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體質與邊緣化
作者: 老王 (推薦: 一讀者) 2002年3月25日 07:15 http://www.clibrary.com
從人類學、社會學上說,“海歸”是一個很不精確的概念。如果說“海歸”
就是從中國出洋又回來的一些人,這個“洋”及其本質和表現,可太複雜太多樣
了。再如果要引申“海歸”做為一個群體,對比海內的所謂“土鱉”,這內在體
質的花花綠綠就更明顯了。
一般的觀察,目前這個海龜回潮期,回來的和有意回來的,基本上應該是在
外渡過學習、身份、和最初工作的一群。從回國日期算起,大約八到十年留洋是
底線吧。分布上恐怕還要偏右一些,即長一些。年齡以三十五為中數加減三到五。
這樣推斷,這批人的大多數,多是八十年代中後期、九十年代初出走,基本上是
大學或碩士畢業,或短暫工作經歷。這一代的“體質”便以這個大的歷史社會文
化框架為背景。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出校門的這些人,對於中國國情的了解,雙重局限。
校門出便出國,這是其一。更主要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這個時期,中
國二十世紀後半期四十年的傳統已經在轉折關頭。因此,這些人對於影響中國現
代社會文化的那些內在東西,並沒有深切的了解和體會。在這個背景下留洋,為
將來歸國的不適應種下一個根子。常見的海龜口吻:中國現在怎麼這麼差勁?因
為沒有過去的參照系,才有這種斷言。這是留洋前的“體質”缺陷。
留洋本身的目的性、期待值、以及生存壓力下的生活指向作用,使得十多年
的留洋,也無法真正融入和體會“洋”的本質。加之原本社會經驗的欠缺,沒有
本族文化的切實參照體系,因此對洋文化的了解也浮皮潦草。問問有多少留洋者
認真系統學習過洋社會的文化本體,有幾人親身參與實踐過洋文化的社會現實,
便不難理解,海龜“體質”的雙重弱點。即“先天”的不足,和“後天營養”不
良。
這種狀況,導致並加劇了所謂文化遷移適應里的“邊緣化”過程。通俗一些,
便是所謂兩頭不沾,浮皮潦草的雜拌。對本族文化和社會,正巧缺了真正進入社
會的人生體驗。對于洋文化和社會,流於蜻蜓點水的表面認識。這也決定了他們
對於國內發展認識上、情感上的矛盾狀態。
另一個外在因素,是中國社會的劇變式躍進。按理說,一個成熟平穩改良進
化的社會,並不會帶來太多的再適應障礙。因為它有本質的穩定和可預期性。但
海龜外出的這十多年,恰是中國跳躍式變遷的時期,新舊交替混雜,迷霧重重,
一日三變。難怪海龜的短暫一瞥和隔洋相望,難以提供一個比較全面的視野,和
沉穩可靠的坐標和出發點。
並不有助於事態的另一個敏感問題,是所謂中國與大多數留學聚集的西方文
化的歷史和現實衝突與矛盾。這不僅加重了留洋和海龜群體找准自身坐標的難度,
更增添了情感上的牽扯甚至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海龜的許多代表性看法和言行,
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外在原因。內在原因,是文化遷移適應本身stress的
必然反應。
雙重“體質”缺陷、隔洋觀望與蜻蜓點水式了解與交流,情緒情感糾葛,構
成了海龜水土不服的三大病因。另一個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的原因,是所謂能留能
走的條件。這本是吸引海龜的一個有利條件,但硬幣的另一面,恰好也是無法真
正沉下心來,破釜沉舟,或背水一戰的原因。須知,在上述背景下,文化遷移再
適應(re-entry)過程本就艱難,兩可之間,先把自身置於“不敗”之
地,也很難“求後生”了。
在這個框架下,國內日益變化的萬花筒外觀,內在的社會文化意識的劇烈變
遷,以及對海歸的矛盾心態,都是海歸們難以短期內適應,和隔海觀望能體會的。
再說的個人化一些,本來留洋、歸國,都是個體一生發展的階段性事件。目
的性、期待值、對個體生活態度價值體系的意義都模糊不明的狀態下,留洋和歸
國問題,在這個人生階段上,意義也不明,因此,判斷與決斷,受過多外界因素
干擾,難上難。這也是個體發展的普遍性體質問題之一,只是海歸有其特殊性。
所謂出國諮詢,我首先問一句話,你出國為了什麼。自己能否自圓其說是我
決定是否投入的標準。歸國諮詢也一樣。
體質的先天缺憾和後天影響,邊緣化的心態和意識,文化衝突的矛盾心態,
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自我改造過程,不是基於眼下的實際利益,而是個體一生的長
遠發展。(光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