇宙速度的極限?這就不清楚了,需要觀測發現以及實驗驗證。

那麼速度合成原理還能成立嗎?換句話說,狹義相對論認為的在任何參照系中光速不變還成立嗎?速度合成原理應該成立,而狹義相對論的假定是不成立的。

實際上,老子的“象”在方位意義上就等同於我們今日所謂的空間。“象”的擴張和收縮就是空間膨脹和收縮。牛頓的絕對空間只須改成脹縮性的絕對空間即可。何況在漫長的宇宙過程中以及緩慢的脹縮循環中,短期內和局部區域內可以視為牛頓絕對空間。

波動還有反射、衍射、折射、散射等現象,這是自然屬性、自然現象,對電磁波性象的進一步研究,也許可以從“象”的特性重新進行。

“象”的特性(如纖細微弱綿軟柔韌等)使其可以傳遞橫波、也可以傳遞縱波。電磁波的疊加、干涉等都可以在“象”這裡得到說明。電磁波也有衰減(振幅降低),這個衰減應該不是“象”本身造成的,而應是纖細實物或者說各種粒子影響的結果。

上文主要論及的是遠程電磁力或者說電磁波的傳播。然則短程或極微區域裡的電磁相互作用又是何等情況呢?在後文我們將證明“一”具有“電”性(或磁性),推定 “象”網也具有“電”性(或磁性),至於“二、三”是否具有“電”性(或磁性)尚不能斷定。“象”、“一”是遍布於宇宙空間的,並能深入物質內部,我們這裡只考慮“象”以及“一”在短程電磁現象中的作用。

設想一個帶電小物體(磁體也同樣,下同),置於某一空間。由於物體帶電,就會對周圍的“象”網、“一”產生效用,這種效用可能類似於同化(主要對於“象”網)、極化(主要對於“一”)那樣的情況,使得“象”網與帶電體同質(“象”網的“電”性並不是指正電或負電,只是指類似於電性的現象,“象”網本身就是“電”性的絲段構成的。“象”網之所以能粘合聯結,也是因為本就是“電”性絲網)、使得帶電體周圍“一”中的纖細實物整齊地有方向性的排列(“一”是纖細實物,是閉合的圓圈樣結構,具有自轉現象,因而有磁極。注意,我們這裡的推測都是根據經驗中的電磁性質進行的,我們認為,經驗中的電磁現象適用於深隱纖細的微觀世界)。同時,可能會發生“象”網、“一”向着帶電體周圍聚攏的現象。“象”網、 “一”的這種情形就是人們所謂的帶電體周圍的電場。設有另外一個帶電體靠近,則兩個帶電體的電場就會交合,會發生相互作用,這種作用應該與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宏觀電磁現象一致。而從微觀來看,若兩個帶電體同性,其同化、極化也就相同,就會吸引,否則就會排斥。相互作用的強度,應該與同化、極化的“強度”(如周圍“象”網、“一”的聚攏程度、形變程度、排列程度等等)有關,更與距離有關。因為距離越遠,能夠協助或傳遞作用的“象”絲、“一”中的纖細實物越少,較遠處的同化、極化越弱。

上面是從“象”網、“一”兩方面來推測電磁作用的,但也可能只是“一”起到了這種作用。假如只是“一”起到作用,那就只與“一”的極化情形有關了。“一”會向帶電物體聚攏,距帶電物體越近,聚攏的“一”越多(“一”遍布於空間,但“一”中纖細實物在單位空間的分布密度我們是無法知道的),並且“一”被極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強;帶電物體所帶電量越大,聚攏的“一”越多,並且“一”被極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強。這可以解釋帶電物體的電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在極小的可能性中,只有“象”網參與了相互作用,“一”並未參與這種作用(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可以排除,因為“一”遍布於宇宙空間之中,且能深入物體之內)。此時帶電物體的電場就是被同化了的周圍的“象”網,引起“象”網向帶電物體會聚,產生局部形變和“象”絲分布情況的改變。靠近帶電物體的“象”絲較多,形變產生的“象”網拉力有所改變,帶電物體帶電量越大,這種變化越強烈,越是靠近帶電物體,這種變化越大。這也可以解釋帶電物體的電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我們知道,“象”網處於疾速振動之中。帶電物體會不會影響“象”網的振動呢?會不會使得“象”網的振幅增減甚至頻率增減呢?這個不好確斷,我們認為應該會有這種現象,但振幅或頻率是增還是減少,增減多少就更難猜測了,若我們的推斷確實,那就有電磁波形式的傳播之事。假如確有較大影響,那麼帶電物體的電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也應考慮這種情況。

此外,帶正電的物體和帶負電的物體,對“象”網的同化會有不同嗎?同性相斥、異性相斥在“象”網中是如何實現的呢?我們認為,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 “象”、“一”都參與了電磁作用。“一”實現了相斥或相吸,而“象”網實現了相互作用的傳遞。“一”在宇宙中的分布密度我們無法確知,但推測應比“象” 小,並且“一”是離散的,本就是纖細實物組成的存在層面,所以,我們認為電磁作用主要是“象”在起作用,“一”主要是起到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作用。

完全可以確定,“象”就是電磁波的傳播媒質,並且是各向同性的媒質(在大區域中)。這也就是說,“象”具有媒介功能,這是本書前文討論中從未涉及過的。除了電磁波以外,所有超遠程傳遞的,都必定通過“象”這種媒質進行。根據目前測量結果,電磁波在“象”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里。在不同的參照系中,會測出不同的傳播速度,速度疊加原理是適用的。

還可以確定,“象”、“一”都參與了短程電磁相互作用。“象”傳遞這種作用,“一”則實現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短程電磁相互作用中,基本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首先,帶電(磁)物體會影響周圍“象”網的分布,具有一種類似於同化的現象,使得“象”網向帶電(磁)物體周圍集聚並影響了“象”網的張力,形成以帶電(磁)物體為中心的發散狀分布樣態。帶電(磁)物體所帶電荷越多,“象”網的分布變化越強烈,“象”網在物體周圍集聚越多,發射狀所及越遠。此外,帶電(磁)物體或許會影響周圍“象”網的振幅甚至頻率。其次,帶電(磁)物體會影響周圍“一”中纖細實物的分布和排列樣態,類似於極化現象。 “一”中纖細實物會向帶電(磁)物體周圍集中,其自旋和排列會變得有序,隨着與帶電(磁)物體的距離漸遠,纖細實物的分布密度降低。“一”的這種被極化的現象使得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帶電(磁)物體周圍“象”、“一”的這種情形就類似於電(磁)場。當兩個帶電物體靠近時,“象”傳遞相互作用,而“一”除了參與相互作用之外,主要起到了吸引和排斥的作用。

帶電(磁)物體在移動或變化時,會對“象”網產生影響,於是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象”網傳播。

在粒子物理學中,研究電磁場與帶電粒子相互作用的學科是量子電動力學。量子電動力學的基本方法就是將各種場進行量子化處理(最初是在研究電磁輻射時將電磁場量子化,此後,各類電子場、磁場、電和磁相互作用等都進行了量子化),採用重整化方式消解發散問題,將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描述成交換相應的媒介粒子,而且所有的粒子都被當成點粒子。這都與老子體系相差遠甚。不過量子電動力學中的虛粒子倒是與老子的“物”略有相通,但仔細考察之下,並不存在對應關係,因為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物”的蹤影,也就是說,老子的纖細實物不需要“物“充當交換粒子以便結合或離開、產生或湮滅(當然,也可以考慮,“一、二、三”中纖細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物”實現,這樣就與量子場論合拍了,但是“二、三”中纖細實物的形成和穩定卻絕不可能是交換“物”實現的)

3.3 引力相互作用與引力波

在經典力學裡,引力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相互吸引力,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廣義相對論里,不存在引力而代之以空間彎曲。經典力學中物體受引力影響而呈彎曲的運動軌跡,但在廣義相對論中,物體走的乃是四維時空中的直線。經典力學裡,引力是瞬時超距的,其傳播不需要時間。在廣義相對論里,引力以光速傳遞,但未得到驗證。而在量子場論中,引力變為引力場,引力的傳遞是通過假設中的引力子傳遞的,速度也是光速,但是引力子也未得到證實。

牛頓在考慮物體自由降落和行星運動等現象中,發明了萬有引力概念,用以解釋這些自然現象,結果非常成功,於是取代了笛卡爾一派的以太渦旋力,成為唯一正確的解釋系統。但牛頓認為,引力的傳播是瞬時超距的,也不需要媒介。廣義相對論誕生後,引力消失了、空間彎曲了,彎曲空間取代了引力。廣義相對論還認為,所有物體的運動和所有信號的傳遞不能超過光速,因此引力傳播速度也不會超過光速。

老子體系中,確有類似於引力的表述,但其實質與牛頓體系的引力和廣義相對論的彎曲空間根本不同,也絕不同於量子場論的引力場,倒是與量子化以前的綿延不斷的引力場略有相通之處(關於引力,也可參考本書“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章)

老子的“象”綿延伸展、遍布空間、柔韌輕緩、纖細微弱,其形態和性質部分類似於蛛網,具有牽拉能力,這就是老子的“引力”。所以,在老子這裡,不是物體具有萬有引力(實際上萬有引力很神秘隱晦,只因其解釋力和理論預言力很強,故在後來被人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而是宇宙本根即大道(象)具有牽拉能力;不是什麼怪誕的彎曲時空,而是物體沉浸在大道之中,被大道所約束;也不是繁忙交換引力子的量子化離散場,而是綿延不絕、連續不斷的具有牽拉作用的“象”網。物理學引力的本質就是“象”,“象”具有牽引功用。

有人可能會說,“象”非常細微纖弱,而且能夠進入任何堅固緻密的物體而毫無遮擋。這樣一來,豈不是無法牽引了嗎?我們說,“象”確實是至微至弱的,但如此大的空間中,必定分布着許多“象”絲,他們的合力就很大了。“象”確實能夠毫無阻擋的進入任何堅固緻密的物體而無所阻滯,但這是指“象”絲。“象”絲處於永恆振動之中,並不在固定的小區域而僵死不動,因此必然會和物體發生大量的作用接觸,於是,物體就受到了“象”的牽拉。當然,如果物體與“象”沒有什麼相對運動,這種牽拉就不顯著、很難感受到,但當物體有了相對運動,就會受到牽制。行星圍繞太陽旋轉而沒有逃離,從太陽出發而到行星的“象”的牽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後文我們將證明“象”、“一”具有“電”性,因而,太陽系的形成、行星繞太陽旋轉等,除了“象”的牽拉甚至局域收縮之外,還有電磁的作用影響。

那這樣一來,牛頓引力定律就無法應用了?我們的太空飛行、工業技術不是有許多都是以牛頓力學為基礎嗎?難道牛頓力學是不正確的嗎?我們說,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仍然近似正確,因為它經過了實驗鑑證和應用證實。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其一,牛頓萬有引力公式是唯象理論(唯象,意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象理論是不及原因機制、不論內部結構,僅對現象和事實進行描述和概括的理論),無法解釋引力的產生機制和實質內涵。其二,牛頓力學的引力思想是一種瞬時超距、不須介質的作用。其三,牛頓萬有引力應用於太陽系時,必然遇到多體問題,這是目前的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子這裡不存在多體問題)。其四,牛頓力學應用於宇宙,必定會得出空間任一點受到的引力趨向於無窮大(好在現今人們認為引力以光速傳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無窮大尷尬)。另外,廣義相對論雖然將引力變為空間彎曲,好似擺脫了引力困惑,但是卻增添了更加虛玄荒誕的內容,不過這虛玄荒誕被精緻的人為的數學構造所遮掩,令數學天分不足者望而生畏。當然,如果我們將空間彎曲改為“象”的局域旋動和彎曲(“象”在星雲和星體的形成過程中很可能會有局域的一定程度的旋轉、彎曲、集中等現象,見下文),那倒是能夠講通的。

所以,牛頓萬有引力作為唯象理論或經驗理論,可以繼續應用。

既然在老子這裡,引力作用實則是“象”的牽拉作用(另外還有電磁吸引作用。在“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節,我們將表明,牽拉作用就是電磁作用,這是根據當今物理學四種相互作用做出的斷定。這樣一來,“引力”實則是電磁力,引力並不存在),那麼引力根本不需要傳播,不可能有引力傳播之事。因而所謂的引力以光速傳播也就沒有立足之處,就不存在了。

從老子體系看星雲、星體的孕育形成。先是“三”產生後逐漸生出了更大更重的實物粒子,這些實物粒子在碰撞結合以及分散運動中會產生局域空間的分布不均(除此之外,還因為“電”性而使得實物粒子結合或分開),引起“象”的柔曲,拉動周圍“象”運動,這現象逐漸擴散,形成較大區域的局部運動,其運動形式主要是旋動、捲縮(還要考慮“電”性的作用),於是,實物粒子逐漸集中(不是因為經典力學的引力效應)。最後形成星體。可以推測,在集中區域,“象”絲應該多一些;在星體周圍,“象”應該密集一些;從星體向外,“象”逐漸稀薄、“象”絲減少;到了一定距離,“象”達到平均分布的水平。

這種推測與真實的情況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象”、“一”以及後來生成物的“電”性必須引起重視,或許真正引起收縮、旋轉的是“電”性)。這也能夠解釋:距離近者牽引力大,距離遠者牽引力小(未必是平方反比關係);星體大者牽引力大,星體小者牽引力小(未必是兩物體質量的乘積)。而在遠離星體的空間,“象”達到平均分布的程度,這時由星體產生的牽拉作用可以說是消失了,也就是說牛頓引力消失了。在此時此處的空間中植入一個物體,它的活動幾乎是自然狀態。此處的“象”比較稀薄、“象”絲稀少一些,它的活動僅僅受到周圍“象”的微弱阻滯、牽拉,不會受到星體的遠距離影響。

上面的推測還沒有考慮“象”的破裂、粘合、恢復。不過即使考慮,也不會對上述推測產生重大影響。無非是這樣的情況:從星體到“象”平均分布之境,“象”的分布由大到小最後略有增加。這是因為,“象”原是均勻分布的,星體等實物乃是大區域中“象” 的“碎片”聚合而成,所以星體之外一定範圍內的“象”比外空間的“象”要少一些。至於“星體”周圍,那要高許多。還可以進行更細緻的推測,並引申出更具體的情形,但會越來越複雜,我們這裡不再作這種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區分這種情況:“象”的密集程度(“象”絲多少),與“象”絲牽拉力的大小。 “象”具有脹縮循環特性,所以“象”絲的牽拉力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但是在同一階段,“象”絲的牽拉力在不同的區域應該是基本相等的。這是因為,“象” 絲是彈性細絲,局部區域因為星體等擾動而造成的“象”絲牽拉力變化會很快傳遞到遠地的“象”絲,最後將達到一種協調平衡。

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一種引力波,是指加速運動的物體會產生以光速傳播的引力輻射。在老子這裡,會有引力的波動(變化),其中的一部分情形類似於這種引力波。兩個距離較近的天體,在其旋轉或快速移動中,會對周圍的“象”施加一定的作用影響,由於“象”是連綿不斷的蛛網樣存在,所以,這種影響可能會通過 “象”傳遞到另一星體,被另一星體所感受,如果這影響十分大(一般都不可能,因為現在已知的星體距離都很遠),會對該星體的運行產生一定作用。當然,這種情況與引力波預言還不是同一件事。引力波是類似於加速運動的電荷輻射電磁波那樣,加速運動的星體也會輻射引力波。當然,在老子這裡是不存在這種引力波的,只存在對“象”的微弱的擾動變化。廣義相對論還有引力透鏡效應,是說在時空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會發生畸變,使從旁經過的光線發生彎曲,就會在觀測者那裡會聚或多重成像效應,如同凸透鏡那樣的會聚效果。這在老子體系中也大體一致,“象”在運動和旋轉的星體周圍有一定的彎曲迴旋,光的傳播是通過“象”的,因此,應該有一定的會聚效果。

在整個宇宙脹縮循環中,“象”因為擴張和收縮,其柔性力(張力、彈力甚至扭力)是有變化的;在宇宙生滅過程中,“象”裂解的碎片形成了天體因而局部“引力”也會變化。所以,“引力”不是固定不變的,這是老子體系與我們通常的引力觀念不同的地方。

“象” 的牽拉很可能會轉變為拒斥。“象”是具有柔韌性的絲網,處於永恆的脹縮循環過程。由於“象”在收縮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擴張,而不是收縮成點狀、收縮到非常小的尺寸,因而我們推測,“象”收縮到一定程度就由牽拉變成了拒斥。假如這個推測正確,那麼在宇宙衍生過程中,星體形成時造成的“象”的收縮或許會達到轉變的程度(不一定每一個恆星都如此,而且恆星的形成乃是纖細實物的聚合,這種聚合除了“象”的捲縮迴旋之外,還要考慮“電”性),這時就會有拒斥發生,就會變為斥力。

3.4 統一理論

統一理論是試圖將相互作用合併在一個理論模型中的嘗試。目前只做到了電、弱統一,電、強、弱三力統一的理論還在摸索中,至於終極統一理論(四種相互作用合一),現在還只是輝煌的夢想。大爆炸宇宙模型給了統一理論一劑強心針,人們設想在宇宙誕生的瞬時,一切都是統一的,不幸後來對稱性破缺,統一作用分化了。現在越來越大的對撞機,試圖復原宇宙早期的高能狀態,以便窺測統一理論的端倪。但大統一和終極統一理論需要的能量實在是太高了,永遠都達不到。

前文已經確定了,老子這裡不存在科學理論中的引力,但“象”起到了牽引作用,所以科學中的引力作用實則就是“象”的牽拉作用。“象”就是早前人們想象中綿延不斷的經典引力場(準確說,“象”涵攝了引力場,因為“象”的存在屬性、功能效用遠遠超出了引力場概念)。“引力”不需要傳播,它老早就在那兒了。

前文也確定了,電磁波是在“象”中傳播的,“象”就是人們所稱的經典電磁場(準確說,“象”涵攝了電磁場,因為“象”的存在屬性、功能效用遠遠超出了電磁場概念);還基本確定了,在短程電磁相互作用中,“象”傳遞相互作用,而“一”主要是實現相斥相吸。量子電動力學以及量子化的場除了漲落振盪之外,與老子體系並無其他共通之處。

前文更確定了,強、弱相互作用與老子毫無共通之處。一則因為老子的纖細實物與物理學的基本粒子沒有確切的對應關係,二則因為物理學認為兩種作用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實現,而老子這裡則是直接聯結粘合。

那麼統一理論在老子這裡就不存在了嗎?換言之,老子體系中有無統一性或統一理論。這當然有,而且非常明顯。

“道、象、無”就是終極統一。首先,無論是實物還是相互作用還是“能量”,全都起源於大道(“無”、“象”)、植根於大道(“無”、“象”)、復歸於大道,在道(“無”、“象”)中是統一的、同一的。用比較哲學化的同時也是老子的獨特術語,就是:一切統一於“無”,“無”是最高的終極的統一。

其次,大道(“無”、“象”)是所有實物相互關聯的唯一根基,無論是傳播(如電磁波傳播)、聯結(如牽拉或引力效用)等都是通過大道進行的,都是由大道實現的。

再次,“道、象、無”永恆存在,雖然生出了實物、天體,但自身性徵、作用、運演不受影響,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也就是說就在今天以及早前和未來,“道、象、無”都存在着,一如既往。

