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代後期至1950年代初期,美國的人口出生率驟增。此時出生的一代人被
稱為“baby boomers”。本文講述1950年代“嬰兒潮”時期,兒童父母的變化。
1、二戰後,復原歸來的軍人急切地想恢復正常生活。這意味着要建立新的家庭。
從1946到1960年,美國出生的六千三百萬嬰兒中,有兩千二百萬是出生在這一
時期。這種爆炸式的嬰兒出生,被稱為“嬰兒潮”。
2、戰前,美國嬰兒出生率有限,談到生孩子問題人們常說:“看着辦,不必放
在心上”。戰後,情況大變,年輕父母需要生孩子出於多種不同原因。
本傑明.斯普克博士,1946年出版了一本書《育兒手冊》(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該書重點強調育兒、教兒的各種不同、靈活
的方法。斯普克鼓勵父母傾聽孩子的聲音、對孩子的要求作出積極反應。年輕
父母頓時使這本書的銷售量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直到1952年,銷售量
仍然高達四百萬冊,並以每年一百萬冊的數量遞增。
3、批評者認為這種老式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過於放縱。他們認為這樣的縱容、
嬌慣式教育會毀掉孩子。但斯普克不同意,他認為對孩子不必過份管教,因為
“沒有那麼多壞孩子”。他的意思是說,雖然孩子可能變壞,但孩子的本性都是
好的。(其實就是中國的人之初、性本善)。數百萬年輕父母受斯普克教育
方法的影響,這實際上是兒童教育的一場革命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