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世界上一些民族,很長時間以來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其後來的文字或為直接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或在其他民族文字的基礎上再創造而成。從一般常識而論,語言大概先於文字出現。若極端一點,也可以說有些動物也有語言,如“流鶯啼囀”、“狂犬吠日”之類,而它們顯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另外據現代漢語的一般說法,“語言”與“文字”為兩件事物,合稱為“語言文字”,簡稱為“語文”。語言是用來聽和說的,文字是用來讀和寫的,通常不能反過來。早年學過一點英文,注意到在英文中對某類事務的表達較複雜,而中文對應的詞較少,翻譯起來很麻煩。例如中文裡對車的描述較英文簡單,似乎早期只有一個“車”字,要用“馬車”、“自行車”、 “汽車”、“火車”才能把英文的各種“車”翻譯過來,而英文的馬車、自行車、汽車、火車等名詞似乎來源各異,之間並無關聯。相信英文好的朋友能舉出更多“一中”對“多英”的例子來。當然也有很多情形是“一英”對“多中”,而最容易想到的就是“Chinese”這個詞了。除了譯為“中國人” “華人”、 或“中華”之外,還可根據上下文譯為“中文”或“漢語”。但若確指漢語語言,則應說“Oral Chinese”;若確指中文文字,則應是“Written Chinese”,英文里並沒有分別對應“中文”或“漢語”的不同單詞。另一個能馬上想到的“一英”對“多中”的詞是“English”這一單詞,根據上下文的不同,對應的中文可以是“英國人”或“英格蘭人”,也可以是“英語”或“英文”。現代漢語或中文的一般用法應該是,某人聽或說的是“英語”,讀或寫的是“英文”。
前幾天的新聞報道說,中國國家主席夫人在聯合國“全程用英文講演”。竊以為寫此報道的記者及發此新聞的編輯應遵循現代漢語的規範,將“英文講演”改為“英語講演”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