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學術創新的大敵——李文海、張豈之、章開沅、龔書鐸四教授暢談學風問題
學風是近年來學術界同仁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談起時下的學風浮躁,人人扼腕嘆
惜;談起以往的大師風範,人人讚譽不止。2001年10月18日,在武漢召開的“紀念辛
亥革命9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記者誠邀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李文海、西北大學
前校長張豈之、華中師範大學前校長章開沅、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原系主任龔書鐸四
位教授,就浮躁學風的治理與優良學風的養成問題進行了座談。他們一致認為,學風
浮躁是學術創新的大敵,必須進行綜合治理,才能從根本上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主持人:危兆蓋(本報記者)
嘉 賓:李文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張豈之(西北大學教授)
章開沅(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龔書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學風浮躁的表現
主持人:四位都是國內知名的史學專家,又曾出掌一方高校校職,對眼下愈演愈烈的
學風問題感受頗深。今天就請幾位圍繞學風建設問題談談看法。
李文海: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着重討論了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問題,江澤民總書記特別
強調了學風問題的重要性。確實,倡導優良學風,反對學術浮躁,已成為學術界一項
十分緊迫的任務,因為學風浮躁極大地制約着學術的創新和學術的繁榮。
張豈之:對於當前學風的主要問題,有的提學術腐敗,有的提學風浮躁。我以為,學
風浮躁與學術腐敗應有所區別,說“學風浮躁”更合適些。學風浮躁主要指治學不扎
實,不實事求是,不認真研究,急功近利。這是學術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章開沅:我很同意用“學風浮躁”這個提法,在學風問題上,浮躁是腐敗的土壤,學
風浮躁不等於學術腐敗,但容易滋生腐敗。我一貫認為,學風是世風的先導,學風敗
壞,則世風必然敗壞。幾千年的歷史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對學術界的學風問
題不可小視。
主持人:對於當前的浮躁學風,雖有目共睹,也時見批評,但似乎還沒有人作系統診
斷。根據各位的觀察,浮躁的學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李文海:表現之一是泡沫學術太多。現在每年出版的專著、論文真可以說是汗牛充
棟,但真正有學術價值的到底有多少,值得研究。有些所謂專著、論文,毫無學術價
值可言,在資源上是一種浪費,在文化上則是垃圾,在學風上助長浮躁。表現之二是
管理上的急功近利。學術是需要長期積累、潛心鑽研,才能獲得有分量的成果的。但
有些管理者總希望立竿見影,具體表現就是片面強調量化管理。在當前的教學和科研
活動中,“量”的管理幾乎無孔不入,弄得人人搖頭蹙額。如不少學校要求在讀研究
生必須發表多少篇論文方可取得學位論文答辯資格,教師晉升職稱也主要看著作和論
文的數量。面對這種規定,不但學生着急,教師、學校領導也很無奈,加之各校之間
為了爭排名,往往互相攀比,這就更是火上澆油,把量化管理中的“量”絕對化了。
管理量化雖是必要的,但規定得太死,唯“量”是從,就走向了反面。
龔書鐸:學風浮躁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對學術創新問題作錯誤的理解。學術要創新,
不創新就會衰頹,就沒有發展,但創新並不一定要全盤否定前人的學術成果。把以前
若干代人取得的成果一概否定,以為自己的一孔之見即為高論,未免太輕率。學術是
一代又一代積澱下來的,學術的發展也只能建立在已有的基礎上,既不是炒冷飯,也
不是推倒重來。創新必須建立在紮實研究的基礎上,而不是隨意地“標新立異”,不
是無根據地做翻案文章,也不是用新詞彙去重新包裝一番。現在一些人所謂的創新,
除了套用流行的新詞彙外,從觀點到內容都沒有新東西,這不是創新,而是唬人。
學風浮躁的原因
主持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本是學術研究的常態,那麼,是什麼原因促成
我們的學術界“浮躁”成“風”呢?
