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運生談藝錄(73)
想象力是在目的的指引下工作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李白此名句中,“‘連山噴雪’而‘來’”被用來比喻“濤”。“連山”通常是靜止不動的,談不上“來”或“去”,說連山沖我們而來,這是驚人的說法,是想象力的產物。
把只能原地不動地矗立着的連山說成是運動着的,這固然需要一些想象力,卻也用不着太過於大驚小怪,“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是杜甫的名句,詩中的“群山”也在運動。李白詩句中真正驚人的,或許是“噴雪”一詞。
運動着的連山居然還噴着雪。日常語言裡有“下雪”、“降雪”之類的詞語,“噴雪”這樣的詞語讓我們匪夷所思。
“噴雪”是怎麼被想象出來的?“濤”的形狀可以用連山來類比,但濤在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會不斷飛濺出白色的水花,這飛濺着的白色的水花是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人矚目的一部分,不應該只提及濤的形狀而忽視了這白色的水花,終於,這白色的水花在“連山噴雪”的說法里得到了落實。“雪”正就是白色的東西。
想象力給我們帶來千奇百怪的嶄新形象,讓我們讀者驚嘆,更能引起我們興趣的,或許是想象力的工作方式:濤在每一個瞬間都有自己的形狀,想象力把它比喻為連山;濤是運動着的,想象力就讓原本靜止的連山動了起來;濤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飛濺出白色的水花,想象力就讓連山有了“噴雪”的特性。總之,一旦選定連山來比喻濤,想象力只需把連山不具備的各種特性強行塞給連山,目的是讓連山和濤儘量地相像一些。
人們通常以為想象力有如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現在,我們看到,想象力是在目的的指引下開展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