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是否應擴大高校招生?
送交者: 黃拮 2002年03月19日17:56: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國家計委在去 年編制完成的《教育發展專項規劃》中確定,中國將在今後五年內使高 等教育進入初級大眾化階段,高校在學人數將由 2000 年的 1100 萬增 加到 1600 萬。顯然,這個數字決定了中國中產階級的年增長數量將被 限制在千餘萬的數量級上。

  那麼在這個環節上,有沒有可能提高中國中產階級的生產效率,即 招收和培養更多的大學生呢?我作為一個大學的教師,站在微觀的角度 上看,是完全有可能的。

  以我自己為例,我成為“人民教師”的一年半(三個學期)以來, 我班上的學生從來沒有超過二十人,偌大的教室往往空着一半甚至三分 之二,很多時候顯得很冷清。我常在想,那些參加高考的孩子競爭得那 麼慘烈,這裡卻空着這麼多座位,這是為什麼呢?我對十八個學生是上 課,對三十八個學生也同樣是上課,十八個學生看投影,三十八個學生 也同樣能夠看,頂多在講台上裝一個麥克風嘛!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學生的表情有點奇怪,當時並沒有在意。後來才 知道,這個學生因故不能來上課,她的妹妹(和她長得很象)正好廠里 停工待料,於是自告奮勇替她來聽課。這個打工妹害怕我知道了趕她 走,所以在課堂上很緊張。她後來告訴我,雖然只聽了幾次課,但是收 獲很大。我上的只是廣告學這類應用技術型的課程,如果中國文學、世 界歷史或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課堂大門也向那些僅僅差幾分而無緣大學的 年輕人打開,我相信可能會改變他們的整個人生。

  不但班上的學生少,而且教師的工作量也嚴重不足。仍然以我為 例,每周最少只要上一個班級的課,即每周只上兩小時的課,上課多的 學期,也只上三個班級的課,每周十餘小時。象我這樣工作量不足的教 師很多。為了讓教師不太閒,學校規定必須以“科研”工作量來代替教 學工作量,以保證總工作量達到要求。

  那麼“科研工作量”又是如何計算的呢——發表在所謂“核心刊 物”上的論文數。全中國“核心刊物”雖然不少,但是具體到各個專業 就很少了。一年內要寫出幾篇有思想有創新有突破的論文,已屬不易 (思想畢竟不是挖土方,只要下死力氣就能出成果),要發表就更困難 了。因此,輕則讓學生替自己收集資料、走後門發文章,重則剪刀加糨 糊,剽竊別人的成果,出現種種學術腐敗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多招一些學生,讓老師多上課呢?根據我自己 的經驗,同一門課,上的次數越多,就上得越好;如果同時給幾個不同 的班開同一門課,效果更好,教師可以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講授思路和方 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上課多了,教師的收入也可以大幅度提高, 本身也可能成為中產階級。

  一邊是強烈的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一邊卻閒置大量的教育資源,逼 迫教師把寶貴的精力用於製造“學術垃圾”——沒有什麼大價值的所謂 “論文”,真令人費解。如果考慮到現在都是自費上大學——招生越 多,學校收入也越多,規模效應和學校之間的競爭還可能導致學費降 低,這種現象就更加荒誕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