所以,大道或者說“象”、“無”,就是終極統一理論之所在。如果要與今日物理學對應,那麼這種統一的具體內容之一體現在:電磁場和引力場是統一的,都統一於 “象”,都蘊涵在“象”中,都由“象”來承擔。當然,我們只能定性說明,無法定量刻畫。事實上,人類現在的數學能力也不可能給出整體上的定量描述。

不太準確地說,首先,經典物理學中連續綿延的電磁場和引力場(不是量子場論中量子化的場,也不是廣義相對論中的時空彎曲)被“象”所涵攝。“象”同時具有經典電磁場和引力場的效能。其次,量子場論中電磁場和引力場(均是離散性量子化的場)的漲落振盪被“象”所涵攝,“象”同時具有量子場論中電磁場和引力場的部分效能。這其實是說,經典場論和量子場論都有部分性徵與老子的“象”相通一致,但又有部分性徵與老子相異不同。老子的“象”是綿延不斷的,傳播着電磁波,且具有牽引之效,這與量子場論的量子化場和媒介粒子交換不同,而與經典場論相類;老子的 “象”又永恆振盪,在振動中產生剎那生滅的“物”,這與經典場論不同,但與量子場論的漲落相近。

統一場:上面的統一性也可以稱作統一場論,因為弱、強相互作用與老子沒有相通處,而引力是“象”網的作用、電磁力則是“象”網和“一”的共同作用,並且“一”在電磁相互作用中主要是起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效能。所以,“象”網就是統一場、大道就是統一場、“無”就是統一場。這種統一場是引力和電磁力的統一場,但與物理學的統一場還有區別,物理學的統一場是用同一種數學方式描述在一定條件下會分化的相互作用。而在老子這裡,引力和電磁力還是有分別的,兩力只是通過同一種媒介即“象”網來實現,兩力本身還有區別。當然,也許兩力在老子那裡本是一種力,都是“象”網產生的作用——正如我們前文分析的那樣,兩力都是通過 “象”網的分布或者說通過起作用的“象”絲的數量及其張力來確定在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節,我們已經表明,根據今日物理學分析,象網的牽拉力就是電磁力,故而電磁和引力在老子這裡,在象網中實則是同一種力。於是象網就是統一場

也許情況確是這樣:沒有什麼引力和電磁力,只有“象”網的作用。引力和電磁力無非是我們根據現有知識概念去解構、分化、透視老子的“象”網而得出的結果。這樣的話,宇宙間只有一種統一,就是大道、就是象、就是無,這就是物理學追求的統一場。人們所謂的電磁力,無非是帶電(磁)性的物體在“統一場”中受到的作用力;人們所謂的引力,不過是物體相對“象”網移動時受到的牽拉力(依據物理學四種力的分類,這種牽拉力可以歸結為電磁力,若此,引力不存在,只有電磁力)。“統一場”沒有分化,沒有變成不同的形式,也不是不同的場的集合,僅只是不同性質和運動狀態的物體,受到“統一場”的不同方式的作用而已。假如強、弱相互作用不是我們前文認為的是纖細實物的直接聯結或作用(而是如碰撞之類),那麼他們也是統一場對不同性徵的存在具有的不同方式的作用。

無論怎樣,這種統一與物理學的終極統一之夢大有不同。終極統一試圖用一個數學模型完整地描述統一的相互作用,給出分化的條件(所謂對稱性破缺),當條件滿足時,自動地轉為引力、強、電、弱相互作用。事實上統一理論不僅僅是數學形式或物理理論的統一,更主要的是物質結構和物質組成上的統一,就是說從正負電子,到基本粒子,再到核子、原子、分子,都能給予統一說明;對各種物理參數如自旋、力矩、磁矩、角動量,宇稱、質能守恆、動量守恆等都能給予統一描述。其中有一種超弦模型持這樣的見解:物質的始源是電和磁,電和磁形成了電磁波,又組成了正電子和負電子,再由正、負電子組成基本粒子以及核子,由核子再組成原子核,由原子核及核外電子共同組成原子和分子,進而形成天地萬物。這個見解與我們後文的分析有更多的相通之處。

“一”應該稱作基元統一或電磁性統一。“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後文我們將證明 “一”以及“象”具有電性或磁性,因此,物理學中的電磁相互作用就與“一”有相通之處。但因為兩種體系有根本性差異,所以主要是表觀上能夠相通。

“三”應該蘊涵着強相互作用。從“三生萬物”分析,“三”中的纖細實物是所有實物諸如天地萬物的基本構成單位。由物理學可知,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是質子、中子,因而“三”或許可以對應質子、中子(本書認為:“三”是比質子中子更細微的粒子,可能比假設中的夸克還要細微。但既然夸克層面是強相互作用,那麼在更精細的結構中,大約仍是強相互作用在發揮效能)。這種對應仍屬表觀層次的對應,因為老子體系和物理學體系有很大區別。

事實上強相互作用,應該是象絲的粘合力、結合力。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結構單位形成了質子、中子或者形成了原子核,而“三”中纖細實物之所以能夠結合,是因為象絲本具的粘合聯結能力。根據象絲的特性,伸張時呈現牽拉,收縮到一定程度變成推拒(由大道、象網的循環往復、擴張收縮推出的結論),這大概能夠解釋強相互作用在一定尺度內距離變小時減弱、增大時增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超過一定距離強相互作用消失。

那麼“二”是不是可以對應弱相互作用呢?這個可能性很小。因為,老子的“二”是十分穩定的纖細實物,而弱相互作用中的粒子(無論是實物粒子還是媒介粒子)都是不穩定的衰變粒子。不過,元素衰變可能真是“一、二”、以及象網振動共同促成的,甚至“二”的作用比較突出。因為複雜結構的元素(大質量)不穩定,在象網、“一、二”的作用下容易解構,變成比較穩定的實物元素。

物理學的統一理論在路向上與老子恰好相對。老子的宇宙是生成性的宇宙,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所以各種相互作用是生成的,原本不存在,只當纖細實物逐次生成後,相互作用才顯現出來。自然,人們可以設想,這些相互作用原本蘊涵在大道之中,但我們還是應該遵循老子的表述。物理學的統一理論不是從無到有的生成過程,而是由一種單一的有分化出多樣的有,是一定條件下的由有到有的分離過程。

4,“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對應關係探討

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是指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基本粒子能夠獨立存在(不論其壽命長短),具有自身的物理性徵。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即使在想象中能夠繼續分割,但分割之後就不能獨立的、現實的存在着,並且物理性徵改變或消失。在標準模型中,總共有62種基本粒子,分為三大類即費米子、玻色子、希格斯粒子。費米子構成了物質世界,玻色子僅僅傳遞相互作用力(在老子這裡,相互作用是象網和“一”甚至也包括“二、三”進行的,但主要是象網。老子體系中沒有物理學中假設的僅僅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所以下文不涉及玻色子),希格斯粒子是所有粒子的質量來源。標準模型又將費米子分為三代,每一代的差異僅僅體現在質量上,其餘性質基本相同。費米子又分為輕子、夸克,人們熟知的強子(分為重子和介子)就是由夸克構成的。

輕子:不參與強相互作用而參與弱、電磁、引力(質量不為零時)相互作用的粒子。輕子共有12種,分為三代。

第一代是電子、電子中微子、正電子、反電子中微子。

第二代是μ子、μ子中微子、反μ子、反μ子中微子。

第三代是τ子、τ子中微子、反τ子、反τ子中微子。

三代粒子除了質量不同外,其餘物理性質完全一致。如μ子的質量是電子的200多倍,而τ子的質量是電子的3000多倍。電子和中微子是長壽粒子,一般認為是無限長。μ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並不穩定,壽命為2.2微秒(是自由狀態下僅次於中子的長壽粒子,μ子最初是在宇宙射線中發現的),μ子衰變時轉化為電子、反電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1977年在加速器上發現)也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但更不穩定,比μ子壽命短100多萬倍,約為2.9×10−13秒。中微子不帶電,永遠以光速運行,有人認為中微子靜止質量為零,也有人認為不為零。中微子只參與很少的弱相互作用,幾乎很難檢測到,但人們認為宇宙空間充斥着大量中微子,在超新星爆發等恆星活動中會產生無數中微子。在大爆炸模型中,推測中微子的數量和光子一樣多,是質子和中子數量的1010倍。

強子:依據標準模型,強子由夸克、反夸克和膠子組成,但在實驗中從未發現夸克、反夸克,僅有間接的存在證據。最常見的強子是質子和中子。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非常穩定,壽命無限長,在夸克模型中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構成。中子不帶電(也有認為中子內部有電荷分布,但整體上看卻是電中性的),其壽命在基本粒子中也是比較長的,自由狀態下存活近900秒,而在與質子構成的原子核中卻可以活得無限長。在夸克模型中,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

在所有已知的近千種粒子中(絕大多數是實驗室中發現的,並且絕大多數是強子),只有電子、中微子、質子以及中子是穩定長壽的,他們的反粒子也是同樣(反粒子在自然界、宇宙中極為罕見。事實上反粒子基本是在實驗室中粒子對撞時發現的),此外,光子的壽命也是無限長,其反粒子就是光子自己。其餘的粒子都是不穩定的,它們產生後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動“衰變”成兩個或更多個其他類型的較輕的粒子。不穩定粒子中,長壽者大約存活10−10秒,短命者只有10−20秒,共振態強子僅10−24秒。

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正反粒子相撞,會湮滅無存成為能量或者說輻射(變成光子)。

老子的纖細實物與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很難確切對應,實際上也許不存在對應關係。這是因為,老子的“一、二、三”應該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是更深層次的“粒子”。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基本性徵的對比來凸顯一些問題,這對我們領會老子,對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應該都有益。

從老子的描述和物理學的觀測實驗現象來看,壽命和結構應是基本的考察點,其他的諸如大小、運動等對比考察,是得不到具體結論的。

從壽命來看,基本粒子中只有電子、質子(這裡不再考慮中子)、中微子很穩定,壽命大約無限長。光子的壽命雖然很長,但光子是電磁場量子化的產物,在前文我們已經確定了,電磁場實則被“象”所涵攝,所以光子不在考察之列。除了這幾種穩定長壽的基本粒子之外。其他的粒子都在納秒級或更低。老子的“一、二、三”卻是十分穩定的纖細實物,壽命都非常長,而老子的“物”則是瞬間生滅的。

從結構來看,基本粒子中,電子和中微子被認為是沒有結構的,是點狀粒子。另據實驗觀測,質子確有結構(但不一定是現今認為的由三個夸克構成)。老子這裡,所有纖細實物都應是線狀閉合結構,“一”的結構最簡單,“二、三”及往後的生成物,結構漸趨複雜。當然,質量也在增加。

這樣一來,“一”只可能與電子或中微子對應,質子則只能與“二”、“三”對應。聯繫到“三生萬物”一句的意蘊(“三”是所有具體實物的基本組成單位。僅有“一”和“二”還不能形成具體實物,必須在“三”生成後,具體實物才可能形成),我們認為質子充其量只能對應“三”,但更應該對應“三”之後形成的纖細實物。

老子的“一、二、三”會不會與粒子的三代對應呢?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極小。這是因為,三代粒子中,有的顯然具有內部結構,而“一”必然是最單純最簡單的結構,不應該由更為簡單的結構組成。而且,粒子的三代中,每一代的類型有些過多了。

4.1 “一”與電子、電磁性

“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是結構最簡單(閉合線狀結構,或許就是小圓圈),質量最小,壽命最長的纖細實物。是所有後續生成物的基元,是所有後續生成物的基本結構。也就是說後續生成物如“二”、“三”等,如果分解的話,就會變成“一”;如果我們細看的話,會發現許多“一”在其中。“一”很可能只有一種形態,但大小未必全同(如果是多種形態,那麼每一種形態都是最簡單的)

五千文39章有對“一”之功效的具體描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去除“侯王、神”兩句,這實際上是在闡述“一”在天地萬物的生成、運演中的作用、效能。

“天清”、“地寧”甚至“谷盈”,可以從經典物理學的引力來解釋。但是,首先,老子這裡引力被“象”所涵攝,“象”具有牽拉之能,可老子39章卻是講“一”,而不是講 “道”(“象”)。所以,儘管引力能夠解釋天清、地寧等,儘管“道”(“象”)也確實具有這樣的功效,但對老子的表述嚴格分析後可知,“一”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具有這樣的功效。甚至在天清、地寧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比“道”(“象”)的作用更強、更大,是主要的作用。其次,在五千文中,除了人生社會領域裡,老子偶爾將“道”、“一”等同看待外,在宇宙自然領域,絕未等同起來。所以,39章就是在闡述“一”,不是在闡述“道”(“象”)。

關於“一”的電性(磁性)分析,見39章差異、岐解及問題末段

那麼科學中如何解釋天清、地寧、谷盈這些現象呢?這應該就是電磁學的觀點和電磁的觀測實驗。現已知道,所有物體或多或少都有磁性,而磁性被認為是電流或者電荷分布造成的。天之所以清,與電磁作用有關,地之所以寧,與地球的電和磁有關,何況電磁波是宇宙、地球中到處都有的存在,與“一”的分布是一致的。這就有理由認為,“一”具有電性或磁性。在這種認定中,“谷盈、萬物生”也就容易解釋了,至於“神之靈”以及“侯王天下貞”仍不易理解。也許“神”是指雷電,而侯王的天下貞則無非是說立根植本、秉本執要。

“一” 具有電性或磁性,可以推知“象”必然也具有電性或磁性,因為“一”本是“象”段,是“象”破裂後的絲段形成的某種閉合結構。當然,人們可以設想“象”不具有電性和磁性,所謂“一”的電性或磁性乃是閉合線狀結構具有的特性,這也是可行的解釋。但我們認為,“象”應該是具有電性或磁性的。這是因為,“象”具有粘合性,“象”之所以能粘合,可能正是因為電性或磁性之故。

那麼“一”、“象”到底是電性還是磁性呢?很可能只是電性,而磁性是電性派生的,是電性運動中的自然現象。也就是說電性的“象”、電性的線狀閉合物即“一”,在運動中自然地呈現出磁性來(這是我們依據天體和自然界的電、磁現象以及物理學對磁性的解釋做出的推測,所以不一定牢靠)

我們知道“一”的運動方式有空間移動、自旋、搖擺等。由於“一”是閉合線狀結構,且很可能是小圓圈,那麼“一”的自旋就相當於線圈通電,於是在圓圈垂直方向出現磁的南北極。這也表明,不存在磁單極子,因為“一”是最初的生成物,是後續生成物的基元,在“一”中就沒有磁單極,那麼往後的生成物應該也不會有。

假如“象”和“一”是磁性存在,那麼電性就是運動中的磁性形成的。不過這種可能性較小。

既然“一”應該具有電性(或磁性),那麼前文的對應里,中微子可以排除了,只剩下電子與“一”對應。然則“一”會不會就是電子呢?我們認為可能性不大。首先,電子雖然帶單位電荷,但還有正電子(在宇宙和自然界中,正電子的數量極其稀少)。其次,還有正電荷存在。再次,有可能會有分數電荷。最後,據個別實驗現象和研究者的推斷,電子可能還有精細結構。那麼電子是否會是“二、三”呢?這也不易斷定。

我們知道,“一”具有自旋現象,其旋轉方向無非是逆時針和順時針兩種。假如“一”不具有電性,那麼這兩種旋轉方式沒有什麼值得特殊注意的地方,但“一”具有電性,則兩種旋轉方式就應該代表兩類“一”,即“道生一”的“一”,至少應該涵有兩個種類的纖細實物。那麼這是不是就是正負電子呢?應該不是,目前所謂的正負電子是指分別帶正電荷與負電荷,其餘的屬性(包括自旋)都相同。而“一”的這兩種類型與正負電子的情形不符。但是,正負電子相撞後二者消失變成電磁輻射,這又與老子的描述有相通之處,“一”雖然很穩定,但在特殊處境下可以消解復歸於“象”,而“象”就包含了今日所謂的電磁場。兩類不同的“一”相撞(類似於正負電子相撞),結果“一”消解了、不見了,變成了“象”(類似於正負電子湮滅而變成電磁輻射)。僅就此現象而言,“一”又可以與電子對應。但總的來看,“一”與電子還不在統一存在層面上。

事實上,老子體系與物理學體系是不通約的。正電子、正電荷、負電荷等,只是根據實驗室、自然現象中呈現的物理性徵做出的類推、斷言。而老子則是直觀明見,這是兩者比較參證時應與注意的。在很小的可能性里,“一”可以對應光子,但一則光子沒有質量、二則光子沒有電性或磁性,所以這種對應不可靠,除非將來人們對光子有更進一步了解。

“象”、“一”具有電性(或磁性),是帶有電性(或磁性)的存在,這應該是比較可靠的推定。既然這樣,後續生成物諸如“二、三”以及天地萬物應該也具有一定的電性(或磁性)。只是在不同的組成結構中,表現千差萬別而已。

“一”雖然不應是電子,但應該是電子的基元、基質,電子應該是“一”的某種結合態。電子或許可以與“二、三”對應,或許只能對應後來生成的纖細實物。

“二” 是“一”生成的纖細實物,是“一”以某種方式粘合聯結的產物。“二”的電性(或磁性)與“一”相比,可能增強,也可能減弱。這當取決於“一”的聯結粘合方式。“二”也在旋轉、移動、搖擺,但對於整體的電性(或磁性)有什麼作用,就不易知曉了。“三”的情形與“二”相仿(從“三生萬物”推測,“三”已經是立體結構了)

前文曾提到輕子的三代問題(強子也有三代問題,因種類繁複,不再論及),不知道與老子的“一、二、三”會不會有什麼對應關係。假如能夠對應,那麼“一”或許還真是電子。但我們認為應該是巧合。老子的“三”雖然未必對應質子等強子,但“三”確實是具體實物的基本構成單位,所以不可能僅僅對應輕子的第三代。

4.2 “物”與短命粒子

觀測實驗中發現了大量短命粒子,量子場論也假定了許多壽命更短的虛粒子。這些粒子可能與老子的“物”有對應關係。

老子的“物”是具有輪廓外沿、能夠分辨的與“象”區別的纖細實物,也是絲線狀,但是否都是閉合結構就無法斷言了,可能有些“物”是閉合結構,有些僅是線狀小 “象”段。“物”的壽命極為短暫,是剎那生滅的。質言之,“象”在疾速振盪中有破裂,破裂的“象”段構成了“物”,“物”自身並不穩定,有消散復歸於 “象”的天性。所以“物”在生成後很快就散開(“物”的消散除了自身不穩定天性,也與“象”的振動有關),與“象”粘合聯結在一起了,自身消失,復歸於“象”。(前文多次指出,“象”具有柔韌性,裂解後可以自行粘合。我們還推測“象”是具有電性(或磁性)的存在,這應該是“象”能夠粘合聯結的主要原因)

量子場論中為了解釋粒子與場、粒子間相互作用以及自作用等現象,發明了虛粒子假設,但現在許多人認為虛粒子是真實存在的。虛粒子瞬間生滅、無法觀測,在其產生和消滅過程中,量子場的質能是不守恆的,但在產生前和消滅後,質能守恆。我們認為,這種虛粒子假設,雖然與老子的“象”、“物”未必真能對應,然量子場論描述的這種情形卻與老子相仿。這裡需要注意二者的區別。一個是質能守恆,老子這裡只有質量和能量分別守恆,質量和能量不能相互轉化。所以老子“象”、 “物”轉化過程中,質量和能量是分別守恆的,而量子場論在此過程中並不守恆,但在過程的始末則是守恆的。另一個是虛粒子的作用,量子場論中的虛粒子是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但老子這裡似乎只是自生自滅的纖細實物,沒有其他作用。但假如參與了相互作用,那就與量子場論更接近一些。我們推測,在宇宙最初的“象” 階段,“物”沒有什麼作用,僅僅是生生滅滅的實物。但在“一、二、三”、天地萬物階段,可能會有作用,至少“物”會與深隱層面的纖細實物發生碰撞,而這就是作用。顯然,這種作用是一種自發自然現象,與虛粒子的固定作用是不同的。

