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現代自然科學為什麼沒產生在中國 |
送交者: 周峰 2002年04月07日21:14:2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必要的張力和必要的寬鬆:談現代自然科學為什麼沒產生在中國 周峰 Science Literacy 通常被西方人用於指一個人的學識,學養。意思是說此人有文化,受過教育。在這個意義上,science literacy 和過去中國人常說的“科學掃盲”和“文化掃盲”有關。也就是通過教育和科學知識的傳播使公眾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對科學產生必要的了解。 隨着知識的進步,特別是伴隨這個過程的科學知識的進步,science literacy 的內涵和標準也相應地得到了強化和深化。到了上個世紀的50-60 年代,science literacy 已經逐漸地脫離了它原先的“有學識”,“有文化”的含義,轉而強調特定的個人的科學的能力和對科學的貢獻。這主要是和社會上出現了職業科學家這個職業有關。 對科學家的培養的內容主要是從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的倫理道德等三個大的方面入手的。其中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是比較技術性的訓練,而科學倫理道德則強調作為一名科學家所應該具備的價值觀,以及如何對待科學家這個角色,如何對待科學這個職業。 一般來講具備了上述三個方面的基本素質就可以從事具體的科學研究活動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也是一個科學家所必需具備的素質。 後來到了60年代左右,科學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方面科學活動本身規模日益強大,科學作為一種職業,作為一種社會建制愈來愈多地具有了社會屬性。原先科學共同體的形式也越來越成了看得見摸得着的社會建制。因此科學與社會,科學與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和實業之間的關係問題也愈發成了科學家需要理解,掌握駕馭的內容。在此之間,科學與技術進一步分化,技術與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和生產的關係更加密切。因此science literacy 的內容里就有了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文藝術。科學與技術等等方面的內涵。從這個過程來看,它反映了科學的發展進程和所經歷的階段。到了80 年代以後,科學,技術與社會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科學素養的重要內容了。 在中國歷史上,教育的主要內容缺乏科學的要素。從啟蒙教育到高等教育主要是修習,傳授諸子百家的各種“人文”理論和觀點。另外政府主導的教育也沒有把科學作為主要內容,主要是通過科舉取士,聚攬社會管理人材。類似於“公務員”的選拔和培養。 中國的literacy教育,小的方面是培養人讀書,寫字和作文的能力,大的方面就是繼承諸子百家的學統。很難找出“科學”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道家和墨家相對而言比較重視思辯和自然科學知識的培訓。但遺憾的是後繼的儒家思想的一統天下,從根本上把科學教育變得不可能了。因為儒家不重視科學這樣的“體力”活動。 以上是現代科學最終沒能發翔於中國的人文方面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中國的地緣,生產和經營方式有關。中國有着相對豐富的國土資源,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中國古代的經濟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對社會分工的訴求不強烈。 而反觀現代自然科學誕生之所的西方,在人文思想方面經歷過十九世紀的“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思想啟蒙運動”。特別是反對宗教對人類思想的制約方面對現代科學的出現起着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其實科學早期的任務也就是源於反對封建宗教對人性的壓抑和迫害,諸如哥白尼,布魯諾等等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在生產實踐方面,過去的西方大多不適合農業的發展和經營。就拿英國為例,歷史上的英國就曾經在大約一百年的時期里由於食品短缺,和土地資源的相對缺乏而大規模地向世界各地放逐人口,當時英國有一個口號:留羊不留人。類似的情況也適應歐洲大陸的一些地區。 這樣的人文和社會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求異”“圖新”,渴望變革和自身的解放。而同時期的中國社會和人文生態特別不利於這種事情的發生。當時的中國大約是在宋明時期,理學主導人文社會。人們沒有也不敢有“求異”“圖信”,追求變革和自身解放的願望。而到了明清之後,中國社會又連年的“動亂”和戰亂,缺乏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環境。 而那個時期正是現代自然科學得以突飛猛進發展的時期,所以文化的,社會的原因使得現代自然科學沒能夠在中國的土地上萌芽,也沒能夠獲得嫁接和成長的機會。 這個說法並不是去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相反在現代科學之前的科學在世界上的情況都差不多,而中國的反要相對地先進一些。 (徵詢意見稿)07/03/02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