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文化沉思錄(65)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03月13日17:32: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文化沉思錄(65)



《三字經》中“性相近,習相遠”之類的話,連博學的朱熹解釋起來也只能是東拉西扯,中國古代的兒童卻必須背誦它們。古人還把兒童的死記硬背稱之為練童子功,它的現代名字是灌輸式教育。

這與中國的農業文化有關。農業生產關鍵的環節是播下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農業生產顯示出來的真理。二十世紀初期,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去謀生的華人,出於本能似的都會在自己的房前屋後撒下一些種子,這讓他們的鄰居們不能理解。讓兒童死記硬背那些句子,相當於把這些句子像種子一樣地撒到了兒童們的心裡。

把兒童的心裡看成是一片有待開墾的土地,是農業文化製造出來的幻覺。兒童的心裡的確是一片土地,但這片土地的土壤里先天地埋藏着各種各樣的種子,不能再接納任何外來的種子。教育真正可以做到的,是給其中的一些種子澆澆水、施施肥。

 

當年,道教徒為了證明道教勝過儒家,就說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禮。儒者為了反駁,就說孔子請教的不是道家的老子。

道教徒和儒者都是中國人,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學生不可能超越老師。這或許可稱之為知識退化論。

學生不可能超過老師,是因為人們相信:老師在學生面前總是會留一手,決不傳授看家本領。孔子的學生也有過這樣的懷疑,只是通過試探孔子的兒子,才知道不是這樣。

 

今天,中國提倡素質教育。

沒有應試教育,就用不着去提倡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的實質是死記硬背,是記住知識;素質教育無非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知識,了解知識的來之不易。

一個教師自己不能欣賞知識、不知道知識的來之不易,他就不可能提高學生的素質。

 

明、清兩個朝代,既盛行八股文,也盛行女子裹小腳。時間和空間上的重合,讓我們去思考這兩者的關係。

原來,八股文是男人裹小腳。中國古代男子想考進士做官,首先必須用八股文把自己裹成小腳。

中國今天那種死記硬背的學校教育,其實也是在裹小腳,這一次不同於從前——男孩子和女孩子,現在是用一樣的布條給自己裹小腳。

或許,漢族更應該叫做小腳族。

 

一流大學=學術水平一流的大學。一所大學一旦覺得這個等式只是一種常識,它離世界一流大學就不會太遙遠了。

一個天才人物的出現是偶然的,一所一流大學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Academic degree被譯成漢語學位。在西方,學位系列由學士、碩士和博士組成。中國流行“學無止境”這樣的名言,既然是學無止境,學位就不應該只有寥寥的三個啊。果然,今天的中國人實際上把博士後也看成是一種學位。博士後成了第四學位。

中國文化的力量,不久會催生出第五學位、第六學位。

 

中國文化熱衷於善惡評價,但對善惡的標準不感興趣。工業生產領域有國際標準,這肯定不是中國人的發明。文化的土壤決定了一個民族想象力的飛行半徑。

今天的中國文化已經熟悉了標準這個詞語,中國文化在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最大的成果,是各類考試中的標準答案。但這與其說是創造,不如說是填補了某種空白;與其說是填補了空白,不如說是幹了人家不屑於幹的事情——西方文化固然表現出了偉大的創造性,但我們別指望西方人創造出標準答案來。

有的互補是讓人喪氣的。

 

中國歷史上,沒有幾個人認為八股文有什麼了不起,但通過八股文考試而成為進士、進而成為官員的人,通常表現出鮮明的優越感——他們瞧不起沒有進士資格證書的官員,至於那些沒有進士資格的官員,他們也感覺自己名不正而言不順。

八股文這種臭烘烘的東西卻能帶來金光四射的資格證書,中國人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頭——八股文考試持續了五百年。

既然是正經官員,就應該有一個進士證書之類的小本本——這成了中國文化的一種集體無意識。今天,人們用博士證書替換下了進士證書,據報道,一個城市選舉區縣級領導人,結果是:十三人中的七個是博士證書持有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圍棋不會沒落,正如奧林匹克不會因人跑
2016: 董勝今:名人演講
2015: 2015 美國大學的入學通知日期
2015: 尋找有錢的美國大學
2014: 無知無為:東西方文化的道德觀之比較
2014: 解三繩索萬眾渴求海外同胞證探親自由
2013: 科學家稱沙塵暴可能是地球全球變暖&quo
2013: 說說有趣的印度。
2012: 哥本哈根的霧 與薛定諤的貓
2012: 共軍又鳥槍換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