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
裝裝樣子也好……。古代君王知道,如果自己放下身段罪己,天下百姓是能原諒自己的。勸今諸君大佬,及早回頭、醒悟、切莫越走越遠……
【轉載】
《順治、乾隆和嘉慶
‘罪己詔’》(摘要) |
| 【原創】朱維錚 中國網 china.com.cn
讀清史,常見皇帝下詔“罪己”。 開例的是清世祖順治。 他於24歲那年患天花瀕死之際, 命人草成“遺詔”, 對自己親政十年的歷程,表示懺悔, 歷數“罪狀”多達14條。 無論這道詔書是否經過大臣修改, 卻因順治帝被奉為入關第一祖而垂訓後世。 所謂罪己詔,相傳始自夏禹、商湯。
所謂“萬方多難,罪在朕躬”之古訓, 早在漢武帝晚年發布《罪己詔》後, 已成後世某些君主檢討自己,胡作非為, 殃民禍國的懺悔書。 對此北宋蘇軾曾說, 皇帝下詔罪己,是 “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 順治帝開了清朝皇帝罪己的先例,
他的子孫亦時有效法。
其子康熙帝偶而也能做些自我批評。
其曾孫乾隆帝在他自封太上皇的第二年(1797),
乾清宮大火,
藏在交泰殿的“天子御寶”等,全都遭了災。
87歲的退位皇帝慌了,當即“下詔自省”。
嘉慶帝親政伊始,便將和珅捉拿治罪,
他將和珅抄家處死,立即學順治元年大赦,
宣布“咸與維新”,
卻招來翰林院編修洪亮吉上書批評,
說皇帝沒有改革誠意。
嘉慶忘記剛剛“下詔求直言”,
惱怒之下將洪亮吉充軍伊犂。
不想沒幾個月,京師大旱。
嘉慶一再親自祈雨,
旱情反而更烈,導致哀鴻遍野。
嘉慶唯恐天災誘發民眾造反,被迫下罪己詔,
說大旱是上天不滿自己
“以言(論)罪人”,
於是下旨釋放洪亮吉回原籍常州,交地方管制;
同時將洪亮吉諫書公布,
以“使內外諸臣知朕非拒諫、飾非之主,
(是)實可‘與言之君’;
諸臣幸遇可‘與言之君’而不與言,
大失致君之道,負朕求治之苦心矣。”
這道諭旨既是
嘉慶在‘天象示儆’後下達的罪己詔,
也是這位天子向上天求恕的陳情表。
據官方記載,
嘉慶帝的誠意感動了上天,
當天中午,由皇帝硃筆親書的諭旨頒發中外,
午後,便彤雲密布,甘霖普降。
顯然,學習順治帝下罪己詔,
使嘉慶帝感到這一招,
的確可以可以“應天道”。
這位大清仁宗,
在處理洪亮吉一案,獲得成功後,
遇危難便下詔罪己,
由嘉慶朝史料可見的,至少還有兩回。
一回是在嘉慶八年(1803)閏二月,
嘉慶帝外出回宮,有個男子突然持刀行刺,
旋被御前侍衛擒拿。此人叫陳德,
曾為內務府旗人家奴,自供因失業才鋌而走險。
雖然皇帝安然無恙,但卻因驚怒交加,
事後命九卿科道,會同嚴審無結果後,
匆匆下旨將其凌遲處死。 同時又下詔罪己,說是君臨天下八年, 從來視“舉朝臣工,皆同朕之兄弟、至親骨肉”, 不懂何以出此兇犯? “朕所慚懼者,風化不行,必有失德, 始有此警予之事; 當謹身修德,勤政愛民,自省己咎。”。
(作者:朱維錚)
|
|