李文海:近幾年學風浮躁問題之所以愈演愈烈,決非偶然。它既與學者個人的學術素
養、學術品格有關,也與社會的環境、氛圍有關,還與我們當前的人文心態和管理體
制有關。我先談點社會因素。對於當前的人文社會科學評估辦法,學術界早就有不同
的聲音,很多人認為當前的評估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風浮躁。現在的評估體
系、評價標準,很多是從工程建設或者是從工科那裡簡單搬過來的,沒有考慮到人文
社會科學的特點和人文社會科學建設的客觀規律。因此,我認為,對於釀成學風浮躁
的社會因素要高度重視。
張豈之:學風浮躁的原因確實很複雜,我以為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人文社會科學
評估體系存在明顯缺陷。其表現,一是注重數量而不重質量,這就導致一些學人特別
是中青年學人追求速度,而很難保持一種厚積薄發的治學心境。二是還沒有找到一種
公正、合理、科學的評估機制。三是學術界的商業炒作也給學術的健康發展帶來危
害。因此,如何建立一種適合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實際的評估體系已非常迫切,需要學
界共同研究。
章開沅:學風浮躁的原因說起學術界的商業炒作,我認為跟出版、報刊等方面的刻意
運作有很大關係。它們大有反客為主之勢,學術研究往往被他們牽着鼻子走,從而使
學術研究背離學術發展的本來理路,由此帶來愈演愈烈的學風問題。
張豈之:第二,對學術規範的檢查還不得力。學術界提學術規範已經有好幾年了,學
術界同仁也很注意與國際接軌,如寫論文要有關鍵詞、內容提要、注釋標準等,但實
際上,學術規範的主要之點即持之有據、重第一手資料的嚴謹學風被忽視了。現在有
人直接從網上抄資料,不再核查原文。這種方法很容易出現失誤。第三,對已經出台
的一些旨在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措施、辦法是否真正達到了目的檢查不夠。對
此,教育主管部門迫切需要進行一次檢查,合理的就繼續堅持,不合理的就應予改
進。
龔書鐸:我認為,以所謂核心期刊衡量論文質量的評估辦法就需要改進。實際上,任
何一種刊物所發表的文章都有好壞優劣之分,現在卻統一以刊論獎,很不合理,也不
科學。有些師院、師專的學報也刊發了不少好文章,而所謂核心期刊的文章並不見得
篇篇都是佳作。核心期刊之說,原是北大圖書館為收藏圖書資料定的,是否科學本身
即成問題;從現在的情況看,問題大得很。
張豈之:第四,學術道德本是治學的起碼要求,但就目前情形而言,學術道德還沒有
成為學人的普遍自覺行為,一些學人的學術道德自律做得很不夠。近年來屢屢揭出抄
襲、侵權行為,說明道德淪落也是導致學風浮躁的重要原因。
章開沅:現在的一些年輕學人,包括一些青年學科帶頭人,大都是新時期成長起來
的,在學術傳承上不無缺陷。但有些人膽子大得很,什麼都敢談。譬如談文化,口氣
比梁漱溟還大,其實他們對中國文化精髓的把握,還遠遠不如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那
些學者。有的人甚至拉幫結夥,把江湖手法用到治學上來,影響很壞。
張豈之:第五,我們當前還缺少一個讓人潛心研究的學術環境。這個問題非三言兩語
所能說清楚,這裡姑舉兩例。其一,我們每年都必須有若干論文發表,否則就填不好
各種“表”,顯示不出研究成績,因此,誰還能堅持“十年磨一劍”?五年磨一劍都
不行。其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每年都設有各種各樣的“申請”,申請成功還要接受
各種檢查、評審,研究者自然要為此耗心費力,哪裡還能堅持獨立的學術研究?
章開沅:上面的政策出現誤導時,如果下面都抵制,促其改正,還好辦。問題是下面
也有基礎,不敢頂,甚至迎合。尤其是某些急功近利的人更歡迎,對這種追求數量的
管理模式有興趣。結果就是上有誤導,中有好者,下面遭殃。譬如,現在的研究生答
辯,就很難說是嚴格的答辯。往往是互相包涵,流於形式,真正去摳論文的已經很
少。因為學生論文不能通過,導師也有麻煩,下一屆或許就不能再招。
學風浮躁治理的對策
主持人:我們探討學風浮躁的原因、表現,最終目的是要淨化學術環境,建設良好學
風。請問幾位對浮躁學風的治理有何高見?
