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黑格爾的“科學觀”
萬維網的一位哲學愛好者網友從不知黑格爾的“哲學百科全書”,說我搞錯了,我不得不重翻出黑格爾的著作名字以糾正這一常識性錯誤。僅知道書名離理解還差十 萬八千里。但如果連書名都沒聽說過,那連“哲學愛好者”也算不上了。不過,網友的“小無知”倒是提醒了我關於黑格爾對科學的理解有問題,這是我更感興趣的 事情,因為黑格爾的書名正式叫做:“哲學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對黑格爾的批評,在其生前,當屬叔本華。在黑死後,近代波普爾非常著名,當然這已經是哲學界已經厭倦了他那人為斧鑿痕跡過重的“正反合-辯證法”。確實,世界的多數事物並不是那麼簡單地可以歸結為“正反合”的。
但更有意思的是,黑格爾很愛使用“邏輯”和“科學”的字眼。稱自己的著作為“哲學(的)科學百科全書”,或“邏輯學”。許多批評黑的人都一致指出,黑的 “邏輯不是邏輯”,“科學不是科學”。這意思是說,黑所講的邏輯也好,科學也好,都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邏輯或科學的定義。
如果怕世界不理解或不信服,一個哲學家儘量使自己的著作往邏輯和科學上“靠”,以增加其書的可信性,我覺得,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我覺得,這樣作的更嚴重的 問題意味着,作者不理解什麼是科學(自然科學)的概念。由此可見黑的東西完全是憑“想像力”想象出來的“客觀唯心主義”了(共產黨的批評) - 儘管是非常天才的想像力。
科學(自然科學),開始於亞里士多德,稱為“經驗科學”(羅吉培根)。科學的真正成熟起於伽利略,其標誌是數學公式的運用(小球落體定律)。這是我的科學 哲學導師三十年前告訴我的。但是他沒有告訴我為什麼?我當時也沒多想。現在想起來,我的理解是,數學的應用使“經驗科學”具有了“普遍的性質”。所以從此 可以看作自然科學的真正開始。
試想一下,“神農嘗百草”和亞氏觀察天文或植物生長有本質的區別嗎?不都是“經驗”嗎?為什麼不可叫“科學的開始”?我的回答是,“經驗,意味着偶然 性”。而科學必須建立在“普遍性”上。那麼神農如果嘗“千草”,“萬草”,是不是神農關於草藥的知識就更“普遍”了?是更廣泛了,但並非普遍。因為普遍的 要求是,“在所有時空中都適用”,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一樣。這就是經驗和科學的區別,是個人知識和真正知識的區別。
可不要小看了這個經驗與科學的區別,地球上人類歷史的“四大文化”中,只有“希臘文化”作到了- 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都還在學習西方發源的民主與科學的原因:它們是普世價值。無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無知,而硬充有知- 因為無論是普通人,哲學家還是大眾都可能犯這個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