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美國大學排名的隱性危機
送交者: 伯克力 2005年04月18日13:39:5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每年由《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發布的全美大專院校排名都是學生和家長們的升學寶典。
所有渴望走入學術金字塔的少年都捧着它揣度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但他們可能不知
道,美國的大學們為了爭一個名校的排名,得到更好的生源,也在煞費苦心,絞盡腦汁。

令人感嘆的是,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間的你爭我趕,都離不開一個“錢”字。對於家境貧
寒的考生來講,上名校深造可能只是一場無法實現的美夢。

“我們正在失去四分之一聰穎的貧困孩子。”對此問題研究超過10年的威廉姆斯大學(Wi
lliams College president)校長莫頓·歐文·斯蓋皮洛(Morton Owen Schapiro)不尤
疾呼道。

你爭我趕 只為排名


高等教育在美國各個大學沒什麼區別,但是學校自己卻很在乎,因為歷年名列前茅的名次
能讓學校逐漸成為“明星”。30年前,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並不是美國名校團隊
“常春藤聯盟”的成員。但是現在,它已經躋身其中。雖說杜克的成績是因為它花大力氣
提高了師資力量和學校建設。但每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的大學排名也為它的名望上
升出力不少。1983年時,杜克還不是前13所最優秀的美國大學,而今天,它的排名是全美
第五。

爭取排名的鬥爭在美國大學間是非常殘酷的。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家羅納德·伊蘭博格(
Ronald Ehrenberg)就曾在他《學費增長》一書中解釋了康奈爾是如何靠勸說《美國新聞
》改變一些評比標準來提高自己的排名。雖然這種標準的調整是合法的,卻不禁有“沽名
釣譽”之嫌。

批評家們總是抱怨,這種所謂的學院排名太武斷了。的確,有5、6個標準並沒有太大意義
。但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過去評比的一些軟性標準已經讓道給硬性指標,比如考試分
數,教師薪水,和學校的錄取率。這些是在大學的排名中可定量評比的標準。

老牌精英學校風光不再

不管用何種方式和何種排行榜來評比,美國大學中最著名的學校,還是要數“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因為美國最古老的精英學校建築物均被
常春藤覆蓋而得名。“常春藤聯盟”由美國東北部的哈佛(Harvard)、耶魯(Yale)、普
林斯頓(Princeton)、布朗(Brown)、哥倫比亞(Columbia)、康乃爾(Cornell)、賓
州(Pennsylvania)、及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組成。這個響噹噹的名號沿用至今,
已成了美國“學術實力”的象徵。

比起歐洲的貴族化教育,美國人覺得自己對特權名望並不那麼看重,就連老牌精英學校也
覺得,他們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優秀人才,不得不看着越來越多的有些學生和老師到別的地
方去了。例如,1994年,新式精英學校華盛頓大學的新生中有60%是其就讀高中里排名在前
10%的好學生。到了2003年,這個比例上升到90%。新式精英學校得到的要比老式學校失去
的多出許多。

目前,常春藤聯盟的學校仍然主導着羅式獎學金的歸屬(Rhodes Scholarships),但是比
以前要少了。羅式獎學金是1904年牛津大學為網羅世界最優秀學生而設的。1960年代,常
春藤聯盟的學生能拿到該獎學金的39%,而最近十年裡,他們能分到的不過是27%罷了。


這是個利益的循環。有雄心的學校渴望得到更好的學生,但越來越多的學生卻不再願意選
擇老牌名校就讀。他們,以及他們的父母,都開始將“精英”的範圍擴大,更傾向於將目
光投向“第二梯隊”的學校。

這使得一些“後起之秀”排名猛增。比如,位於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在1987時還排在第
23位,到2003年,名次已上升到第九位,超過了哥倫比亞,康奈爾和布朗大學。即使名校
們的排名不再升高,它們也能從昔日“精英”學院的名聲中得益。在2003年的排名上,並
列在19的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和聖母大學(Notre Dame)將伯克力大學(第21
名)甩在了後面,令它們欣喜不已。

上名校要有錢

富有的孩子總是更容易跨進大學的門檻。這已經成了美國教育界的共識。近10年當中,在
美國上大學的花費平均占富有家庭收入的6%,並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然而,對中產階級
來說,10年前,這筆錢占到其收入的17%,而現在則增長到19%。低收入家庭的情況更糟。
學費從10年前占其收入的64%一躍漲到現在的71%。

“我們的名牌學院和大學已經在機會之門上觸壁了。”美國著名私立大學阿姆赫斯特學院
(Amherst College)的校長安東尼·馬科斯(Anthony Marx)說,“富有的孩子和貧窮的
孩子比起來,能順利拿到學士學位的機會多六倍。”

高等院校們紛紛表示,它們在盡力克服這個問題,使生源多樣化。哈佛大學就宣布,不要
求年收入在4萬美元以下家長的任何捐獻。同時,哈佛也在招納貧寒但優秀的學生。

問題是,即使哈佛和普林斯頓都財力免掉貧困學生的學雜費,美國的中等教育體系並沒有
這樣的彈性。貧家子弟從小學開始學習資源就較差:教室更擁擠,書本更少,甚至連申請
學校的過程也所知不多。他們不敢冒險去申請自己嚮往的學校,以免丟棄更容易拿獎學金
的學校的入學機會。

其實,學校一方也有難處。卡爾頓學院和位於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就表示,學生支付學
費的能力是其招生過程中的一個考慮。鑑於經費緊張,學校要招夠自付學費的考生,用他
們的學費補貼學校需要發放的獎學金。一些學校發放獎學金是出於策略上的考慮。它們提
出的獎學金政策是希望用更少的錢吸引最優秀的學生報考,而非因應貧困考生的經濟需求
。這樣的政策無形之間將許多貧寒子弟進入私立學校就讀的機會化為泡影。

常春藤聯盟的學校往往設有大學預科,為考生提供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的輔導教師,
但這些對貧困學生來說都只能望而卻步。非常春藤的私立大學為了招賢納士不惜懸賞高額
獎學金;而公立大學也在提高學費,苦度“資金荒”。總之,貧家子弟已經被擠到了要放
棄四年本科教育,轉而讀兩年大專的地步了。

要解決這些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哈佛大學的舉動是個契機。另外,允許學生從社區大學轉
到名校也會有幫助。當然,所有這些,都需要時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美國頂級大學爭論的個人終極思考
2002: 謀害生命的英語
2002: 我如何當“槍手” 一入道很深的“老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