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美國看望兒子,是在北京時間下午4:30從首都機場出發,搭乘聯合航空公司的航班,經過13個小時“逆着太陽”的飛行,於美國當地時間下午5:30,抵達芝加哥O'HAIR國際機場的。辦好出關手續,取了行李出來,兒子早已在出口大廳等候。見到久別的兒子,舐犢之情,溢於言表。
隨同兒子走出機場大門,我們覺得眼前一亮:一個巨大的停車場映入眼帘,停車場的泊位上,停滿了五顏六色的汽車,在夕陽下,反射着耀眼的金屬的光澤。我們在國內還沒見過這麽大的停車場!從北京出發時,我們是坐出租汽車到達首都機場的,一下車就進了機場大樓,沒有進停車場,不知那裡的規模怎樣。但就我們熟知的廣州白雲機場及其它去過的機場而言,停車場的規模就不能與此停車場同日而語!
兒子就讀的普渡大學,停車場之多之大,更令我們驚異。普渡大學校園面積很大,大致可分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每個區域都有停車場。
在我們居住的學生公寓小區,是一色的兩層三單元樓房,一棟住着十二戶人家,三棟一組,都呈凹字形面向街道排列,中間是一個停車場,每家都有一個專用泊位,稍遠處還有停車場,那是給來訪的客人預備的。美國的學生有許多是開車到學校來的,所以,每棟宿舍樓前面或旁邊,都有停車場,供學生停車使用。
在教學區,有幾棟七八層高的大樓,外表有點怪異,開始我們總弄不清那是什麽建築,後來問兒子才知道那是專供停車用的大樓――空中停車場,是給住在校外較遠地方的師生來校時停車用的,只有晚上其他人才可使用。在那裡建築物密集,沒有許多空地來用來停車,停車場只好建在室內了。
運動區分布着許多個體育館,球場,田徑運動場,還有一個漂亮的高爾夫球場,一個有露天看台的橄欖球場。在這些場館附近,也配備了停車場。高爾夫球場的停車場,有如球場本身的秀美景色一樣,做得精緻小巧;而能容納數萬名觀眾的橄籃球場的停車場,則近乎大氣磅礴了。在我們住地不遠處,有兩個相連的大型運動場,常常看到一些人開了車來,或揮杆練習打高爾夫球;或分成兩邊你攻我防踢足球。還有一次開車經過那裡時,看到一些人站在運動場旁邊觀看比賽,便也過去湊熱鬧,原來是一群男學生在進行傳球比賽,其中有一半學生穿着五顏六色的裙子,不知其解,向旁邊的人打聽,才知道那是為了區別雙方隊員用的,美國人真也會別出心裁,拿了母親的裙子來當隊服!大學生橄欖球聯賽是美國的重大賽事,每逢比賽,就像過盛大節日一樣,遠遠近近的人都會驅車前來觀看。有一次普渡大學隊主場迎戰密西根大學隊,賽前一個多星期就開始準備了,除原有的停車場外,又把許多運動場改成了臨時停車場,劃上了泊位線。比賽那天,熱鬧非繁,警察全體出動,維持秩序,疏通交通。我們每人也花了35美元去感受了一下現場的瘋狂。
校園最西端是個公園,叫藝術公園。公園裡有大片茂密的樹林和大塊綠草如茵的草坪。一條大路從樹林深處蜿蜒而來,通到公路,遊人乘車從此路進入公園。在公園景區附近,都有一個小型停車場,供遊人停車用。這裡的人也真有那麽股可愛的“認真勁”,在這個遊人不是很密集,有着大片空地的公園裡,車也是不能亂停的。我們也會開車到公園來,將車在停車場停好後,或沿林中小徑漫步,或坐在長椅上休憩,呼吸新鮮空氣,享受良辰美景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除了鬧市區,無論你驅車到那裡,建築物前都有停車場。特別是建在郊區的購物中心和超市的停車場更大,到了晚上,那裡燈火通明,車進車出,前來購物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市區的街道倒冷冷清清。試想,沒有地方停車,誰來購物呢?五角大樓建在華盛頓郊區,其停車場更是大的驚人,可以容納萬輛汽車。
我們曾去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做過短暫的停留,看到那裡的停車場充分向地下和空中發展。我們在芝加哥,就是把車停在一個很大的地下停車場裡,停車場的上面是一個街頭公園。一些大城市,也會見縫插針地把一些空地闢為停車場。我們在紐約,就找到了這樣一個停車場,地處鬧市,寸土寸金,汽車一輛挨着一輛停在那裡,但我們只要把車開進停車場,辦了手續就可走人,自然有服務人員把車停好,回來自己取車就行了。
我們覺得美國大大小小的停車場,設計較為合理。稍大一點的,都有兩個門,一個進,一個出,出口處都立了一塊寫着“STOP”的交通標識牌。有許多停車場,泊位與行車通道斜交,停車時沿行車道進入後,只需只作小角度(小於90度)轉彎,就可停進去,出來時只需往後一退,便可沿另一方向開出來,就像我們這樣的駕駛技術,停車時一般都可以一步到位。停車大樓的設計更講究了,一條主通道(一上一下兩車道),沿大樓外牆的內則,盤旋而上,直通頂層,每一層都有一個出入口,與主通道相連。我們曾開車到普渡大學教學區的空中停車場停過一次車,而且停到了地上的第七層。汽車順路而上,全然沒有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澗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也有些空中停車場採用自動升降機,將車送到各層去停放。
我在國內開車,最怵的就是去停車場停車。一方面由於家庭用車,有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樣,已悄然進入平民百姓家,馬路上的車陡然多了,停車場不夠用了,開車到了一個地方,有時要找到一個停車的位置並非易事;另一方面是許多停車場的設計不夠科學,要把車停到指定的泊位上很是困難。我總覺得那些停車場主,可能是為了能多有幾個泊位多賺錢,就把進入停車場的通道留得太狹窄了;泊位又都是與通道垂直排列,使得汽車從通道駛入泊位時,轉彎半徑太小,往往要前進後退好多次,才能把車停到位;特別是在牆角的泊位,要把車停上去,開出來,即便駕駛技術精湛的人,也要累得滿頭大汗;更有甚者,不少較大的停車場只開一個門,使用同一條通道進出,既防礙行車,又不安全。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多地困擾着國內的駕車一族!
有的人認為中國人太多了,車多了無法解決行車難停車難的問題。其實,這是思維上的一個誤區。我們也曾去過日本做過短暫的訪問停留。我們發現日本人汽車的人均擁有量,不會少於美國。除了大城市人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外,其他地方,都是自己駕車。我們就聽到接待我們的官員說過,他有三輛大小不同的車。這個小小狹長島國,承載着一億多人口,密度不會比我們國家小!
不能因為停車難,使我們許多人失去擁有一輛好車的機會。解決停車難問題刻不容緩,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借鑑一下國外一些好的做法不無裨益。給馳騁的汽車一個歇腳的地方,使更多的車輛在馬路上跑的更歡,讓我們的小康生活在車輪的歡快轉動中進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