在高能加速器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短命粒子,比如共振態強子。這些粒子其實是人為製造的新粒子。當然我們可以推斷說,在恆星等星體內部,如果條件相同,也會存在這樣的短命粒子。大型加速器是用高速粒子相互對撞,對粒子進行破碎後間接觀測其現象,再予以分析推斷。我們以為,破碎後的新粒子大概就是“象”段,是原粒子結構消散後的小絲段(當然未必全都結構消散,有的可能會消解為更細微的結構),他們不可能穩定,只能迅速復歸於“象”了。在一些碰撞中會有“能量”放出,這實際上是碰撞對極小區域的“象”的振盪發生了影響,“象”振動加速、振幅增加(疊加性質),這就是“能量”釋放;另外,原結構碎裂,其粘合力釋放(類似於結合能釋放,猶如拉緊的橡皮筋斷裂),對象網產生作用,這也是“能量”釋放。

在實驗中還發現一些自發輻射而衰變的短命粒子。這個現象值得細緻研究。從老子體系來看,這些粒子結構不穩定,會自行(也許有“象”振動的作用,如4章和56章的“同其塵”)分解為穩定結構,如果分解中有一部分轉化為“象”,會對極小區域的“象”的振蕩產生些微影響,表現為“能量”的變化。至於化學元素的衰變,屬於“三”之後的存在層面,這裡不再探討。

4.3 “三”與質子

質子很穩定,據實驗觀測可能有內部結構。一個質子就是一個氫原子核,是構成實物的基本單元。“三”也很穩定,是構成具體實物的基本單位。“三”是“二”以某種方式粘合聯結的,是具有內部結構的絲線樣立體形態。看上去“三”和質子似乎有一定對應關係。但是也存在較大的問題,一是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這似乎不易解釋。二是質子的質量很大。我們知道“二”是由“一”聯結粘合的,無論“一”有幾個種類,也無論“二”的結構組成如何,推測“二”的質量不會比“一” 大很多。同樣,“三”由“二”組成,推測“三”的質量也不會比“二”大很多(當然這種推測不一定可靠),所以“三”與質子可能不在同一存在層面上,也就是說,質子也許是“三”的後續生成物。但是,另外的看法也可以成立,那就是,“三”對應着質子,質子(“三”)之所以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乃是因為其具體的組成結構而造成;質子(“三”)之所以質量較大,是因為內部的結構單位(“二”)較多較複雜(不一定或根本就不是兩個或三個“二”的結合,而是許多個“二”的結合,並且在這種結合中“象”段甚至“一”也參與了)

本書認為,質子應是“三”的後續生成物,是以“三”中纖細實物為構成單位的實物粒子。

質子以及中子都有內部電荷分布,這似乎能夠為我們推斷的“象”、“一”是電性(或磁性)存在提供支持。

另外,在上博簡《凡物流形》一篇(該篇不是從“道、一、二、三”論述,而是“一、二、三、四”。見本篇附錄部分),有“叄生弔成結(即三生四成結。圖版中有重文符號,故原文應是“三生四、四成結”)一說。“結”本指繩子打結,有糾纏、聚合義。假如《凡物流形》不是今人偽造,那麼可以斷定該篇是老子弟子(可能就是老萊子一派的學者)所作。“結”可能意味着“四”(即老子的“三”)在形成時有收縮聚合現象。也就是說,當“二”結合在一起形成“三”(《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時,並不是單純的粘接、聯結,還有整體性的凝聚、縮合,猶如氣球放氣變小那樣。這是一個重要現象,我們推測,不僅是“三”有所凝縮,“一、二”可能也如此。設想一個被拉伸的橡皮筋,中間斷裂之後,其斷裂的部分必然收縮。“一”是象網伸張到一定程度破裂後的閉合線圈樣存在,故在形成中必定有回縮現象。也就是說,假如象段破裂前是十厘米,破裂後形成的象圈(即“一”),其周長肯定不到十厘米,至於縮小到多少則無法斷言。“一”的縮合應該是確定無疑的。“二”是“一”中纖細實物結合而成,“二”是否也有回縮凝聚尚不能確知,或許也有。但是“三”的凝縮應該不是或不主要是“一”那樣,而是因為另外的緣故(可能是結構緣故),造成了必然的凝縮。事實上,如果沒有凝縮,密實的星體、原子、分子等是不可能形成的(物理學以為是引力造成的凝縮,但引力在老子這裡無非是象網的牽拉,並且實質上是電磁作用),星體、萬物只是疏鬆的團塊。凝縮或許與物理學和化學中的結合能也有關係(結合能還有象絲之間的粘接)。核裂變釋放能量,可能就是許多“凝縮”的鈾變成“疏鬆”的其他纖細實物,放出了巨大能量,核聚變則相反。


拙作《道德經新論》(副標題:揭開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書計分九篇,共300萬字,歷經20年,已於日前完成。茲發布於網絡,供有興趣者參研、指正。參見本人博客,內有下載鏈接、內容簡介、閱讀建議、章節目錄等拙作無意出版、僅作網上交流。http:///3178680977 ;      /_http_/mkongjian.blog.163.com/; http://user.qzone.qq.com/1171724360/main
X-Ver: 1501100 Auth: 1894651248674206 Host: uswj208.appspot.com
第二版下載鏈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載鏈接:http://pan.baidu.com/s/1kT9kXAR這是拙作《道德經新論》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節。有些內容需要結合該篇另外章節理解(網友如果快速閱讀,不清楚之處可以跳過。另外此節的“象”就是“道”)。

二、老子與粒子物理學比較

1,道(象)與真空、場、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況

1.2 象”與真空

1.3 “象”與場

1.4 “象”與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

2.1 形態與結構——象、物”與絲弦、點粒子

2.2 形態與結構——“一、二、三”與絲弦、點粒子

2.3 “一、二、三”與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徵

2.3.1 大小、穩定性、壽命

2.3.2 振盪、旋轉、移動、碰撞、運動的永恆性

2.3.3 產生、消亡、轉化、統一性

2.3.4 質量、能量、質能守恆、質能關係、連續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確定原理

3,“象”與四種相互作用、統一理論、統一場、波動與傳播

3.1 強、弱相互作用

3.2 電磁相互作用與電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與引力波

3.4 統一理論

4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對應關係探討

4.1 “一”與電子、電磁性

4.2 “物”與短命粒子

4.3 “三”與質子


二、老子與粒子物理學比較

1,道(“象”)與真空、場、以太

宇宙最開始只有兩大類存在,一是“象”和“物”,這是所有實物的始源和本根。二是“情”以及“情”所具有的“信”,這是所有生命的始源和本相。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況(參見前文有關分析)

永恆不易:“象”至始至終都存在着,是自我同一的存在。這就是說,在恆久的過去、現在、遙遠的未來,“象”保持同一、一直存在。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以下所述的幾個特性,也都是永恆不易的。

綿延均勻:“象”各處延伸,均勻分布,遍布於宇宙之中,貫穿於物體之內。

芒忽閃動:“象”永遠都在閃動不停,活力永恆。因其疾速閃爍,所以整個“象”呈現出隱約模糊的不定狀態,猶如疾速振盪的琴弦,高速運轉的車輪。

纖細輕柔:“象”是宇宙中最為纖細微弱、輕柔綿軟的存在,具有柔韌性、粘合性。“象”可以進入任何堅固緻密之物的內部而暢行無阻。所謂柔韌是指可以拉伸、彎曲、捲縮,但也可以恢復原狀。所謂粘合性是指在斷裂離散後可以再行結合粘接。

伸張收縮:“象”具有整體性的周期循環的特點,即脹縮循環。這實際上就是宇宙往復膨縮,更準確說就是空間脹縮循環。詳見“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節。

“象”的樣態:“象”是絲網或蛛網那樣的立體形態,即由宇宙間最纖細輕柔的線狀物結成的立體網狀結構。但因其高速閃爍,呈現出模糊不清、隱約不定的茫茫然狀態。

“象”的其他特性:“象”是聯結宇宙天體、宇宙萬物的紐帶(詳見下文四種相互作用);“象”在閃動中產生瞬間生滅的纖細實物(詳見下文基本粒子);“象”在擴張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穩定的纖細實物(詳見下文基本粒子);“象”具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作用(詳見“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的有關論述以及該節末尾對此段的簡要說明)

1.2 “象”與真空

1真空不空與“象”。物理學中早前的真空是絕對空無,但量子場論誕生後,真空概念發生了改變。目前普遍認為真空不空,充滿着各種“場”。這個看法與老子相通。老子雖未言及真空,但他的“無”(即“道”、“象”)卻與真空相近。老子的“無”絕非全然空無,而是指“道”處於沒有穩定纖細實物的狀態,即始源狀態和本根(“道”現今依然存在,本性不改)狀態。在老子這裡,宇宙間沒有絕對真空、沒有絕對之“無”。“道”亦即“象”到處存在,只是深隱不顯、不可以通常方式察知。

2,真空振盪與“象”。物理學認為,真空中的各種量子場無不處于振動之中,但基態周圍的振動不產生觀測效應。這個看法與老子一致。“象”就處於永恆的閃動之中,而且無法感知。不過老子這裡空間或者說真空中只有“象”,而物理學則有許多種場。

3,真空漲落與“象”。量子場論的真空漲落是指各量子場相互作用期間,會有瞬間生滅不可檢測的虛粒子出現。真空漲落和虛粒子起先是為了解釋粒子現象而提出的假設,後來慢慢認為虛粒子也是真實存在的(真空漲落是研究者的共識)。真空漲落與虛粒子與老子的“象”以及“象”在閃動中形成的倏忽不定、剎那生滅、非常纖細的“物”是相通的:

“象”處於永恆的晃動閃爍之中,這與真空漲落相近。區別在於,老子“象”的晃動實則就是物理學中的“場”的振動、振盪,而通常所謂的真空漲落並未指出是怎樣的漲落、沒有論及振動。若參照老子的“象”,就可以確定,真空漲落就是“象”的振動、也就是“場”的振動。

“象”在閃動中生出了“物”,此“物”瞬間生成、剎那消解(復歸於“象”)這與猜測中的虛粒子情形相同。不過,必須注意,虛粒子雖與老子的“物”相仿,但老子的“物”與後來產生的穩定纖細實物如“一、二、三”(這裡僅指其中的纖細實物,不涉及存在層面,下文除非另行指明,均放此)是不同的。假如依據老子,那麼虛粒子也應與實粒子不同,而且虛粒子也不能轉化為實粒子,這是因為“物”沒有轉化為“一、二、三”,比如,“一”是“象”擴張到一定程度直接生成的,而不是“物”轉變為“一”。

4,“象”與真空極化。量子場論的真空極化是指量子真空場與粒子具有相互作用,導致一些物理效應。這與老子雖然可通,但差異或許更大(要想說清楚,可能頗費筆墨,因為量子場的理論體系與老子具有根本性的不同,況且極化中產生的粒子只能對應老子的“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穩定的纖細實物。虛粒子倒不存在什麼障礙)

5,“象”與真空相變。量子場論的真空相變是指真空的對稱性發生突變導致真空態變異。真空相變主要是為了解釋科學假設諸如宇宙早期暴脹和夸克被幽禁而提出的猜想。這應該與老子沒有相通之處。因為對稱性是物理學中特殊的概念,整個五千文中未見對稱性意蘊。

6,“象”與真空對稱性破缺。與上文真空相變同樣,與老子沒有相通之處。

物理學中的真空其實還處於科學假設層面,這是因為無法觀測和確證。只是因為真空具有較強的解釋力並能間接證實(邏輯推理方面的證實而非觀測證實。一個現象的發生必有原因。現象是可觀測的——諸如各種效應。但引起現象的原因尚無法觀測,該原因雖未經實驗驗證,但完全可以推定其必然存在),所以多數研究者當成真實的存在。藉助於老子,我們倒可以說,物理學的真空是確實存在的,其關於真空的各種假設也有部分正確性,比如虛粒子就是真實存在的。另外,物理學的真空是量子場最低能態,這倒與老子不甚相合(或許可以這樣看,假如某區域中沒有穩定的纖細實物活動、也沒有另外的振動傳入,只是“象”及其“物”,倒是可以從能量角度說,此區域“象”的能量最低),主要是因為兩種體系難以通約、不大對應。更重要的是,真空是量子化的真空,這與老子大異。

1.3 “象”與場

1,空間分布。場被認為是分布於全空間之中,可延伸至無限遠。這與老子的“象”完全一致。

2,不可觀測。場無法直接觀測,只是從宏觀或微觀效應(如引力場、電磁場)推測出應該存在場。不可觀測的場與至為隱微的“象”也是完全一致的。

3,場與粒子。場比粒子更根本,粒子是場的激發態,當場退出激發態時,粒子就消失了。這與老子的“象、物”關係是一致的。“象”是“物”的根源、“象”在閃動中產生了 “物”,“物”又可復歸於“象”而隱沒。不過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區別。在老子這裡,“物”是“象”在閃動中生出,本就不穩定,具有復歸的本性。而在場論中,粒子被看成場的激發態。當然,場的激發與“象”的閃動與也大略相通(倒可以賦予場的振動性,物理學中似乎沒有討論過場的振動)。場退出激發也可以認為是“物”自行復歸。

這裡重要之處是,參照老子“象、物”關係,可以確證場確實比粒子更基本,場可以獨自存在,不是粒子產生場而是場產生粒子。另外,場與粒子可以相互轉化。

4,場之間相互作用。場論認為空間中充斥着各種場,場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這與老子迥異。若果用場論的觀念來看老子,則場只有一種,就是“象”,別無其他場,更無場之間的相互作用。之所以有這種巨大鴻溝,乃是因為老子的“象”功能效用比場豐富得多。

5,粒子之間相互作用。場論認為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場,即量子化的場進行的,實則是各種媒介粒子的交換。這也與老子大異。老子沒有詳細闡述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但可以確定, “一、二、三”與道亦即“象”之間實有作用和影響,並且主要是後者作用於前者。如果從場論觀念考察,即將“象”當成場,那倒勉強可以認為,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場的。可場論是量子化的,其媒介粒子與老子也無對應。在交換中,媒介粒子是瞬間生滅的,這倒與老子的“物”相近。

綜言之:與真空一樣,場也沒有直接觀測到,仍屬科學假設。但從效應來看,場必然是存在的。根據老子,我們可以確證:場確實存在,且比粒子更根本,是粒子的來源和本相。然而,場論中的場是量子化的,且有各種場分布於空間中,其相互作用被假定為媒介粒子的交換,這都與老子不同。事實上老子的“象”遠比場的內涵豐富,涵攝了場而遠超出場,兩者沒有多少可比性。

1.4 “象”與以太

以太假說與“象”有相同相近之處,但差異更多更顯著。以太被認為是稀薄透明的流質,遍布空間、綿延不斷、深入物體內部,是傳播光波、電磁波甚至引力的媒質,這與老子的“象”相近(後文將表明,“象”也是波動的傳播媒介)。但老子的“象”乃是宇宙本根,產生了實物微粒,並且是引力的本質(見後文相互作用),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以太所不具備的。

2,道(“象、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


2.1 形態與結構——“象、物”與絲弦、點粒子

弦論之前,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都被當成點狀粒子。即使基本粒子具有更深一層的結構(比如夸克假說),那麼深層粒子仍然作為點狀粒子對待。點狀粒子是理想化的粒子模型,起源於日常經驗和古舊的原子論假設。目前最精密的顯微鏡,也只能直接看到原子級別的模糊輪廓,亞原子粒子是看不到的。

弦論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弦結構,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觀點。弦具有彈性,可以拉伸、扭曲,甚至可以斷裂和結合。弦的斷裂或彌合就是弦之間的相互作用。弦有開弦和閉弦兩種基本形體,處于振動狀態,不同的振動方式下呈現為不同的粒子。可以看出,弦論與老子的“象”、“物”很相似。

本書之所以能夠將“象、物”以及“一、二、三”確定為絲線結構,首先是受到弦論的啟發。點狀粒子深入人心,以致筆者在很長時間內從未設想過絲線、蛛網這樣的形態——雖然五千文中的相關表述本就意味着這樣的形象。在90年代後期首次曉得了弦論的觀點,促使筆者開始重新審視五千文的有關章節,從而趨向於絲線、蛛網樣式。其次,若干年後,筆者重新研究老子五千文時,閱讀了吠陀經典中的《無有歌》,其中就有“繩索”之類的表述(詳見本書第九篇“老子與吠陀”一節),這樣,筆者才毫無疑義地最終確定了“象”就是絲網、蛛網狀的立體網狀樣態

“象”是絲線或蛛絲那樣的聯結而成的網狀結構,在空間中綿延伸展,處於永恆的晃動之中。“象”在閃爍中生成了“物”,“物”必定是絲網破裂產生的纖細實物(“象” 因其疾速振動呈現為整體性的模糊隱約之狀,一如高速振動的琴弦,故老子謂之“象”。“象”與“物”對舉,那就表明“物”與“象”在表觀上不同,結合“物” 的文字含義,可以確定“物”是具有自身外沿和形狀,可以分辨、相互分離的結構。“象、物”的區別猶如清水與其中的氣泡),因此,“物”必定是線狀結構、線狀形態。

那麼“物”究竟是什麼樣的線狀結構?基本可以排除這種情況:即“物”是一小塊絲網圍成的網球樣態——也就是空心球網甚至是帶毛刺的空心球網(為何排除這種情況,本書也沒有確切理由。當然我們也不完全排除這一可能)。因此,“物”應該是絲線段形成的某種結構。我們知道,“象”具有柔韌性和粘合性,也就是具有可拉伸、可收縮;可捲曲、可扭轉、可恢復;可斷裂、可粘接的特性,所以,我們推測“物”應該是閉合的圈。當然,不排除是一小段絲線,甚至其他形態。

總之,“物”必定是絲線段結成的結構,並且很可能是圈狀結構。

“象”生成了無數的“物”,我們認為這些“物”都可能是圈狀結構,並且是相似的——假如不是全同的話。

“象” 所生成的“物”是不穩定的,瞬間生滅隱現。這種不穩定應該是“物”本身的結構造成的,也就是說不穩定是“物”自具的本性、是其與生俱來的天性(內稟特性)。因而“物”這種圈狀結構具有自我開散的特性,開散之後就與“象”彌合,成為“象”的一部分,這就是“物”的“復歸”、“物”的消失。這種不穩定的內稟特性應該與象網在擴張和收縮階段的張力(拉力)有關。在宇宙最初和最終階段,象網張力或拉力出於極端狀態,故其破裂後形成的“物”不可能長壽,只當擴張到一定程度後,破裂生成的“物”才會長壽,這就是“道生一”,“一”是穩定的纖細實物構成的存在層面,見後文。

除了不穩定特性造成的復歸、消解,還必定有“物”之間的碰撞、“物”與“象”的碰撞造成的復歸、消解。這是因為“物”處於“象”中,“象”在疾速閃動中必定會碰到“物”;“物”是散亂且迅疾運動的,必定也有碰撞之事。