章開沅:浮躁而成為一種風氣,可見其嚴重。要扭轉這種風氣,純粹依靠呼籲學人加
強道德自律恐怕還不夠,進行綜合治理才是最根本的途徑,改進量化管理應是當前的
急務。過去,老一輩管理者還承認自己是外行,並表示要轉化成內行。現在情況不同
了,有些管理者自認為是上級領導,出國比你多,學位比你高,把資深專家視為土包
子,頤指氣使。這種管理方式只能助長不良學風的蔓延,而無益於學術發展。在國
外,一些大基金會對研究者的具體選題並不過問,研究的過程也不過問,很少派人檢
查,更沒有什麼指標體系,不像國內這樣,沒完沒了地填各種表格,一年到頭忙申
報、評審、驗收。管理的目的應該是實實在在地推動學術研究,促進教育發展,而不
在於管理本身出多少新花樣。此外,新聞媒體、學術刊物如能多開展一些學術批評,
也將有力地遏制不良學風,促進學風的健康發展。
張豈之:我很贊成改進人文基礎學科的評估辦法。現在人們都很重視“量化”管理,
這種辦法看起來很科學,但就目前的實際情形看,值得探討。就目前人文社會科學的
各種量化管理辦法而言,從具體內容到執行程序直至結果認定,需要改進的地方很
多,教育主管部門應力求改進,不斷完善,避免重蹈過去管理中機械主義、教條主義
的覆轍。
龔書鐸:我講兩點。其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審慎看待量化管理的預期效果,不能
太樂觀。現在有一個不妙的趨勢是管理者把量化問題看得越來越重,這就很值得憂
慮。譬如,現在的博士生在進行論文答辯時,有兩張表,一張是評語,一張是評分。
評委說評語好寫,分數卻很難評,希望淡化或取消評分。然而,管理者不這麼看,他
們認為量化管理是科學管理。但事實上,量化只是一個導向,唯量是從肯定不利於學
術發展。潛下心來做學問,本是治學的常理,但現在如果有誰潛心坐冷板凳,不要說
十年八年,一兩年不見成果,就要出麻煩。因為你不能老當助教、講師,總得評副教
授、教授,沒有上級要求的“量化”成果,光講業務如何精,怎麼評得上職稱?這就
逼着學人搞泡沫學術,年輕人動輒著述等身。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唯“量”是從所帶
來的嚴重後果。其二,看家書不能不讀。現在有些年輕人不重視看原始資料,往往輾
轉抄襲,斷章取義,這是很成問題的。毛澤東曾說,搞調查研究,要詳細地占有資
料,加以具體的分析,然後得出理論性的結論來。現在有些人把別人的東西拿來重新
羅列一番,用什麼時髦方法一套,就以為是創新,這是不行的。年輕人有時聽不進這
些,他們稱坐冷板凳是“手工式”,而現在流行的是“社會化大生產”。
李文海:要使學術研究的發展保持健康的方向,就必須根除浮躁的學風。現在很多有
良心負責任的學者都在思考這一問題。我以為,首先是要大力提倡學界同仁講學術道
德,提高學術隊伍的道德素質。這就要求學者不斷提高個人的品格、道德、素質和修
養。其次是要調整社會心理。如何看待人文社會科學對現實的作用?有些可能會有直
接的影響,有些則可能是對社會的長期作用,如人文科學對民族素質的作用就是長期
的、潛移默化的。就此而言,社會要求人文社會科學發揮短期效應,要求人文社會科
學像自然科學那樣對人類社會生活發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不可取的。再次就是要探索
一套既符合學術發展規律又有中國特點的學術評估辦法。我們不能照搬國外的那一
套,也不能按照搞工程的辦法來管理學術。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下決心改進
當前流行的一套量化辦法,否則,會為浮躁學風的蔓延推波助瀾。譬如對在讀博士生
要求三年內發表三五篇論文,是很不切實際的,一年級要學外語,還有其他課程;二
年級要寫論文,三年級要準備論文答辯、還得聯繫工作;這任務已經不輕,現在還要
在三年內完成三至五篇論文,其結果可想而知,只能是粗製濫造,甚至損害博士論文
的學術水平。第四就是要加強學術評論。對好的學術成果,要大力推薦;對假冒偽劣
的所謂專著、論文則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沒有批評,就沒有發展。
主持人:魯迅曾說過,要扶花鋤草。今天的話題也旨在於此。謝謝四位的支持。
(《光明日報》200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