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345 生命之根——內呼吸
送交者: 和顏清心 2017年12月27日11:17: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最近有一股難以藥愈的感冒襲擊各地,


連多年沒有生過病的人也被襲到,竟至臥床不起,


聽說有的老人就此一病不起……。


我們知道,普通感冒吃些藥、發發汗,


臥床幾天,即可痊癒,


但若是不幸染上特殊重感冒就要小心了,


屆時,患者的五臟六腑受到病魔的襲擊,


使得體內之氣,大大損耗,


待耗到極限,


人就會因氣的耗盡而去世了!嗚呼。


但是如果我們有保命的胎息術,


就可以阻止氣的大量流失而保住我們的生命了。


下面讓我們用最簡單的語言,


來介紹這種行之有效的保命術吧。


我們準備分幾次介紹,


第一次介紹胎息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次再進行比較全面的介紹,等等。







    

     來到您榻前的醫生——救命的胎息術。



胎息是養生之術,其淵源甚古,


可以追溯到久遠久遠之前的呼吸之術。


胎息,指‘至深入靜’的呼吸,


達到猶如嬰兒在母體中,


不用口鼻只用丹田


胎兒以臍帶與母體相連之處‘內呼吸’


養生家借‘胎息’之名,


實則是指內丹(內藥)的生成。


此法“非只治病,決定延年。


久久行之”,好處無窮。


有《經》云:


‘胎息’又名‘服氣’。


胎息者,如嬰兒在母親腹中,


十個月不食而能長養成就,為受‘正氣’,


無思無念,兀然(忽然)凝寂,受元氣,


變化關節臟腑,皆自然而成。


……人能依嬰兒在母腹中自服‘內氣’,


握固守一,是名曰胎息。


說到這,您或許會明白,


這裡所說之胎,並不是‘父精母血’之胎


(不是由細胞等組成的),


這裡是神和元氣所結之胎


那麼,


這元神和元氣又是打哪來的呢?


元神和元氣是從真息中產生的。


真息又是什麼?


真息,是內外呼吸


全都停止的‘絕息’‘閉息’之‘息’!


據記載,歷史上有‘真息’之人,


你把他埋在土裡,他照樣能活下來。


所謂‘真息’即‘無息’。


我們看到


世上男男女女多視愛情為生存根本,


所謂‘沒有你,就活不下去了。’


非也!


生命之根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戀


(目前文藝作品,不是宣揚仇殺、暴力,


就是渲染色情、庸俗打逗、如何發財,鄰里及家庭瑣事等等,


倘若真的宣傳那種純情、純愛,反倒成了上乘之作了)。








往深處說,生命之根


是由元神和元氣所產生的‘真息’決定的。


(絕非沒有愛人就活不下去了。)


元神和元氣,互為其根。


一個是‘性’


(是思想意識或說是心識、是精神,所謂性是心神),


一個是‘命’


(是細胞、血液、神經、骨骼等物質,所謂物質之氣是命),


物質離不開精神,精神離不開物質——


即‘性不離命,命不離性’,二者合而為一,


具體地說,要將修心修身結合在一起。


再細緻些說,所謂,就是內藥(內丹),


就是已經擺脫了


身外的呼吸和身內五臟六腑的世俗運作。


到了這種境界,就叫伏氣”(或曰‘服氣’


‘伏氣’就是‘真息’。


就是自然地不感覺有內外呼吸的一絲痕跡,


此時正是:胎從伏氣中結的時刻。


在此‘聖胎’凝結之時,


內外氣息,自歸寂滅,脈住氣停胎始結” 。



有人云:


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脈已息,氣歸根,


有一嬰兒(氣嬰)在下田,與我形貌亦如然。”(南宋陳楠



《胎息》法,是直接從神氣入手,


所謂忘其形而形存忘形以養氣


這是高級功法,是依靠自身的


精神和物質力量與虛空相通的可靠大道,


至簡、至易、至深、至聖也。


以上是大概介紹了,胎息的原理(內含基本方法)。



又註:


學習胎息的訣竅是讀一句,似懂非懂之時,


就得付諸實踐,邊學邊煉,


練習中一點點地領悟。光是讀文字,毫無用處。



謝謝閱讀。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人類為何有神的概念,下面的視頻說出一
2016: 支付4乘1111100000元人民幣改善環境中
2014: 正確認識【支那】的歷史意義
2014: 胡溫周的中國出入境法應儘快改革
2013: 朱雨心: 評阿房宮賦
2012: 高伐林:畢業三十年,一切全歸零
2012: Fundamental Imagination Priz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