“物”會不會有晃動搖擺現象呢?我們認為應該有。一方面,“象”本就在閃動,其破裂的絲段形成的“物”應該繼承了這種閃動。另一方面,“物”受到“象”閃動的影響,必然也會晃動搖擺。這就是說,無論是哪方面情況,“物”自出生起就在晃動搖擺。這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振動。

“物”會不會旋轉呢?我們認為應該有。一方面,“象”處於拉伸狀態,其斷裂之後形成的圈狀物大概會旋轉。另一方面,“物”受“象”晃動影響而旋轉。再一方面,“物”相互間碰撞造成旋轉。

“物”這樣的絲線圈狀結構會不會有內在的扭曲呢?這個不好推斷,很可能沒有。

“物”在碰撞中會不會有結合現象呢?這倒很有可能,因為“象”具有粘合性。不過即便結合也是不穩定的,依然瞬間生滅。

“物”有多大呢?構成“物”的絲段其直徑有多少呢?這無從知曉。不過老子講過,“象”是宇宙間最為細微和柔緩者,因此,目前所能觀測到的至微粒子,肯定不是“象”、“物”尺度,應該比“象”、“物”尺度大好多數量級。

綜上所述,“物”是絲線結構,很可能是圈狀,個別也可能是絲段樣。“物”並不是點狀粒子。“物”具有不穩定的本性,瞬間生滅。生成後在空間(亦即“象”中)疾速運動,並且還有搖擺、旋轉的現象。“物”之生,乃是“象”之破裂而捲曲閉合,“物”之滅,乃是開散而彌合於“象”。

弦論仍然是量子化的理論,因此與“象”的情況不合,倒是與“物”的情形相近。不過弦論認為,弦的不同振動態就是不同的粒子,這與老子是截然不同的。這首先是因為,老子的“物”都是瞬間生滅的,而弦論中有穩定粒子。其次是因為老子的“物”具有許多動態特徵,諸如疾速移動、旋轉、擺動(擺動大略相當於物理學的振動),而弦論只提到振動態。弦論認為弦有開、閉兩種,而我們推測老子的“物”很可能只有閉合一種,也許有個別的絲段樣即開弦樣態。弦論認為弦可以結合和斷裂,這倒與老子的“物”以及“象”的情形基本一致。弦論還認為弦的尺度是普朗克數量級,不知道這個尺度與老子的“象、物”尺寸是否相應。弦論認為弦的張力(拉伸時,物體內部任一截面兩側存在的相互牽引力)趨於無限時以過渡到點狀粒子,這與老子沒有對應。超弦理論中,弦還具有超對稱性,這也與老子沒有對應。

由於“物”瞬間生滅,這與物理學中共振態粒子以及一些壽命很短的粒子之情形相近(也許,場論中假設的虛粒子就是加速器中產生的共振態粒子。不管怎樣,“物”與它們相近)。我們推測,很可能“物”與加速器中的新粒子以及實驗室、自然界中剎那生滅的粒子有某種對應關係,具體分析見後文。

2.2 形態與結構——“一、二、三”與絲弦、點粒子

先看“一”。

“一”是“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生成的穩定的纖細實物。之所以如此斷定,是因為,如果“象”從頭至尾都在生“一”,那就無法避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而宇宙沒有明顯的衍生階段,從而天地萬物是從頭至尾都存在的(宇宙成為穩恆態宇宙),這就與老子的表述不合。

“一”中的纖細實物是實物中最為穩定、壽命最長的,“一”在“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生成(道在脹縮循環中的擴張階段,即宇宙創生階段),在“象”收縮到一定程度時消解復歸(化為“象”。這是指道在脹縮循環階段中的收縮階段,即宇宙消亡階段)。“一”的壽命僅次於道(“象”)。當然,這未必是說“一”中的每一個纖細實物都是如此,推測在一定條件下(比如激烈碰撞,比如“象”在局部區域收縮到一定程度),“一”中的纖細實物或許會消解而復歸於道(“象”)。

“象”為何擴展到一定程度才生成穩定的“一”呢?我們推斷與“象”的柔韌性有關,用物理學的術語就是與張力(甚至扭力)有關。早前的“象”所生之“物”都是不穩定的,當“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象”因為拉伸而張力發生變化,此時的“象”在破裂之後產生的絲線結構能夠穩定存在,不會自行開散,一般也不會因為與“象”的碰撞、與“一”中其他粒子的碰撞、與道所生之“物”的碰撞而消解復歸。

“一”中纖細實物也是絲線結構(“一”與“物”一樣,必定也是“象”破裂而成),推測應該是閉合圈狀樣態(或許就是一個小圓圈)。可以肯定,“一”絕不是點狀粒子。與前文對“物”的闡述相仿,“一”也在疾速移動、具有一定的旋轉、搖擺特徵。此外,“一”的移動、旋轉、搖擺等特性或許比“物”要低一些,因為他們很可能比“物”大。“一”也會受到“象”的閃動的作用影響,也會在運動中與“物”、“一”中其他粒子碰撞(與“一”中其他纖細實物碰撞時可能會發生粘合聯結,但這種粘合應該不穩定,只當道繼續擴張到一定程度後,這種粘合才會穩定,這就是“一生二”),但“一”仍會保持自身,一般不會消解而復歸於“象”。“一”的移動、旋轉、搖擺並不固定,會在碰撞等作用中改變。

這個看法的理由是:“象、一、物”都是老子在虛極靜篤中直觀到的事實。老子用“象”這個詞,寓意其隱約模糊、不能分辨;用“物”這個詞,寓意其具有形體、可以分辨看清;用“一”這個詞寓意其穩定且是後來纖細實物和萬物的基元,更重要的是,用 “一”這個詞,寓意其輪廓清晰、結構明朗,是確定的、穩固的、清晰的纖細存在。當然,這是本書的推測,但我們認為老子原意基本如此。既然“一”具有這樣的特性,那麼與“物”相較,則其移動、旋轉、搖擺等不會如“物”那樣劇烈。

然則“一”中的纖細實物為何不是小球狀或近似點狀形態呢?“象”網不是有粘合性嗎,為何破裂後的絲段不能粘成一團呢?這是因為,首先,假如“一”中纖細實物可以凝縮成沒有空隙的球團,那就很難舒展開來,在宇宙的回縮階段,“一”很難復歸於 “象”。其次,“象”網是絲線樣存在,其破裂之後不會形成沒有空隙的球團,最多只能是近似網球表面那樣的空心球網,但這種結構恐怕不可能形成。最後,如果 “一”可以凝縮成球,那很難避免整個“象”網收縮成實心大球,從而宇宙不大可能演變了。

“一”中的纖細實物有多少種類呢?是唯一的一種嗎?有兩種情況。其一,只有一種。但分兩種情況。一是結構大小等相同,可以視為全同。二是結構相似,大小不一。第二種情況或許可能性稍大,因為無法確定“象”裂解後的小絲段長短一致(即便確實是第二種情況,也絕不會有許多個尺寸。因為太大的直徑,其穩定性必然差)。其二,不止一種,結構和大小均不等同。我們認為第一種可能性大,第二種要小一些,也就是說結構相同(或相似),大小一律(或不一)。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一”中的纖細實物必定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不可再分解)、形體最微細(除了“象”之外),是所有後來實物的基本組成單元。就此而言,“一”才是基本粒子。

“一”生“二”會不會是所有的“一”全部結合成無數的“二”呢?是不是就沒有“一”了呢?肯定不會。老子的“生”不是“變”,而是如母親生育子女那樣,自身依然存在的。下面的“二、三”也是如此。

關於“一”,另請參考前文有關討論。

另外,由於象絲具有彈性(柔性),而“一”又是象絲破裂後的閉合結構,可以推測,在“一”形成時,象段必有回縮現象,因而“一”的周長比破裂前的原象段要小。參見下文“三與質子”的末段。

綜上所述,“一”是絲線結構,很可能是閉合圈狀,並不是點狀粒子。“一”非常穩定,壽命僅次於“道”(象),在與“象”、“物”、“一”中其他纖細實物的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夠保持自身,一般不會消解。“一”在空間(亦即“象”中)運動,並且還有一定的搖擺、旋轉甚至振動現象。“一”中纖細實物結構最簡單、形體最微細,是所有實物的基元,可謂之基本粒子。“一”中纖細實物可能只有一種結構,即閉合線圈樣態,但直徑大小可能未必全同。但假如“一”具有不同結構,那每種結構必定是最為簡單的。

再看“二”。

“二”是“一”的生成物不是道(象)的生成物。“二”中的纖細實物必然是“一”中纖細實物聯結而成,因此也是絲線結構而不是點狀粒子。由於“一”是圈狀物,因而,“二”應是圈狀物的某種結構,很可能是8字那樣的結構形式(“象”絲有粘合性),當然也可能是套圈那樣的形態,或許還是管狀樣態(兩個或多個閉合線圈粘合在一起),甚至是其他結合態。

“道生一”之後,應該立刻開始“一生二”(下文“二生三”同此)。但是首先,“道生一”的速度不是非常快,也就是說“象”網的破裂不是隨時隨地疾速發生的,所以宇宙中 “一”的數量是緩慢增加的。其次,“一”在宇宙空間中的分布密度不夠高,是緩慢增加的,所以在一定階段,“一”在碰撞等作用中而結合成的“二”非常少。只是在後來,隨着“道生一”的持續進行,“一生二”的速度會加快。再次,也可能因為象網的張力和振動的原因,使得最初生成的“二”並不穩定,只在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之後,“二”才穩定下來、不再復歸於“一”。

當然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即“一生二”是在大道擴張到一定程度後才進行的,原因應是象網張力和振動。

“二”也在“象”中運動。大概也有旋轉、擺動等運動形式——如果有,其劇烈程度比起“物”、“一”來要小。“二”的移動、旋轉、搖擺也不固定,會在碰撞等作用中改變,但這種改變也必“物”、“一”要小一些。

“二”是穩定的纖細實物,其壽命僅次於“象”、“一”。“二”也會會受到“象”閃動的作用影響、也會與“一”中的纖細實物碰撞作用,還會與“二”中的其他纖細實物碰撞作用。但“二”在這些碰撞作用中,一般會保持自身(不排除在劇烈狀態下的分解),不會消解而復歸於“一”。

“二” 有多少種類?是兩種嗎?“二”僅僅是由兩個“一”中的纖細實物的結合態嗎?這些都不易斷言。假如“一”僅有一種結構、僅有一個種類,那我們推測“二”大概也只有一個種類、一種結構。但不排除有兩個以上的種類和結構,因為“一”中纖細實物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合方式,從而形成不同的結構、成為不同的種類。假如 “一”有多個種類、多個形態,那麼“二”必定是多個種類、多種結構形態。

那麼“象”在“一生二”中就不起作用了?顯然不是。“象”到處存在、連綿不斷、振動不止,對所有的生成物都有作用,包括“一”。所以“一生二”必有象網的作用在內,至於起到什麼作用,倒很難揣測。

關於“二”,另請參考前文有關討論。

綜上所述,“二”中纖細實物也是絲線結構,是“一”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粘結態,不是點狀粒子。“二”的壽命沒有“一”、“象”長,也不如“一”穩定,應該會在特殊的劇烈狀態下分解而變成“一”。但一般而言,“二”是穩定的,在普通的運動、碰撞中保持自身,不易分解。“二”的種類和結構形態很可能是一種,當然也可能是兩種以上。

再看“三”

“三”是“二”所生(原因見前面對“一”、“二”的分析)。“三”的基本情況與前文介紹的“二”相仿。這裡分析三個問題。

其一,“三”中纖細實物的結構和種類。假如“二”是單一結構、單一種類,那麼“三”可能也是單一結構、單一種類(不排除“二”以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的結合態,如此,就不是單一結構和種類了)。假如“二”是多種多結構,“三”必定也是多種多結構。與前文推測的相應,我們認為,“三”可能只有一種結構、一個種類。

其二,“象”和“一”在“三”生成中的作用。“象”必定起到作用,原因如前述對“二”的討論。“一”在“三”的生成中是否起到作用以及起到何種作用尚難以斷言。有一種可能,即“三”中的纖細實物也有“一”和“二”中纖細實物的結合態。也就是說,除了“二生三”之外,還有“一、二”生“三”。

其三,“三”可能是立體結構。這是因為,“三”是天地萬物等具體實物的基本組成單元(“一”當然是所有纖細實物的基元、根基,但“三”卻是後續生成物的基本組成單位,猶如質子那樣)。至於“一”,應該是平面結構,而“二”可能是平面結構、也可能是立體結構。

“三” 之後,是否還有“四、五、六”之類,就無法確知了,老子原文是從“三”直接到萬物。很可能是這樣,“一、二、三”代表着非常深隱微細的存在層面,並且是各自穩定的、具有自身明確結構和形態、自身獨特性質的纖細實物。此後的實物——包括纖細不顯、難以察知的實物——都是“一、二、三”以不同的方式結合聚集而成,他們可能比較穩定也可能不太穩定,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容易分解為“三、二、一”。若果這個看法屬實(我們認為基本真實),那麼“一、二、三”就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粒子,當然“一”是最基本的,是基元、是所有實物性存在的基礎。而“三”應該是具體實物(包括各種顯現實物)的基本構成單位(由原文“三生萬物”得出的推論)

這樣,宇宙中存在着基本構成單元,分別是“一、二、三”,再加上“象”以及“物”,共同形成了深隱不顯的存在層面。其中“象”及“物”可以稱為“又玄”層面或“無”層面或“道”層面,這個層面是始源、本根。而“一、二、三”則可以稱為“玄”層面或“有”層面,這個層面是基礎、元質。

就在如今,這些層面依然存在且自性不改,道(象)依然在芒忽不定,閃爍不停,“物”忽隱忽現、瞬間生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仍在不斷進行。現今的宇宙中,道(象、物)、“一、二、三”同時存在,但因為過於細微,人們無法感知。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深隱層面的情形。“象”在閃動、“物”在生滅,一片芒忽景象。在這隱約模糊的景象中,有各種具體明晰、結構穩定、大小形狀不一的纖細實物在散亂而急速的移動、旋轉、搖擺,他們在凌亂的碰撞中改變方向、速度,結合聯接又隨即分解。


2.3 “一、二、三”與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徵

2.3.1 大小、穩定性、壽命

從前述分析可知,由“象”開始,到“一”、“二”、“三”,形狀逐漸增大、結構漸趨複雜。

“象”是宇宙間最纖細微弱者,以老子虛極靜篤的心境去直觀遠視,尚不能確切分辨,只看到疾速振盪中的茫然隱約、模糊朦朧景象。那麼“象”中的絲線,其直徑大約是多大呢?這無從推斷。我們認為,絲線的直徑,比我們今日所能觀測到的最細最小的粒子尺寸要小許多倍。

“象”雖然有破裂之事,但在整體上卻是永恆長存的,是宇宙間最長壽的不生也不滅的存在,也是宇宙中最穩定的存在。

“物”也是極端微細的實物,它是有確切邊界和形態的可以分辨的瞬間存在,其整體尺寸肯定比“象”的絲線直徑要大許多。但可能比“一”中的纖細實物小(也可能更大。或許是這樣,有的大有的小,不是一律的)

“物”的壽命是最短的,是最不穩定的,瞬間生滅、剎那隱現。這與粒子物理學中假設的虛粒子、高能加速器中觀測到的共振態粒子相近。

“一”應該比今日所觀測到的基本粒子尺寸還要小許多,由“二”到“三”,或許逐漸接近已知的基本粒子尺寸。

“一”是除了“象”之外最長壽和穩定的纖細實物。在宇宙衍生的最初階段生成,一直到宇宙消亡的最後階段才全部復歸於“象”。當然不排除劇烈情形下“一”的復歸和消解。

“二”的壽命和穩定性比“象”、“一”要短,“三”則比“二”更短更不穩定。“二、三”壽命雖然短一些,穩定性也差一些,但比人們已知的恆星之類的天體、星雲要長得多、穩定得多。

“象”、“物”、“一”、“二”、“三”都是隱微不顯的存在,在通常情況下,人們無法感知到。

2.3.2 振盪、旋轉、移動、碰撞、運動的永恆性

振動:“象”的閃爍、閃動其實就是物理學所謂的振動、振盪。套用場論觀點,則可謂之場的振動、真空場的振盪。

由於“象”具有柔韌性、彈性(猶如蛛絲、橡皮筋),且可視為固體,所以“象”的振動就成為波動,就是彈性波、橫波(光波和電磁波就是橫波,引力波也被當成橫波),估計也有偏振。如果有一個細微的小手,能夠象甩繩子那樣去甩“象”,就會看到波動及其向四面八方的傳播。

“象”除了這種永恆的振動,還有整體性的伸張收縮,在這種脹縮循環中,宇宙生生滅滅。這種整體性的脹縮,是縱波。

前文述及的“一、二、三”的搖擺或許可以視為物理學中粒子振動,隨着尺度增加,劇烈程度或者說頻率逐漸降低。

旋轉:“象”可能沒有整體性的旋轉,但在後來天地萬物的形成過程中(比如星雲、恆星、星系),應該會有局域性的旋轉。這種旋轉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一、二、三”因為擾動而分布不均,影響到局域內的“象”,使得局域內的“象”逐漸旋轉。二是整體性的“象”除了擴展延伸之外,本就具有局域內的緩慢旋轉。我們認為前者更有可能,後者雖然不能排除,但沒有原文支持。

“物”、“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肯定有自旋運動,其旋轉速度依次逐漸降低,因為他們的尺寸越來越大。自旋的方向都是不固定的,因為有頻繁的碰撞(“象”、“物”、“一、二、三”之間的碰撞)作用。

粒子物理學有自旋概念,但並不是真的指粒子在繞着自己的軸心旋轉,乃是為了闡述粒子現象而提出的抽象參數,自旋是指在抽象空間的旋轉。

移動:“象” 充滿了宇宙空間,只有整體性的擴張收縮,沒有整體性的移動。當然,在極小區域去觀測,肯定會有空間位置的變化,亦即移動。“物”、“一、二、三”則在 “象”中飄動飛行,速度應該非常快,尤其是“物”的移動速度當更快些。移動的速度方向是變化無章的,隨着碰撞等相互作用而改變。

這些現象與粒子物理學的理論以及觀測事實也是相符的。

碰撞:“象”、“物”、“一、二、三”必然有大量的碰撞發生,但除了“物”之外,“一、二、三”在碰撞中一般保持自身形態和結構不變,不會因為碰撞而分解化歸,但其速度方向等會改變(當然,不排除在劇烈情形下有分解消散之事發生)。“一、二、三”的這種碰撞或許是完美的彈性碰撞,不過在生成階段,這種碰撞也是“二”、“三”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一”具有電性或磁性,見後文),也就是說,在碰撞中聯結粘合,形成了穩定結構。此時就不是彈性碰撞了(或許,“一”、“二”、“三”之間的碰撞是彈性碰撞,碰後各自離開。而“一”、“二”、“三”內部發生的碰撞主要是聯結粘合)

碰撞最頻繁的是“物”、“一、二、三”與“象”之間的碰撞。至於纖細實物之間的碰撞,其頻繁程度要小很多。

這些與粒子物理學的理論以及觀測事實也有相合之處。

纖細實物或基本粒子的這些特點,也證實了所有物質都在運動之中,沒有恆定不動的存在。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演化之中。

