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人思維的大誤區 |
送交者: DX 2002年03月28日19:24:1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宋興無:質疑“北大、清華國際排名200到300之間” 《聯合早報》發表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聯合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宋興無的文章《當前中國人思維的大誤區》稱: 與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比較,從而找差距,樹目標,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然而如果不看自身條件和目標的不可能性,一味把自己放進某個西方發達國家的坐標系裡找位置,其結果則只能是不必要的妄自菲薄,不切實際的盲目仿效,和無法圓夢而造成的失落乃至自踐。日前看到一個關於北大清華與世界著名大學之距離的報道,據說是中國兩個研究機構的共同成果。這份研究報告稱:兩所大學應處在世界大學體系的首200-300名之間。這種研究的指標非常值得疑問。這也折射出中國人目前最大思維誤區的一斑。 中國的大學從經費來源、師資使用、學術原創性等許多方面目前都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報道說:“我國名牌大學離美國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差距最突出地表現在原創性成果、教師質量、科研經費和國際化方面,特別是諾貝爾獎、《Nature》和《Science》論文、科研經費、博士教師比例、研究生中留學生比例等。”其論斷卻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份報告的價值。 文章說,諾貝爾獎的獲得與國家、語言、性別、師承,甚至政治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據統計,至2000年,世界上的68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七大國占了504個,其中美國一國就占258個。在諾貝爾和平獎和文學獎中政治的陰影已經十分醒目,在其他領域內“傳幫帶”的問題也是有目共睹的。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把諾貝爾獎作為一個硬性指標衡量中國的大學和學者顯然是不公平的。諸多“背景”問題使之成為了一種不可比關係。按這個指標,清華北大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Nature》和《Science》是國際上最著名的學術期刊,這是無可爭議的。但他們都是西方人所主編的,都是用西方語言為工作語言的,都是以他們所構建的模式為衡量標準的。中國學者在“天時地利人和”上沒有任何優勢,與三者皆占的美國學者去比永遠是落後者。因此把在這兩家刊物上發表多少文章作為一個指標本身就是作繭自縛,更有可能把中國學者導向歧途。 文章說,中國大學與美國大學的科研經費也是幾乎不可比的,這是由國力和人口等基本條件所決定的。按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報告2000-2001》,1999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是780美元,美國的人均GNP是3萬600美元,為中國的39倍強。即使按有利於中國的購買力計算方式,2001年中國人均是3600美元,而美國人均是3萬6200美元,是中國的10倍以上。中國目前對科研的投入不足是個事實,但就是國家特別投資的清華北大也還是無法與美國的名校相比。 目前中國大學裡博士教師比例仍然很低,提高這個比例無疑是努力的方向,但如果把它作為指標與美國名校相比則不可取。在西方發達國家,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學教師職位都要求申請人擁有博士學位,但這個比例一般不作為評價一所大學的重要標準。中國與美國在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主要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不應該希望在短時間內能趕上去。教師的質量遠比這個數量更值得關注。而目前中國博士學位的“市場化”等問題與這種重數量,重名不重實的攀比是不無關係的。中國博士教育的學制比北美和西歐短兩年以上,這已經構成了質量上的不同,如果再過分強調數量和比例,勢必在質量上造成更大的差距。 把“研究生中留學生比例”作為指標比較中美大學有讓人“丈二和尚”之嫌。留學生比例與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在國際上的地位、學科的整體水平以及這個國家的穩定、語言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都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更不是一所大學所能左右的。 這種把中美大學按相同指標進行比較很容易讓人想起幾十年前一些人把“土豆燒牛肉”視為共產主義的做法。但是,人們所沒有充分意識到的是今天這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種主流思維,不僅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學術上以美國為標準,甚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以美式為追求。西服已成為“國服”,婚禮上的“吉利紅”已被“純潔白”所替代,四合院更早已成為歷史,只有筷子還頑冥不化地仍然賴在餐桌上。這些現象與比較中美人均汽車、人均水消費、人均綠化面積,與比較中美大學同出於一個思維誤區:東施效顰。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