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音樂才應該是必修課! |
送交者: 求真知 2015年09月12日18:42: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言猶未盡時,音樂才起!可見層次的差別)
最新科研|音樂才應該是必修課!
(根據NPR WBUR的 Brain Matters,翻譯編寫。轉發請註明出處)
還記得1993年,那個轟動一時的“莫扎特讓人更聰明”的科研項目嗎?考前聽一下莫扎特,空間推理測試得分就會高。也就是說,對千萬考生來說,急來抱佛腳,不如急來聽聽莫扎特。到了1998年,甚至喬治亞州州長建議給每一個新生兒提供一套古黃音樂的光碟。一時間,天下所有的媽媽們都知道了莫扎特。
美國人民比較較真,說是進入21世紀來,現在最流行科研方向之一就是音樂神經學!比如塔夫茲大學心理學教授帕特爾,他著有《音樂、語言和大腦》一書,指出聽音樂是否真能提高智商,尚待仔細研究,但是,學習一樣樂器的確能改善一些能力,比如聽,識別語音情緒,以及同時完成多項任務等能力。而這一新貴學科最重要意義之一,在於音樂對孩子們的重大影響。帕特爾說,這可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智商,或者情商,關鍵是孩子們最終的成就。
波士頓音樂實驗小學堅持每個孩子都要接受音樂教育。雖然美國政府財政緊縮,公立學校里的各種音樂課程面臨各種減課威脅,這裡卻堅持將音樂作為核心課程。校長藍黛安說,原因很簡單,音樂教會孩子如何全面成長,而且的確卓有成效。自從該學校採納了著名的ElSistema音樂教育系統以來,學生的成績的確大幅飆升。
神經心理學家納丁蓋博介紹說,關於音樂有助孩子成長的各種科研項目數不勝數,“太多科學事實表明,孩子會一門樂器,尤其從小就學的話,那麼孩子的閱讀能力、數學能力,等等都會提升。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為什麼這樣。”
蓋博在波士頓兒童醫院有個實驗室,帶領一隊科研人員尋找兒童大腦發展的秘密,最近開始專注音樂訓練和語言能力發展的關係,因為這兩者都與聲音相關。但是最新發表的論文表明,無論對兒童還是成人,學習一門樂器同時還能增進執行力,比如解決問題,任務和聚焦思考等轉換能力等。而這些能力,最終幫助學習者取得更好的學術能力。
圖片看不懂?舉個栗子吧。比如研究者會讓測試者們每次聽到馬叫的聲音時,一旦看到一個三角形,就按左邊的鍵;一旦看到一個圓形,就按右邊的鍵。但是,如果聽到的不是馬叫,而是青蛙叫的時候,規則就恰恰想法。好吧,小編表示已經醉了。研究者們會在測試孩子們的能力的同時,跟蹤觀察腦部反應,於是就發現了上面圖示的驚人對比。
科學家們講較真,學音樂和這樣明顯的反應差異,究竟因果關係孰先孰後,還待進一步論證。但蓋博說,目前的相關研究指認,還是音樂訓練提高了綜合任務執行力。原因?大約在樂隊裡,你必須不斷傾聽各方的演奏吧。
隨着各種相關研究的展開和深入,音樂的好處不勝枚舉!就接着上面的栗子來說,音樂因為要求更高的協同能力,所以更能提升啟動否則被淡化的一些大腦聯網功能,並產生相應好處。比如說,在貝斯迪科斯醫學中心的音樂及神經想象實驗室里,史拉博士發現音樂可以很好地幫助中風、腦受傷或自閉症患者更好地理解外界,並且根據患者對音樂地反應,可以相對精準地判斷患者語言相關障礙的各種問題。
而與此相關的,巴西馬瑞利亞的一所私立學校里,安德亞德和妻子發現小學生德音樂技能和他們的語言能力是成正比的。
問題終於來了。社會各界對音樂的好處明顯認知不夠!帕特爾和蓋博都指出:一般學校要削減經費時,往往會先考慮減去音樂課,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話說,柏拉圖說過,什麼是人生之必修?音樂和體育!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和崔永元談談轉基因 / 作者: | |
2013: | 杜撰民意 | |
2012: | 中國文學離諾貝爾文學獎到底有多遠 | |
2012: | “大”字打頭 的 天津話詞語50則 | |
2011: |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今年Lasker臨床研究 | |
2011: | 方舟子是“先造假再打假再科普”的慣犯 | |
2010: | 新版《三國》建議呆子們一看 | |
2010: | 問才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