2.3.3 產生、消亡、轉化、統一性

產生:在物理學中,所有粒子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大爆炸後的不同階段形成了不同的物理化學反應,分階段生成了不同的粒子、元素(參見“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而在老子這裡,所有的實物都是大道的衍生物。在最初階段,只有“象、物”,此時沒有任何穩定的纖細實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擴張,進入“道生一”階段,穩定的形態分明、結構至簡的閉合絲線樣纖細實物生成了,這就是“一”。 “一”生成後,就開始緩慢地“一生二”,於是,穩定的形態分明、結構簡單的纖細實物生成了,這就是“一”以某種方式聯結而形成的“二”。“二”中的纖細實物又以某種方式聯結粘合,形成了形態分明、結構也相對簡單的纖細實物,這就是“二生三”(“象”、“一”大概也已某種方式參與了“三”的生成)。“三”生成後,生育天體萬物的基本單元也就具備了,在“象”、“物”、“一”、“二”的協助下、間接甚至直接的參與下,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構造單元,星雲、恆星、天地萬物就逐漸生成了,隱微世界中誕生出了可見宇宙。

可以看出,物質粒子的產生,老子與物理學相差遠甚。

消亡:物理學中,對實物和粒子的消亡是有不同看法的,目前一般傾向於大爆炸的開模型。若此,則所有實物的最後結局都是消亡,全部轉變為輻射波動,亦即電磁波,此後宇宙全無生機,永遠保持這種狀態(這種景象是黑洞理論的宇宙結局。否則將是長壽粒子——電子、質子、中微子——和電磁波充斥的景象)。如果是閉模型,則所有實物最後坍縮為奇點,也是全部消亡毀滅。奇點是否再次爆炸,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老子的纖細實物最終也要消亡,全部復歸於“象”,這發生在大道(象)收縮的末期。此時所有的生命也都結束輪迴、回歸本真,成為道境之“情”。但“象”收縮到一定程度會變為拒斥,故無法凝聚一團,形成類似於奇點那樣的物理學神話。

轉化:除了上述總體性的產生消亡之外,物理學和老子都涉及衍生過程中的產生消亡——就物理學而言,準確講是相互轉換,就老子而言,準確講是消解復歸。

物理學中,有正反粒子的產生和碰撞後的湮滅。產生一般是在實驗室中製造的,湮滅也基本是在實驗室中發生的。高能粒子碰撞後產生正反粒子對,這實質上是粒子間的轉化。正反粒子湮滅後變為輻射亦即電磁波(帶能量的光子甚或電子)。強子中的奇異粒子也是成對出現(不是正反粒子對),只是衰變時各自行動。

老子這裡,“一、二、三”是穩定纖細實物,但可能在特殊處境中會因為碰撞等作用而消解復歸。“三”解構而復歸為“二”、“二”解構復歸於“一”、“一”解構開散而復歸於道(“象”)。至於“物”的復歸和產生則是一直進行的。當然,老子的“一二三”與基本粒子不在一個層面,也許,“三”之後的生成物具有實驗物理學的觀測事實,但在湮滅機制上仍然是不同的。從老子來看是大的實物粒子分解為更小的實物粒子,物理學則認為是相互轉化。

老子這裡也看不到關於正反粒子的直接或隱含的表述。

物理學中還有元素的放射衰變,一個重元素自發放射出粒子,自身變為更輕的元素。在老子這裡未見此等情況。但必須注意,原子核或元素的衰變,表明其很不穩定,所以這個層面的粒子與老子的“一、二、三”毫無對應關係,只能對應“三”之後的生成物。從老子的表述分析,“三”之後的生產物——無論是纖細實物還是天地 ——都不如“三”穩定長壽,當然就更比不上“一、二”和“象”了。所以自發衰變與老子沒有衝突,反倒證實了“三”之後的生成物具有不穩定性。

物理學中還有粒子間的相互轉化。一個粒子吸收或發射能量(光子、電子等),轉化為別的粒子,粒子間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也可轉為別的粒子。這個現象與老子或可有一定的對應關係。比如在劇烈情境下,“三、二、一”可以分別消解、轉化(復歸),變為“二、一、象”;比如在大道收縮宇宙消亡階段,“三、二、一”必定分別逐次消解復歸,變為“二、一、象”,但老子這裡與物理學的解釋大相徑庭。尤須注意者,物理學中的粒子轉化,大部分與老子的“一、二、三”不在一個存在層次上,應與“三”之後的生成物對應,參見下文有關討論。

統一性:這裡的統一性僅指實物的統一性。統一性本是物理學的假設前提,更是一種哲學信念。在早前,人們以為基本粒子各有其性,相互間不能轉化,這些不能轉化的實物粒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單元。但是隨着觀測實驗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基本粒子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支持了往舊的哲學猜想: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相互作用,處於運動之中,且可以相互轉化。不過,物理學不會停留於哲學信念,所以物理學家一直在尋找最為基本的粒子,其他粒子都是這種粒子的嬗變體,據稱希格斯粒子就充當了這樣的角色,但在目前,尚未發現其蹤跡。

在老子這裡,整個宇宙是統一的(這裡不涉及生命。但我們應該清楚,構成生命機體的實物,本是道(象)所衍生),統一於大道。一方面大道是所有實物的始源和本根,各種實物追根刨底都是大道的衍生物,而最終,所有實物都會復歸大道。另一方面,大道將整個宇宙連接為一體,是有機整體性、相互關聯性的宇宙。再一方面,大道一直養護着宇宙萬有,宇宙萬有也歸依於大道(包括消解、復歸)

在纖細實物層面,“一”是所有纖細實物的基元,所有纖細實物都是由“一”構成的(“三”雖然由“二”結合而成,但其基本結構形態可以分解為“一”)。“三”則是所有具體實物的基本構造單元。“一、二、三”可以互轉。“三”所構成的具體實物也可復歸於“三”。如此等等。

2.3.4 質量、能量、質能守恆、質能關係、連續性、量子化

質量:質量是物理學基本概念,在物理學史中曾有不同的區分和定義,比如牛頓力學中就有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說法,後來的精密實驗證實,引力質量(衡量物體吸引其他物體或被其他物體吸引的物理量與慣性質量(衡量物體對任何改變其運動狀態的外來作用的阻抗的物理量幾乎等同,到了廣義相對論中,這兩個質量就被當成一個了。無論是經典力學還是相對論力學,質量的定義都着眼於運動,是從動力學角度作出的界定。但在通常的觀念中,質量都是指物體含物質的多少。

老子五千文中沒有質量意蘊,但是根據涵有物質的多少這個定義來看,完全可以將質量移植到老子這裡。前文指出,“一”是所有實物的基質、基元,“二、三”以及後來的生成物,實際上都是“一”的某種聚合聯結。所以,老子的質量可以這樣準確定義:涵有“一”(指單個的纖細實物,非存在層面)的多少。當然,“象”肯定具有質量,但一方面這個質量無法確定,另一方面,我們這裡只涉及實物或者說物質的質量,而“象”不應歸於實物概念之下。

此外,可以肯定,宇宙間所有的質量都源自大道,整個宇宙的質量是守恆的。

從老子的道象和生演過程來看,不存在質量、能量為零的纖細實物。這也就是說,目前粒子物理學中光子、中微子等質量為零的假說,在老子這裡是不成立的、不存在的。

能量:能量也是物理學基本概念,但在物理學史上一直比質量要複雜得多、抽象得多。人們對能量的認識和分類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到現在則成為高度抽象並且模糊的概念,只能在具體學科的具體語境中相對確切地說明。目前,能量是指度量物質運動的物理量,在不同的物理學分支中又有不同叫法。如機械能(機械運動中的能量如動能)、內能(分子熱運動的能力)、電能(電做功的能力)、化學能(化學反應時釋放的能量)、原子能(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等等。

老子五千文也無能量意蘊,雖然存在大量的與“動、能”有關的描述,但實無物理學中能量概念。這其實毫無足怪。物理學的能量以及質量等,都是從測量和計數出發的,都是可以定量計算的物理量。而老子僅僅是定性說明、狀態描繪。

物理學的能量概念很難移植到老子這裡。這是因為無法確切地說明和分析。“象”一直振動不休,這種振動所含有的能,乃是所有運動能量的來源。但是“象”還具有柔韌性粘合性,處於永恆的擴張和收縮循環中,因此“象”還具有除了振動之外的機械能甚至化學能。“一”具有移動、搖擺、自旋等運動形式,其能力源自“象” 的振動,但“一”作為絲線閉合結構,還應有一定的張力甚至粘結力(源自“象”的柔韌性粘合性),這又是另外的能。我們認為,“象”的能可分為兩類,一是振動和運動的能,一是結合的能。與此相應,“一、二、三”乃至後續的生成物的能都按此區分。但看起來似乎有些生硬,也不能完全涵蓋物理學中不同的能(我們這裡所說的能量,包含了物理學中的動量。比如“一、二、三”的自旋、搖擺等,應該屬於動量,以下除非特別指明,能量均包含了動量。另外,若將動量與能量分開,則老子這裡的動量也具有守恆性,其論證與下文對能量的論證一樣)。然不管怎樣,所有的能都源出“象”亦即大道,整個宇宙的總能量是守恆的,這卻毫無疑問。

在老子生命論一章,我們還提到了生命本真具有驅動一中纖細實物的能力(或許還能夠驅動“二、三”中的纖細實物,但“三”之上就無法驅動了),這也應該屬於能量,這似乎導致總能量不守恆,準確說是總能量不穩定,因為生命本真的驅動能力,時隱時現、時用時不用

質能守恆:質能守恆是經過概念進深和反覆實驗才確證了的。

首先確定的是質量守恆定律,是指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體系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也就是說不能憑空創造物質,也不能消滅物質,故又稱物質不滅定律。這個定律的確定也與人們發現物質相互轉化有關。

在老子這裡,整個宇宙的總質量必定是守恆的。這是因為,所有的實物都是“象”的“碎片”,這些碎片在“象”的循環往復(宇宙生滅)中最終要復歸於“象”(參見本書對“復歸”的辨析)。假如不守恆,那麼“象”在無窮的循環過程中早就塞滿了(除非有人發明出古怪的機制,比如始末守恆,過程中不守恆)。所以從質量概念審視,必定具有守恆性。“象”是宇宙本根,沒有憑空創造任何實物,也沒有隨意消減實物,那麼可以推斷,在局域內也是這樣的情況,更可推測,在衍生過程中以及在“隔絕”系統中,質量守恆是一直存在的。

能量守恆思想則要晚得多,因為不同分支學科的能量概念發展不一。目前通常的定義是,在任何與外界隔絕的系統中,無論發生什麼變化,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說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能量不變。早前物理學中分支學科的能量概念是不同的,計量方法和單位也不同。但人們逐漸發現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在各種精密實驗以及在能量單位的統一中,最後確證了所有的能量都可相互轉化,而總能量不變。

在老子這裡,能量守恆也是必然的。大道處於永恆的運作活動中,已經經歷了無窮個脹縮循環,假如能量不守恆,那麼“象”的振動運動之能和張力之能(結合之能)要麼早就消失、要麼趨於無限,於是宇宙早就不成體統、無法循環衍生了。大道是宇宙的本根,既然大道的能是守恆的,可以推測在局域、在過程中,能量必應守恆。

假如老子的大道不是循環脹縮過程,假如沒有“復歸”事實,那是推不出來質量、能量等守恆性的,完全可以不守恆。

由於物理學界接受了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因此,在一個孤立系統內,質量、能量不一定單獨守恆,但質能兩者的加和則是守恆的。所以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被合稱為質能守恆。在今日的量子場論中,因為測不準關係,在許多假設性的理論和解釋里,一個物理狀態的始和終,其質能是守恆的,但在變化的過程中,質能不再守恆。

質能關係:經典力學中質量和能量是無關的物理量,雖然在實驗中發現高速運動粒子質量增加,但人們以為是其他物質附着在了運動粒子上。愛因斯坦在其狹義相對論中,明確了質能關係(此前也曾有人提出),於是質量和能量之間就不是無法逾越的鴻溝了,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質能關係也很難引入老子體系,這主要是因為能量概念高度抽象和隱晦,在不同的物理領域,各有說法,很難統一到老子這裡來。但是我們卻可以藉助於老子來審視質能關係。

“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所有的實物無非是象的絲網破裂之後的聚合態,質量(實物的總量)是守恆的。“象”也是所有運動能力的根源,“象”具有振動和張力(結合力),所有後續生成者的能力(運動、旋轉、振動等運動形式的能力)都源出於“象”,能量(運動的能力)是守恆的。然則在老子這裡,質量和能量能夠相互轉化嗎?答案是否定的。

老子的質量可以歸結於“象”的絲段,老子的能量可以歸結於“象”的振動脹縮和柔性(張力、粘合力、彈力等)。那麼絲段能夠轉化為振動和柔性嗎?振動和柔性能夠轉變為絲段嗎?這毫無可能,而且五千文從未有這樣表述和隱含意蘊。絲段和振動柔性是截然不同的,絕不可能是絲段消失了轉化為純粹的振動柔性,也絕不可能是振動柔性消失了,變成絲段。我們只能說,振動柔性是絲段的振動柔性,是絲段具有的特性、樣態,沒有單純存在的振動柔性。我們只能說絲段具有振動柔韌的天性本能,這天性本能是與生俱來永恆不易的,不存在沒有振動柔韌的絲段。

這也就是說,從老子這裡審視質量和能量,則二者截然有別。質量是物質多少,能量是物質運動和結合能力的度量,兩者不可能相互轉化。於是,質能關係亦即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在老子這裡是不存在的,也是絕不可能的事。

那麼在“一、二、三”以及天體萬物存在層面,會不會有質能互轉呢?我們認為在老子這裡依然是:絕對不會。

可是,實驗不是表明運動粒子的質量增加了嗎?這是一個難以說清的問題,我們只指出這幾點。首先,老子的體系與物理學是不同的,概念、存在、現象、性質等等,他們之間沒有通約性,很難甚至是不可能對應起來,更何況對等呢。其次,即使從物理學來考慮,運動粒子的質量是否真實地增加了,似乎還有疑問。即使是真實增加了(不是觀測效應),那麼早前的解釋比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更好,即有其他東西附着在了粒子上(如果藉助老子,就應考慮“象”的作用以及“物”和“一”等纖細實物的作用)。再次,物理學中的物理量是觀測量,而依據狹義相對論,就不是(至少不全是)真實的物理量變化,而是不同參照系中的觀測效應。最後,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高速運動中的粒子必定與“象”發生作用,首先體現為“象”對運動的阻滯牽拉,其次體現為電磁作用(後文將表明,“象”具有電性或磁性),這樣一來,可能就造成了觀測中粒子質量增加的現象,甚至也可能是粒子的質量真的增加了。

可是,原子彈爆炸不是證實了質能互轉嗎?不是成為愛因斯坦理論的堅實證據嗎?漫說這種“證實”尚待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和狹義相對論,固然有一些值得採納的有益思想,但在本質上還是成問題的。他的相對論效應,之所以還在大行其道,恐怕是因為其理論預言的物理現象很難觀測到。所以否定性的或者說不利於相對論的觀測實驗,不易達到需要的精度。而目前所謂的各種實驗證實,大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證實,也就是說應該另作解釋),僅僅從其他理論也能解釋核裂變的巨大能量釋放。就老子體系而言,核裂變的啟示是,“三”以後的生成物,其結合能(粘合力、彈力等)是非常大的,如果碎裂他們並形成另一種實物,就會有巨大的振動出現,就會釋放出巨能(纖細實物極高的振動和運動。這期間是否有協同、激發、共振等物理效應,是值得進一步分析的),核聚變也同樣如此實際上如果考慮上博簡《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成結”——見後文“三與質子” 末段——可以確定,當老子的“三”生成時,必然有相當的縮聚現象,以“三”為基本結構單位的後續粒子在生成時可能也有縮聚現象。這樣微細粒子中本就蘊藏着巨大能量。故核聚變、核裂變必定伴隨強大能量,目前看來主要是能量釋放

狹義相對論是在假定光速不變並且光波是因果關係的保證的前提下,進行參照系變換的,從而得出不同參照系中物理量的相對性。相對性觀念早已有之,無須狹義相對論來指明。但是,光速在任何參照系下不變,光信號是因果聯繫的保證(同時性界定),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也得出了許多奇談怪論,至今仍爭辯不休。廣義相對論是幾何化的引力理論,充斥着大量幾何與數學運算,非專業人士所能搞懂。下文將會表明,引力實則是“象”的牽拉,所以不需要傳播,更無須光速傳播,而光速不變是否確實如此,還待驗證。至於光速是否宇宙最高速度,更無法確證,已經有一些超光速的觀測結果,但都被解釋為視效應。另外,纖細實物的運動速度或許有限制,但生命本相的活動大概不會有此限制。

事實上,物理學中能量非常抽象也非常隱晦模糊,或許需要重新界定。

這就是說,在老子這裡,質量和能量絕不可能相互轉化,因而也不存在質能的共同守恆,只分別存在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這是與目前物理學的重大分歧之一。

連續性:

連續性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如水流、運動、時間、空間等等,連續性符合人們的日常經驗,因而也成為通常觀念。但自然界也存在大量的分立性、離散性,如具體的物品、水果、動物等等。當物理學真正成為科學(經典力學,含運動學和動力學),時間、空間(位置、坐標)就成為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參數,用以描述和計算物體的運動和力,而他們都是連續量。再加上幾何學(圖形是連續變化的)與數學(微積分和小數,使得整個數學量漸趨連續性)聯姻而成為物理定律的基本表達式,連續性成為天然正確的觀念。隨後,質量、能量、以太、場等等也成為基本概念,他們也被順理成章、不假思索地當成連續變化的物理量。

老子這裡,“象”肯定是連續的(指整體性的連續,與極小區域的破裂無關),因而空間也是連續的(在“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我們表明,“象”的擴張就是空間的擴張,“象”可以與通常所謂的空間在方位意義上等同。牛頓的絕對空間只須改成膨脹性的絕對空間即可)。大道的脹縮循環是連續的,因而時間也是連續的。至於質量、能量等則是不連續的——準確講,在纖細實物和顯相的宏觀層面,質量、能量不連續;在“道”層面:質量是連續的,能量中的振動能不連續,但柔性能(張力、彈力等)應該是連續的(緣由見下文)。

量子化

物理量的連續性在物理學中根深蒂固,以至於熱力學中紫外災難在很長時間無法解決。普朗克迫不得已提出了“作用量子”假設,以便解釋熱輻射現象,不料不僅在熱力學中獲得成功,還引起了物理學觀念的深刻變革。人們普遍認為,宏觀領域的連續性,在微觀領域不適用。微觀世界中,如果不是全部那也是絕大多數物理量都是離散的、是量子化的。這些物理量不能連續變化,只能是跳躍性的階梯性改變、都要取一定的分立值。

在量子場論中,所有的物理量全都變成了離散化的量。場、真空、質量、能量、相互作用(媒介粒子是量子化的作用場)、時間、空間、自旋、半徑等等都取分立值。誠所謂破碎虛空、支離大道,一片沙漠化景象。

在老子這裡,質量是不連續的,這是因為,實物的基元是“一”,即結構最簡單、自身很穩定的纖細實物,所以質量只能取“一”的整數倍(如前所述,這裡的質量只是指實物的質量。如果考慮“象”,那麼,可以認為,質量既具有連續性,也具有不連續性。在“象”那裡是連續的,在“象”的生成物中是不連續的)

能量的情況比較複雜,但應該也是離散量。首先,依據物理學中能量的定義,老子這裡的能量有兩種形式,一是運動包含振動和脹縮,二是柔性(粘合、張力、彈力等)

振動的能與頻率和振幅有關,但我們無法確定“象”的振動頻率和振幅。假如說,在宇宙最初和最末階段,即沒有實物的階段,“象”在整體上是同一振幅同一頻率(猶如簡諧振動),如果是這樣,區域總能量就是個固定值(“象”在整體上是無限大,所以總能量是無限的),此時是否離散或是否量子化就無意義,事實上這種假設中的統一振幅和同一頻率是完全可以排除的(比如“物”的生成與復歸,必定會對振動產生影響)。所以,無論在宇宙衍生的何種階段,“象”的振動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但是其頻率是否會從零到無窮呢,是否會連續變化呢?(不考慮振幅,因為老子的空間是連續的)這當然要考慮單位如何選取,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單位,連續變化的可能性應該可以排除。這就是說,僅從振動來說,能量是不連續的。

至於柔性能(粘合、張力、彈力等),不好確定其是否連續。但若仔細分析,應該可以視為分散的。從纖細實物來說,首先是粘合。粘合發生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二”是“一”結合起來的絲線結構。“一”是結構最簡單的穩定的纖細實物,不論“一”有幾種結構,他們聯結而成的“二”是有限的結構。而“二”的每一種結構,其結合力或結合能是確定的、分立的。其次是捲曲形成的張力彈力。無論“一”的結構有幾種,每一種“一”的張力彈力也是確定的、分立的。“二、三”乃至更大的纖細實物同樣如此。但從“象”本身來說,其柔性(僅指拉伸和收縮過程中的張力、彈力)應該是連續的。

至於脹縮的能量則是連續的。

因而,能量在老子這裡確有不連續性,儘管不是所有實在的能量都不連續。更準確講,在纖細實物領域以及由纖細實物構成的物質領域,能量是不連續的。

如前所述,作為存在的“象”以及老子體系中的時間、空間,是連續的。當然,研究者為了研究方便,可以取分立值、進行量子化,可以運用量子化假設,但他們本質上是連續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2.3.5 波粒二象性、不確定原理

波粒二象性

自從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假想以來,人們在實驗中觀測到粒子都具有波和粒子的兩重性,在一定條件下表現為波動,在另一種條件下表現為粒子。這種奇怪的現象有許多針鋒相對的解釋。有不少人認為,是實驗設置改變了粒子的呈現方式。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取決於人們想觀測到什麼(具體的實驗設置蘊涵着觀測的向度)。又有一些人認為,微觀粒子本就具有粒子和波兩種情形,我們之所以不能理解,我們之所以認為那個東西具有波和粒子兩種屬性,乃是因為我們的宏觀經驗中波動和物質是分立的,如果拋開宏觀經驗以及故有觀念,如果我們能直接看到那個東西,我們會發現它是一團模糊的東西,既像經驗世界的波動,又像經驗世界的粒子。而在今日的量子場論中,場(類似于波)則比粒子更根本,粒子只是場的激發態。

那麼老子的微觀世界中是否也有波粒二象性?回答是否定的。從我們前文對“物”、“一、二、三”的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纖細實物都是具有自己外形邊界的絲線結構,儘管他們也在搖擺(振動)、移動、旋轉,但毫無波動的存在形式,他們是實物而不是波動,他們也沒有波動的屬性。

那麼老子的微觀世界就沒有波動嗎?回答也是否定的。絲網或蛛網那樣的“象”,其振動就是一種波動。但是這種波動不是纖細實物的運動形式,不是纖細實物的波動,乃是“象”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永恆運動形式,是“象”自身在波動,與纖細實物沒有瓜葛。

可是,這樣一來,老子的微觀世界不就與大量的實驗觀測相違背了嗎?事實上,沒有什麼衝突。這涉及兩者在微觀領域認知方面的根本性差異,也涉及到實驗觀測的手段和設計。我們在下文“波動與傳播”、“老子與四種相互作用”兩節再論。

筆者最初閱讀老子五千文時,認為21章的數段文字就是在講微觀粒子的波粒兩重性,並將“物”當成粒子,“象”當成波動,一會兒呈現為“象”,一會兒呈現為“物”,一會兒呈現“象物”共存態。若沒有這種陰差陽錯的誤讀,筆者或許不會生起研究老子五千文的興趣。在研讀的最初一段時間內,21章一直被筆者認為是波粒兩重性的絕好說明。隨着研讀的進深,這種誤讀逐漸消除,最後則徹底拋棄了這種解讀

不確定原理

針對波粒二象性,薛定諤和海森堡分別寫出了描述這種情形的數學形式。薛定諤方程的蘊涵之一乃是在某一位置找到粒子的幾率。海森堡則結合康普頓效應提出了測不準關係,亦即不確定原理。該原理說,粒子的位置(坐標)和它的動量(速度)不可被同時測定,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的不確定程度就越大,但他們誤差的乘積有一個限制,即不小於某一數值。不僅如此,粒子的時間(時間坐標)和能量,粒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角度也都具有測不準關係。

不確定原理提出後,爭論異常激烈。有人認為是測量手段和儀器的限制,隨着儀器的改進,可以消除不確定性。也有人認為即使儀器再改良、再精密,但總有一個限度,所以測不準永遠都存在。更有人認為是粒子的本性如此。最後一個看法現在是主流觀點,因為波粒二象性被認為是微觀世界的本性、真相。

由於老子這裡不存在波粒二象性,粒子就是粒子,波動就是波動,所以測不準原理就不可能在老子體系中有其位置。而按照老子體系審查,測不準關係只是測量問題,是儀器精度和實驗設置問題。不過可以斷定,儀器精度必定有一個發展限度,因此,測不準在微觀世界必定存在(是否符合海森堡的測不準關係?我們認為大概不會),觀測必定有一個極限。

事實上,老子自己在虛極靜篤中,也有類似於測不準的情形,但準確說是整體或遠距觀感上的“看”不清、“觀”不明:宇宙本根呈現出隱隱約約、茫茫然然、模糊朦朧的景象。當然,在細節或近距直觀中,老子“看”到,這種情形乃是因為絲網樣的“象”在疾速振盪、高速振動。這也表明,“象”的振動頻率是非常高的。

再者,由“道、無、象、物”到“一、二、三、萬物”也是由不確定到確定的過程,由混沌無序到有序組織的過程。只是老子的不確定性存在於“道、無、象、物”層面,而不是纖細實物層面。也許有人認為,“道、無、象、物”與“一、二、三”等纖細實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一、二、三”的運作活動也具有不確定性。但我們必須分清“一、二、三”自身性狀與活動運作狀態,從自身性徵形態來說是穩固確定的,從運作活動來說存在不確定性——但這是因為象網振動的無序性,影響到“一二三”中纖細實物運動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象網的作用,其運動軌跡是確定的。


3,“象”與四種相互作用、統一理論、統一場、波動與傳播

四種相互作用是指強、電磁、弱、引力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是發生在強子間的作用力,在模型中,其媒介粒子被稱為膠子。原子核之所以穩固,就是強相互作用之果。強力是一種短程力,只有吸引效用。弱相互作用是發生在除光子之外的粒子間的作用力,是導致粒子衰變的力,其媒介粒子稱為中間玻色子,弱力也是短程力。電磁相互作用是帶電粒子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有吸引和拒斥兩種,其媒介粒子是光子,光波就是電磁波的一種。電磁力是一種長程力,可以延伸到無限遠,但其傳播速度只是光速。引力相互作用是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吸引效用,引力也是遠程力,延伸到無限遠,以光速傳播。

在今日通行的量子場論中,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實現的。而在場被量子化以前即經典場論中,一般認為相互作用是通過場(一種瀰漫分布於粒子周圍的非粒子狀的存在)的傳遞才能實現。

波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其表現與實物運動有很大差異。波也是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下面結合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闡述兩種波,即電磁波、引力波。

3.1 強、弱相互作用

強、弱相互作用都是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物理學的基本粒子與老子的“一、二、三”無法確切對應(推測中的對應關係見下文)。所以,這裡只從結構來比較相互作用。

老子的“一”是結構至簡的絲線閉合結構,可能有多個種類的“一”,但更可能的情況是只有一種結構的“一”。我們這裡只涉及單一結構的“一”。由於“象”具有粘合性,因此“一”也具有粘合性。“一”中的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粘合甚至是套合在一起(此前可能也有粘合套合,但不穩定。這與象的張力甚至振動等都有關係,即“象”伸展到一定程度後,其張力甚至振動發生了變化,對“一”的粘合不再構成威脅,無力使其解構了),形成了具有穩定性的結構,這就是“二”。“三”以及其後纖細實物的形成與“二”相同。這就是說,老子這裡的纖細實物之所以能結合在一起,是因為本身具有粘合性、聯結力(也可以這樣設想,粘合不是纖細實物直接粘接,而是由破裂的短小“象”段聯結在一起,這雖然有可能,但我們以為可能性不大,參見前文)

物理學中的強相互作用是將強子結合在一起的作用力(比如中子、質子結合成原子核),但這種相互作用乃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即膠子實現的。以質子為例,質子被認為是三個夸克組成,一個夸克發射一個膠子,自身的色荷發生了變化,膠子被另一個夸克吸收同時其色荷也發生了變化(變成發射膠子的夸克)。這種交換和變化是瞬間發生的,質子內隨時發生着這樣的交換和變化,於是,夸克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質子也就十分穩定沒有裂解。

可以看出,物理學中的強相互作用與老子沒有什麼相似、相近、相通之處。一個是直接聯結,一個是通過假想的交換粒子來結合。

弦理論中有一種對強相互作用的解釋,倒與老子有點相近。它認為強相互作用不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實現的,而是有一種類似橡皮筋的弦,將夸克連接在一起。假如夸克之間距離增大,橡皮筋拉力增強,夸克又結合在一起,質子穩定了;假如夸克之間距離趨近,橡皮筋拉力降低,同時夸克間的電斥力增大,質子仍是穩定的。

物理學中的弱相互作用是促成粒子衰變的作用力。以中子(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衰變成質子(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為例,中子裡一個下夸克通過釋放一個W−玻色子轉變成一個上夸克,W−玻色子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反電子中微子,於是中子就成了質子。

弱相互作用模式也與老子沒有什麼相似、相近、相通之處。

3.2 電磁相互作用與電磁波

在量子場論中,電磁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光子實現的。在量子化之前的經典物理學中,人們普遍認為是通過電磁場傳遞的。可以看出,前者與老子體系毫無共通之處,後者則有一些接近。電磁相互作用是遠程力,恰好與“象”在空間伸張和綿延有共通之處。現在人們能夠接收到遠在百億光年之外的電磁波,人類從地球發射的電磁波也已經到了太陽系之外。在經典物理學來看,這麼遠的傳播是通過瀰漫於空間的“場”(在量子場論中,電磁波的傳播實則是光子運動),但在老子這裡必然是通過“象”。這是因為,大量觀察證實,太空中只有稀稀落落的基本粒子和一些原子、分子,他們不可能充當傳播媒介。經典物理學中或以場(以太)來解釋這種傳播,或認為不需要傳播媒介,而在老子這裡,由於“象” 綿延伸展於宇宙之中,所以完全有理由認為,這種遠距離的傳播是通過“象”的。

五千文第4、第56章描述大道的功用,有“和其光”之句,這個光在宇宙自然領域必指光明、光亮,亦即可見光,而可見光現在被認為是電磁波的一種。所以,“象”必然與電磁波有關係。這個解釋看起來有些生硬牽強,但在後文我們將證明,“象”和“一”具有今日所稱的“電”性或“磁”性。不過,這裡我們還是通過邏輯和今日觀測事實結合的方式,推定“象”是電磁波的傳播媒介。

那麼“象”能否承擔這種傳播媒介呢?完全可以。“象”是宇宙間最細微、最柔韌的蛛網或絲網那樣的存在,綿延伸展、遍布空間,貫穿天體萬物之內,沒有什麼可以阻截遮擋“象”。外太空電磁波源發出電磁波,這種波動通過“象”在宇宙空間中四處傳播,到了我們地球這裡,這情形猶如水波的傳播。

按照今日的認識,波的傳播速度與波源無關,只與介質有關,“象”在今日宇宙空間的分布是均勻的,可能只在星體周圍略微稠密一些,這樣,電磁波的傳播是勻速的,至於速度是多少,應該通過實驗測定。目前的測定結果是每秒鐘30萬公里,這應該就是電磁波的真實速度(測量都是在地球上進行的,是否代表了真實的在“象”中的傳播速度還待進一步的測定。我們不妨假定如此)。以前人們定義的電磁波速是指在真空中的速度,然在老子這裡,可以定義為在“象”中的傳播速度,更準確講是在純“象”(這只是理想化的假定,從來不存在純象狀態。但因為太空中的實物粒子很少,可以視為純“象”,當然“象”一直振動不休,在振動中會有瞬間生滅的“物”,但這似乎不會對電磁波的傳播有多少影響)中的傳播速度,這速度是本徵或本然速度。不過,“象”一直在擴張(擴張速度見下文對引力的討論,也可參考本書“老子與宏觀宇宙”一節的有關分析),甚至在生育階段很可能有大區域的彎曲旋轉(這種很可能存在的彎曲旋轉,不會對整體性的“象”的均勻分布和脹縮產生重要影響)。彎曲旋轉應該不會對速度(速率)造成什麼影響,擴張則可能有影響,因為擴張(包括生育)後“密度”變低,而按照今日物理學,波速與媒質的密度有關。擴張對傳播速度的影響有多大,這就不清楚了。至少,我們可以將現在測定的速度當成宇宙衍生過程中一個階段的穩定速度。這就是說,在理想化的純“象”中,電磁波的速度是恆定的(僅僅根據目前的觀測實驗而言)

那麼光速(即電磁波速)是不是宇宙速度的極限?這就不清楚了,需要觀測發現以及實驗驗證。

那麼速度合成原理還能成立嗎?換句話說,狹義相對論認為的在任何參照系中光速不變還成立嗎?速度合成原理應該成立,而狹義相對論的假定是不成立的。

實際上,老子的“象”在方位意義上就等同於我們今日所謂的空間。“象”的擴張和收縮就是空間膨脹和收縮。牛頓的絕對空間只須改成脹縮性的絕對空間即可。何況在漫長的宇宙過程中以及緩慢的脹縮循環中,短期內和局部區域內可以視為牛頓絕對空間。

波動還有反射、衍射、折射、散射等現象,這是自然屬性、自然現象,對電磁波性象的進一步研究,也許可以從“象”的特性重新進行。

“象”的特性(如纖細微弱綿軟柔韌等)使其可以傳遞橫波、也可以傳遞縱波。電磁波的疊加、干涉等都可以在“象”這裡得到說明。電磁波也有衰減(振幅降低),這個衰減應該不是“象”本身造成的,而應是纖細實物或者說各種粒子影響的結果。

上文主要論及的是遠程電磁力或者說電磁波的傳播。然則短程或極微區域裡的電磁相互作用又是何等情況呢?在後文我們將證明“一”具有“電”性(或磁性),推定 “象”網也具有“電”性(或磁性),至於“二、三”是否具有“電”性(或磁性)尚不能斷定。“象”、“一”是遍布於宇宙空間的,並能深入物質內部,我們這裡只考慮“象”以及“一”在短程電磁現象中的作用。

設想一個帶電小物體(磁體也同樣,下同),置於某一空間。由於物體帶電,就會對周圍的“象”網、“一”產生效用,這種效用可能類似於同化(主要對於“象”網)、極化(主要對於“一”)那樣的情況,使得“象”網與帶電體同質(“象”網的“電”性並不是指正電或負電,只是指類似於電性的現象,“象”網本身就是“電”性的絲段構成的。“象”網之所以能粘合聯結,也是因為本就是“電”性絲網)、使得帶電體周圍“一”中的纖細實物整齊地有方向性的排列(“一”是纖細實物,是閉合的圓圈樣結構,具有自轉現象,因而有磁極。注意,我們這裡的推測都是根據經驗中的電磁性質進行的,我們認為,經驗中的電磁現象適用於深隱纖細的微觀世界)。同時,可能會發生“象”網、“一”向着帶電體周圍聚攏的現象。“象”網、 “一”的這種情形就是人們所謂的帶電體周圍的電場。設有另外一個帶電體靠近,則兩個帶電體的電場就會交合,會發生相互作用,這種作用應該與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宏觀電磁現象一致。而從微觀來看,若兩個帶電體同性,其同化、極化也就相同,就會吸引,否則就會排斥。相互作用的強度,應該與同化、極化的“強度”(如周圍“象”網、“一”的聚攏程度、形變程度、排列程度等等)有關,更與距離有關。因為距離越遠,能夠協助或傳遞作用的“象”絲、“一”中的纖細實物越少,較遠處的同化、極化越弱。

上面是從“象”網、“一”兩方面來推測電磁作用的,但也可能只是“一”起到了這種作用。假如只是“一”起到作用,那就只與“一”的極化情形有關了。“一”會向帶電物體聚攏,距帶電物體越近,聚攏的“一”越多(“一”遍布於空間,但“一”中纖細實物在單位空間的分布密度我們是無法知道的),並且“一”被極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強;帶電物體所帶電量越大,聚攏的“一”越多,並且“一”被極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強。這可以解釋帶電物體的電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在極小的可能性中,只有“象”網參與了相互作用,“一”並未參與這種作用(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可以排除,因為“一”遍布於宇宙空間之中,且能深入物體之內)。此時帶電物體的電場就是被同化了的周圍的“象”網,引起“象”網向帶電物體會聚,產生局部形變和“象”絲分布情況的改變。靠近帶電物體的“象”絲較多,形變產生的“象”網拉力有所改變,帶電物體帶電量越大,這種變化越強烈,越是靠近帶電物體,這種變化越大。這也可以解釋帶電物體的電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我們知道,“象”網處於疾速振動之中。帶電物體會不會影響“象”網的振動呢?會不會使得“象”網的振幅增減甚至頻率增減呢?這個不好確斷,我們認為應該會有這種現象,但振幅或頻率是增還是減少,增減多少就更難猜測了,若我們的推斷確實,那就有電磁波形式的傳播之事。假如確有較大影響,那麼帶電物體的電場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也應考慮這種情況。

此外,帶正電的物體和帶負電的物體,對“象”網的同化會有不同嗎?同性相斥、異性相斥在“象”網中是如何實現的呢?我們認為,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 “象”、“一”都參與了電磁作用。“一”實現了相斥或相吸,而“象”網實現了相互作用的傳遞。“一”在宇宙中的分布密度我們無法確知,但推測應比“象” 小,並且“一”是離散的,本就是纖細實物組成的存在層面,所以,我們認為電磁作用主要是“象”在起作用,“一”主要是起到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作用。

完全可以確定,“象”就是電磁波的傳播媒質,並且是各向同性的媒質(在大區域中)。這也就是說,“象”具有媒介功能,這是本書前文討論中從未涉及過的。除了電磁波以外,所有超遠程傳遞的,都必定通過“象”這種媒質進行。根據目前測量結果,電磁波在“象”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里。在不同的參照系中,會測出不同的傳播速度,速度疊加原理是適用的。

還可以確定,“象”、“一”都參與了短程電磁相互作用。“象”傳遞這種作用,“一”則實現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短程電磁相互作用中,基本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首先,帶電(磁)物體會影響周圍“象”網的分布,具有一種類似於同化的現象,使得“象”網向帶電(磁)物體周圍集聚並影響了“象”網的張力,形成以帶電(磁)物體為中心的發散狀分布樣態。帶電(磁)物體所帶電荷越多,“象”網的分布變化越強烈,“象”網在物體周圍集聚越多,發射狀所及越遠。此外,帶電(磁)物體或許會影響周圍“象”網的振幅甚至頻率。其次,帶電(磁)物體會影響周圍“一”中纖細實物的分布和排列樣態,類似於極化現象。 “一”中纖細實物會向帶電(磁)物體周圍集中,其自旋和排列會變得有序,隨着與帶電(磁)物體的距離漸遠,纖細實物的分布密度降低。“一”的這種被極化的現象使得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帶電(磁)物體周圍“象”、“一”的這種情形就類似於電(磁)場。當兩個帶電物體靠近時,“象”傳遞相互作用,而“一”除了參與相互作用之外,主要起到了吸引和排斥的作用。

帶電(磁)物體在移動或變化時,會對“象”網產生影響,於是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象”網傳播。

在粒子物理學中,研究電磁場與帶電粒子相互作用的學科是量子電動力學。量子電動力學的基本方法就是將各種場進行量子化處理(最初是在研究電磁輻射時將電磁場量子化,此後,各類電子場、磁場、電和磁相互作用等都進行了量子化),採用重整化方式消解發散問題,將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描述成交換相應的媒介粒子,而且所有的粒子都被當成點粒子。這都與老子體系相差遠甚。不過量子電動力學中的虛粒子倒是與老子的“物”略有相通,但仔細考察之下,並不存在對應關係,因為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物”的蹤影,也就是說,老子的纖細實物不需要“物“充當交換粒子以便結合或離開、產生或湮滅(當然,也可以考慮,“一、二、三”中纖細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物”實現,這樣就與量子場論合拍了,但是“二、三”中纖細實物的形成和穩定卻絕不可能是交換“物”實現的)

3.3 引力相互作用與引力波

在經典力學裡,引力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相互吸引力,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廣義相對論里,不存在引力而代之以空間彎曲。經典力學中物體受引力影響而呈彎曲的運動軌跡,但在廣義相對論中,物體走的乃是四維時空中的直線。經典力學裡,引力是瞬時超距的,其傳播不需要時間。在廣義相對論里,引力以光速傳遞,但未得到驗證。而在量子場論中,引力變為引力場,引力的傳遞是通過假設中的引力子傳遞的,速度也是光速,但是引力子也未得到證實。

牛頓在考慮物體自由降落和行星運動等現象中,發明了萬有引力概念,用以解釋這些自然現象,結果非常成功,於是取代了笛卡爾一派的以太渦旋力,成為唯一正確的解釋系統。但牛頓認為,引力的傳播是瞬時超距的,也不需要媒介。廣義相對論誕生後,引力消失了、空間彎曲了,彎曲空間取代了引力。廣義相對論還認為,所有物體的運動和所有信號的傳遞不能超過光速,因此引力傳播速度也不會超過光速。

老子體系中,確有類似於引力的表述,但其實質與牛頓體系的引力和廣義相對論的彎曲空間根本不同,也絕不同於量子場論的引力場,倒是與量子化以前的綿延不斷的引力場略有相通之處(關於引力,也可參考本書“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章)

老子的“象”綿延伸展、遍布空間、柔韌輕緩、纖細微弱,其形態和性質部分類似於蛛網,具有牽拉能力,這就是老子的“引力”。所以,在老子這裡,不是物體具有萬有引力(實際上萬有引力很神秘隱晦,只因其解釋力和理論預言力很強,故在後來被人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而是宇宙本根即大道(象)具有牽拉能力;不是什麼怪誕的彎曲時空,而是物體沉浸在大道之中,被大道所約束;也不是繁忙交換引力子的量子化離散場,而是綿延不絕、連續不斷的具有牽拉作用的“象”網。物理學引力的本質就是“象”,“象”具有牽引功用。

有人可能會說,“象”非常細微纖弱,而且能夠進入任何堅固緻密的物體而毫無遮擋。這樣一來,豈不是無法牽引了嗎?我們說,“象”確實是至微至弱的,但如此大的空間中,必定分布着許多“象”絲,他們的合力就很大了。“象”確實能夠毫無阻擋的進入任何堅固緻密的物體而無所阻滯,但這是指“象”絲。“象”絲處於永恆振動之中,並不在固定的小區域而僵死不動,因此必然會和物體發生大量的作用接觸,於是,物體就受到了“象”的牽拉。當然,如果物體與“象”沒有什麼相對運動,這種牽拉就不顯著、很難感受到,但當物體有了相對運動,就會受到牽制。行星圍繞太陽旋轉而沒有逃離,從太陽出發而到行星的“象”的牽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後文我們將證明“象”、“一”具有“電”性,因而,太陽系的形成、行星繞太陽旋轉等,除了“象”的牽拉甚至局域收縮之外,還有電磁的作用影響。

那這樣一來,牛頓引力定律就無法應用了?我們的太空飛行、工業技術不是有許多都是以牛頓力學為基礎嗎?難道牛頓力學是不正確的嗎?我們說,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仍然近似正確,因為它經過了實驗鑑證和應用證實。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其一,牛頓萬有引力公式是唯象理論(唯象,意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象理論是不及原因機制、不論內部結構,僅對現象和事實進行描述和概括的理論),無法解釋引力的產生機制和實質內涵。其二,牛頓力學的引力思想是一種瞬時超距、不須介質的作用。其三,牛頓萬有引力應用於太陽系時,必然遇到多體問題,這是目前的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子這裡不存在多體問題)。其四,牛頓力學應用於宇宙,必定會得出空間任一點受到的引力趨向於無窮大(好在現今人們認為引力以光速傳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無窮大尷尬)。另外,廣義相對論雖然將引力變為空間彎曲,好似擺脫了引力困惑,但是卻增添了更加虛玄荒誕的內容,不過這虛玄荒誕被精緻的人為的數學構造所遮掩,令數學天分不足者望而生畏。當然,如果我們將空間彎曲改為“象”的局域旋動和彎曲(“象”在星雲和星體的形成過程中很可能會有局域的一定程度的旋轉、彎曲、集中等現象,見下文),那倒是能夠講通的。

所以,牛頓萬有引力作為唯象理論或經驗理論,可以繼續應用。

既然在老子這裡,引力作用實則是“象”的牽拉作用(另外還有電磁吸引作用。在“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節,我們將表明,牽拉作用就是電磁作用,這是根據當今物理學四種相互作用做出的斷定。這樣一來,“引力”實則是電磁力,引力並不存在),那麼引力根本不需要傳播,不可能有引力傳播之事。因而所謂的引力以光速傳播也就沒有立足之處,就不存在了。

從老子體系看星雲、星體的孕育形成。先是“三”產生後逐漸生出了更大更重的實物粒子,這些實物粒子在碰撞結合以及分散運動中會產生局域空間的分布不均(除此之外,還因為“電”性而使得實物粒子結合或分開),引起“象”的柔曲,拉動周圍“象”運動,這現象逐漸擴散,形成較大區域的局部運動,其運動形式主要是旋動、捲縮(還要考慮“電”性的作用),於是,實物粒子逐漸集中(不是因為經典力學的引力效應)。最後形成星體。可以推測,在集中區域,“象”絲應該多一些;在星體周圍,“象”應該密集一些;從星體向外,“象”逐漸稀薄、“象”絲減少;到了一定距離,“象”達到平均分布的水平。

這種推測與真實的情況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象”、“一”以及後來生成物的“電”性必須引起重視,或許真正引起收縮、旋轉的是“電”性)。這也能夠解釋:距離近者牽引力大,距離遠者牽引力小(未必是平方反比關係);星體大者牽引力大,星體小者牽引力小(未必是兩物體質量的乘積)。而在遠離星體的空間,“象”達到平均分布的程度,這時由星體產生的牽拉作用可以說是消失了,也就是說牛頓引力消失了。在此時此處的空間中植入一個物體,它的活動幾乎是自然狀態。此處的“象”比較稀薄、“象”絲稀少一些,它的活動僅僅受到周圍“象”的微弱阻滯、牽拉,不會受到星體的遠距離影響。

上面的推測還沒有考慮“象”的破裂、粘合、恢復。不過即使考慮,也不會對上述推測產生重大影響。無非是這樣的情況:從星體到“象”平均分布之境,“象”的分布由大到小最後略有增加。這是因為,“象”原是均勻分布的,星體等實物乃是大區域中“象” 的“碎片”聚合而成,所以星體之外一定範圍內的“象”比外空間的“象”要少一些。至於“星體”周圍,那要高許多。還可以進行更細緻的推測,並引申出更具體的情形,但會越來越複雜,我們這裡不再作這種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區分這種情況:“象”的密集程度(“象”絲多少),與“象”絲牽拉力的大小。 “象”具有脹縮循環特性,所以“象”絲的牽拉力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但是在同一階段,“象”絲的牽拉力在不同的區域應該是基本相等的。這是因為,“象” 絲是彈性細絲,局部區域因為星體等擾動而造成的“象”絲牽拉力變化會很快傳遞到遠地的“象”絲,最後將達到一種協調平衡。

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一種引力波,是指加速運動的物體會產生以光速傳播的引力輻射。在老子這裡,會有引力的波動(變化),其中的一部分情形類似於這種引力波。兩個距離較近的天體,在其旋轉或快速移動中,會對周圍的“象”施加一定的作用影響,由於“象”是連綿不斷的蛛網樣存在,所以,這種影響可能會通過 “象”傳遞到另一星體,被另一星體所感受,如果這影響十分大(一般都不可能,因為現在已知的星體距離都很遠),會對該星體的運行產生一定作用。當然,這種情況與引力波預言還不是同一件事。引力波是類似於加速運動的電荷輻射電磁波那樣,加速運動的星體也會輻射引力波。當然,在老子這裡是不存在這種引力波的,只存在對“象”的微弱的擾動變化。廣義相對論還有引力透鏡效應,是說在時空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會發生畸變,使從旁經過的光線發生彎曲,就會在觀測者那裡會聚或多重成像效應,如同凸透鏡那樣的會聚效果。這在老子體系中也大體一致,“象”在運動和旋轉的星體周圍有一定的彎曲迴旋,光的傳播是通過“象”的,因此,應該有一定的會聚效果。

在整個宇宙脹縮循環中,“象”因為擴張和收縮,其柔性力(張力、彈力甚至扭力)是有變化的;在宇宙生滅過程中,“象”裂解的碎片形成了天體因而局部“引力”也會變化。所以,“引力”不是固定不變的,這是老子體系與我們通常的引力觀念不同的地方。

“象” 的牽拉很可能會轉變為拒斥。“象”是具有柔韌性的絲網,處於永恆的脹縮循環過程。由於“象”在收縮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擴張,而不是收縮成點狀、收縮到非常小的尺寸,因而我們推測,“象”收縮到一定程度就由牽拉變成了拒斥。假如這個推測正確,那麼在宇宙衍生過程中,星體形成時造成的“象”的收縮或許會達到轉變的程度(不一定每一個恆星都如此,而且恆星的形成乃是纖細實物的聚合,這種聚合除了“象”的捲縮迴旋之外,還要考慮“電”性),這時就會有拒斥發生,就會變為斥力。

3.4 統一理論

統一理論是試圖將相互作用合併在一個理論模型中的嘗試。目前只做到了電、弱統一,電、強、弱三力統一的理論還在摸索中,至於終極統一理論(四種相互作用合一),現在還只是輝煌的夢想。大爆炸宇宙模型給了統一理論一劑強心針,人們設想在宇宙誕生的瞬時,一切都是統一的,不幸後來對稱性破缺,統一作用分化了。現在越來越大的對撞機,試圖復原宇宙早期的高能狀態,以便窺測統一理論的端倪。但大統一和終極統一理論需要的能量實在是太高了,永遠都達不到。

前文已經確定了,老子這裡不存在科學理論中的引力,但“象”起到了牽引作用,所以科學中的引力作用實則就是“象”的牽拉作用。“象”就是早前人們想象中綿延不斷的經典引力場(準確說,“象”涵攝了引力場,因為“象”的存在屬性、功能效用遠遠超出了引力場概念)。“引力”不需要傳播,它老早就在那兒了。

前文也確定了,電磁波是在“象”中傳播的,“象”就是人們所稱的經典電磁場(準確說,“象”涵攝了電磁場,因為“象”的存在屬性、功能效用遠遠超出了電磁場概念);還基本確定了,在短程電磁相互作用中,“象”傳遞相互作用,而“一”主要是實現相斥相吸。量子電動力學以及量子化的場除了漲落振盪之外,與老子體系並無其他共通之處。

前文更確定了,強、弱相互作用與老子毫無共通之處。一則因為老子的纖細實物與物理學的基本粒子沒有確切的對應關係,二則因為物理學認為兩種作用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實現,而老子這裡則是直接聯結粘合。

那麼統一理論在老子這裡就不存在了嗎?換言之,老子體系中有無統一性或統一理論。這當然有,而且非常明顯。

“道、象、無”就是終極統一。首先,無論是實物還是相互作用還是“能量”,全都起源於大道(“無”、“象”)、植根於大道(“無”、“象”)、復歸於大道,在道(“無”、“象”)中是統一的、同一的。用比較哲學化的同時也是老子的獨特術語,就是:一切統一於“無”,“無”是最高的終極的統一。

其次,大道(“無”、“象”)是所有實物相互關聯的唯一根基,無論是傳播(如電磁波傳播)、聯結(如牽拉或引力效用)等都是通過大道進行的,都是由大道實現的。

再次,“道、象、無”永恆存在,雖然生出了實物、天體,但自身性徵、作用、運演不受影響,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也就是說就在今天以及早前和未來,“道、象、無”都存在着,一如既往。

所以,大道或者說“象”、“無”,就是終極統一理論之所在。如果要與今日物理學對應,那麼這種統一的具體內容之一體現在:電磁場和引力場是統一的,都統一於 “象”,都蘊涵在“象”中,都由“象”來承擔。當然,我們只能定性說明,無法定量刻畫。事實上,人類現在的數學能力也不可能給出整體上的定量描述。

不太準確地說,首先,經典物理學中連續綿延的電磁場和引力場(不是量子場論中量子化的場,也不是廣義相對論中的時空彎曲)被“象”所涵攝。“象”同時具有經典電磁場和引力場的效能。其次,量子場論中電磁場和引力場(均是離散性量子化的場)的漲落振盪被“象”所涵攝,“象”同時具有量子場論中電磁場和引力場的部分效能。這其實是說,經典場論和量子場論都有部分性徵與老子的“象”相通一致,但又有部分性徵與老子相異不同。老子的“象”是綿延不斷的,傳播着電磁波,且具有牽引之效,這與量子場論的量子化場和媒介粒子交換不同,而與經典場論相類;老子的 “象”又永恆振盪,在振動中產生剎那生滅的“物”,這與經典場論不同,但與量子場論的漲落相近。

統一場:上面的統一性也可以稱作統一場論,因為弱、強相互作用與老子沒有相通處,而引力是“象”網的作用、電磁力則是“象”網和“一”的共同作用,並且“一”在電磁相互作用中主要是起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效能。所以,“象”網就是統一場、大道就是統一場、“無”就是統一場。這種統一場是引力和電磁力的統一場,但與物理學的統一場還有區別,物理學的統一場是用同一種數學方式描述在一定條件下會分化的相互作用。而在老子這裡,引力和電磁力還是有分別的,兩力只是通過同一種媒介即“象”網來實現,兩力本身還有區別。當然,也許兩力在老子那裡本是一種力,都是“象”網產生的作用——正如我們前文分析的那樣,兩力都是通過 “象”網的分布或者說通過起作用的“象”絲的數量及其張力來確定在老子與科學宇宙論一節,我們已經表明,根據今日物理學分析,象網的牽拉力就是電磁力,故而電磁和引力在老子這裡,在象網中實則是同一種力。於是象網就是統一場

也許情況確是這樣:沒有什麼引力和電磁力,只有“象”網的作用。引力和電磁力無非是我們根據現有知識概念去解構、分化、透視老子的“象”網而得出的結果。這樣的話,宇宙間只有一種統一,就是大道、就是象、就是無,這就是物理學追求的統一場。人們所謂的電磁力,無非是帶電(磁)性的物體在“統一場”中受到的作用力;人們所謂的引力,不過是物體相對“象”網移動時受到的牽拉力(依據物理學四種力的分類,這種牽拉力可以歸結為電磁力,若此,引力不存在,只有電磁力)。“統一場”沒有分化,沒有變成不同的形式,也不是不同的場的集合,僅只是不同性質和運動狀態的物體,受到“統一場”的不同方式的作用而已。假如強、弱相互作用不是我們前文認為的是纖細實物的直接聯結或作用(而是如碰撞之類),那麼他們也是統一場對不同性徵的存在具有的不同方式的作用。

無論怎樣,這種統一與物理學的終極統一之夢大有不同。終極統一試圖用一個數學模型完整地描述統一的相互作用,給出分化的條件(所謂對稱性破缺),當條件滿足時,自動地轉為引力、強、電、弱相互作用。事實上統一理論不僅僅是數學形式或物理理論的統一,更主要的是物質結構和物質組成上的統一,就是說從正負電子,到基本粒子,再到核子、原子、分子,都能給予統一說明;對各種物理參數如自旋、力矩、磁矩、角動量,宇稱、質能守恆、動量守恆等都能給予統一描述。其中有一種超弦模型持這樣的見解:物質的始源是電和磁,電和磁形成了電磁波,又組成了正電子和負電子,再由正、負電子組成基本粒子以及核子,由核子再組成原子核,由原子核及核外電子共同組成原子和分子,進而形成天地萬物。這個見解與我們後文的分析有更多的相通之處。

“一”應該稱作基元統一或電磁性統一。“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後文我們將證明 “一”以及“象”具有電性或磁性,因此,物理學中的電磁相互作用就與“一”有相通之處。但因為兩種體系有根本性差異,所以主要是表觀上能夠相通。

“三”應該蘊涵着強相互作用。從“三生萬物”分析,“三”中的纖細實物是所有實物諸如天地萬物的基本構成單位。由物理學可知,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是質子、中子,因而“三”或許可以對應質子、中子(本書認為:“三”是比質子中子更細微的粒子,可能比假設中的夸克還要細微。但既然夸克層面是強相互作用,那麼在更精細的結構中,大約仍是強相互作用在發揮效能)。這種對應仍屬表觀層次的對應,因為老子體系和物理學體系有很大區別。

事實上強相互作用,應該是象絲的粘合力、結合力。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結構單位形成了質子、中子或者形成了原子核,而“三”中纖細實物之所以能夠結合,是因為象絲本具的粘合聯結能力。根據象絲的特性,伸張時呈現牽拉,收縮到一定程度變成推拒(由大道、象網的循環往復、擴張收縮推出的結論),這大概能夠解釋強相互作用在一定尺度內距離變小時減弱、增大時增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超過一定距離強相互作用消失。

那麼“二”是不是可以對應弱相互作用呢?這個可能性很小。因為,老子的“二”是十分穩定的纖細實物,而弱相互作用中的粒子(無論是實物粒子還是媒介粒子)都是不穩定的衰變粒子。不過,元素衰變可能真是“一、二”、以及象網振動共同促成的,甚至“二”的作用比較突出。因為複雜結構的元素(大質量)不穩定,在象網、“一、二”的作用下容易解構,變成比較穩定的實物元素。

物理學的統一理論在路向上與老子恰好相對。老子的宇宙是生成性的宇宙,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所以各種相互作用是生成的,原本不存在,只當纖細實物逐次生成後,相互作用才顯現出來。自然,人們可以設想,這些相互作用原本蘊涵在大道之中,但我們還是應該遵循老子的表述。物理學的統一理論不是從無到有的生成過程,而是由一種單一的有分化出多樣的有,是一定條件下的由有到有的分離過程。

4,“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對應關係探討

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是指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基本粒子能夠獨立存在(不論其壽命長短),具有自身的物理性徵。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即使在想象中能夠繼續分割,但分割之後就不能獨立的、現實的存在着,並且物理性徵改變或消失。在標準模型中,總共有62種基本粒子,分為三大類即費米子、玻色子、希格斯粒子。費米子構成了物質世界,玻色子僅僅傳遞相互作用力(在老子這裡,相互作用是象網和“一”甚至也包括“二、三”進行的,但主要是象網。老子體系中沒有物理學中假設的僅僅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所以下文不涉及玻色子),希格斯粒子是所有粒子的質量來源。標準模型又將費米子分為三代,每一代的差異僅僅體現在質量上,其餘性質基本相同。費米子又分為輕子、夸克,人們熟知的強子(分為重子和介子)就是由夸克構成的。

輕子:不參與強相互作用而參與弱、電磁、引力(質量不為零時)相互作用的粒子。輕子共有12種,分為三代。

第一代是電子、電子中微子、正電子、反電子中微子。

第二代是μ子、μ子中微子、反μ子、反μ子中微子。

第三代是τ子、τ子中微子、反τ子、反τ子中微子。

三代粒子除了質量不同外,其餘物理性質完全一致。如μ子的質量是電子的200多倍,而τ子的質量是電子的3000多倍。電子和中微子是長壽粒子,一般認為是無限長。μ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並不穩定,壽命為2.2微秒(是自由狀態下僅次於中子的長壽粒子,μ子最初是在宇宙射線中發現的),μ子衰變時轉化為電子、反電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1977年在加速器上發現)也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但更不穩定,比μ子壽命短100多萬倍,約為2.9×10−13秒。中微子不帶電,永遠以光速運行,有人認為中微子靜止質量為零,也有人認為不為零。中微子只參與很少的弱相互作用,幾乎很難檢測到,但人們認為宇宙空間充斥着大量中微子,在超新星爆發等恆星活動中會產生無數中微子。在大爆炸模型中,推測中微子的數量和光子一樣多,是質子和中子數量的1010倍。

強子:依據標準模型,強子由夸克、反夸克和膠子組成,但在實驗中從未發現夸克、反夸克,僅有間接的存在證據。最常見的強子是質子和中子。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非常穩定,壽命無限長,在夸克模型中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構成。中子不帶電(也有認為中子內部有電荷分布,但整體上看卻是電中性的),其壽命在基本粒子中也是比較長的,自由狀態下存活近900秒,而在與質子構成的原子核中卻可以活得無限長。在夸克模型中,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

在所有已知的近千種粒子中(絕大多數是實驗室中發現的,並且絕大多數是強子),只有電子、中微子、質子以及中子是穩定長壽的,他們的反粒子也是同樣(反粒子在自然界、宇宙中極為罕見。事實上反粒子基本是在實驗室中粒子對撞時發現的),此外,光子的壽命也是無限長,其反粒子就是光子自己。其餘的粒子都是不穩定的,它們產生後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動“衰變”成兩個或更多個其他類型的較輕的粒子。不穩定粒子中,長壽者大約存活10−10秒,短命者只有10−20秒,共振態強子僅10−24秒。

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正反粒子相撞,會湮滅無存成為能量或者說輻射(變成光子)。

老子的纖細實物與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很難確切對應,實際上也許不存在對應關係。這是因為,老子的“一、二、三”應該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是更深層次的“粒子”。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基本性徵的對比來凸顯一些問題,這對我們領會老子,對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應該都有益。

從老子的描述和物理學的觀測實驗現象來看,壽命和結構應是基本的考察點,其他的諸如大小、運動等對比考察,是得不到具體結論的。

從壽命來看,基本粒子中只有電子、質子(這裡不再考慮中子)、中微子很穩定,壽命大約無限長。光子的壽命雖然很長,但光子是電磁場量子化的產物,在前文我們已經確定了,電磁場實則被“象”所涵攝,所以光子不在考察之列。除了這幾種穩定長壽的基本粒子之外。其他的粒子都在納秒級或更低。老子的“一、二、三”卻是十分穩定的纖細實物,壽命都非常長,而老子的“物”則是瞬間生滅的。

從結構來看,基本粒子中,電子和中微子被認為是沒有結構的,是點狀粒子。另據實驗觀測,質子確有結構(但不一定是現今認為的由三個夸克構成)。老子這裡,所有纖細實物都應是線狀閉合結構,“一”的結構最簡單,“二、三”及往後的生成物,結構漸趨複雜。當然,質量也在增加。

這樣一來,“一”只可能與電子或中微子對應,質子則只能與“二”、“三”對應。聯繫到“三生萬物”一句的意蘊(“三”是所有具體實物的基本組成單位。僅有“一”和“二”還不能形成具體實物,必須在“三”生成後,具體實物才可能形成),我們認為質子充其量只能對應“三”,但更應該對應“三”之後形成的纖細實物。

老子的“一、二、三”會不會與粒子的三代對應呢?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極小。這是因為,三代粒子中,有的顯然具有內部結構,而“一”必然是最單純最簡單的結構,不應該由更為簡單的結構組成。而且,粒子的三代中,每一代的類型有些過多了。

4.1 “一”與電子、電磁性

“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是結構最簡單(閉合線狀結構,或許就是小圓圈),質量最小,壽命最長的纖細實物。是所有後續生成物的基元,是所有後續生成物的基本結構。也就是說後續生成物如“二”、“三”等,如果分解的話,就會變成“一”;如果我們細看的話,會發現許多“一”在其中。“一”很可能只有一種形態,但大小未必全同(如果是多種形態,那麼每一種形態都是最簡單的)

五千文39章有對“一”之功效的具體描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去除“侯王、神”兩句,這實際上是在闡述“一”在天地萬物的生成、運演中的作用、效能。

“天清”、“地寧”甚至“谷盈”,可以從經典物理學的引力來解釋。但是,首先,老子這裡引力被“象”所涵攝,“象”具有牽拉之能,可老子39章卻是講“一”,而不是講 “道”(“象”)。所以,儘管引力能夠解釋天清、地寧等,儘管“道”(“象”)也確實具有這樣的功效,但對老子的表述嚴格分析後可知,“一”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具有這樣的功效。甚至在天清、地寧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比“道”(“象”)的作用更強、更大,是主要的作用。其次,在五千文中,除了人生社會領域裡,老子偶爾將“道”、“一”等同看待外,在宇宙自然領域,絕未等同起來。所以,39章就是在闡述“一”,不是在闡述“道”(“象”)。

關於“一”的電性(磁性)分析,見39章差異、岐解及問題末段

那麼科學中如何解釋天清、地寧、谷盈這些現象呢?這應該就是電磁學的觀點和電磁的觀測實驗。現已知道,所有物體或多或少都有磁性,而磁性被認為是電流或者電荷分布造成的。天之所以清,與電磁作用有關,地之所以寧,與地球的電和磁有關,何況電磁波是宇宙、地球中到處都有的存在,與“一”的分布是一致的。這就有理由認為,“一”具有電性或磁性。在這種認定中,“谷盈、萬物生”也就容易解釋了,至於“神之靈”以及“侯王天下貞”仍不易理解。也許“神”是指雷電,而侯王的天下貞則無非是說立根植本、秉本執要。

“一” 具有電性或磁性,可以推知“象”必然也具有電性或磁性,因為“一”本是“象”段,是“象”破裂後的絲段形成的某種閉合結構。當然,人們可以設想“象”不具有電性和磁性,所謂“一”的電性或磁性乃是閉合線狀結構具有的特性,這也是可行的解釋。但我們認為,“象”應該是具有電性或磁性的。這是因為,“象”具有粘合性,“象”之所以能粘合,可能正是因為電性或磁性之故。

那麼“一”、“象”到底是電性還是磁性呢?很可能只是電性,而磁性是電性派生的,是電性運動中的自然現象。也就是說電性的“象”、電性的線狀閉合物即“一”,在運動中自然地呈現出磁性來(這是我們依據天體和自然界的電、磁現象以及物理學對磁性的解釋做出的推測,所以不一定牢靠)

我們知道“一”的運動方式有空間移動、自旋、搖擺等。由於“一”是閉合線狀結構,且很可能是小圓圈,那麼“一”的自旋就相當於線圈通電,於是在圓圈垂直方向出現磁的南北極。這也表明,不存在磁單極子,因為“一”是最初的生成物,是後續生成物的基元,在“一”中就沒有磁單極,那麼往後的生成物應該也不會有。

假如“象”和“一”是磁性存在,那麼電性就是運動中的磁性形成的。不過這種可能性較小。

既然“一”應該具有電性(或磁性),那麼前文的對應里,中微子可以排除了,只剩下電子與“一”對應。然則“一”會不會就是電子呢?我們認為可能性不大。首先,電子雖然帶單位電荷,但還有正電子(在宇宙和自然界中,正電子的數量極其稀少)。其次,還有正電荷存在。再次,有可能會有分數電荷。最後,據個別實驗現象和研究者的推斷,電子可能還有精細結構。那麼電子是否會是“二、三”呢?這也不易斷定。

我們知道,“一”具有自旋現象,其旋轉方向無非是逆時針和順時針兩種。假如“一”不具有電性,那麼這兩種旋轉方式沒有什麼值得特殊注意的地方,但“一”具有電性,則兩種旋轉方式就應該代表兩類“一”,即“道生一”的“一”,至少應該涵有兩個種類的纖細實物。那麼這是不是就是正負電子呢?應該不是,目前所謂的正負電子是指分別帶正電荷與負電荷,其餘的屬性(包括自旋)都相同。而“一”的這兩種類型與正負電子的情形不符。但是,正負電子相撞後二者消失變成電磁輻射,這又與老子的描述有相通之處,“一”雖然很穩定,但在特殊處境下可以消解復歸於“象”,而“象”就包含了今日所謂的電磁場。兩類不同的“一”相撞(類似於正負電子相撞),結果“一”消解了、不見了,變成了“象”(類似於正負電子湮滅而變成電磁輻射)。僅就此現象而言,“一”又可以與電子對應。但總的來看,“一”與電子還不在統一存在層面上。

事實上,老子體系與物理學體系是不通約的。正電子、正電荷、負電荷等,只是根據實驗室、自然現象中呈現的物理性徵做出的類推、斷言。而老子則是直觀明見,這是兩者比較參證時應與注意的。在很小的可能性里,“一”可以對應光子,但一則光子沒有質量、二則光子沒有電性或磁性,所以這種對應不可靠,除非將來人們對光子有更進一步了解。

“象”、“一”具有電性(或磁性),是帶有電性(或磁性)的存在,這應該是比較可靠的推定。既然這樣,後續生成物諸如“二、三”以及天地萬物應該也具有一定的電性(或磁性)。只是在不同的組成結構中,表現千差萬別而已。

“一”雖然不應是電子,但應該是電子的基元、基質,電子應該是“一”的某種結合態。電子或許可以與“二、三”對應,或許只能對應後來生成的纖細實物。

“二” 是“一”生成的纖細實物,是“一”以某種方式粘合聯結的產物。“二”的電性(或磁性)與“一”相比,可能增強,也可能減弱。這當取決於“一”的聯結粘合方式。“二”也在旋轉、移動、搖擺,但對於整體的電性(或磁性)有什麼作用,就不易知曉了。“三”的情形與“二”相仿(從“三生萬物”推測,“三”已經是立體結構了)

前文曾提到輕子的三代問題(強子也有三代問題,因種類繁複,不再論及),不知道與老子的“一、二、三”會不會有什麼對應關係。假如能夠對應,那麼“一”或許還真是電子。但我們認為應該是巧合。老子的“三”雖然未必對應質子等強子,但“三”確實是具體實物的基本構成單位,所以不可能僅僅對應輕子的第三代。

4.2 “物”與短命粒子

觀測實驗中發現了大量短命粒子,量子場論也假定了許多壽命更短的虛粒子。這些粒子可能與老子的“物”有對應關係。

老子的“物”是具有輪廓外沿、能夠分辨的與“象”區別的纖細實物,也是絲線狀,但是否都是閉合結構就無法斷言了,可能有些“物”是閉合結構,有些僅是線狀小 “象”段。“物”的壽命極為短暫,是剎那生滅的。質言之,“象”在疾速振盪中有破裂,破裂的“象”段構成了“物”,“物”自身並不穩定,有消散復歸於 “象”的天性。所以“物”在生成後很快就散開(“物”的消散除了自身不穩定天性,也與“象”的振動有關),與“象”粘合聯結在一起了,自身消失,復歸於“象”。(前文多次指出,“象”具有柔韌性,裂解後可以自行粘合。我們還推測“象”是具有電性(或磁性)的存在,這應該是“象”能夠粘合聯結的主要原因)

量子場論中為了解釋粒子與場、粒子間相互作用以及自作用等現象,發明了虛粒子假設,但現在許多人認為虛粒子是真實存在的。虛粒子瞬間生滅、無法觀測,在其產生和消滅過程中,量子場的質能是不守恆的,但在產生前和消滅後,質能守恆。我們認為,這種虛粒子假設,雖然與老子的“象”、“物”未必真能對應,然量子場論描述的這種情形卻與老子相仿。這裡需要注意二者的區別。一個是質能守恆,老子這裡只有質量和能量分別守恆,質量和能量不能相互轉化。所以老子“象”、 “物”轉化過程中,質量和能量是分別守恆的,而量子場論在此過程中並不守恆,但在過程的始末則是守恆的。另一個是虛粒子的作用,量子場論中的虛粒子是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但老子這裡似乎只是自生自滅的纖細實物,沒有其他作用。但假如參與了相互作用,那就與量子場論更接近一些。我們推測,在宇宙最初的“象” 階段,“物”沒有什麼作用,僅僅是生生滅滅的實物。但在“一、二、三”、天地萬物階段,可能會有作用,至少“物”會與深隱層面的纖細實物發生碰撞,而這就是作用。顯然,這種作用是一種自發自然現象,與虛粒子的固定作用是不同的。

在高能加速器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短命粒子,比如共振態強子。這些粒子其實是人為製造的新粒子。當然我們可以推斷說,在恆星等星體內部,如果條件相同,也會存在這樣的短命粒子。大型加速器是用高速粒子相互對撞,對粒子進行破碎後間接觀測其現象,再予以分析推斷。我們以為,破碎後的新粒子大概就是“象”段,是原粒子結構消散後的小絲段(當然未必全都結構消散,有的可能會消解為更細微的結構),他們不可能穩定,只能迅速復歸於“象”了。在一些碰撞中會有“能量”放出,這實際上是碰撞對極小區域的“象”的振盪發生了影響,“象”振動加速、振幅增加(疊加性質),這就是“能量”釋放;另外,原結構碎裂,其粘合力釋放(類似於結合能釋放,猶如拉緊的橡皮筋斷裂),對象網產生作用,這也是“能量”釋放。

在實驗中還發現一些自發輻射而衰變的短命粒子。這個現象值得細緻研究。從老子體系來看,這些粒子結構不穩定,會自行(也許有“象”振動的作用,如4章和56章的“同其塵”)分解為穩定結構,如果分解中有一部分轉化為“象”,會對極小區域的“象”的振蕩產生些微影響,表現為“能量”的變化。至於化學元素的衰變,屬於“三”之後的存在層面,這裡不再探討。

4.3 “三”與質子

質子很穩定,據實驗觀測可能有內部結構。一個質子就是一個氫原子核,是構成實物的基本單元。“三”也很穩定,是構成具體實物的基本單位。“三”是“二”以某種方式粘合聯結的,是具有內部結構的絲線樣立體形態。看上去“三”和質子似乎有一定對應關係。但是也存在較大的問題,一是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這似乎不易解釋。二是質子的質量很大。我們知道“二”是由“一”聯結粘合的,無論“一”有幾個種類,也無論“二”的結構組成如何,推測“二”的質量不會比“一” 大很多。同樣,“三”由“二”組成,推測“三”的質量也不會比“二”大很多(當然這種推測不一定可靠),所以“三”與質子可能不在同一存在層面上,也就是說,質子也許是“三”的後續生成物。但是,另外的看法也可以成立,那就是,“三”對應着質子,質子(“三”)之所以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乃是因為其具體的組成結構而造成;質子(“三”)之所以質量較大,是因為內部的結構單位(“二”)較多較複雜(不一定或根本就不是兩個或三個“二”的結合,而是許多個“二”的結合,並且在這種結合中“象”段甚至“一”也參與了)

本書認為,質子應是“三”的後續生成物,是以“三”中纖細實物為構成單位的實物粒子。

質子以及中子都有內部電荷分布,這似乎能夠為我們推斷的“象”、“一”是電性(或磁性)存在提供支持。

另外,在上博簡《凡物流形》一篇(該篇不是從“道、一、二、三”論述,而是“一、二、三、四”。見本篇附錄部分),有“叄生弔成結(即三生四成結。圖版中有重文符號,故原文應是“三生四、四成結”)一說。“結”本指繩子打結,有糾纏、聚合義。假如《凡物流形》不是今人偽造,那麼可以斷定該篇是老子弟子(可能就是老萊子一派的學者)所作。“結”可能意味着“四”(即老子的“三”)在形成時有收縮聚合現象。也就是說,當“二”結合在一起形成“三”(《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時,並不是單純的粘接、聯結,還有整體性的凝聚、縮合,猶如氣球放氣變小那樣。這是一個重要現象,我們推測,不僅是“三”有所凝縮,“一、二”可能也如此。設想一個被拉伸的橡皮筋,中間斷裂之後,其斷裂的部分必然收縮。“一”是象網伸張到一定程度破裂後的閉合線圈樣存在,故在形成中必定有回縮現象。也就是說,假如象段破裂前是十厘米,破裂後形成的象圈(即“一”),其周長肯定不到十厘米,至於縮小到多少則無法斷言。“一”的縮合應該是確定無疑的。“二”是“一”中纖細實物結合而成,“二”是否也有回縮凝聚尚不能確知,或許也有。但是“三”的凝縮應該不是或不主要是“一”那樣,而是因為另外的緣故(可能是結構緣故),造成了必然的凝縮。事實上,如果沒有凝縮,密實的星體、原子、分子等是不可能形成的(物理學以為是引力造成的凝縮,但引力在老子這裡無非是象網的牽拉,並且實質上是電磁作用),星體、萬物只是疏鬆的團塊。凝縮或許與物理學和化學中的結合能也有關係(結合能還有象絲之間的粘接)。核裂變釋放能量,可能就是許多“凝縮”的鈾變成“疏鬆”的其他纖細實物,放出了巨大能量,核聚變則相反。


拙作《道德經新論》(副標題:揭開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書計分九篇,共300萬字,歷經20年,已於日前完成。茲發布於網絡,供有興趣者參研、指正。參見本人博客,內有下載鏈接、內容簡介、閱讀建議、章節目錄等拙作無意出版、僅作網上交流。http:///3178680977 ;      /_http_/mkongjian.blog.163.com/; http://user.qzone.qq.com/1171724360/main
X-Ver: 1501100 Auth: 1894651248674206 Host: uswj208.appspot.com
第二版下載鏈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載鏈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天蓉:《走近混沌》-25-27-全文完
2013: 地球不圍着你轉!
2012: 2012回國記(2):感受國內的財富增長
2012: 大學正軍訓忙~,看了他們3年的所謂軍訓
2011: 建議中國院士不能兼職官員?
2011: 學習蘋果WWDC 2011視頻講座的筆記(9)
2010: (zt)唐駿“最近有點煩”:四流學校又如
2010: 除了中國人、漢字、孔子和專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